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漫笔 > 详细内容
宁稼雨 | 研究生问学的“诗内”与“诗外”
发布时间:2024/6/22  阅读次数:429  字体大小: 【】 【】【


研究生问学的“诗内”与“诗外”


宁稼雨(天津   南开大学   300071)


摘要:本文借助陆游《示子遹》诗中所涉“诗内”“诗外”话题,将其喻为研究生问学的专业学习与专业外知识与兴趣爱好之间良性互动关系。分别解读分析“诗内”“诗外”以及二者打通对于研究生学业学习与人格建构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研究生   问学   “诗内”   “诗外”    


很想和研究生同学们谈谈问学的“诗内”与“诗外”问题。“诗内”大略是指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专业学习,“诗外”指专业学习以外的东西。这里指研究生学习期间,专业学习和非专业学习之间的关系。



先从陆游那首著名的诗说起:
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
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
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
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陆游《示子遹》)
陆游这首诗是写给他儿子的。“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是说最初开始学写诗的时候,比较追求辞藻的华丽、工巧,格式与技巧。“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意思是到了中年开始稍微明白一点,感觉写诗除了藻绘文采之外还有一种更深奥的东西。他的表述是逐渐窥见到了一个宏大的意境境界。这两句用“藻绘”和“宏大”进行对照对比,最初追求的是“藻绘”,而到中年之后,感觉到诗的“宏大”也许更有价值。那么这个“宏大”是指什么?“宏大”如何引起了他的这种醒悟?他下面接着讲,“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这两句是写那些能够表现出宏大境界的诗中,他感觉比较美妙的地方,有一种新奇感创造感,就好比是山间的石头,被涧水、溪流,冲刷之后的境界状态。他开始明白好诗原来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接下来他把写诗引到“数仞李杜墙”,李白和杜甫他们两人所搭起的诗的天花板,即最高境界的这堵墙非常非常高。他说,我经常遗憾自己不能够领会其中深奥的奥秘,所以“长恨欠领会”,理解不到李杜诗深奥的境界韵味。接着来作对比,“元白才倚门”,元稹、白居易,也是唐代非常有名伟大的诗人了,但是在陆游看来,他们的诗也不过是“才倚门”,刚刚靠近李白、杜甫的大墙,刚刚入门而已。“温李真自郐”,温庭筠和李商隐,他们的诗根本就上不了台盘,不入流。“正令笔扛鼎”,从元白到温李,特别是温李,把他们诗里最优秀的作品,扛鼎之作,与李杜一比也“亦未造三昧”,没有得到李杜诗的那种境界、奥秘。那为什么会是这样呢?陆游把问题拉回来做总结,说诗本来就是“六艺”其中之一,“岂用资狡狯”,与六艺其他方面是浑然一体的,更强调是风骨、兴寄,里面有寄托的,不是玩技巧能够奏效的东西,不是玩技巧能够达到的高超、高妙的境界。所以最后两句话,也是引起我们今天话题的两句话,“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如果真想学诗的话,应该去宏大的境界,去“三昧”当中,从诗与“六艺”的关系上,去寻找原因和写诗的道路。
陆游讲的是学诗的事情,不妨把学诗比作研究生的求学问学,不是光学专业内的“工藻绘”能够完全奏效解决问题的,而应该在“诗外”,在专业之外,去寻找对于学诗,对于专业学习有很大帮助的一些东西。


一.关于“诗内”

“诗内”指的就是我们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基础和相关能力。这是正在考研或者读研的同学,都比较关心的事情。我把它简单总结为几条。
首先是关于励志问题。
所谓“励志”,是说我们做任何事情包括学的专业,需要明确方向,立下做好这个事情的决心和信念。就这个问题而言,我想从这几个方面来说关于励志的这个话题。
