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教学 > 详细内容
思想文化史·孔孟儒家思想
发布时间:2010/3/15  阅读次数:5258  字体大小: 【】 【】【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第一节:孔子的思想
l一、克己复礼的困境――孔子思想的历史背景
l孔子思想的明显特征就是他竭力维护和企图恢复“周礼”,这是不争的事实。
l1.什么是“周礼”?
l一般公认,它是在周初确定的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还应当进一步理解的是,它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2.“礼”的起源和核心
l所谓“周礼”,其核心特征确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早期奴隶制的习惯统治法规。以血缘家长制为基础的等级制度是这套法规的骨脊,分封、世袭、井田、宗法等政治经济体制则是它的延伸扩展。
l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也正是由原始礼仪巫术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即所谓巫、尹、史)演化而来的“礼仪”的专职监督保存者。
l3.孔子的时代及其悲剧特征   
l孔子所在的时代已经开始“礼崩乐坏”,早期奴隶制在向发达的奴隶制过渡,氏族统治体系和公社共同体的社会结构在瓦解崩溃。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孔子在这个动荡的变革时代,明确地站在保守、落后的一方。
l除了在政治上主张维护“礼”的统治秩序、反对“政”、“刑”外,在经济上,他主张维持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宁肯一齐贫困也不要贫富过于分化,以免破坏原有的氏族制度和统治体系。
l“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l反对追求财富而损害君臣父子的既定秩序和氏族贵族的人格尊严。
l“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l孔子维护周礼,是保守、落后以至反动的,但他反对残酷的剥削压迫,要求保持、恢复并突出强调相对温和的远古氏族统治体制,又具有民主性和人民性。孔子的仁学思想,就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复杂而矛盾的基础之上。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二、“仁”的含义与内在结构
l“仁”字在《论语》中出现达百次以上,意思各不相同。概括起来,它有四个方面因素构成。四个方面相互依存、渗透和制约,具有自我调节、相互转换和相对稳定的适应功能,所以能够消化或排斥外来的侵犯干扰。从而长期自我延续下来,构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思想模式和文化心理结构,在塑造汉民族性格上留下了重要痕迹。
l1.血缘基础
l孔子在当时氏族体制、亲属关系崩溃的时代条件下,把这种血缘关系和历史传统提取、转化为意识形态上的自觉主张,对这种超出生物种属性质、起着社会结构作用的血缘亲属关系和等级制度作出明朗的政治学的解释,使之摆脱特定氏族社会的历史限制,强调它具有普遍和长久的社会性的含义和作用。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2.心理原则
l孔子用“仁”解“礼”,本来是为了“复礼”,然而“仁”――人性心理原则,反而成了更本质的东西,外在的血缘(礼)服从于内在的心理(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外在的实体(礼)都是从属而次要的,根本和主要的是人的内在的伦理――心理状态,也就是人性。
l3.人道主义
l“仁学”思想在外在方面突出了原始氏族体制中所具有的民主性和人道主义。
l《说文》:“仁,从人从二,于义训亲。”孟子:“仁也者,人也。”
l以血缘宗法为基础,要求在整个氏族――部落成员之间保存、建立一种既有严格等级秩序又具某种“博爱”精神的人道关系。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这样就必须强调人的社会性和交往性,强调各种人际关系之间的秩序、团结、互助、协调。
l4.个体人格
l与外在的人道主义相对应并与之紧密联系制约,“仁”在内在方面突出了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一切外在的人道主义、内在的心理原则以及血缘关系的基础,都必须落实在这个个体人格的塑造之上。
l“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l“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l“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l“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
l“文王既殁,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正是由于对个体人格完善的追求,在认识论上便强调学习和教育,以获得各种现实的和历史的知识。这使孔子提出一系列有科学价值,至今仍有意义的教育心理学的普遍规律。
l“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l“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l在孔子看来,追求知识、勤奋学习和讲求控制、锻炼意志成为人格修养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这种刻苦的自我修养和伟大的历史使命感,最终应使个体人格的“仁”达到一种最高点:
l“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求仁”(《论语·卫灵公》)
l“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l“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树立和表彰作为个体伟大人格的“仁”。所以,“仁”与“圣”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圣”是具有客观效果的业绩,而“仁”则停留在人的主观理想人格规范当中。孔子把本是宗教徒的素质和要求归结为这种不须服从于神的“仁”的个体自觉。所以,不需要佛或基督,却同样可以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和拯救世界的道德理想。  
