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漫笔 > 详细内容
宁稼雨:32年前油印本硕士论文《志人小说发展史论》
发布时间:2017/10/25  阅读次数:904  字体大小: 【】 【】【

      近日翻找材料,发现32年前在恩师刘叶秋先生指导下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志人小说发展史论》(油印本),顿时翻滚起32年前情景。当时没有电脑打字,论文送交学校打字室用铅字打字机打印到蜡纸上印刷装订,封面是我本人设计并用蜡纸刻写打印的。现摘录两段相关文字,纪念今年百年诞辰的恩师刘叶秋先生。


一、宁稼雨《叶落知秋—怀念刘叶秋先生》节选


1982年秋,我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成为刘叶秋和宁宗一两位先生的研究生,攻读笔记小说方向硕士学位。先生当时为商务印书馆编审、南开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入学后没几天,正巧赶上先生来南开参加我前届师兄的毕业答辩。初次见面,除了意想中的学者风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先生的慈祥和平和。
京津两地的距离,决定了我们师生间特殊的授业形式。一为面授,一为函授。二者共同的特点,是每次都没有固定的课题,完全采用聊天式的漫谈的方法。有人将此法拟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长廊中与弟子们闲聊中的授业。虽不敢妄附,味道还有些相似。那几年我每个学期大约去北京一、二次,先生每年来南开一或二次。第一次去北京,先生就主动提出:“住家里吧,这样节省时间,谈起话来也方便。”从此,每次去北京,都与先生同吃同住。如果先生去天津,除了上课讲学时间,一般全由我陪同,或在校内散步,或去校外观名胜,逛商场。所有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便都是传道授业的时间。这样授课双方都没有讲课的拘束感,十分轻松自由。
但是,这样的授业方法并非没有计划,更非放任自流。大到治学方法、毕业论文方向题目,小到书信格式、遣词造句,先生无不过问,悉心教诲。刚入学不久,先生对我书信中不合古式的部分一一指出,并告以正确的格式,这就是他后来为《文史知识》所写关于古代书信格式一文的由来。我的所有学习作业和论文,先生都要过目,细加批改。先生批评最多的,是我行文的拖沓,反复告我,可用一句话说明的,不要用二句;可用一字说明的,决不用二字。在一篇文章中,字句尽量不要重复。第一学期期末,先生就为我确定了以志人小说为毕业论文的范围。从此以后,我便有了主攻方向,读书的针对性也就更强。在完成了四万字的毕业论文《志人小说发展史论》后,先生又鼓励我将它扩充为一部学术专著。遗憾的是,当这部30万字的《中国志人小说史》面世时,先生却已仙逝。先生曾向别人介绍我们师生间的关系是:“形为师生,情同父子。”每当念及此语,想到那幕幕景景,日日夜夜,便引痛伤怀,潸然泪下!


二、朱一玄《中国志人小说史》节选


稼雨同志是已故著名学者刘叶秋先生培养的我国第一代笔记小说专业研究生。刘先生的道德文章,向为海内学人所推崇。稼雨同志从刘先生那里不仅学到治学之道,也学到做人之道。数年来,我亲眼看到稼雨同志从他的硕士毕业论文《志人小说发展史论》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入学术研究的殿堂。他的治学,既体现了对老一辈学者的严肃认真精神的继承,又不乏青年学者应有的锐敏和创新。从他身上,可以看出一个青年学者成长的过程。而本书则是他成长过程的结晶之一。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