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文库 > 详细内容
宁稼雨 | 关于《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辑校笺证》的几点学术思考
发布时间:2019/3/20  阅读次数:1358  字体大小: 【】 【】【

关于《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辑校笺证》的几点学术思考


宁稼雨


摘要:本文从汉魏六朝小说自身的历史和文学价值与其散佚情况之间的矛盾总结该选题价值;从研究现状的得失分析找出该选题提升空间所在;从“全”“准”“清”“精”四个方面概括选题工作目标所在;从学术研究和社会效应谈选题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全 汉魏晋南北朝小说 辑校笺证 学术思考


《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辑校笺证》获得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下面将该项目选题缘起、研究现状梳理及其提升空间,以及本项目工作基本方案等几个方面问题的基本设想公之同好,就正方家。





一、关于选题缘起



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小说的起步和雏形时期,这些小说是反映汉魏晋南北朝历史的重要文献。这个时期的小说虽然已经初步具备小说文体的基本要素(情节、人物、虚构),但因为先秦时期作为“九流十家”之末小说家的子部附庸属性,小说文体的叙事功能受到子部说理功能惯性掣肘难以顺利生长。这个尴尬处境使得唐代之前的小说一直不同程度受到各种社会和文类要素的裹挟制约,未能迅速全面步入真正文学体裁意义上的正轨。这样的生存状态和生长过程一方面使其内容更加具有多方面的历史认识价值,因而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其自身在文献典籍中的边缘化位置造成其自身界限模糊、作品散佚严重。于是,这部分文献本身特殊的历史认识价值与作品整体散佚严重之间的矛盾也就形成了本课题生成的基本理由。同时,作为中国小说史深入研究需求,其雏形时期小说作品整体原貌的复原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据项目负责人前期研究所认定的“六朝小说”文体概念范围界限及其所著《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所拟《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全目》初步统计[1],项目所涉“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作品数量为169种。其中有传本辑本者26种,其余143种作品多年罕受关注,多数湮没无闻。这就更加彰显了汉魏晋南北朝小说的文献整理挖掘抢救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年代久远,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文献本身大量散佚失传,同时,可以用来辑录这些小说散佚材料原始文献数量也比较有限。


断代总集文献编纂研究是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致情况是:从先秦到清代,各个朝代的断代分体文献总集编纂研究基本均有归宿。遗漏的盲点较少,投标课题“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是其中之一。


二、研究现状梳理及其提升空间



横向看汉魏晋南北朝断代文体文献全编的挖掘整理情况:散文方面已有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诗歌方面已有逯钦立在近人丁福保所辑《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基础上所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近年已经获得立项的国家重大社科立项选题中,也有包括汉魏六朝集部和诗话等诗文方面项目,说明汉魏晋南北朝断代文学文献整理已经进入国家层面社科立项的关注视域。



纵向看历代文言小说总集选本和类书辑录情况:从唐代开始陆续出现文言小说选本总集,类书中也开始注意辑录小说材料。到宋代形成相当规模,其中有代表性的文献为《太平广记》《类说》《绀珠集》等。明清以来很多丛书中含有一定数量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文献,但多属与其他类别或时代合编丛书。除了一些单编断代小说丛书如《晋唐小说畅观》时间和文体范围与竞标课题基本覆盖吻合外,还有一些通代小说专门丛书如《古今说海》《五朝小说》《笔记小说大观》《说库》《古今说部丛书》等也含有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文献。此外,历代还有部分与本课题范围时代吻合的存世小说单刻本。这些宝贵的文献遗产都是今天进行本课题工作的重要基础资源。


现代有关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文献辑录整理工作始自鲁迅《古小说钩沉》(编入1938年版《鲁迅全集》第八卷),之后有徐震堮等选编有《汉魏六朝小说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之类汉魏晋南北朝小说选本,但篇幅相当有限。台湾和大陆分别重新编辑出版过以“笔记小说”命名的跨代丛书(台湾新兴书局《笔记小说大观丛刊》1962年版,河北教育出版社《历代笔记小说集成》1995年版),其中含有汉魏六朝部分。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1999年出版《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历代笔记小说大观”之一)。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出版陈文新《六朝小说》,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出版韩格平主编《魏晋全书》,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出版张国风《太平广记会校》,中华书局2017年出版熊明《汉魏六朝杂传辑校》,其中都程度不同含有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文献。另外,中华书局和一些地方出版社曾以丛书或单本形式整理出版过若干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校注整理本,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余嘉锡、徐震堮、杨勇三位前辈学者的《世说新语笺疏(校笺)》,中华书局“古小说丛刊”(“古体小说丛刊”)共约出版二十六种(内含汉魏六朝十种),八十年代文化艺术出版社曾出版刘叶秋先生主编“历代笔记小说丛书”(其中含汉魏六朝小说七种),均为整理作出有益积累。


