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丰懋《六朝隋唐仙道类小说研究》
【引文】
序
在国学的研究领域中,选择道教与中国文学之关系作为研究课题,已十年有余。民国六十三年进入政大中文研究所修读博士学位,本想继续硕士论文的研究方向,以中国文学批评史为研究范围。当时王师梦鸥以为可转换另一研究方向,指示以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为题,先从魏晋南北朝入手,奠定基础;以后循流而下,就可以继续唐及其后的道教文学的研究。后来,王先生一度出国,就由所长罗师宗涛担任领导,完成博士学位论文《魏晋南北朝文士与道教之关系》。十年来,在研究过程中备尝艰辛,但也一再受到师长的鼓励,持续这一研究方向。
魏晋南北朝为道教形成的关键时期,道教的体系大体在此期间奠定其规模,因而国外道教学界也多集中心力,探求道教成立期的诸种理念。当初决定以这一范围,了解道教与文土的关系,也有感于仙道文学多源于此,因而学位论文完成基础研究之后,深觉有继续深入与扩展的必要。此后数年来陆陆续续在这一专题下写作论文,这次选择其中性质相近的五篇加以增补,《仙道类小说》正是贯串其中的主线,而时代范围则已由魏晋南北朝扩展到隋唐。仙道小说的研究,由于本身兼括道教与文学的两大特质,因而在研究方法上也不限于文学的技巧问题,而尝试从道教史,从社会文化史的立场,辨明其所以形成的外在、内在因素,借以深入了解其特殊的内涵。这是十年的摸索中,所尝试的研究态度与方法。
十年来的研究生涯,自觉需要有机缘凑合,始能从事这专门也是冷门的研究。道教文献中常常强调学道求仙的要件,就是法、侣、财。其实,从事道教学的研究何尝不是需要这三大要素:明师的指点、道侣的切磋,乃至有足够的财力实际从事功法的修练,始能九转金丹,一旦功成,而有升转成仙之日。多年来,感谢王先生、罗先生的指导,国外学界诸前辈的提携,以及道教同好的切磋,因而坚定从事这一在国内较为冷门的研究范围。
对于道教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包括思想、仪式及修练等),道藏及其它文献自能提供相当程度的基本材料。基于宝经的观念,魏晋南北朝以下的古道经,能在历经灾厄的情况下,保存其中的一部分。由于这些珍贵的文献,在千百年后才能深刻体验,道教对于中国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但从清朝,至于五四时期,道教所遭过的冷默与摧毁,使这一别具特色的道教文化深受打击,这是不公平的事。近年来不断从事田野调查的参与活动,有幸得访现存且仍生机蓬勃的道教团体,发现其中仍保存着珍贵的宗教仪式。他们热心地提供宝贵的经验,有些往往是文献资料上所难以体会的,希鉴以后能继续深入学习,将其整理出来。
学术研究的本身,是一种案牍劳形式的艰苦作业。但十余年来一直能维持充沛的体力与脑力,这要感谢道教文化中对于“身体文化”(physical Culture)的一大贡献。这些养生修练的方法,毫无疑问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农业社会有其健身健心的功效,对于现代的工业社会更有实际的效益。将近二十余年,先后随师大体育系教授郭秉道、邓时海先生学习太极拳,体验拳法与气的运用。近年来从事调查研究期间,又有幸得周明师指点有关气的理论与修练,像王师父(来静)、熊师父(卫)都以深厚的道功、道学,指示宝贵的修道经验。这些实际的修练对于这一研究中的上清经法(尤其是啸法),有极为亲切的证验。这是纯从文献的考证、分析所难以体会的,希望将来能从事宋、元以下内丹派的研究,将文献与实践作一结合。深信在诸师的指导下,证验亲切,这是由衷感谢的道门恩德。
这次以仙道小说为题,只是道教与文学研究的一部分结集。在漫长的学术生涯中,这只是一小步而已,深愿这一小成果,能奉献于浩瀚如海的学界中。由于道教研究的业绩,在国内外学界的共同努力下也只完成第一阶段,因而这一研究自觉尚多遗漏不足之处,希望学界前辈与同好能多赐教。最后要感谢研究撰述期间,双亲的长期支持、家人的多方协助,以及诸友好的鼓励。这些关注犹如炼丹中的炉火,有助于金丹早日结成。
民国七十五年三月二十一日
【评介】
六朝隋唐是道教酝酿发展的重要时期,六朝至隋唐的仙道文学,主要就是仙道类小说以及与道教有关的诗歌等等作品。仙道类小说是道教文学里的重要门类,至今仍然留存着大量文献,对于这些资料进行发掘、梳理和考辨,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陆开始有学者关注道教小说,至今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在这之前,港台学者及其他海外汉学界对道教小说已早有研究。
台湾“道教文学”或“道教与文学”研究起步比较早。王梦鸥等老一辈学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发表了一系列与道教有关的唐人小说考论,其中《枕中记及其作者》(《幼狮学志》,1966.12)、《续玄怪录及其作者考》(《幼狮学志》,1966.12)等着重探讨了小说中的道家思想、作者的涉道背景及道教传说对其故事的影响。1971年至1978年,王氏又出《唐人小说论集》(1—4集),其第一集对《传奇》的内容、作者履历作了精彩的分析,提出神仙传记中,也有大量史实。其他三集从神仙信仰角度也多有精辟的论述。王氏自六十年代致力于唐人小说研究,培养了一批出色的后继者,其中的佼佼者有王国良、李丰懋两位。
