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漫笔 > 详细内容
说曹植之一:才华横溢的士人文化形象代言人
发布时间:2020/5/31  阅读次数:978  字体大小: 【】 【】【

曹植的名字几乎就是和“才华”和“悲剧”连在一起的。提到曹植,知道他的人第一反应就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抱憾终生。那么,这位才子悲剧人生的原因何在?它对于后世乃至今天那些自命不凡的才子是否有些人生命运的启迪?我们不妨尝试解析一下。




历史上对曹植其人可谓毁誉参半。但无论是毁还是誉,对于曹植其人的过人才华都无法否认,只能交口赞誉。
对曹植才华的高度评价,无过于作为“才高八斗”这个世人皆知的著名典故出处的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的评价:
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南史·谢灵运传》)

这个评价固然是夸张,并且明显也有自我吹嘘的成分。但好像也并非空谷足音,历史上对曹植的正面评价用“好评如潮”来形容也是毫不过分的。与谢灵运的评价大致相似的也不乏其人。他不仅在钟嵘《诗品》中被列入最高品第,而且在康熙时期六十年诗坛盟主王士禛的眼中,“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带经堂诗话》)这就说明,尽管“才高八斗”的评价本身或许夸张,但曹植在历史上能够好评如潮,说明他并非浪得虚名,人们对他的才华交口赞扬的主要原因是在于他的文学艺术成就。



  根据本传和史志记载,与父亲曹操、胞兄曹丕合称为“三曹”的曹植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他的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他的诗歌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其散文也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曹植在文学史上获得卓越成就和极高评价。当然,这些抽象的作品篇名罗列背后还有形象的故事描述:

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



十几岁的曹植文章的精彩程度,已经被父亲怀疑为捉刀代笔之作。而经过铜雀台作赋的当场测试得到验证后,曹植的名声大噪也就有了现实根基。与之相类的还有妇孺皆知的“七步成诗”(《世说新语·文学》),以至被后人称为“绣虎”故事(何良俊《世说新语补·赏誉》),也是曹植文思敏捷,才华盖世的注脚和根据。
历史上对曹植溢美之词多,但思考分析何以至此的人少。以我对中国文学史的了解,在中国文学史上,无论是获得像以上所列曹植作品的数量质量者,还是具有曹植那样过人才华的人,大概都可以数以百计。那么为什么唯独曹植自己有这个幸运,独自享此殊荣呢?
这个问题需要从曹植本人所处那个时代的中国文化舞台变迁的大背景来考察。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曹植的文学成就是建安文学成就的组成部分和杰出代表。与汉代文学相比,建安文学的重要转折和贡献是从歌功颂德的铺排大赋转变为反映现实慷慨悲歌的抒情小赋,并且把传统的政治社会四言诗转变为文人五言诗。决定这个文学史变迁背后的杠杆,是中国文化舞台上先秦两汉的帝王文化中心从魏晋南北朝开始转变为士人文化中心这一文化史转变的重大变革(参看宁稼雨《中国文化“三段说”刍论》,《求索》2017年第三期)。而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文学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与其他文类相混淆走向独立,都是中国文化从帝王文化走向士人文化的重要表现。
每个文化舞台中心需要有自己的形象代言人,如果说从传说时期的尧舜,到文明社会的春秋五霸、秦皇汉武算是帝王文化的代言人的话,那么从魏晋开始起步的士人文化也需要寻找确认自己的形象代言人。帝王文化的核心主题是文治武功,而士人文化的核心主题则是才华。于是,曹植生逢其时,占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历史地成为士人文化崭露头角时首批形象代言人。而“才高八斗”的头衔,则是时代赋予曹植作为士人文化形象代言人的抢眼名片。
作为士人文化的首批形象代言人,曹植有几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除了显赫的文学成就和众人服膺的才能之外,还有几个重要社会要素:
首先,他有一个帝王家庭出身而自己本身又不是帝王的身份。这样的身份如同今天所谓“蹭热点”一样,是帝王之外的人与社会普通人相比最有机会吸引社会大众眼球的便利条件;
其次,他还有一个令人同情的命运遭遇和最能证明其士人情怀的风流性格。这也是一个士人获得足够量拥趸的必要条件。
以上两点不是所有有文学成就和过人才华的人都能具备拥有的,它们与才华成就融汇,加上士人文化的代言人需求,才促成了曹植的这种命运之幸。

不过,获得士人文化形象代言人这种命运之幸是曹植死后的事情,相当于今天的“死后追认”。他在世的时候没有享受过一天这种命运之幸的幸福感,而几乎全部是悲怆的遭遇。这些悲怆的遭遇固然有其帝王身份对曹丕称帝构成潜在威胁的原因,但也不能排除他本人性格和修养方面的原因。梳理出这些原因,不但有助于清晰地把握理解曹植这样的历史人物,或许也能为后代类似曹植一类的才华横溢者提供一点人生的启迪。

(未完待续)





(本文节选自宁稼雨《曹植悲剧人生的解析与启示》,载《文史知识》2020年第五期)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