90年代全国高校古委会曾有过编纂《全古代小说》的动议,也做过一些部署,但大多搁浅,完成出版者只有李时人《全唐五代小说》(中华书局20148月版)。相比之下,作为全面反映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文献全貌的《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辑校笺证》还是一个重要空白需要填补。


以上研究成果为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文献挖掘整理研究奠定一定基础,但均为选本、单本或丛编,非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文献总集全编,而且除《世说新语》和个别作品外,其余整理工作均未采用笺证方式。下面将已有成果略加陈述,评骘得失。


1.鲁迅《古小说钩沉》。该书从大约八十种唐前类书和各种相关文献中对三十六种已经亡佚小说所存佚文进行了全面挖掘,并对所收作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校勘,为后人在此基础上继续加深拓宽眼界奠定了重要基础,并提供了有效方法路径。该书为本课题对于已经亡佚作品研究具有重要的辑佚和校勘参考价值。


2. 台湾新兴书局《笔记小说大观丛刊》和河北教育出版社《历代笔记小说集成》收书都在2000种以上,数量巨大,其中含有本课题时间范围汉魏晋南北朝时段作品分别在八十种左右,均为影印本,对选定“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总目”有重要参考作用。


3. 上海古籍出版社《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收书21种,覆盖本课题范围,均为简注本,对本课题选目工作有一定参考作用。


4. 陈文新《六朝小说》收汉魏六朝小说共36种,覆盖本课题范围,均为简注本,对投标项目选目工作有一定参考作用。


5.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收唐前志怪小说44种,其中一半以上为已佚作品,且考据充赡,笺释广博,对本课题辑佚、笺证工作有重要参考作用。


6.韩格平《魏晋全书》收魏晋时期约1200位作家作品,内容涵盖经史子集。其中含有传本存世作品4种,为辑校本,对本课题作品辑录校勘和笺证工作均有参考作用。


7.张国风《太平广记会校》。该书在汪绍楹校注《太平广记》的基础上,又使用汪绍楹没有用过的宋本及其他重要《太平广记》相关原始文献,重新对《太平广记》进行校勘,发现解决很多文献校勘问题。《太平广记》所收四百多种文献中,覆盖本课题汉魏晋南北朝小说作品者上百种,将对本课题校勘工作产生重要作用。


8.熊明《汉魏六朝杂传辑校》,该书辑录汉魏六朝杂传作品共三百多种,用功较深。其中约十分之一与投标课题所涉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有关,将对本课题相关作品的辑佚校勘产生重要参考作用。


9.中华书局《古小说丛刊》,此为单本古小说整理丛刊,迄今共出版26种,其中10种为本课题所涉汉魏晋南北朝部分。将对本课题所涉相关作品的辑校工作产生参考作用。


10.文化艺术出版社《历代笔记小说丛书》,亦为单本笔记小说丛刊,其中七种为本课题所涉汉魏晋南北朝部分,均为简注或辑校本。将对本课题所涉相关作品的辑校工作产生参考作用。


11.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该书参考引用大量相关史料,对《世说新语》原文和刘孝标注相关史实和人物关系进行了详尽笺疏。该书不仅会对本课题所涉《世说新语》一书的笺证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作用,而且其笺疏方法也将为本课题整体的笺证工作提供重要方法参考作用。


以上已有成果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文献挖掘整理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从今天本课题工作要求的角度衡量,还存在相当的不足和提升空间,主要表现为:


其一,部分以“小说”冠名成果对“汉魏晋南北朝小说”缺乏必要的文体范围界定,导致所收作品范围庞杂,有些甚至连《管子》《孔子家语》《三国志辩误》《曲海总目提要》都作为小说揽入,需要合理规范;


其二,有的成果只是单本整理,有的成果为某一题材类型整理,有的成果只是该时段小说选本,尚无在明确小说文体概念限定下涵盖投标课题时段全部作品的系统整理工作;