第一是关于励志与职业选择。说到励志,必然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在读的研究生,要励什么志?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志吗?如果将来要从事学术研究,走学术研究的道路,励这个志没有问题。可是有的同学将来不一定要走做学问的道路,也有可能做其他工作,比如下海、经商、走仕途等待。这样的话,假如做了别的事情,又要励什么志?所以首先我们需要辨析一下,励志和我们职业选择的关系。
这也是前些年我带学生的时候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我这边一个劲儿的约束、要求咱们同学认真刻苦学习,结果同学那边在那儿嘀咕说:“你让我学习什么,我将来也不吃这碗饭,让我现在努力学习,将来你这些东西我也用不上,我励的什么志呢!”所以我对这个问题开始有一些动摇,我觉得他这么想也不是没有道理,像我现在教的版本学、工具书、目录学,这些东西将来用得上吗?一段时间里我也曾经有过动摇,觉得人家不吃这碗饭,不走这条路,是不是就不要对人家有更加严格的要求了,或者说他就没有必要去励下这样一个志向呢?后来我对这个问题深入思考之后,琢磨过来了。在读研的同学中,无论将来做什么,做学问也好,不做学问也好,大家将来从事的工作职业不一定一样,但有一点应该是一样的:将来你不可能不做事情吧。不走学术道路并不意味着将来不做事情。不做学术的事情也得做别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我们眼下的专业学习,实际上也是一种事情。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所做的一切,从课程设置到论文写作,整个过程也是做好一件事情的训练。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应该去打通这个思想,即便将来不做学问,不走学术的道路,不吃学术这碗饭,但是从将来要做好事情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眼前就应该把专业学习的各种事情作为一个“做好事情”的过程来学习。比如我们写论文,写作业,要去查材料,那你将来出去工作做事情要不要搞调查研究?我们的专业训练,思路要明确集中;同理做别的事情,思路也要集中。很多事情的道理是相通的。这个想法明确之后,我把这个意见不厌其烦地跟我的学生们反复交代,不要觉得眼前学的专业和你将来的工作未必完全挂钩,就放松学习了,不是这么一回事。应该把眼前的专业学习当成学习做好一件事情的过程,这个过程学好了,将来你出去做其他事情也会做好。按照这个思路,我这些年带过的学生有不少同学,的确是没有走学术的道路,没有吃学术这碗饭,他们做了别的事情,做公务员,做企业里的高管,或者是文职等等。好多同学,特别是有一些做出成绩来的同学,他们往往回来跟我说:“老师,我们现在回过头来想,你当时跟我们讲的这些,的确是有道理,我们现在做工作的这些事情,跟当年你在学校训练我们做事情的那些道理贯通连接起来,你教我们去搜集材料,那我们就认认真真的去搞调查研究;你告诉我们写论文重心要突出,思路要明确,观点要明确,现在做这些事情都是本着这个思路来的,所以感觉并没有白学,很有收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也建议大家来思考这个问题,无论将来是不是要从事学术研究,在励志这个问题上,应该不要动摇。
第二是关于学术励志的特点。刚才说了,有各种各样的励志,其中有些同学将来是要走学术道路的,是要吃学术的这碗饭的。假如打算要在学术的道路上走下去,按照这个目标去努力的话,我跟这些同学说一说学术励志的特点:要明确追求的价值观。学术励志和其他励志不同的地方,或者说最大的区别就是价值观不一样。学术励志终极的追求目标不是物质价值、物质利益,而是精神价值,真理价值。明确这一点,就不要为眼前或者将来所遇到的任何境遇上的,特别是物质方面的短缺和匮乏感到失落。一旦选择了这条路,就意味着你要在其他地方有损失。俗话说有得有失,有舍才有得。舍掉的是物质利益和追求,而得到的是精神真理的追求。
第三是关于励志与源头活水,也就是励志要长久。俗话说“小人常立志,君子立志长”。我们要努力做君子,不要做小人。

其次是关于专业基础。
作为专业学习的“诗内”部分,哪些东西是必要,是需要了解和清楚的。换句话说,我们和非专业的人有怎样的区别和特点。
