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漫笔 > 详细内容
古代文学作品赏读·李白《行路难》
发布时间:2020/4/13  阅读次数:1024  字体大小: 【】 【】【



李白《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12月,第391页)


【注释】

①行路难,古乐府《杂曲歌》名。       ②樽,古代装酒的器具。斗,有柄的盛酒器。   斗十千,一斗酒价值十千钱,极言酒价之高,说明酒很名贵。   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   直,同“值”,价值。       ③箸,筷子。   茫然,漫然无所适从的样子。       ④太行,山名,连绵于今之河南、河北、山西省之间。       ⑤垂钓碧溪,《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吕尚年老垂钓渭水边,后遇西伯姬昌(即周文王)而得到重用。梦日,传说伊尹在将受到成汤的征聘时,梦见乘船经过日月旁边。这两句用吕尚、伊尹的故事,暗示人生遭遇变化无常,暂时闲过一段时间,终有得到重用的一天。       ⑥歧路,岔路。   安在,在哪里。       ⑦长风破浪,《宋书·宗悫传》说,宗悫的叔父问他志向是什么,宗悫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人用“乘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教学提示】

一、本篇解题

《行路难》属古乐府杂曲歌辞,古辞已亡,六朝以降文人拟作甚伙,内容多叙写社会道途艰难和离别悲伤,及感叹人生无常。李白之作主旨相类,却又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李白《行路难》共三首,为其辞官之初的述怀之作,要为表白辞官理由和怀才不遇的悲愤,本篇即为第一首。初出长安,李白在梁园一带“黄金买醉”,借酒浇愁,欲使精神创伤得以平复。当他稍稍缓息过来,重新瞻念前途的时候,心中充满了矛盾。本诗所反映的,就是诗人此期的精神状态。

二、诗人激荡起伏的感情变化的体现

这首诗共十四句,八十二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的揭示了诗人感情的复杂变化。就整首诗看,经过了这样几个大的波折:“金樽美酒”、“玉盘珍羞”二句铺张描写华宴,起笔故作飞扬之势,“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二句陡然跌落,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形成第一层波澜。“欲渡黄河”、“将登太行”二句则是这波澜的扩展,一直推到山穷水尽的地步;“闲来垂钓碧溪上”,来了一个回旋,形成第二层波澜,柳暗花明,感情出现暂时的平静。紧接着“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洪波涌起,境界顿见扩大,情绪转为高昂,这是第三层波澜。“行路难”四句,忽又现出一山,将奔泻的江河截断,造成第四层波澜,感情之流被强制遏抑,停蓄成一片汪洋。结尾二句,如同河出龙门,江出三峡,泛滥千里,一泻直下,再也无法羁勒。这第五层波澜,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境界,把感情的抒发引向了激动人心的高潮。

整篇作品就是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元人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评论李白的七言古诗:“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又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为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行路难》(其一)的感情发展,正是体现了这种波澜层生、变幻无穷的特点。

三、诗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的反映

失望与希望交织,痛苦中掩藏着热情,悲吟和叹息伴随着美妙的幻想与豪迈的放歌,这种种感情在诗人的内心交迭着,纠缠着。然而占据主导地位的,始终是积极进取的精神。因为这一切并不产生于诗人对现实人生的冷漠与否定,而是根源于对现实人生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从表面看,诗人的内心是充满矛盾的,实际上,这矛盾的两面乃是他的积极进取精神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正因为如此,诗人才不会被痛苦压倒,不会在悲叹中消沉下去,而是由此激发出了更大的热情。与现实中的黑暗势力作实力较量,李白虽然是弱者,但在精神上他却始终是强者。他心目中的前程依然光明远大,他对未来依然充满着乐观和信心。这首诗鼓舞人心的力量,正是从这里产生的。

就根本而言,与其说诗人的精神力量是从个人内心自发涌出,不如说是来源于那个时代。开元中期,唐王朝正向着它强盛的顶峰发展。虽然封建政治不可能没有它的阴暗面,但那毕竟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少有的盛世,无论在现实生活中或人们心理上,都还闪耀着光明,焕发着生机。时代激发了李白的理想,也给了李白以追求理想的力量。尽管现实往往撞碎了李白过于天真的幻想,使他发出“行路难”的悲叹,但现实又不使他完全失望,而用海市蜃楼般的美景引诱着他,给他注入勇气和力量,促使他失败之后重整旗鼓,继续奋斗。李白的精神面貌,就是那个时代的折射,从这个意义上,此诗不仅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也是开元盛世时代精神的一面镜子。

四、注意注释中黑体字词语


【思考与练习】

1、简述《行路难》(其一)在情感表达上的特点。

2、《行路难》(其一)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选自宁稼雨主编《新编大学语文教程》,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版)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