其三,有的成果对已有传本缺乏必要的版本比对校勘,有的甚至不交代版本来源,也有的只是选择普及通行版本(如《笔记小说大观》)影印,缺乏版本学术质量。


其四,很多亡佚作品没有受到应有关注,列入整理工作当中,用本课题学术目标要求衡量,存在重大的工作缺口(课题负责人前期研究统计投标课题169种作品中有143种亡佚)。有些成果虽然整理了部分亡佚作品,但工作尚未尽善尽美。具体表现为所用辑佚原始文献不够充分,如《永乐大典》《渊鉴类函》《古今图书集成》等重要类书和其他古籍文献没有使用,造成很多作品佚文的漏失漏校;


第五,除《世说新语》和个别作品外,本课题所涉范围其他作品多为全书的辑校工作,缺少笺证工作成果,从而给投标课题其余所有作品都提出了除辑校工作外的笺证工作任务。


三、弥补已有成果空缺的提升工作目标



鉴于已有成果以上缺失, 本课题计划用“全”“准”“清”“精”四个字作为弥补解决已有研究成果缺失提升空间的工作目标:


“全”的含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所涉作品数量的齐全。作为与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逯钦立《先秦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诗》文体不同,但性质相同的大型断代分体总集文献整理工作,本课题“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首先要求作品数量的齐全。据本课题投标人前期研究成果初步预算,投标课题“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共有作品169种,其中有传本者26种,其余143种没有完整传本。从以上对已有成果的描述介绍看,已有成果对于这169种小说均未能达到全部揽入和全部进行辑校笺证工作的程度。本课题将在这169部作品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核实确认其底数,力争最大程度上实现本课题“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全部作品数量的零遗漏;


其次是每部作品相关文献材料的齐全。这里的文献资料包括现有传本所有相关版本的齐全(包括各种流传版本之外散见于其他文献中该书引文材料的齐全)、亡佚作品佚文材料挖掘钩沉的齐全、全部作品笺证工作所需材料的齐全等。已有成果虽然在这方面已经有了相当重要的积累,但距离课题的任务要求还有很大缺口,这是本课题重要的工作任务所在。本课题组在课题重要工作环节“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文献搜集和辑佚工作方面有长期积累和雄厚基础。课题竞标人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和《中国志人小说史》二书中,曾对相关汉魏晋南北朝169种小说的文献资源和辑佚途径做过系统的考证辨析,《六朝笔记小说拾遗》一文也对相关亡佚作品的文献下落作出深入考证。两位子课题负责人分别编撰过《魏晋全书》和《太平广记会校》,其内容范围大致覆盖了竞标课题全部工作内容,为本课题组进入竞标课题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是课题全部工作成果种类的齐全。资料完备是一个专业学科领域得以深入拓展的先决条件和成熟标志,所以一个完整的专业领域需要系统的资料暨数据化工程。从中国小说研究领域来看,已故学者朱一玄先生整理出版了多种古代小说资料,构建了中国小说资料学学科体系。但其中文言小说部分基本付之阙如。后来有侯忠义先生编辑过《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程国赋教授编辑出版过《隋唐五代小说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为文言小说研究的资料工程填补了一些空白。本课题组在文言小说资料工程,尤其是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资料系统工程方面具有长期积累,本课题能在原有基础上建立更大规模的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资料工程体系。本课题负责人曾主编《六朝小说学术档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全面汇总了汉魏晋南北朝小说研究的各种信息资料。鉴于已有成果或零散,或单选的情况,本课题将力求打造形成“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研究成果的系列立体工程,除主体成果《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辑校笺证》之外,在工作过程中将同时生成《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叙录》《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研究论文集》《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研究资料汇编》等大型辅助性系列成果,所有辅助性成果和主体成果都将汇入课题最终成果之一“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数据库”中,形成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研究文献的集大成所在。


