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漫笔 > 详细内容
魏晋人物谈|王敦之一:士人本色与厚颜无耻性格
发布时间:2021/5/19  阅读次数:1154  字体大小: 【】 【】【




被认为是佛洛依德学生的荣格说过一句被大家用滥的名言——“性格决定命运”。这话未必能说中世上所有的人,但毫无疑问,对有些人则仿佛是量体裁衣,相当灵验。这里说到的东晋枭雄王敦应该能算作一例。王敦小时候有人对他作出预言:“君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耳。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 (《世说新语·识鉴》)“食人”和“为人所食”基本上概括了王敦的命运轨迹。但这本不是王敦最初的生命航向,是那个时代为王敦的野心性格提供了施展的舞台,并最终又将其推向历史的断头台。而这其中,他本人的性格又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王敦和王导是堂兄弟,他俩有着几乎完全一样的家庭出身和背景,受过同样的家庭影响和教育。他们甚至还一起走过一段相同的政治道路,但最终还是因为性格原因,选择了不同的人生目标,以至最终形成两种完全不同的命运结局。
其中的原因道理,或许是发人深省的……
一、士人本色与厚颜无耻性格
王敦生于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卒于晋明帝太宁四年(324)。基本上跨越了西晋东晋两个时段。在成为晋武帝司马炎的乘龙驸马之前,王敦的经历可谓春风得意,一帆风顺。但与此同时,他个人形象和性格造成人们对他的一些不良印象和评价,也已经开始出现。
王敦与王导同族,琅玡临沂(今属山东省)人。作为魏晋门阀第一大族的传人,王敦无疑要受到和王导等家族成员,以及当时各世家大族一样的文化教育培养模式。所以史传对王敦最早的记载也和其他门阀士族后人一样,是魏晋文化舞台大背景下对于文化士人人格内涵和模式的复制和期待:


敦眉目疏朗,性简脱,有鉴裁,学通《左氏》,口不言财利,尤好清谈,时人莫知,惟族兄戎异之。(《晋书·王敦传》)
王大将军自目高朗疏率,学通《左氏》。(《世说新语·豪爽》)
王敦钻研《左传》也许有与其他经学家不同的需求和取向。《左传》所蕴含的政治、军事斗争经验应该是王敦本人对政治军事兴趣的最早启蒙老师。《左传》为王敦后来的政治军事成功奠定了深厚的文化知识基础。“学通《左氏》”和“尤好清谈”这些记载说明王敦也同样是魏晋玄学清谈大军中的成员,具有与其他玄学士人同样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无论后来王敦的身份发生多大的变化,这种文化人士形象和资质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湮灭。这一点,从有关他本人的野史传闻中完全能够得到印证:
卫玠始渡江,见王大将军。因夜坐,大将军命谢幼舆。玠见谢,甚说之,都不复顾王,遂达旦微言,王永夕不得豫。玠体素羸,恒为母所禁。尔夕忽极,于此病笃,遂不起。(《世说新语·文学》)
在这场精彩的玄学清谈论辩活动中,尽管王敦本人不是清谈论辩活动的主角,但却是这场活动的主办和组织者。因为这场活动的背景本来是卫玠来参拜已经身为大将军的王敦。面对卫玠的来访,王敦完全可以采用官场那种会见接见式的仪式性程序。但王敦除了这些正常仪式程序之外,又特意在夜晚安排了一场卫玠与谢鲲的清谈论辩活动。应该说这是一场完全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志趣相投者的联谊和文化交流活动。可见王敦对这类清谈活动的稔熟和热衷。本条刘孝标注引《敦别传》也特别强调王敦“少有名理”。这样的活动从正始时期的何晏、王弼开始,到东晋时期王濛、刘惔这些玄学清谈大家,一直是名士们热衷的文化生活内容。王敦此举说明他内心深处那块文人本色和情结牢固和深入。这种根深蒂固的士人文化情结甚至成为王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习惯性行为:


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世说新语.豪爽》)
曹操的《步出夏门行》为曹操本人老年壮志雄心的真实写照,为历代老年人壮志不减的经典词句。从前人文学作品中寻找与自己某些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相吻合的词句,来抒发宣泄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是文学欣赏的重要渠道。而同样作品引起同样的情感精神共鸣,则会形成一种文学意象主题模式,在后代循环出现。王敦此举如同曹操的作品一样,也在后代引起强烈共鸣。宋代何梦桂《感寓》诗:“击碎唾壶歌不尽,荒台残雨梦扬州。”清代曹贞吉《沁园春.读子厚新词却寄》词:“读罢新词,击碎唾壶。”王敦本人虽然没有留下传世文学作品,但此举却在文学史上留下盛名,成为王敦本人士人文化资质的重要证明。
除了家族显贵给自己带来与生俱来的优越条件外,王敦平生一张响亮的王牌就是娶了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儿舞阳公主(《晋书》作襄城公主),成为皇家乘龙驸马。有意思的是,其迎娶公主的具体缘由始末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小说,均无载录。倒是留下不少王敦进入皇家大门之后因“田舍”名声造成诸多露怯笑谈的趣闻。很显然,这些轶闻无论是对王敦本人,还是对司马氏家族,都不会起到正面褒扬作用,相反只是负面的贬低和损毁作用。如:


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乾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著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世说新语·纰漏》)
话说这舞阳公主把厕所搞得如此豪华,也并非她司马氏家族的专利,而是照搬而来。史载受到汉武帝宠幸的卫子夫就把厕所打造得如此华丽(见《汉书·外戚传》)。面对如此富丽堂皇的厕所,堂堂皇家驸马竟然把用来塞鼻防臭味用的干枣席卷而空;这还不算,当他用厕后出来,又把用来做洗手肥皂用的澡豆当成干饭倒入洗手水中,自制了一碗水泡饭后一饮而尽。不难想见,当公主和司马炎本人得知这样的消息后会有什么感想。但类似的事情在皇宫里却屡屡发生:


王大将军年少时,旧有田舍名,语音亦楚。武帝唤时贤共言伎艺事,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无所关,意色殊恶,自言“知打鼓吹”。帝令取鼓与之。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旁若无人。举坐叹其雄爽。(世说新语·豪爽)
“田舍名”犹如今天人们说的“乡巴佬”;“音楚”的意思是说王敦满嘴方言,说不了通行官话。这样的皇家驸马本来是上不了台面的,可是这次司马炎召集文艺名家聚会时,诸位大咖各展才艺,出尽风头;可这位土老帽儿驸马既不能吹拉弹唱,也不会引吭高歌,却偏偏不甘寂寞,非要登台献艺。他的打鼓虽然获得了满堂喝彩,但他不是凭借才艺,首先凭借的是“爱谁谁”的厚脸皮心态,其次则是受到鄙视、蔑视之后的抑郁压抑之气得以尽情宣泄和抒发。
这位驸马爷似乎从这次意外成功中获得了启示和灵感——只要厚着脸皮豁出去,凭借我贵族出身和驸马爷地位,谁能奈我何?对于王敦来说,这似乎的确是一条屡试不爽的成功之路。
西晋时富可敌国的石崇为炫富奢华,也从卫子夫那里学来了高档厕所装修法,并增加了部分自己的创意,盛情邀请当朝驸马王敦前去尝鲜使用:
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又与新衣箸令出,客多羞不能如厕。王大将军往,脱故衣,箸新衣,神色傲然。群婢相谓曰:“此客必能作贼。”(《世说新语·汰侈》)
与舞阳公主的厕所相比,石崇不仅又增加了甲煎粉、沉香汁之类更加奢靡的化妆品,而且还热情贴心地为客人准备了内裤用来更换。这个动作幅度之大,竟然让许多客人害羞得不敢上厕所。而已经在社交场合用厚脸皮之法屡获成功的王敦再次故伎重演,没有让石崇的盛情落空。不过他的举止却引起侍候他的石家婢女反感和预测——一个不幸言中的预测。
      随着王敦用厚脸皮为自己淌平道路的成功率越来越高,他的厚脸皮术也开始发生变异。从为自己摆脱尴尬局面变而为用来对别人恶作剧,甚至不惜以他人生命为代价:


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 (《世说新语·汰侈》)
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王敦竟然要用三个劝酒美人的生命来测试石崇的许诺是否兑现。其冷酷和残忍之心已经膨胀得难以遏止。
      除了娶过舞阳公主外,王敦还纳过一个妾,叫宋祎,据说是石崇宠伎绿珠的弟子。此人后来又嫁给了谢氏家族以妖冶浮华著称的谢尚。有一次谢尚问宋祎,我比王敦如何?宋祎回答说:“王比使君,田舍贵人耳!”(见《世说新语·品藻》)一句话道出王敦的贵族出身和乡土味道。



       

                       

      

本文节选自宁稼雨《魏晋人物谈》之十七《王敦的帝王之梦为什么归于失败?》,《文史知识》2021年第五期)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