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
|
中国学术思想史
南开大学文学院 宁稼雨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
本课拟全面系统介绍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基本概况。包括格历史时期学术的潮流与特征、各学术派别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和演变影响、各学术派别观点与古代文学研究的关系等。为学生对古代文学、批评史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参考书目:
1.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商务印书馆)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3.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中华书局)
4.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东方出版中心)
5.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三联书店)
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
第一节 学术思想史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学术、思想、文化界说与范围
(一)学术的内涵和外延
1.学术的基本概念
“学术”这一概念有极大涵括性。由于“学术”的内容类别众多、范围广大,许多有关著述在谈到“学术”这个概念时,语多含混。
惟梁启超曾十分明确地为“学术”定义:“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而至于用者也。例如以石投水则沉,投以木则浮,观察
此事物,以证明水之有浮力,此物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驾驶船舶,则航海术也;研究人体之组织,辨别器官之机能,此生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疗病,则医术也。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
在这里,“学术”略等于今日的“科学”与“技术”。其中将“术”解释为“学”的应用。
梁启超对“学术”的上述解释,其实是用近代人们对人类知识成果的概念分类来诠释固有的传统语汇。而在传统意义上“学术”这一概念中的“学”与“术”应是同义语词的重叠,“学”为学识,“术”乃道术,两者是并列的关系,所以古代典籍中有时亦写作“术学”。不过“学识”与“道术”也分别包含有内容与方法论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梁启超的定义与之有相通之处,而
《辞源》、《辞海》析“学术”为:有系统而较专门的学问。恐怕也包含有这两层意思在内。
2.学术的社会属性
学术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抽象思维、理性认识的发展及其产物,特别是文字载体的出现,使学术这种精神活动的结果以物化的形式展现,呈现出一种类似产品的形态,因而社会地位与影响大为增强。与它所服务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分离开来,取得一定的相对独立性,甚至表现为建构在实际社会活动之上予以指导或者超脱于功利目的之上的姿态。
3.学术的本质特性
在学术发展中,长期存在社会功利性与认识真理性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总方向则是认识的真理性日益居于主要方面,其表现为:
第一,试图把真理与功利统一起来,即将某种功利说成是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如“天意”、君主、民众、祖国等等。这样,虽然学术带上了较强的社会功利性,但思辨中往往更加强调认识的真理性,甚至发展为对“真理”的无限崇拜;
第二,从道义上排斥学者的主张与其个人功利得失直接关联;
第三,一部分学术探讨确实从研究对象、从结论上都脱离了直接功利性,只以获得正确认识为目标。
学术事业一经产生,即使某种学术与某种社会利益密切关联,其逻辑表现也是阐发其主张之确当性,显示为一种理性的自觉和自立精神,而不是盲从与附庸性地朝三暮四或随波逐流。自觉地追求和阐明理念的创新、正确与合理,尽力摆脱盲从与直接功利的桎梏,是学术精神中最具特色和最可贵的要素。
4.学术的应用与被应用
“学术”应包括现今所有各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但却不应包括这些科学在生产斗争和政治斗争中的实际应用,即学术的应用已不在学术的范围之内。