“准”的含义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工作范围界定的准确。本课题“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辑校笺证”首先在名称使用和时间范围、文体范围上有明确的规定。这首先就需要对“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这一概念从文体学角度做科学界定。从《文心雕龙》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虽然不乏专门的文体论,但主要集中在诗文等传统主流意义上的文体辨析。因为社会歧视的缘故,小说戏曲之类文体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研究。在中国小说文言和白话两大语体系统中,白话通俗小说的文体特征和界限基本比较明确清晰,其长篇体制为章回小说,短篇体制为话本小说,一般不会与其他文体造成混淆难辨的情况。而文言小说的情况就想当复杂。在唐代传奇产生之前,除个别杂传作品篇幅较长(如《燕丹子》)之外,多数汉魏晋南北朝小说在文体上普遍采用笔记体。而笔记体并非小说所独有,很多杂记与考辨类著作(如《古今注》《容斋随笔》等)也使用笔记体。这就出现一个如何在科学的“小说”文体观念指导下,在所有使用笔记体写作的文献中正确遴选和划定“小说”文体标准的问题。同时,本课题所从属的文言笔记小说不但本身界限模糊,而且古今理解的小说文体概念也相去甚远。这一情况给近现代以来汉魏晋南北朝小说大型文献整理带来的困惑和不利影响就是范围界限模糊,各种文本文类混杂的严重事实。某些已有成果在范围界定方面程度不同存在问题,收书庞杂的遗憾,原因大抵在此。本课题组对于准确科学界定“汉魏晋南北朝小说”名称和范围这一重要基础问题有着长久思考和深厚积累。1996年,课题负责人出版《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从文体学角度科学界定“文言小说”概念范围问题。该书提出的理念思路是“今古兼顾”,具体操作程序是,在充分尊重古人“小说”观念的基础上,用今人的小说文体观念对其进行遴选过滤,将完全没有小说叙事要素的杂考杂记类剔除,同时还注意吸收古人小说视域之外含有今人小说文体要素的作品入选[2]。这样一来,一方面尊重和保留了古人在“小说”这一文体概念上的基本内核,同时,将其中与今人“小说”概念完全相左的因素剔除,从而形成今古小说概念形成对接融合的态势,并为文言小说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学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组又将这一成果理念用于汉魏晋南北朝小说。2002年,本课题组投标人出版《六朝小说文体与文化研究》(教育部九五社科规划项目),首先完成的工作就是对“六朝小说”概念进行科学界定。《六朝小说界说》一文在吸收《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关于文言小说概念界定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六朝小说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六朝小说“Y”走势的学说,即六朝小说实际存在两条线索,一条是六朝至唐代人自己通过史志书目小说家门类著录表达出来的小说文体概念,另一条是用今人的小说文体概念去衡量六朝文献中六朝人小说视域之外的文献。这两部分都应该成为厘定遴选汉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双重收录和文体界定范围。而“Y”下半部分的单线则是指徐震堮先生所讲的宋代以后中国小说概念的相对明确清晰,具体是指从宋人修《新唐书·艺文志》开始,史志小说家类将完全没有小说故事因素的书清除出去,同时又把之前一直被列入史部杂史杂传类《搜神记》一类志怪小说纳入子部小说家类[3]。这样,“六朝小说”这一概念就在学理的层面得到明确阐述,后人对于“六朝小说”的概念也就有了明确清晰的范围。本课题将在以往基础上,继续深入挖掘探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文体界限,即用今人文体学意义上的小说文体概念要素,以情节和人物为主,适当考虑用虚构等文学要素等角度来衡量把握汉魏晋南北朝小说作品标准。这将为本课题提供文体学角度准确科学意义上的名称范围界定依据。


其次是校勘工作的准确。作为古籍整理工作的重要工作环节,校勘工作的目的就是尽最大可能准确恢复古籍内容的原貌。已有研究在这方面有些重要积累,可以为竞标课题提供帮助,但也还有提升弥补的空间。从总体上看,已有成果文字校勘和断句标点工作都比较严谨准确,为本课题校勘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材料。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些成果无论是在文字异同校勘,还是断句标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在吸收以上成果校勘断句成绩的同时关注发现其相关问题,根据课题组和学界研究成果纠正其失误,也是投标课题的重要工作内容。本课题组在竞标课题重要工作环节“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文献校勘工作方面有长期积累和基础。子课题负责人之一整理编纂过《太平广记会校》,著有《太平广记版本考述》。在全面掌握《太平广记》版本的基础(尤其是汪绍楹校注《太平广记》未使用的宋本)上,对涵盖大量汉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太平广记》进行了深入校勘,是21世纪小说文献校勘研究的重大成果。另一子课题负责人曾主持编纂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十五期间重点科学研究项目《魏晋全书》辑校工作,其中涵盖魏晋时期小说文献。以上两项积累是本课题组在文献校勘方面的积累和准备,有条件顺利完成本课题的文献校勘工作。