首先,第一点关于知识结构,应该明确所谓专业和草根的问题。这是指我们要把专业学者作为追求目标,将来要实现、进入到这个状态和境界,按照这个目标来打造自己。在这个方面应该对自己有知识结构的设定和要求。这些年大家也可以看到许多草根式的学者,换句话说是非专业的,对某一方面的学术问题有浓厚兴趣,比如说关于红学,草根红学,包括我本人研究的魏晋风度,也有一些草根学者。在这一方面,我们要清楚和他们的区别。有这方面非专业的学者来跟我说,他总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感兴趣的地方就喜欢它,就来看一看,学一学,转一转,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我说这可以,没有问题,但这不能与专业学者的工作相提并论。打个比方来说,我们和他们的关系就比如专业的厨师和烹饪爱好者的区别。专业的厨师是要吃这碗饭的,要在饭店挂牌,人家要点菜就要做出来,做得不好人家就要投诉你,要有这个责任感。可是非专业的爱好者就对某一方面感兴趣,没有必要、没有责任、没有义务把饭店菜单上所有的东西都会做。我就对这一道菜感兴趣,这也没有问题。这就是我们专业的学者和非专业学者的区别。有的时候,专业学者往往忘掉这一点,把自己和草根和非专业的人士混在一起了,这是一个失误。更多的是非专业的草根学者要来跟我们专业学者讨个说法,说个究竟。这个问题他们怎么说我们不要去管他,我们自己要清楚你是干什么的,你是吃这碗饭的,意味着在这个专业领域里要和同行们有一个对话和交流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这个结构草根学者没有,他只能就感兴趣的一点点地方和专业学者在有限的范围里交流,不能展开。这就隐含另外一个问题,很多学术问题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能解决的,看到这一点就能把问题完全想透了,很多问题是相通的。系统完整地来关照、审视、思考,才能看到问题的深处。否则只能看到表皮一点点的东西。所以,关于专业基础,大家应该明确作为专业学者应该具有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的意念,不要把自己混同于草根的、非专业的层面之中去。
第二,作家梦与学者梦。文革之前南开老中文系主任李何林先生当年曾向我们的学长们交代过,明确跟大家讲:“我们系只培养学者,不培养作家”。当年很多报中文系的人都是抱着作家梦来读中文系的,结果李先生一盆冷水泼下去了(有些学生甚至退学了)。这个观念后来有所调整,有所改变。到邢公畹先生当系主任的时候就有所松动,“我们培养学者,但是不反对同学们成为作家”。后来等到罗宗强先生做系主任的时候,又有宽松,“我们既培养学者,也希望大家能成为作家”。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培养学者是更重要的,特别是对读研究生的同学来说,更应该按照学者来打造,要具备学者一些基本的素质,素养,包括文献搜集处理的能力。作为学者要研究问题,要能够和研究对象沟通、打交道。研究古代文学要会跟古代文献打交道,以前说现当代文学史料的问题不太重要,但现在也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很多学者也开始提出关于现代文学的史料学问题。至于语言学更是这样,没有掌握大量的语料怎么进行研究呢。所以,我们整个中文专业的同学,其实从道理上来讲,所有的专业都是这样,要有文献搜集和处理的能力。这个能力包括几个方面,第一要善于使用工具书,达到掌握文献的目的。具体文献的收集途经包括纸本文献,现在又增加了数字文献,这两者的关系如何去处理,都是需要巧妙娴熟地处理好。我们不能孤立地只掌握纸本文献,也不能过分地依赖数字电子文献,应该有机地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最后对二者的掌握还要上升到合理的文献处理的高度上来。
第三点,当我们掌握了文献资源之后,怎么去接近、处理它。这就涉及到对文献的阅读和理解问题。我想提出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一是阅读文献理解文献应该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也就是说研究任何问题应该是在一个合理的,甚至是新颖的、有创见的理论框架范围之中,去施展发挥阅读文献研究问题的机会和范围余地;二是在研究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应该接触阅读一些重要的经典文献,这里特别指经典的作品。学文学的,经典的文学作品;学语言的,重要的语料资源,可以够得上典范的语言资源;三是对于研究问题的前沿成果要能够敏锐地了解掌握。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到了怎样的程度和阶段上,要能把握了解目前问题研究的状况,否则就很容易炒别人的冷饭,甚至做一些重复性的工作。
