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漫笔 > 详细内容
闲话水浒之六十五: 《水浒传》对佛道二教的态度是不偏不倚吗?
发布时间:2017/8/31  阅读次数:1048  字体大小: 【】 【】【

也有人看到《水浒传》对佛道二教的态度既有肯定,又有否定,便认为作者对二者的态度是不偏不倚。比如何心在《水浒研究》第十五章第十节《僧道》一节中说:“《水浒传》作者对于释道二家,写得也还平衡,除梁山泊百八人中各有二人外,写道家有个神通广大的罗真人,写释家也有个能知过去未来的智真长老;写道家有个帮助田虎起义的乔道清,写释家也有个帮助方腊起义的邓元觉;写道家有个霸占妇女的飞天蜈蚣王道人,写释家也有个贪淫好色的裴如海;写道家的龙虎山上清宫十分庄严伟大,写释家的五台山文殊院也十分庄严伟大。严格说来,《水浒》既是市民文学,对宗教的态度是泛泛的,说不到什么信仰,因此也并无一定的歌颂或批判。”

这番话看起来似乎很公允,没有什么毛病,但仔细思考,还是有些简单化和表面化。主要问题就在于他用来比较的东西,双方并不存在相比的可比性。    

我们知道,《水浒传》的全书大致包括从魔星降世到大聚义受招安的“前传”、“平辽”、“平田虎、王庆”和“平方腊”。毫无疑问,四个部分中以“前传”为全书的精华,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以“前传”部分为主。而后三个部分与“前传”部分可能故事来源不同,所以在对待佛道的态度上也有一些区别,拿“前传”的例子与后三传的例子相提并论就不大能说明问题。即便是在“前传”当中,何心所列举的例子也缺少可比性。  

如道教的龙虎山上清宫与佛教的五台山文殊院就很难相比。因为文殊院是徒有其表,而上清宫则的确神圣,宫内镇着百多位魔君,山上住着神通广大的天师。再有罗真人和智真长老也不能相提并论,罗真人是个活神仙,法力和德行都十分了得;而智真长老除了有四句预言性的偈语之外,再也没有什么法力和智慧可言。他的徒弟们对他也并不尊重,而且他与赵员外的关系似乎也很势利。当然,由于前传与后三传的来源不同,所以到了平田虎王庆的第九十回中,宋江上五台山参禅一段中,智真长老的面貌完全不同了。这时他不但象何心说的那样“能知过去未来”,而且还表现出令人肃然起敬的高风亮节和宗教宽容,不愧为“当世的活佛”。这种惊人的改变,应当是由于二者故事来不同。或者是因为与当初构想故事人的宗教态度有关,或者是因为后来在流传中改变了故事的面貌。

飞天蜈蚣王道人和裴如海之间也不能等量齐观。虽然二人都犯了色戒,而且从某种角度说,王道士的罪恶甚至比裴如海还大,因为裴如海只是犯奸,而王道士则是奸占和谋害。但这并不是问题的要害,要害在于两个人的行为对于各自的宗教所造成的名誉损失有多大。那个王道人实际上只是一个江湖骗子,他做的坏事未必一定得算在道家的帐上,因为《水浒传》对道教各教派的态度不尽相同。即便算在道教的帐上,从他奸占妇女到他被杀丧生的过程在书中只有第三十一回末和第三十二回初短短两段,对道教的名誉损伤实在是很有限。一般读者看完《水浒传》,恐怕根本不会记得这个偏僻的小故事。如果要在书中找一个诋毁佛教的故事来和它平衡,应当举第六回瓦罐寺中生铁佛崔道成的故事,才能旗鼓相当。而裴如海的故事在书中就比王道人大的多。从地四十四回潘巧云出场,到四十六回二人被石秀杀死,裴如海和潘巧云的奸情描写差不多占了四十五回一整回,比一般好汉的故事都要长,而且描写得绘声绘色,娓娓动听,所以后来被改成许多戏曲。相比之下,看完《水浒传》的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这个故事。而且裴如海所进行的肮脏龌龊之事就是借给潘巧云家做佛事的幌子在佛寺内完成的,后来又借助另一个僧人的帮助长期幽会。想想一具一丝不挂的和尚尸体躺在大街之上,那佛门的面子还会剩下多少?所以,裴如海的故事和王道人的故事实在是两个量级,好比是拳击比赛中的重量级和轻量级,不能在同一赛场比赛。所以《水浒传》的作者对佛道二家的态度从实质上看并不是不偏不倚,而是偏袒道教,憎恶佛教。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