“清”的含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主体成果体例结构清楚。作为一部大型分体断代文献总集的辑校笺证工作,体例结构的严谨清晰是应有之义。已有成果有些结构编排混乱,有的上百册的历代笔记小说总集,其第一册竟然是清代作品,而汉魏六朝作品却置于第几十册;有的则是在同一册内将不同朝代作品混编,未免杂乱无章之嫌。本课题组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整体结构方面有过系统研究和深入考虑。课题投标人所著《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第一编为“唐前(先秦至隋)”,该编完全覆盖投标课题任务范围。该编按题材内容不同分为“志怪”“传记”“杂俎”“志人”“谐谑”等五类。本课题将在这一工作的基础上将投标课题体例结构编排继续完善细化。具体方法是,课题主体成果按时代先后顺序分为《全两汉小说》《全三国小说》《全西晋小说》《全东晋小说》《全南朝小说》《全北朝小说》六卷,力求全书结构框架清晰,排列顺序明确。


其次是具体工作程序明确清晰。与已有成果规模和工作性质相比,本课题工程浩大,工作程序繁多,专业性、学术性强,它将包括从确定文体界限范围,到确定全部作品选目,到文献材料挖掘搜集,到全部作品文字校勘(含断句),到内容笺证,到资料文献汇集和数据库建设等,每个环节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又相互关联,需要从整体上预先设计好明确清晰的工作路线,尤其是工作凡例。本课题组在各个工作环节均有过工作经验和成果积累,课题负责人编撰过《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先唐叙事文学故事主题类型索引》《六朝小说学术档案》,子课题负责人分别编纂过《魏晋全书》和《太平广记会校》,对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整体情况比较熟悉,在相关工作程序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实践积累。课题组将在其基础上制定全面系统和深入细致的工作凡例、工作路线。力争把投标课题的整体构想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细节中。


第三是全部成果的编排设计清晰。已有成果因规模有限,基本谈不上大型成果编排设计问题。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本课题工程浩大,成果较多,合理编排使之全部工作成果既各司其职,又能成为整体系统结构中的单元,是本课题最后工作程序的重要工作任务。本课题计划将最终所有成果分为主体成果(《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辑校笺证》)、资料工作成果(《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研究论文集》《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研究资料汇编》)和成果数据库(《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数据库》)。形成一个主体成果与副产品成果相互参照使用,并以数据库建设为更大程度上的使用效能提供便捷方式。


  “精”的含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精校”。校勘工作是古籍整理工作的核心和重中之重,是恢复古籍原貌最必须的工作环节。校勘工作的质量决定古籍整理工作的质量。古籍整理工作不但要做到“准确”,更要做到“精确”。就是娴熟利用校勘工作各种基本方法,在各种校勘方法交替融汇使用过程中尽最大可能地把校勘对象的原貌是非问题落实解决,成为定案。


其次是“精笺”。笺证工作是古籍整理的高级形式。如果说校勘工作解决的是古籍外部文字真实复原问题的话,那么笺证工作解决的是古籍内在意蕴的正确理解解读问题。文字的真实复原是有其外在衡量评判标志的,但内在意蕴解读相比之下却更加深入,更加无形,但也更加重要。好的笺证不但能够释疑释义,而且能够把相关问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问题链条,帮助读者全面深入理解了解文献内容和深层问题。而笺证工作一旦出现失误,却可能以讹传讹,贻误后人。所以,笺证工作对于精准的要求更需要严格。笺证本来是汉代以来经学传统的文献整理工作形式,从古籍整理的历史情况看,以往笺证工作对象主要用于经史子集中重要经典文献。已有研究成果中有关汉魏六朝小说文献整理研究采用笺证一类形式的主要是几部关于《世说新语》的笺证成果(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杨勇《世说新语校笺》)。余书重在史实辨析疏通,徐书重在语词典故书证、杨书重在诸书文字堪比疏解。此外,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涉及材料相当丰富,具有一定的笺疏功能。以上诸书能为汉魏晋南北朝小说笺证工作提供线索和帮助。但因规模数量有限,还有巨大的工作缺口。同时,这些笺疏成果也还程度不同地存在问题,需要在笺证工作中辨析澄清。本课题组在竞标课题笺证方面有相当的准备和积累。课题投标人曾出版《魏晋风度》《世说新语与中古文化》《六朝小说的文体与文化研究》《魏晋士人人格精神——世说新语的士人精神史研究》等著作。这些研究工作不仅从材料和史实方面全面深入了解了与竞标课题笺证工作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有些研究已经进入到笺证工作的实体环节当中。如在研究中通过《世说新语》故事原文所涉“五碗盘”“麈尾”等器物源流的溯源考辨,对《世说新语》三十六门类名称的考辨溯源和文化内涵解读分析等,已经具有笺证的功能作用(参见后最终成果样稿)。《唐前叙事文学故事主题类型索引》涵盖近3000个故事的各种文献来源和参考文献,也将为竞标课题笺证工作提供丰厚积累。把课题组和学界有关汉魏晋南北朝历史文化的诸多研究成果消化移用于投标课题笺证工作中,是本课题计划突破的工作重点难点,如果成功,也将是本课题最终成果的一大亮点。