在历史上,还往往出现某个政权强行推行某种学术见解的现象,这种靠强力实施的行为,已经是对学术见解的利用而失去学术性质。
在历史上也出现过打着“学术”旗号为某种政治举措服务的行为,这不过是仿冒了学术活动的表面形式,而背离了学术以追求理性、认识真理为目标的根本精神,破坏了学术运作应具备一定独立性的基本原则。这种以学术面目出现的现象,本质上是在某种利益驱动下的伪学术。
伪学术与错误学术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主体动机完全不同,两者往往混在一处而难以判别。但因为伪学术带有类若学术的表面形式,就仍需要以学术的方式剖析其观点的错误性质,即以真的学术活动、学术成果揭露伪学术的面目,肃清其影响。
5.学术的基本精神
学术的根本精神是摈弃盲从、迷信和狭隘短视的趋利欲念,追求理性认识的真理性,因而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精粹部分,学术活动具有最稳固和最能获
得公认的正义性质。
人类所有重要行为的是非、得失以及人们的价值观,或早或迟都将在学术研讨中被审视和判断,这种审视和判断包含着对社会实践的总结;
学术要审视的对象在原则上没有限制,人为的学术禁区总会被打破,学术要审视的对象也没有空间与时效的限制;
学术性审断自身是发展的、不容易最终定论,而对比于其他非学术性审断则带有终极审断的价值。
6.学术的社会地位
学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人类活动的一切问题以及面对的一切问题,终将转化为学术问题而进入最终审断,学术的理性精神从而逐步带
动了人类理智的进步,对社会文明的发展起到深层次和久远的持衡作用,这种作用有时似乎是潜在的,有时似乎是间接的,但具有稳固、持久的力量。
学术性认识之中也常常出现错误,纠正错误见解要靠整个社会的学术运作,即充分的学术辩论与研讨,即使一时难成定论,而带动人类理智进步的进程仍在其中。
学术运作系统的成熟程度和规模、相对独立性机制的强弱,在一定意义上可表现出社会的文明程度,预示着社会的发展前途与潜力。
(二)思想的性质暨与哲学、文化、学术的关系
1.思想与文化的关系
思想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是文化的主导方面,是理解文化其他方面的肯綮和杠杆。
2.思想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philosophy)本是西方的名词,在中国古代汉语词汇中,找不出与其对应的词。但近代以来人们却一直使用这个词来指代古代的哲人典籍。这是西学东渐以后受西方学术影响的结果。
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序言中说:“哲学本一西洋名词,今欲讲中国哲学史,其主要工作之一,
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将其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选出而叙述之。”
于是他按照西方的哲学概念,指出现代意义上的哲学史包括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的发展历史。照此理解,对于哲学的工作对象在理论上是清楚的。
但事实上却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如果严格按照这个方法去操作,那么他们写出的哲学史显然不能表现出中国古代思想的全貌(因为它毕竟有削足适履的嫌疑);
二是如果他们没有严格按照这个方法去操作,而是从中国古代思想的实际出发,将表现中国古代思想的全貌作为自己的目的,那么他们写出的“哲学史”还能不能叫做“哲学史”?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知识和思想是否能够被‘哲学史’描绘,实在是很成问题。”(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导言)所以他主张用“思想史”(History of Thought 或Intellectual history)取代“哲学史”,因为“思想”这个词语比“哲学”更富有包孕性质。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哲学”只是人类“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反过来说,思想史是可以包括哲学、意识形态、逻辑学说乃至政治、法律、科学的一个“大历史”。正如科林伍德(R·G·Collingwood)所认为的那样,一切历史都只是思想史(科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然而事实上,中国迄今为止以“思想史”命名的著作十分有限,而以“哲学史”命名的书却多如牛毛。
在明确了前面的事实后,我们就应当形成以下认识:
第一、学习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人不妨以某些哲学史为教科书和参考书;
第二、学习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人不能被某些哲学史限制住视野;
第三、哲学思想是掌握整个思想的捷径和钥匙。
3.思想与学术
思想的属性决定它和学术是主从关系。
一方面,学术用来发现和表达思想,思想是学术的灵魂。
另一方面,思想没有学术也是不可能深入的。
但在学术实践中,思想往往被学术所淹没。
二者的关系是对立而又统一,但绝不是相互等同或替代。
从历史上看,迄今为止对于中国学术思想史的研究和认识尚未跳出二者关系模糊认识的泥潭。
从现实上看,思想与学术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左右。
九十年代有人提出“思想淡出,学术凸现” 。“人道主义”问题和“异化”问题、自由问题和主体性问题的讨论,西学的大量引进和“美学热”、“人学热”、“文化热”的兴起,文艺领域中各种“禁区”的逐步突破,固然反映了时代的躁动,但思想上总的说来只不过是旧话重提,并没有超出“五四”以来所厘定的“启蒙”的范围。许多“惊世骇俗”的言论都是“五四”时期早已有人说过了的,甚至还不如那时说得透彻。
学理的浅薄限制了思想的深化。那个时代许多人惯用的口头禅是“要建立一门××学”,他们忙于发现新领域,填补旧空白,争当开创者,却并不耐烦为任何一门什么“学”而埋头苦干个十年八年。
进入九十年代,知识界面临信仰危机,暴露出中国知识分子所谓的“思想”只不过是依附于政治使命或政治前途这张“皮”上的“毛”而已,并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也从来不是靠“学术”能够撑得起来的。
一大批文化人开始“渴望堕落”,在玩世不恭和游戏人生中寻求补偿;另外有的人则以“纯学术”来掩饰自己思想的贫乏和信仰的丧失,满足于一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
随着“人文精神”讨论的滥觞和“国学热”的兴起,九十年代的思想和学术都呈现出一种向内龟缩的趋势,与其说是思想和学术,还不如说是意气和文章。
理论兴趣的消解使学者越来越“文人化”,甚至连作家、艺术家也纷纷疏离了艺术本身,而成为一群又一群靠时令散文、小品文逢场作秀的文人了。
20世纪以来学界的分化日益严重,思想与学术日益分离。所谓“学术规范”表面上堂而皇之,实际上掩盖了学术背离思想的致命痼疾。
二、学习研究学术思想史任务
1.了解掌握中国文化传承的基本脉络
2.了解中国学术及其思想发展的基本态势
第一,研究学术形成、发展的社会机制以及学术认识赓续的社会纽带,不仅探索学术最初产生的社会原因,而且研究各个时期学术现象的社会条件;
第二,不仅关注个案研究,而且更关注团体的、社会性的学术现象,例如学术派系的发生、发展、盛衰,学术风气的形成和变化等等;
第三,探讨学术各门类的相互影响和内在联系,特别是由其内在联系促成的学术总体发展趋势;
第四,不仅注重一定时期主导的学术倾向,而且
关注潜在着的、预示发展前途的理性认识因素;
第五,研究以往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的活动、学术著述与学术思想,三者并重,使学术史的研究从这三个基点上构成三维的考察角度,得出全面、如实的分析判断;
第六,考察学术发展对社会政治、经济、以及其他文化事业所起到的作用。
3.权衡评价学术与思想发展进程与质量,把握自身发展的走向;
4.了解思考中国学术思想发展与文学艺术发展的内在关联。
三、学习研究中国学术思想史的方法
1.必要的文献学基础
2.学术史、思想史、文学史的融会贯通
第二节 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基本脉络
梁启超将中国古代学术分为七个时代(《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总论》):
胚胎时代:春秋以前是也;
全盛时代:春秋末及战国是也;
儒学统一时代:两汉是也;
老学时代:魏晋是也;
佛学时代:南北朝唐是也;
儒佛混合时代:宋元明是也;
衰落时代:近二百五十年是也。
吕思勉将其分为七期:“先秦之世,诸子百家之学,一也;两汉之儒学,二也;魏晋以后之玄学,三也;南北朝隋唐之佛学,四也;宋明之理学,五也;清代之汉学,六也;现今所谓新学,七也。七者之中,两汉、魏晋不过承袭故人;佛学受诸印度;理学家虽辟佛,实于佛学入之甚深;清代汉学,考证之法甚精,而无主义无所创辟;最近新学,则又受诸欧美学者也。历代学术,纯为我所自创者,实止先秦之学耳。”(《先秦学术概论·第一章先秦学术之重要》)
在此基础上,我们把课堂学习和讨论的内容分为以下阶段和内容:
1.孔孟儒家思想(含经学思想)
2.老庄道家思想(含道教思想)
3.汉唐佛教思想
4.魏晋玄学思想
5.宋明理学思想(含王学左派)
6.清代朴学思想
第三节 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基本特点
1.单一与多元
2.学术与人性
3.稳定与更新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