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漫笔 > 详细内容
武松的身份与形象为什么有些矛盾?
发布时间:2011/8/8  阅读次数:1830  字体大小: 【】 【】【
  

武松的身份与形象为什么有些矛盾?

  

作为《水浒传》中主要人物之一,武松的绰号比较固定。从宋代开始,武松就被赋予“行者”的绰号。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中著录的宋人话本名目中,就有《武行者》一篇。《宋江三十六人赞》和《大宋宣和遗事》中皆有“行者武松”的名字。行者是武松出家后的诨名,佛家称未剃度的弟子为行者,或指行脚僧,《祖庭事苑》称:“行脚者,谓远离乡曲,脚行天下,脱情捐累,寻访师友,求法证悟也。所以学无常师,遍历为尚。”但这一绰号和他的许多传说不大吻合。龚圣与给他的赞词是:“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更要杀人。”从这个赞词中,可以看出武松形象中身份与性格的矛盾。

“婆塞”就是“菩萨”,梵语“Bodhisattva”的音译。在译成“菩萨”之前,曾译成“婆塞”、“婆赛”、“蒲赛”等。“优”通“佑”,保佑、护卫的意思。“五戒在身”是说僧人要持五戒――戒酒、戒色、戒财、戒气、戒杀。这个赞词的前二句是说武松的僧人身份应当具备的品格,大意是说“你应当是保佑护卫菩萨的人,并且要持僧人的五戒”。而后二句却是武松本人的真实性格,他不但没有按照佛家给他规定的规范去做,反而针锋相对地冒犯戒规,“酒色财气”就是说他不但冒犯了五戒中前四条,更要命的是他还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是一个全面背叛佛教教规的人。从各地流传的武松故事来看,武松故事尽管十分复杂,但其基本调子是一致的,那就是他是一个放荡不羁,行侠仗义的江湖好汉。

清代王思厚《豆棚夜话》中有《〈水浒〉麟爪》一卷,其中谈到武松其人。原来武松不姓武,一次他杀了人,逃到少林寺,要出家当和尚。寺中主持问他姓甚名谁,他看到寺中僧人正在松树下练武,就指武为姓,指松为名。主持收下他后,给他起了个法名为“五戒”。这显然是根据《三十六人赞词》中“汝优婆塞,五戒在身”一句而生衍的。

至于武松杀人逃到少林寺的原因,民间传说他原是山东博兴县小清河畔清河镇李家庄人氏,是一个地主家的恶少,专以寻衅打架为乐。他的乳名叫李伴子,人们就喊他“李棒子”、“李霸”、“李元霸”。他因为逞能与一个卖膏药的比武,被人家打败了,就执意要拜人家为师。卖膏药的提出条件:学了武艺要干好事,不能坏了武德。武松答应了。学了武艺后,武松“日除双虎”,一是进山打死了一只伤人猛虎,一是除掉了一个无恶不作、霸占人妻的恶霸。那个恶霸霸占的是一个卖煎饼人的老婆。这又是借鉴了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水浒传》中写的是“炊饼”,是南方人的点心,类似福建人吃的“光饼”。而煎饼则是山东人的特产。至于是《水浒传》的作者把山东传说中的“煎饼”改成了“炊饼”,还是山东传说把《水浒传》中的“炊饼”改成了“煎饼”,那就不得而知了。

武松在少林寺当了和尚后,还是不守戒规,不是喝酒吃肉,就是打架斗殴,后来被主持赶出去当云游僧,也就是象济公那样的丐僧。武松在云游途中,行侠仗义,为弱者伸冤报仇。后来的济公传说中,就有很多是根据武松的这些行侠仗义的传说改造而成的。

现在的山东快书在建国前不叫“山东快书”,而叫“武老二”,就是因为它专说武松故事而得名。《豆棚夜话》中还有一些明清时期山东“武老二”的一鳞半爪,如:

  

操他爹,日他娘,俺是个响当当、硬梆梆、头不低、腰不弯、腿不曲、屌不脏、少林寺的个穷和尚;俺肉也吃,酒也尝,屌经屁咒去他娘。

  

这里虽然有些模仿元代关汉卿的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一句的痕迹,但却传神地写出了武老二粗犷倔强的性格。可见武松传说在《水浒传》以后又有了极大的发展和变化。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