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漫笔 > 详细内容
古代文学作品赏读·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发布时间:2020/6/6  阅读次数:1481  字体大小: 【】 【】【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参横斗转欲三更②,苦雨终风也解晴③。云散月明谁点缀④,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⑤,粗识轩辕奏乐声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诗集》第七册 中华书局1982年版,孔凡礼点校)
【注释】
①元符三年(1100年)苏轼在儋州(今属海南岛)遇赦,此诗即作于渡海北返之时,这年苏轼六十四岁。诗中表现了作者坦荡高原的胸怀和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意境开阔,语多双关。      ②参(shen)斗:皆星名,属二十八宿。   参星横陈,北斗低转,值天将曙时。      ③苦雨:久雨。   终风:整天刮个不停的风。      ④“云散”二句:意谓海天本来澄清,浮云终将散去。这是对自己身世的比喻。   点缀,语出《世说新语·言语》,司马太傅叹月夜明净,谢重以为“不如微云点缀”,太傅戏谓其心不净,欲滓秽太清。这里以微云点缀暗喻小人构陷。      ⑤“空余”句:意谓形势既好转,浮海之叹已成过去了。   鲁叟,指孔子。《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⑥轩辕,黄帝。   奏乐声,《庄子·天运》记黄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此句由海涛的撞击声联想到黄帝演奏的乐曲,意谓体悟到了某种人生的至理。


【教学提示】

一、 作者简介与本篇题解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并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绍圣元年(1094年),哲宗亲政,蔡京、章惇之流用事,专整元祐旧臣。苏轼绍圣四年(1097年)被贬海南,六月十一日渡海南下,次日至海南岛,,在海南岛稽留了三年零八天,元符三年(1100年)五月遇赦,六月二十渡海北上,量移(被贬到远方的官员,遇赦酌量移到较原地靠京城较近的地方做官)廉州(今广西合浦、灵山等地)。这首诗就是写渡海北上那个晚上的情景。
苏轼在其政敌的残酷迫害之下,贬谪南方达七年之久,经受了无穷无尽的物质上的困苦与精神上的折磨,但在诗中丝毫没有因被贬官而表现出的精神沮丧,反而体现了诗人乐观和达观的精神境界。诗中表现了一位历尽坎坷艰险的老人心胸坦荡,荣辱不惊,对待困境处之泰然的生活态度和幽默性格,以及那种不屈不挠、坚强兀傲的意志。  
二、 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苏轼贬谪南方达七年之久,在海南岛即经历了三年的困苦生活。他历尽艰辛,忍受了物质上的困苦和精神上的折磨,但在他的诗中却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怨恨和后悔,他始终是乐观和豁达的。
在诗中,则表现为对于艰难险阻的不以为意和对于美好未来的热情期盼。诗的头一句说发船渡海正是三更时分(约在晚上十一时至十二时),参星横挂在天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已转得很低。这里关于星斗的描写是化用古人“月没参横,北斗阑干”的诗句,可能是当时的真实情景,也可能不是,只是用来说明渡海的时间是在半夜里,也说明黑夜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暗示他在政治上即将获得新生。第二句说,连绵下个不止的苦雨,总有止的时候,整日刮个不停的大风,也总有停的时候,它们“也解晴”,也能变得风静天清。云散一联,用晋人典故来说明自己虽然长期被人诬蔑和陷害,但本来是清白纯洁的,如同本来清白的碧海蓝天一般。第五句言迁流海外有年,愧未能在其地化民成俗,所以只能说有乘桴之事,而未能符孔子之心,因此不免遗憾。实际上这里是苏轼的谦辞,他在海南政绩甚佳,深得百姓爱戴。最后一联,“兹游”翻译过来就是“这次游历”,苏轼将这次的“九死南荒”的贬官经历看作是平生一次奇绝的游历,既表现出诗人的幽默诙谐,又表达了对于政敌的调侃,旷达襟怀和豪放性格跃然纸上。

三、 融情入景的艺术手法和工整优美的对比


纪昀评此诗说:“前半纯是比体。如此措词,自无痕迹。”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就是运用不露痕迹的比喻,达到了融情入景的艺术效果。
第一句中,“参横斗转”说明渡海的时间是在半夜里,也说明黑夜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暗示他在政治上即将获得新生,这是一种比喻。后面诗人在看到满天星斗后,发出“苦雨终风也解晴”的惊叹。但这里主要的用意不在写景,而在比喻,说明他受到各种打击和排斥 , 也总有结束的时候,充满希望。三、四两句是对晴的近一步抒写,体现出诗人的洗炼与深折。“云散月明”,“天容”是“澄清”的;风恬雨霁,星月齐晖,“海色”也是“澄清”的。这两句,以“天容海色”对“云散月明”,俯仰观察,形象生动,连贯而下,灵动流走。同时还用了句内对——“天容”对“海色”;“ 云散”对“月明”。总的来说,前四句诗,每句分两节,先以四个字写客观景物,后以三个字抒发感情或议论,浑然天成,情景交融。三、四两句,看似写景,而诗人重在抒情,抒情中又含议论。而无论抒情或议论,都紧扣客观景物,贴切而自然,为后文的用典和最后的警句作了完美的铺垫,体现出诗人高超的语言能力。
四、 注意注释中黑体字词语


【思考与练习】
1.本诗作者简介以及本诗的主要内容。
2.谈谈苏轼在本诗中体现出的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3.本诗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选自宁稼雨主编《新编大学语文教程》,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