第四个是关于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我稍微强调一下,在我刚才讲过的几个方面来看,我个人感觉,无论是我自己的经历还是多年来带学生的经验,都感到一个很头疼的问题,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刚才说的前三个方面是大家肯不肯花功夫、能不能坐冷板凳的问题,冷板凳坐到了,前三个问题,知识结构、文献搜集与处理、文献阅读与理解基本上能解决十之八九,但是第四个问题,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严格来说不是下苦功夫、坐冷板凳能完全解决的,说白了需要悟性,而悟性从哪里来?要有逻辑知识,要有哲学,要有思想。而这些恰恰是当前从我带研究生这么多年感觉大家最缺乏的东西。往往容易形成这么一种现象,功夫也下了,材料也找来读了,材料一二三分别说了什么等都能够做到。但做完之后,这些东西说明什么?有什么启示?怎么去归纳、总结、提升、演绎?我们很多同学往往就在这个地方卡住了。他能够找文献,能够阅读材料,但是却不能把它驾驭起来。这个驾驭要靠逻辑知识,要有哲学的意识,要有思想性。逻辑我想不用多说了,就是事情的因果关系、链条关系,有什么因才会有什么果,而我们同学常常是把这个“因”摆出来之后,不知道“果”是怎么出来的。再从哲学上来说,哲学上更强调的是认识事物本质的东西,通过学术研究表达并实现作为学者来说应该有的思想。所以在有些场合我表达过这样的想法和认识:作为一个合格的过硬的学者,首先应该是一个思想家。就是说,你对你的研究应该有一番思想的思考,有思想内涵而不是人云亦云,看别人怎么做照搬过来就完了。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这是一个学者应该有的逻辑知识、逻辑能力、哲学意识和思想能力。这跟这些年我们的课程设置体系有关系,我们的课程缺乏这些内容,也缺乏专门训练,导致现在的局面。我不是危言耸听,我这么多年带出来几十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普遍的问题,能找材料,能读材料,能把材料罗列出来,但是就是不能把它形成一种主观上的说明什么问题的揭示。这也是我们学诗“诗内”的应有之意。
第五是思想见解的表述能力。材料也找来了,也读过了,假如也有了逻辑思辨与思维能力了,还要能够把它表述出来。既包括口语表述也包括文字表述,口语表述是指我们将来要当老师,要去参加学术会议,当老师要在课堂讲课,参加学术会议要在会议上发言,都需要用口语去表达。文字表述要么是文章,要么是学术著作,更需要准确的文字来表达。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文字表达,都应该追求的境界目标是这三点:清晰、明确、集中。这三点合在一起说,就是:少说废话,言之有物。我的老师刘叶秋先生,他的老师是桐城派传人,桐城派的纲领就是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这两点。言之有物,是说写文章要有内容;言之有序是说写文章写法要得当,顺序要合理。我当年跟我导师刘叶秋先生从学的时候,他对我的要求、训练最多的是两句话:一句话能说清楚的问题,不要用两句话或者两句话以上;一个字能解决的问题,不要用超过一个字的话语。我的很多同龄人、同行,以及一些比我年长的学者、同仁,都听过也见过我的导师刘叶秋先生,说刘先生在这个方面的能力简直是天才一样。他讲课也好,发言也好,录音录下来之后照他的文字,几乎都不用再加标点或者增删,就是一篇文章,非常紧凑合理。这些也需要我们去训练,是应该具备的专业基础。


再次是专业创新问题。
课堂作业尤其是学位论文要求最多的就是创新问题,怎么去创新?我们应该慢慢培养和训练自己,要对创新的内涵和实现途径有所把握和了解。
第一,要明确创新和知旧的关系。在创新之前得知道什么是“旧”。不知“旧”何谈创新?很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你认为创新的东西,都是别人说过的话。所以,创新之前,必须要知旧。所谓知旧,就是大家做学位学术论文的时候,一定要有对研究领域这个问题的研究综述。只有了解行情动态,才有可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发明、有提升、有创新;第二是创新与价值,我们看了这个问题,前人没有研究过,我们可以研究。但还需要考虑一点,这个研究是不是有价值的,是不是必要研究,是不是必须要研究的东西。比如说红学或者其他的学术研究,有一些在我们看来是匪夷所思的研究问题,什么红学里面头发丝儿的问题等等,超过了我们能够接受的价值底线,所以对于价值的考量,也是在创新时需要去衡量的一个要素,不是所有的所谓有创新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第三就是创新与表述。有了创新的内容,还能够把它有效的表述出来,这是能够实现创新目标的一个要素。否则的话,创新了半天,可是却表达不出来,茶壶里面煮饺子,有货弄不出来,所以这个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文科的同学应该相对好一些这个,有一些理工科的同学在这方面就比较吃力一些,有的人实验报告做出来之后,写的就比较缺乏逻辑感,或者文采、思路等等。