l5.总体特征:“实践理性”
l它首先指的是一种理性精神或理性态度。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无神论、怀疑论思想相一致,孔子对“礼”作出“仁”的解释,其基本倾向符合这个思潮。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其次它又极端重视和讲究现实实用。即不在理论上去探讨、争辩难以解决的哲学课题,不去进行这种纯思辨的抽象。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妥善地处理它。
l“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
l“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l“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l6.相互关系及意义
l血缘、心理、人道、人格终于形成了一个以实践理性为特征的思想模式的有机整体。因为它的几项因素在彼此牵制和作用中得到相互均衡、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并具有某种封闭性,经常排斥外在的干扰和破坏。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孔子提出的建立在血缘基础上,以“人情味”(社会性)的亲子之爱为辐射核心,扩展为对外的人道主义和对内的理想人格,它确乎构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格而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
l只有把握住这一文化――心理结构,才能比较准确地理解中国哲学思想的某些特征。
l这种学说虽然在当时的政治事业中失败了,但在建立或塑造一种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上,孔子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的思想对中国民族起到了其他任何思想学说都难以比拟的巨大作用。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三、以“仁”为基础的美学思想
l1.孔子对人的问题看法与前人的不同
l首先,他把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放置在由血缘关系所产生的亲子之爱的基础之上,极大地突出了人的相互依存的社会性。
l“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l“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
l其次,孔子高扬了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并把个体人格的发展和完成,看作是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条件。
l“匹夫不可夺志”(《论语·子罕》)
l“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2.对审美和艺术观念的影响
l这种关于人的观念的深刻变化,决定了孔子在中国美学史上首次对审美和艺术这种社会现象提出深刻的见解。第一次充分自觉地和明确地从人的内在要求出发,而不是从宗教神学的外在信仰出发去考察审美和艺术。
l“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l这就使孔子对于以作用于人的感情为其重要特征的审美和艺术给予高度的重视,很自然地从他的“仁学”导引出他的美学。
l个体的心理欲求与社会的伦理规范两者的交融统一,成为孔子美学思想的显著特征。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第二节:孟子的思想
l一、孟子思想的核心――“仁政”
l首先,孟子极为重视人民的利益在君王统治中的重要地位。
l“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政事”(《孟子·梁惠王》上)
l“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梁惠王》上)
l“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孟子还把施“仁政”与“得民心”相联系。
l“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l不仅如此,统治者还要在思想感情上与民众打成一片。
l“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l二、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性善论”
l当时关于人性的观点有四种:
l第一种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或不善;第二种认为人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不善;第三种认为有些人性善,有些人性恶;第四种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告子属于第一派,为孟子激烈批评;孟子本人是第四派。第二派接近告子,第三派动摇于告子和孟子之间。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之心的萌芽――“善端”。
l“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l孟子把孔子在“三年之丧”中提出的道德的自觉意识,发展成为一种道德深层心理的“四端”论,并赋予先验的性质,这是对中国伦理学说的重大发展。
l正因为这种“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那么统治者也不例外。而统治者能够把这种善良之心用于政事,那么就可以治理好国家。
l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
l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三、修养(尽心)方法――“养吾浩然之气”
l孟子不仅认为人天生就有“仁心”、“善性”,而且肯定人有先天的知识和才能,即所谓“良知”、“良能”。
l“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
l在他看来,“仁心”、“善性”就是“良知”、“良能”的表现,它们都是内心固有的,无须外求。因此孟子所谓求“学问”,就是一种单纯向内心追求、探索的功夫,而不是向客观事物学习。
