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漫笔 > 详细内容
闲话水浒之六十六:《水浒传》袒护的是道教哪一派?
发布时间:2017/9/8  阅读次数:878  字体大小: 【】 【】【

既然《水浒传》的作者明显地是袒护道教,仇视佛教,那么他所袒护的又是道教中的哪一派别呢?这个问题在小说中没有直接说明,只能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来推测和分析。

在小说的楔子里,一百单八天罡地煞本来是被镇在江西信州贵溪县龙虎山嗣汉天师张真人的上清宫中,这个交代当然能够说明作者对道教能量的重视。但龙虎山可能只是传统的道教圣地,宋元时期的说话人沿用了这个传统圣地,所以或许这还不能足以说明《水浒传》作者对道教的主动亲热。与作者的主动创造相关的恐怕要属那个神秘莫测的罗真人,因为在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行为过程中,以超自然的能量帮助他们的,就要属九天玄女和罗真人。九天玄女的帮助是模糊而笼统的,而罗真人的帮助却在其弟子公孙胜的实施下细致入微。这种帮助所提供的线索有两条,一是罗真人所居住的河北蓟州二仙山紫薇宫,二是他向公孙胜传授的“五雷天心正法”。

先来看第一条线索。水浒故事是从南宋时期开始形成并流传的,而南宋时道教的重要派别“河北新道教”开始流行。无论是时间上,还是地点上,这两者都是吻合的。《水浒传》的故事背景是以山东河北为主,道教的新派别“河北新道教”也在这个地区,这两者恐怕不是偶然的巧合。否则的话,公孙胜就不会到蓟州二仙山去学道,而应当到传统的道教圣地江西信州龙虎山去学道,那样才是正宗。宋江就曾流徙到江西,还从那里带来一大群好汉上梁山。公孙胜不去传统的道教圣地龙虎山去学道,而去河北的蓟州二仙山学道,恰好说明梁山起义与道教新教派“河北新道教”的紧密关系。

在河北新道教中,与梁山起义有关联的教派大概要属全真派(长春道教)。《水浒传》第十八回晁盖的一个庄客形容公孙胜为“全真先生”。当然,单凭这一句话还不足以全部说明问题。因为全真派在元代曾飞黄腾达,常常代表整个道教,元代人也常称道士为“全真”,这样的称呼也一直延续到明代。《水浒传》中樊瑞也是“幼年学作全真先生”(第六十回),朱武最后也跟他“两个做了全真先生”(第一百二十回)。如果《水浒传》成书于元代或明代改写过的话,那么执笔的人可能用这个称呼来指一般道士。

但撇开称呼问题,从实际的联系来看,全真派在初创的时候,确实与抗金的忠义人士有关。就拿全真派的祖师王喆(在全真派文献和元代杂剧中多称作王重阳)来说,根据《道藏》中七十六《七真年谱》、七十五至七十六《金莲正宗记》、七十六《仙源像传》、六百一十至六百十三《甘水仙源录》等书记载,王喆是陕西京兆(今西安)人,生于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家有田产,少年时也在学籍。王喆十七岁前后,金兵来到陕西,攻占了长安等大城市,他家随后迁到终南县刘蒋村居住。他壮年时期的经历留下的材料不多,除了他的神通,我们只知道他曾于二十七岁时应试武举,五十岁左右与道士和玉蟾李灵阳二人同住终南修炼,五十六岁时焚了庵到东海传教,两三年后就死了。他传教的时候不仅讲道教的道理和方术,也讲一些佛经和儒家的《论语》、《孝经》之类。因此陈垣的《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认为全真派为“汴宋遗民组织”。晚清的陈铭圭在《长春道教源流》一书中干脆认为王重阳就是“有宋之忠义也”。理由是王重阳文武双全,却在壮年脱落功名而沉湎于酒,应当是无意求取金虏伪齐的功名,而从咸阳迁居终南,更可见其不忘宋朝,因为终南是宋金之间多年分界之处。陈铭圭最后引元人商挺的《甘河遇仙宫诗》来证明王喆“实曾纠众与金兵抗”,商挺把王喆比作汉代张良,并说“重阳起全真,高视乃阔步,矫矫英雄姿,乘时或割据”。陈铭圭说,金朝人为全真派立碑作传时因有所顾忌,所以很少讲王喆壮年的抗金经历,现在商挺已经进入元朝,“故直揭其大节也”。

从时间和地点上来看,王喆有过抗金活动是很有可能的。他应武举是在金天眷元年(1138),即宋高宗绍兴八年。这个时期南宋方面因平定了群寇而形势相对稳定,而且还没有断绝北上恢复的念头。岳飞在京西正积极联络金国境内的忠义人士。王喆这时去应武举,表示他有意为国效力。以后二十年,他在《七真年谱》等典籍中无声无息,可能就是在华西传教抗金。全真派是他晚年在山东收了马钰、丘处机等“七真”为徒后创出的。后来的记述以七真为主,但他在陕西修行时有和玉蟾、李灵阳二真人为伴,有史处厚、严处常等人为徒,说明他在壮年时也有相当的宗教活动。这一番活动可能是因为具有反金色彩,所以那些受到金朝宠信的全真弟子就不提了。后来的全真道长,尤其是最有名的长春真人丘处机,很注重义理与德行而不爱讲法术,使全真派失去了原有的部分武装色彩。但早年的王喆并非如此,他经常显灵异,要么未卜先知,要么使一些飞伞、蹈海的法术给人看,以鼓动民众。今本《水浒传》有很多反映建炎绍兴年代的故事,可知写小说的人一定有高宗时期的武装分子,恰好与王喆同时。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根据书中内容和史实的一点推测,这只是一种可能,不能因此而断定王喆鼓动的民间抗金武装,就是写《水浒传》的江湖道教信徒。因为南宋时期在黄河流域流行的“新道教”不只是全真一派。写《水浒传》的南宋江湖道教信徒,甚至可能根本不属于全真教,而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道教流派。《水浒传》中“全真先生”这个名称也许未必有什么特殊实际意义,比如罗真人生活的河北蓟州,好象不是全真派活动的重地。王喆早年在陕西终南,晚年到山东,在宁海、莱州等地,没有去过蓟州的记载。后来丘处机去过蓟州,但以他的经历,好象不是去发动地下武装活动。

至于罗真人传授给公孙胜的“五雷天心正法”,我们留在《公孙胜的“五雷天心正法”是什么来路?》一篇再细说。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