最后是关于科研与学业。
我们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面临两种跟我们关系比较密切的选择:是围绕课程和学位论文写作的学科要求,奔着这个目标走呢?还是有些老师和同学大力强调提倡,鼓励同学们多写多发表文章,发表论文呢?我想两者应该是结合的。过分强调学业往往形成述而不作,光去念书不写东西;强调科研,用科研来带动学业,意思就是说搞科研,写论文,必然要涉及到一些学业基础的知识,那不就带起来了吗?这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用科研带动的学业学习,在我看来,不一定是完整和系统的。我想就学业来说,还应该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和考量,同时不能够光读书不实践,应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所以这两者应该是一个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二.关于“诗外”
“诗外”指专业之外的天地以及这些天地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诗外”是重要的?陆游诗里为什么说“工夫在诗外”呢?我们回过头再来看陆游诗里面说的“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一句。理解这句话,首先要理解“六艺”这个概念。在古代,“六艺”有两个说法的:“古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是六种文化的方面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应该掌握的程度;而“新六艺”是指“六经”,《诗经》《尚书》《周礼》《乐经》《周易》和《春秋》。从这两个对比来看,无疑陆游所讲的“六艺”应该是“新六艺”,也就是“六经”里边的“六艺”。陆游说“诗”是“六艺”其中之一,把“诗”作为“六艺”整体的其中之一来审视看待的。换句话说,离开了“六艺”的诗,也就偏离了诗教的兴寄传统。我们把这个话题再回过头来分析考量,大家不妨按照我们今天图书分类学的概念看一下“新六艺”即“六经”里的六种书,是不是应该都在一个门类里呢?显然不是的。首先《诗经》,如果按照今天的图书分类学,哪怕是我们古代人用过的图书分类学,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假如说把“经”这一部分拿掉的话,这“六经”差不多可以分别安插到经、史、子、集四部中除了经部以外的其他三部中去。《诗经》可以安排在集部,《春秋》应该安排在史部,《周易》子部,《尚书》、《周礼》可以放在史部。也就是说这些书本来从属于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但是古代的学者们把它们集中汇集到一个叫做经部的新门类中,这些汇集到经部的书,以儒家思想来衡量的话,是最能够体现儒家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的。换句话说,它们都是儒家思想的经典,所以叫做经部。《诗经》是文学作品里最能够代表体现这个儒家思想,《春秋》是史书里最能够体现代表儒家思想等等,所以把这些书汇集到一起之后,我们注意观察这六部书尽管来源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一样,都体现了儒家的思想价值观念。从这个角度来说,陆游之所以强调“工夫在诗外”、“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不能仅仅把“诗”作为文学来写作,来欣赏。离开了六艺的诗,就偏离了诗教的兴寄传统,即儒家经典的地位和价值作用。这也是和其他六经有共性,有连接点的地方。
我们下面就来看陆游讲的“诗外”这个说法,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第一,这里有一种哲学的理念,他注意到一个事物和周边其他事物的逻辑关联和辩证关系。逻辑关联,就是在“六经”里,《诗经》和其他几部经书统一在儒家的价值观这个大背景、大前提之下,有共同的逻辑关联。从辩证的角度来说,更加强调的是某一个对象和其他对象之间,既有联系而同时又互相矛盾对立的关系。所以首先陆游“诗外”说的启示就是要把学写诗歌和更多的学科知识贯通联系起来。