l“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l孟子提出了三种修养方法: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第一是“养心寡欲”,就是发挥内心固有的良知调节物质欲望,尽量减少欲望,使之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l“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善性)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善性)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
l第二是“养浩然之气”。养心要专一,必须做到养气集义,控制不动心的“浩然之气”。
l“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公孙丑上》)。
l这种浩然之气又叫做“平坦之气”(《孟子·告子上》),它能使人在心情平静状态中找回自己的仁心(善端),进一步使善端扩而充之:
l“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孟子·公孙丑上》)。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是一种气壮山河的精神意志。
l“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孟子·滕文公下》)。
l孟子已经朴素地意识到了人格美就是社会的伦理道德同个体内在的情感意志要求的统一,社会的伦理道德不是外在于个体的情感意志的东西,而是渗透到个体的情感意志之中,被个体视为他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所在。
l第三是“反身而诚”。“诚”是道德意志的最高体现。
l“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也。”(《孟子·离娄上》)
l“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城,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通过“养心寡欲”、“养气集义”、“反身而诚”的自觉修养,人就能超越生理欲望,把精力集中于道德,把先天的善端变成自觉的道德意志。这就达到了知性、知天。
l“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下》)
l四、孟子思想中的美学成分及对后世的影响
l由于孟子以自身内在固有的善性为出发点和归宿,极大地强调了个体人格的情感、意志的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强大力量,这样孟子就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孔子思想中保守的方面,更为接近于个体人格自由的追求。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孟子给儒家美学开了新生面。孟子从各个角度出发,把审美和艺术活动当作个体人格的自由活动来看待,不但强调社会性的因素,而且十分强调个体主观方面情感和创造性因素,比孔子更深刻地触及了审美和艺术的特征。这特别集中地表现在孟子的养气说对后世的影响上。
l孟子 “养吾浩然之气”的说法虽然出发点是个体人格的道德修养,但同时也和孟子对美的认识密切相关。尤其是养气说对后世美学的影响,进一步直接同艺术创造问题结合到一起,成为历代美学所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l孟子思想中的美学成分对后世的影响还表现在它所代表的一种美学倾向,以及体现这种倾向的《孟子》一书的文辞上。孟子的美学鲜明地代表了一种积极肯定个体人格的自由和力量,不向任何外在的强大势力退让低头的倾向。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孟子的文章,生动具体地体现了他的美学倾向,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在先秦诸子中,孟子文章对后世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仅次于庄子。从司马迁、韩愈、苏轼哲学文学巨匠的散文中,都可以明显地看出孟子的痕迹。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第三节:孔孟儒家思想的价值判断
l一、儒家思想的分化
l孔子而后,儒分而八。不同的人对于孔子四个因素中某一项的偏重,便可以形成一些新的观念体系或学派。但最终又被这个母结构所吸收,或作为母结构的补充而存在发展。
l所有这些派别,无论是孟、荀、庄、韩,又都共同对人生保持一种清醒、冷静的理智态度。就是说,它们都保存了孔学的实践理性的基本精神。超脱人事的思辨兴趣(如名家),或非理性的狂热信仰(如墨家),由于在根本上不符合仁学模式,终于被排斥在中国文化主流之外。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二、儒家思想的弊端
l1.孔学思想对中国国民性的负面影响
l孔子思想中包含的君主专制主义、禁欲主义、等级主义,是封建意识形态的人格化的总符号,所以理所当然地成为民主革命的对象。直到今天,也仍然有继续肃清这些流毒的任务。
l2.仁学结构本身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有阻碍科学和艺术发展的作用。
l由于强调人世现实,便相对轻视甚至反对科学的抽象思辨,使中国古代科学长久停留并满足在经验论的水平。     
l同时,由于实践理性对情感展露经常采取克制、引导的方针,即所谓以理节情,“发乎情止乎礼义”。这就使生活中和艺术中的情感经常处在自我压抑的状态中,不能充分地痛快地倾泻表达出来。
第二章:孔孟儒家思想
l三、仁学结构的长处
l1.积极人生态度
l来源于氏族民主制的人道精神和人格理想,那种重视现实、经世致用的理性态度,那种乐观进取的实践精神,都曾在历史上感染、教育、熏陶了不少志士仁人。  
l2.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l孔子释“礼”为“仁”,把外在的礼仪改造成为内在的文化――心理结构,使之成为人的自我意识,使人意识到他的个体位置、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与他人的一般交往之中,即现实世间生活之中。
l同时,由于在文化心理结构上已经把人的存在意义放置在“伦常日用”之中,在社会性的人群关系和日常交往中,所以或许会避免西方个体与群体那种强烈的对立感和孤独感。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