李丰懋师承王梦鸥,1978年,在其博士论文《魏晋南北朝文士与道教关系》中提出了“道教文学”这一概念,八十年代开始发表这方面论文,如《六朝仙境传说与道教关系》(《中外文学》,八卷第八期,1980)等,后来部分论文辑入《误入与谪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学研究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96)、《六朝隋唐仙道类小说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86)等。在道教与道教文学研究领域,李丰懋可是算是当前最优秀,成果最丰硕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不仅在于道教信仰事项的澄清,更能将信仰与思想、文学等融会贯通,而且视野广博,理论精深,文献考证相当扎实,解决了相当多道教史、文学史上的重要问题。在《误入与谪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学研究论集》中,《六朝道教洞天说与游历仙境小说》、《魏晋女神传说与道教神女降真传说》、《西王母五女传说的形成及其演变》、《道教谪仙传说与唐人小说》等文,都是非常典型精彩的道教小说论文。其中,《六朝隋唐仙道类小说研究》是目前学界研究道教小说一部比较系统的专著,内中对《汉武内传》、《十洲记》、《洞仙传》及啸、唐人创业小说等做了深入探讨。
本书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论述了仙道小说的特性及其范围,确立了仙道类小说的两种类型,即记录、传述有关仙真传说的笔记小说和道教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作品。其次论述了仙道小说研究所集中的问题和研究方法。著者特别强调“主题研究”为研究仙道类小说的要点,四大问题点是:造构者的动机与目的;所以形成的时代情境;小说内容本身;小说在道教内部及文学传统中衍变。接下来在方法论上,强调仙道文学之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宗教文学的特质,提出了特殊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的辩证与运用;道教教理的发展与衍变;仙道小说在社会文化史的意义;仙道主题的衍变。
对于第一种类型的作品,第二、三、四章从文献学、道教思想史以及主题学的视角,对《汉武内传》、《十洲记》、《洞仙传》三部作品的著成及衍变以及其中蕴含的仙道思想做了阐释。
对于第二类仙道类小说,在第五章,以孙广“啸旨”为中心,对于汉晋以下流传的啸法,作出了综合性的考察,并阐述了啸的传说对文学的影响;在第六章,以《神告录》、《虬髯客传》为中心探讨道教图谶传说与唐人创业小说的关系。
第七章是结语。文中提出,作为中国小说史的一部分,六朝隋唐仙道类小说有其宗教文学的特殊地位。一方面,小说及相关的诗歌可以容纳道教的宗教特质,借以解说中国文学中所具有的仙道色彩;另一方面,作为文学史料,小说有助于道教史的理解:从社会文化史解说道教的发展,从主题学的比较方法,可以印证道教史的成长、成熟与固定。作为道教与文学之间相互激荡的产物,仙道小说是值得重加评估的道教艺术。
本书中,著者特别强调“主题研究”为研究仙道类小说的要点,在方法论上,强调仙道文学之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宗教文学的特质,提出了特殊的研究方法,这种提法对于道教文学的细致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在当前对于仙道文学的研究中,大部分是单篇论文,少有全面系统深入的专门著作。其原因在于目前学术界对于道教文学思想作系统研究面临着两方面的困难:一是研究者要对道教典籍和思想有较全面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对于道教文学的研究而言,传统的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同样不可或缺,可现存《道藏》里的很多文献资料尚未整理,许多研究者难以读懂,更难梳理出头绪。在目前的仙道文学研究中,多数论说在文学研究方面具有相当功力,然而对于道教典籍却并未达到熟谙的程度,这种基础性研究的不足必然将限制整个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由此,《六朝隋唐仙道类小说》这种奠基于道教文献的研究和清理的坚实基础之上的研究就格外难得,值得借鉴。
二是要从以反映道教活动为题材来阐述其教义、宣传神仙出世思想的仙道文学中,概括提炼出原生态的道教文学观念,与其文论进行映证,需要较强的文学知识和较高的理论素养。在学界的论述中,道教思想往往只是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背景出现,即便是关于仙道文学中“思想内容”的探讨,亦多因循道教思想研究的旧说,而对于道教思想的阐发缺乏创发力。而李丰懋的《六朝隋唐仙道类小说》无疑为这一研究中具有相当学术份量的成果。论者以其对于道教各类经典的熟谙引证以及一贯主张的“主题研究”方法的娴熟运用,对于仙道文学中的各个重要主题在道教思想史和文学史的共同层面上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从道教的历史发展梳理小说的流变的纵深研究,从道教影响社会生活的广度探讨小说中的道教内涵的横向研究,从根本上解释了道教作为一种文化系统对文学的意义和仙道文学的宗教特质。这种论说视角对于仙道文学的细致研究颇具启发意义。
李丰懋六朝小说研究主要论著:
1、《六朝仙境传说与道教之关系》,《中外文学》第8卷第8期,1980年。
2、《六朝隋唐仙道类小说研究》,台北市:学生书局,1986年。
3、《误入与谪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学论丛》,台北市:学生书局,1986年。
(任正君)
(节选自宁稼雨主编《六朝小说学术档案》第一部分,武汉大学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