第二就这个话题而言,写诗需要从诗外去寻找源泉和价值,联系到我们研究生专业学习,形成了同理、演绎推及的关系。如果把我们的学业比喻成“诗内”,同时就应该看到,跟学业有关的还有很多“诗外”的东西需要去关注,就像陆游强调“工夫在诗外”,在学业之外也有很多非常有必要去了解和掌握的东西。下面就来看这些“诗外”的东西都有些什么。
第三,关于跟我们学业相关的“诗外”的东西,我首先强调的就是人格修养,当然别的工作也许都应该强调。一方面是关于开阔的人格格局和境界,跟此相对立的是猥琐和小气。搞学术研究首先应该有一个开阔的眼界、格局和境界。如果境界打不开,格局狭小,做学问也很难做到有高度、有深度的份上。有些同学觉得我好好读书就完了,很多年来我也遇到过这样的同学,他就是能背书,但背完之后却不知道怎么去思考、去思想。怎么去把书本知识跟人格、境界和研究对象的内在境界都浑然一体。我导师刘叶秋先生在80年代的时候,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差,特别是住房条件。他家里的房子很小,本来是有一套稍微大一点的,但是给儿子结婚用了,老师和师母就住在另外的房间,这个房间平常又有客人来,老师在家里没有一个可以看书的地方。在他们家正房和小区外面围墙中间有这么一平米多的空地,他把这个空地上面加了个顶子,两旁加了堵墙,加了个窗,加了个门,于是就搭了个小间,这个小间的面积就是二点七平米,刘先生就把它作为自己的书房。刘先生这样的大学者,就是在这个书房里来办公,写作。他把这个小小的、只有二点七平米的书房取名叫做“二密栖”,为此也专门写了一篇《舟室铭》,大家从中可以体会一下什么叫做人格修养,什么叫做格局和境界:



寸土偶空,辟兹舟室。不足回旋,聊堪容膝。可供啸歌,可读经史。虽小何碍,纵大无取。泰山沧海,微尘涓滴。巨细齐观,佛家真谛。天游在心,布衣雄世。丙寅夏日于簷前间隙筑室如舟,姑设几榻以资偃息,书铭张壁,以见自得之乐。刘叶秋
在一个很狭窄的范围,开辟一个小小的房间,这个小房间腿都转不过来,只有大概六七十厘米宽的窄床和一个不到一米长的书桌,只能放下这么两个东西。但这里却是一个可供他精神驰骋的空间。我想大家从这一件作品上,就可以领会到什么叫做格局、境界、人格修养、胸怀。
另一方面是关于气质修养。我们做学者不是演员,但对自己的仪表、气质、举止也不能没有要求。举一个例子来说,也是我们眼前的事情,可能有的同学是在场的见证人。去年我们这里的兼职教授湛如老师的一个学生参加预答辩时,穿了一件圆领的T恤衫,红色短裤和拖鞋就来参见预答辩了,结果遭到了湛如老师严厉批评。举这个例子要说明在必要场合的仪表、举止,最重要的是下面这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让人一看上去知道你是个读书人,读书人的气质是读书读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
和这个有关的“诗外”的东西,除了人格修养,气质修养之外,还应该有一个兴趣修养。我们除了做学问,还应该有更多、更广泛的兴趣。过去有一句话说“玩物丧志”,玩物是不是必然要丧志,要看最后这个“志”丢没丢掉。如果“志”没有丢掉,“玩物”能够对“志”有帮助的话,就不是“丧志”,而是“推志”“助志”。也有很多人说没有兴趣的人是不值得交的人,那是讲人的问题。我们是从做学问、做一个学者来讲,作为和我们治学的“诗内”有关的“诗外”的东西,广泛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三.关于“诗内”与“诗外”的打通
这里的关键词是一个“通”字,讲的是“诗内”和“诗外”要做到相互推动促进。我们老一代的学者们极为重视这个方面。像范文澜先生一直非常推崇强调的治学的四个字:“专、通、坚、虚”。“专”指要有自己的一专之长,要有自己的学术领域,在这个领域里要有发言权;“通”是在“专”的基础上,广博地采纳各方面知识的能力;“坚”指毅力、意志,要持之以恒;“虚”,要虚怀若谷,要有宽广的胸怀,既要谦虚又要有宽广的精神境界。这四个字是范文澜先生一直推崇的治学四点。很惭愧也很不好意思,已故的南京大学著名学者卞孝萱先生曾经给我的一本书写过一篇序,他在序里引用了范文澜先生的这四个字来评价我,我是不敢当。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大家一起来把这四个字作为向往和追求的目标。这应该是可行、可以的。