四、本课题工作的学术与社会价值



古籍整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系统挖掘整理特定时段文体现存和已经亡佚的古代文献,而在整理恢复一个时代文体文献全貌基础上对其进行校勘和笺证研究又尤为重要。本课题对投标课题所涉“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概念有科学清晰的文体学概念范围界定意识和学术规范操作积累,并且能够在科学概念指导下将以往零散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整合和有效逻辑编排,对竞标课题有清晰完整的环环相扣系统工作路线:从文体范围界定到文献搜集、选目、校勘、笺证、提要、资料数据库建设等一系列全过程工作方案;完成本课题对于为文言小说摸索探索辑校笺证工作学术经验,抢救中国古代古籍文献,恢复汉魏晋南北朝小说全貌,证明中国文化典籍曾经有过的一个品种类型的全貌,爬梳廓清汉魏晋南北朝小说内容相关历史文化背景问题,填补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整理研究空白,扩大汉魏晋南北朝小说传播影响,等都具有重要文献价值。



本课题不但是古代文献研究本身的需要,同时也必将带动影响带动整个汉魏晋南北朝小说史、文学史和文化史研究走向深入。一个时代文体文献的系统完整程度往往与其相关其他研究的科学深入程度具有直接的因果联系。本选课题的完成能提供系统完整的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断代文体文献辑佚、校勘及其相关问题梳理笺证,其成果将成为汉魏晋南北朝小说所有各单篇作品具有较大学术含量的规范版本,势必会对包括小说研究在内的整个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乃至整个中国小说史研究和汉魏晋南北朝历史文化研究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恢复祖国历史文化遗产,抢救历史文化典籍,都是实实在在的文化构筑搭建工程。作为文化强国和文化软实力的硬件证明,本课题的研究将成为这一宏伟大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重点任务”第一条“深入阐发文化精髓”明确提出 “加强中华文化典籍整理编纂出版工作”。本课题就是贯彻落实这些任务的具体体现。课题将以学术研究的方式,力图辨析恢复中国古代小说曾经有过的起步时代整体全貌,同时疏证澄清这些小说文献文本与汉唐时期各种文献之间的各种深层问题,从历史文化角度来把握这些小说作品的蕴含意义。这对于当今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实力,实现中国文化伟大复兴事业,具有重要的正面鼓舞推进作用。同时也是创造中国梦等号召在古代文学文献学学术研究领域的具体落实。


Some academic thoughts on the collection, proofreading and annotation of whole Han,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stories.


Ning Jiayu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value of this topic from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value of the novels of the Han, Wei and the six dynasties and their lost situation; From the gain and loss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the author finds out the space for the promotion of this topic; The author generalizes the aim of selected topic from four aspects of "All", "Accuracy", "Clearness" and "Conciseness"; And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value of the topic from academic research and social effect.


Key words: The whole Han Dynasty, Wei,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storiesThe collection, proofreading and annotationAcademic thoughts;


  (本文原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9年第一期)

——————————————————————————————

收稿日期:2018-08-2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辑校笺证”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ZD251

作者简介:宁稼雨(1954-),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辑校笺证”首席专家。






[1] 参见宁稼雨:《六朝小说概念的“Y”走势》,载《山西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齐鲁书社1996年版。

[2] 参见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前言》,《文言小说界限与分类之我见》,载《明清小说研究》 19984

[3] 参见宁稼雨《六朝小说界说》,韩国《中国语文论译丛刊》总第二号(1996年)。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