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资讯 > 详细内容
《六朝小说学术档案》连载之九: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
发布时间:2023/12/13  阅读次数:1140  字体大小: 【】 【】【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


【存目】



【评介】
余嘉锡先生平生博闻强记,勤读不辍,自号书斋为“读已见书斋”,自认为“无用世材,惟以著书、教学为事”,因学识渊博,蓄积深厚,其著作皆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泽被后人非止一代。
1937年北平沦陷之际,余嘉锡先生开始撰写《世说新语笺疏》一书,同时在大学开设了“世说新语研究”课程。在此之前,《世说新语》一书虽因本身内容之博杂、刘孝标注之弘富珍贵而深受辑佚学家重视,但是尚未有一个完整的点校和注释本。余嘉锡先生以所见各本对校,在收集李慈铭的批校、程炎震的笺证、李详(审言)的笺释以及近人有关世说的解释之外,还泛览子史杂著等书,随文疏解,详加考校,历时十六年,直至1953年才最终完成,故余嘉锡先生曾自评道:“一生所著甚多,于此最为劳瘁”。可惜的是,由于作者晚年右臂麻痹,书稿直到1980年底才由婿周祖谟及女余淑宜整理謄录一清,1983年8月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该书一经付梓,即名誉士林,1993年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修订版,1996年重印。2007年,余嘉锡先生的外孙周士琦对《世说新语笺疏》进行了再次整理,由中华书局分成上、中、下三册出版。
《世说新语笺疏》版本精良,可以说汇集了各种本子的长处。古人读书治学重视书籍版本由来已久,而余嘉锡对版本的重视又有着不同于其他学人的背景,与他的目录之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录学一词的出现和成为独立学科只是近代之事,从宋到清乾隆时期,目录学都是处于有实无名的状态下,比如章学诚就否认目录学,想用校勘学包举它。余嘉锡先生认为目录学是独立之学,治学自目录始,十七岁即开始研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浸淫其中五十余年,在这方面“博览群籍,为文则取精用宏,非清代目录家之专治版本、校勘者所能及”(陈垣《〈余嘉锡文史论集〉序一》)。目录学本就是研究文献的入门学问,余嘉锡先生在这方面的建树,使得他的《世说新语笺疏》一开始就站在了比较高的起点之上,所取的底本、参照本都是迄今所存的善本和精校本,例如唐宋类书本、唐写本、日本影印宋本及明、清刻本等等,因此尽管时间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余嘉锡先生的《世说新语笺疏》仍然是阅读和研究《世说新语》的重要版本,甚至可以说是必备的本子。
除版本精良之外,《世说新语笺疏》还反映出了余嘉锡先生在校勘学方面的深厚功底,对原文与刘孝标注文的语言文字疑难、文物制度的难以明白之处都作了必要的论释,为阅读提供了很多方便。余嘉锡曾著文对校勘学进行过理论探讨,认为校勘可分为读书者之校雠与藏书者之校雠两种不同类型,相对于后者而言,余先生赞赏为读书而校勘,即在校勘中不仅要用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的原文相互比勘文字,涂改讳字,而且要阐明学术源流,考订文字、史事为其旨要,补正错误脱漏,对歧异之处决定取舍,办求恢复古书本来面貌,以利于阅读和研究。这种校勘之法,要求作者有渊博的学识,将校雠、辨伪、辑佚、注释融为一炉,涉及到历史、文学、哲学、语言文字等各个方面。比如《世说新语》中所记魏晋人口头语言,由于时代久远,有许多已不可解,《世说新语笺疏》旁征博引,且结合当代方言对许多语词作了精当的诠释,如《德行》“吴道助、附子兄弟”条中的“料理”二字,《政事》“王丞相拜转扬州“条中的“兰”字,《文学》“殷中军见佛经云”条中的“阿堵”二字,《雅量》中的“伧”字,《贤媛》中的“方幅”二字,《黜免》中的“椅”字等结论都令人信服,而且又纠正了前人一些误解。这在古汉语及文字学研究也是很突出的贡献。此外,余嘉锡还从文字、训诂、年代等方面考订“石经古文”不是嵇康所写,为经学史的研究提供了资料。又如对原书及刘孝标注中认为华歆与邴原、管宁三人当时游学相善,时号三人为一龙,华歆为龙头,官宁为龙腹,邴原为龙尾的说法表示怀疑,他根据《魏志·华歆传》及洪亮吉的《四史发伏》等有关材料,指出此华、邴、管三人相善为实,但齐名不分前后,只是以年齿排序,并非有龙头、龙腹、龙尾之称。凡此种种,都可见余嘉锡先生对史籍的广泛涉猎、读书之细以及《世说新语笺疏》校勘之严。
《世说新语笺疏》集校、笺、疏于一体,最为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余嘉锡先生往往从版本知识、校勘文字异同和内容真伪入手,对史料、史事进行认真而细致的考据、笺证与疏解,其详征博引、正误补遗、论史评事之处,与裴松之注《三国志》非常相似。《世说新语》原文与注文涉及了大量史实和众多人物的社会、学术、文化活动,其中不少出自私家杂记,史实正误、史地律令沿革、文物制度和变迁都有待考证。周祖谟在该书的《前言》中说:“《笺疏》内容极为广泛,但重点不在训解文字,而主要注重考案史实。对《世说》原作和刘孝标注所说的人物事迹,一一寻检史籍,考核异同;对原书不备的,略为增补,以广异闻;对事乖情理的,则有所评论,以明是非。”这种重视史证、史评的笺校、疏证,正表现出余先生的史家本色,表现出了他的渊博学识以及在高深的考据功夫,有许多重要的发现与收获。其寻检史籍、考核异同之处,如古籍多不记载人物的生卒年月,生卒问题后人多援引清代学者钱大昕的《疑年录》,余嘉锡在笺疏过程中发现其中有不少错误,逐条进行了考据,对钱氏之说进行稽核订误。如对葛洪的生卒,钱氏认为卒于晋咸和年间,余先生引用《抱朴子》之《外篇·吴失篇》、《白叙篇》、《御览》、《晋书·惠帝纪》等书,认为葛洪应卒于晋哀帝兴宁五年。其略为增补,以广异闻之处,如寒食散是魏晋时期士大夫热衷服用的药物名称,对了解魏晋士人风尚至关重要,但史籍记载却少而简略。余嘉锡先生遍搜典籍,从校引文资料之异同到考据寒食散的原因、药方、服用等具体情况,都做了详尽阐释。其有所评论,以明是非之处,如《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一条中,针对魏晋士大夫的矫饰求名之风,余嘉锡评论道:“自后汉之末,以至六朝,士人往往饰容止、盛言谈,小廉曲谨,以邀声誉。逮至闻望既高,四方宗仰,虽卖国求荣,犹翕然以名德推之。华歆、王朗、陈群之徒,其作俑者也。”又如山涛劝嵇绍出仕,陷人于不义之境,为邪说之魁首,余嘉锡也引顾炎武《日知录》进行斥责:“顾氏之言,可谓痛切。使在今日有风教之责者,得其说而讲明之,犹救时之良药也。”余嘉锡先生还对其魏晋士大夫佯狂避世、崇尚老庄、清谈终日的矛盾心理状态均作了深刻的剖析。凡此种种,皆不仅仅是单纯地考辨史实与论史,而是有着“砥砺士节,明辨是非”的寄寓,乃是余嘉锡置身于国家危难之际,感时忧国之心在学术上的投射。因之,《世说新语笺疏》是一部学术性、资料性、考证性、思想性四者兼备的研究著作,与为余先生获巨大声誉的《四库提要辨证》可并称为他的代表作。
《世说新语笺疏》还体现出了余嘉锡先生的学术创新思想,即以史治小说。余氏治学,以实事求是为宗旨,虽熟谙历史、以目录学名家,但不以前人之是非为是非,不盲从古人而自有创见。以史治小说,史学界素来不为,而以小说证史、以史补小说,在余氏之前也为数不多。如清人钱大昕就认为“小说专导人以恶”,应该“焚而弃之,勿使流播”,而余嘉锡小说“所描写之人物,皆各其性情,各有面目,胥能与世情契合”,如不“亟于从事整理,逮天年祀绵邈.文献无微,证佐尽亡,虽欲从事,无所措手……迟之又久,有化为云烟,荡为灰烬而己矣”(《余嘉锡文史论集》,岳麓书社1997年版,546页)正是出于以上认识,余嘉锡除了对《世说新语》进行笺疏之外,另外还有两篇以史治小说的论文——《宋江三十六人考实》和《杨家将故事考信录》。