刘叶秋先生一直强调,治学要通。1982年我到南开来读研,在第一次见面有限的时间里,他特别强调的就是治学要通。他举的就是下面这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草书的笔法,我们都知道唐代张旭的草书很厉害,他的草书那种韵律就是从公孙大娘那种腾挪舞动的剑法当中悟来的,这是一种相互的推动、促进。第二个例子是吴道子见裴昱舞剑,裴昱也是一个剑侠,从中悟出绘画线描的笔法。吴道子有一幅很著名的画,叫做《历代帝王图》,那些人物穿的长袍、长衫就好像被风刮起来之后徐徐飘动,那种飘逸、飘扬的洒脱风格。“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是两种不同的风格,而吴道子这种“吴带当风”的笔法又是来自裴昱剑法的启示。所以刘先生举的这两个例子就是说看起来是不相关的事情,但可以相互启示,得到灵感。
刘先生本人就是这样一位“通才”,他的书法是由北京荣宝斋收藏的。从学问上来说,刘先生工作单位是商务印书馆的汉语编辑室,本职工作是《辞源》第二修订版的三位主编之一,他的工作属于辞典学,而辞典学从学科分类的角度来看属于语言学的学科范围。但是刘先生在南开中文系兼职是中国古代文学,指导我的硕士专业方向是笔记小说,因为他写过《历代笔记概述》这种专业性的书。除了学术上的学科之外,还有中国楹联学会请他去做顾问, 80年代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有过一个春节的征联活动,就是征寻春联,提前把上联发给全国观众,然后到了春节晚会那天把大家参与竞争的春联集中起来,有几位专家来对全国的春联进行评比讲评,刘先生就是征联活动的几位专家其中之一。可见刘先生知识学科范围跨度之广。除此之外,刘先生还能拉京胡、唱京戏,民国期间所有的京剧舞台上的名角,谁唱得好,哪一个角色怎么样,他都能如数家珍。
下面我就“诗内”和“诗外”相互推动促进的话题举几个例子跟大家分享一下,帮助大家理解这个问题。
第一个关于美术书法和中国文学的关系。美术书法有助于我们理解中西文艺精神的异同,帮助我们领会中国文学的精神实质。特别是从绘画的角度来看,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是两个不同的审美境界和两种不同的艺术目标的追求。简单地来说,西方的绘画艺术是写实的艺术,而中国的绘画是追求神韵的艺术。有人评价总结中国艺术的精神,认为中国艺术的核心是“线”的艺术,是有韵律的、动态的艺术境界,所以两个不同的绘画艺术追求就形成两种不同的艺术观念,和中国文学的精神实质有关系。比如说 “得意忘形”这个成语,今天世俗的使用和它的本意是完全相悖的,今天使用“得意忘形”这个词是把它作为一个人有了一点成绩之后就忘乎所以,但他最初的本意是和中国最核心的艺术精神密切相关,其最初的本意来自于庄子的思想,庄子提出过“得鱼忘筌”这个说法,“筌”是捕鱼的工具,为了达到捕鱼的目的要借助“筌”,一旦抓到鱼之后,工具就不重要了。按照这个思想理念,魏晋玄学家们继承了庄子的这个学说。当时有一个重要的玄学理念讨论争辩,即“言意之辨”,语言表达的本身和语言所要传达的内容含义,其主流看法是借助于庄子的说法,借助语言得到那个“意”,一旦得到意之后语言本身就不重要了,叫“得意忘言”。“得以忘言”这个理念又被当时的画家所吸收,修正演变为“得意忘形”。“得意忘形”理念最有代表性的画家就是当时著名画家顾恺之。顾恺之画人物时,有一个习惯不点黑眼球即瞳孔,有人问起原由,顾恺之答曰:“四体妍蚩,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完全表述出“得意忘形”这一艺术理念。“得意忘形”这一艺术理念,构成了整个中国艺术精神的核心。无论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都在追求一种意境,不是追求形似。所以很多外行的人来评价艺术作品时,常用“像不像”这一外行话来评价。 “像不像”是西方画而非中国画的评价标准,中国画的评价标准要看有没有意境,有没有精神的境界,这是从玄学、从六朝玄言诗、山水诗、山水画、人物画等看到的整个艺术精神。我们了解这些之后再去理解、关照、审视六朝时期文学的价值时,可能就不仅仅从表层的诗歌、散文字面上把握了。所以,对于美术书法的理解兴趣,有助于我们领会这些东西。我在这一方面有所擅长是因为美术绘画是我的第一职业,我曾经当过六年的中学美术老师,对这些东西了解一些。我又把这些与中国文学史两者结合起来,无论是艺术方面还是文学方面都是相互推动促进,可能以前对于中国画与中国文学的实质认识都没有这么深刻,把这两者打通之后认识更加深刻一些。