《世说新语笺疏》对《世说新语》中的艺术特点,也有所论述。如《言语》篇中卫玠渡江,形容惨悴,对左右说的“见此芒芒”等语,余氏先引《太平御览》卷四八九《晋中兴书》卫玠与兄长分别事,然后从卫玠的处境和心理出发论道:“叔宝南行,纯出于不得已。明知此后转徙流亡,未必有生还之日。观其与兄临诀之语,无异生人作死别矣。当将欲渡江之时,以北人初履南土,家国之忧,身世之感,千头万绪,纷至沓来,故曰不觉百端交集,非复寻常逝水之叹而已。”颇为深刻。其他诸如《贤媛》篇所记载的济尼品评谢道韫与张玄妹的优劣,余氏先引《赏誉》篇及嵇康诗等材料对“林下风气”和“闺房之秀”做出解释,然后说:“不言其优劣,而高下自见,此晋人措词妙处。”这种评语言简意赅,不但很好地解读了文本,而且道出了一代文风的特色。
要之,《世说新语笺疏》不仅就《世说新语》一书的语言、文字、历史事实进行考核,还参稽群书的各个方面,引证书籍达数百种之多,其中有些杂书、笔记极易被人忽略,采择精详,持论允当,常有创见,成为后学津梁,对于《世说新语》和魏晋时期文化学术的研治皆有极大价值。遗憾的是,该书撰录止于1953年,且偏重证史,于刘孝标注之涉及玄言者,笺疏从略,故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做了一些补遗的工作。

(梁晓萍)
  



(节选自宁稼雨主编《六朝小说学术档案》第一部分,武汉大学2011年版)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