第二个例子是“世说体”,是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一种小说结构方式。《世说新语》是参照了我国古代类书的编纂方式,按内容分类,最前面的是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然后方正、雅量等等排列下去。这种体例方式在《世说新语》之后形成了一个系列,直到晚清民国,民国时期还有人在写《新世说》。这个漫长的“世说体”系列中蕴含的中国文学艺术的精神是非常突出明显的。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学者林顺夫教授用中国文学的精神来解读《儒林外史》的结构,他认为《儒林外史》虽然看起来很散,但却有一种内在的骨架结构即中国艺术精神更加强调的“意念”,一种精神核心。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在研究“世说体”时认为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来解读“世说体”可能会更加明快透彻(详见拙文《“世说体”初探》)。
第二是讲山水旅游。我也是一个比较老资格的旅友,走过不少地方。我曾跟学生开玩笑说,学中国文学的人,理想状态是能够把我们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看到的诗歌发生地都去走一走,看一看。看过之后对诗歌的理解与单纯从文字上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一次我在杭州开会,会议组织去西湖旅游。带队的老师把西湖周边重要的景点作了解读介绍,他解读一个地方我就补充两句,三生石是怎么回事,断桥是怎么回事,保俶塔是怎么回事。那个老师最后说,宁老师干脆你来讲得了。我们对山水旅游的感受体验可以和学过的书本上的内容联系结合起来。既能培育我们的心胸格局,也有助于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这个做法从渊源上来看,魏晋时期人们的活动就是精神活动和对自然山水的欣赏以及文字表述创作、人物品评几个方面联系结合到一起。这里面包括写人物时用山水的美妙来形容描绘,写山水时比作美男、美女般漂亮。自然美、艺术美和人格美几个方面是互通的,山水旅游的兴趣不单是旅游的问题,对文学修养、艺术修养乃至于人格修养、格局、境界都会有帮助。我曾经两次去过南疆,路线是从喀什出发到中国和巴基斯坦交界的红其拉普口岸,这一路上经过帕米尔雪域高原。雪山的高耸壮观在文字上是体会不到的,只有到了雪山跟前,雪山和宽阔湖泊的倒影,才能体会到“宠辱皆忘”这一词语的含义,陶醉于那个自然环境是可以忘掉一切的,是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的。
第三是音乐。音乐可以寄托人格和气质,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学和艺术的情感以及表达的体验。从先秦到汉魏六朝,人们一直在讨论音乐是什么东西,有没有它的喜怒哀乐所在,如嵇康表达“声无哀乐”观点,用他创作的作品《广陵散》来证明他的音乐思想或者说集中表现出来把音乐作为一种人格体现和凝练。《广陵散》的故事,在《世说新语》中有记录,嵇康在临刑之前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用古琴再弹一次《广陵散》。在弹之前,嵇康说袁孝尼曾经提出要跟他学《广陵散》,当时没有传授给他,现在脑袋就要掉了,弹过这一曲之后,《广陵散》于今绝矣。我们今天看到的、听到的《广陵散》不是嵇康原作,而是后人根据《广陵散》的艺术风格,努力复原出来的。我们可以看到嵇康完全是把《广陵散》作为自己人格的一种寄托和象征。再去理解嵇康的文学作品、文学精神、人格精神,和他音乐思想、音乐表达演奏,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第四是关于烹饪和美食。大家都要吃人间烟火,要吃饭,但是这些东西也不完全都是形而下的。很多美食体现的市井风俗和很多文学作品、文学描写的关联也是非常紧密的。在美食方面,我也是一个爱好者,我既喜欢吃,也喜欢做。大家也不妨尝试一下。

总之,这四个方面,是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一说感受而已,实际上每一个人自己的经历不同,他可能接触到的“通”的范围、形式,不尽相同。我讲的是这几个方面,可能有的人是另外几个方面。大家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经历,做到殊途同归。我们的爱好,在“诗外”所掌握的渠道不一样,但是在“通”这一点上,可以做到殊途同归。


(本文根据笔者在南开大学文学院“导师有约”活动所作“研究生问学的诗内与诗外”讲座内容整理而成)



(本文原载《高教发展与评估》2024年第三期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