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资讯 > 详细内容
《六朝小说学术档案》连载之六: 刘叶秋《魏晋南北朝小说》
发布时间:2023/8/14  阅读次数:1845  字体大小: 【】 【】【

  

  

刘叶秋《魏晋南北朝小说》

  

【原书引文】
一、内容与类型
神仙、鬼怪的故事和人物的言行片段
魏晋南北朝小说写的是哪些内容呢?这里举出几个故事来说明一下: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铸剑的名工,叫干将莫邪。他费了三年的工夫为楚王铸成一对锋利的雌雄宝剑。在将要去给楚王送剑时,他对怀孕的妻子:“我为王铸剑,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王恨我怠慢,在我去见他时,一定会杀掉我。你要是生了男孩,等长大了请告诉他到门外的南山边去,那里有一棵松树长在石头上,我把雄剑藏在树的背后,叫他取出这剑,替我报仇吧!”说完,他就把雄剑埋好,只带着雌剑去见楚王。楚王本来正想找碴儿杀他,见他只送了一把雌剑来,更加生气,马上把他杀了。
后来干将莫邪的妻子真的生了个男孩,取名叫赤。赤长大之后,问起父亲的去向,他母亲就把父亲被杀的事和临走时留下的话,都告诉了他。他听了立刻跑出去找剑,可是门外的南边,并没有山。这聪明的孩子想到父亲的话,可能是隐语,他看着他们堂屋门口的松木柱子和下面的柱础石,揣测他父亲所说“松生石上”是指的这个,就用斧子将柱子劈开,里面果然藏着那把雄剑。于是,他取出雄剑,决心要找楚王报仇。
不久,楚王梦见一个两眉中间有一尺多宽的小孩,口口声声说要报仇。因此楚王下令悬赏千金缉拿这个宽额头的小孩。赤知道要抓的就是他,赶紧从家里逃出,跑到山里,一边走路,一边哭着唱着。有一个过路的侠客碰见他,就问:“你还很年轻,为什么哭得这样伤悲呢?”赤就把父亲被楚王杀害,自己想要报仇而不能的事告诉了他。侠客听了,义愤填膺地说:“听说楚王出千金的赏格要你的头,你把你的头和宝剑都交给我,我替你报仇吧!”“那好极了!”赤高兴地回答,接着就拔剑自刎,两手捧着头和宝剑递给这位侠客,尸首直立不倒。侠客知道他的心意,遂表示道:“我决不辜负你的希望。”这样,赤的尸首才倒在地上。
随后,这位侠客就出现在楚王的深宫里,把赤的头献上;楚王非常高兴。侠客骗楚王说:“这是一颗勇士的头,您应该把它放在汤锅里煮烂,否则对您是不利的。”楚王就按照侠客的话去做,可是连续煮了三天三夜,头也不烂,还从沸腾的的汤里跳出来,向楚王愤怒地瞪着眼睛。这时,侠客进一步诱骗楚王:“这个人头不烂不要紧,请您亲自到锅前看一下,它就烂了。”楚王听了,就到锅前低头观看,侠客乘机用剑照准楚王的脖子一砍,他的头就落在锅里,跟着侠客亦挥剑自刎,头也掉入锅内。不久,三个人头一齐煮烂了,再也认不出哪个是楚王的头。于是楚王的手下只好把锅中的骨肉分成三份埋葬了。
此外,《螺姑娘》的传说,你大概也听人说过吧。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的时候,侯官(今福州地区)有一个朴实、善良的年青人谢端,从小就丧了父母,由邻人抚养成人。到了十七八岁,他自立门户生活,还没有娶妻。街坊们都对他很关心,筹划着给他作媒,谢端却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每天只是起早睡晚地辛勤耕作。有一天,他在地里捡到一个大螺,觉得是很少见的,就带回家养在小水缸里。从此,他每天劳动回来,屋里总是已经有人替他生了火,做好了饭。起初,他认为是邻居们给他帮忙,去向人家道谢;但是人家说并没有这回事。后来家里老是有热菜热饭,他忍不住又去问邻居,邻居笑着说:“你自己娶了媳妇,秘密地藏在屋里,怎么倒说是我们为你做饭呢?”谢端听了这话,更加怀疑。一天清晨,鸡刚报晓,他就有家中走出,可是不久就悄悄地转回家来,在篱笆外面窥视屋里,看见一个年青的姑娘从缸内出来到灶前生火;他立刻跑进屋,向缸内一看,大螺已经不见了;原来这个姑娘就是大螺变的。于是他就问姑娘从哪里来,为什么给他做饭。姑娘回答说:“我是天宫中的白水素女,上帝怜悯你从小孤苦,人又很好,所以叫我来暂时替你看屋子做饭,让你在十年内富裕起来,娶上妻子,然后我再回天宫。可是现在由于你无故偷看,发现了我的形迹,我就不能再呆下去了。你只要肯努力劳动,生活总会一天比一天好;留下我的螺壳,给你装米,你可以不缺粮食了。”谢端明白了原委,舍不得叫这个仙女离去,一再挽留,仙女不肯,趁着一阵风雨就上了天。以后谢端按照仙女的嘱咐勤勉耕作,果然渐渐富裕起来,本地又有人把女儿嫁他为妻,日子过得很好;据说,谢端后来还作了县令呢!
倘若你不喜欢这类鬼怪的故事,那就再看看古代的现实生活,了解一下晋朝的刘伶、周处的言行吧。刘伶是一个放荡的文人,特别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醺醺大醉,有时还脱了衣服在屋内裸体坐着。别人看见这种情形就讥笑他。他回答说:“我把天地当房屋,拿房屋当衣裤,你们为什么要钻到我裤裆里来呢?”有一天刘伶的妻子看他喝得太凶了,就泼了他的酒,砸碎了盛酒的器物,哭着劝告他说:“您喝酒过多,对身体不利,一定要忌酒。”可是刘伶不但不想忌酒,还要借这机会骗点酒喝,于是就回答妻子说:“你说得很对,但我自己忌不了,只有向鬼神发一回誓才能忌断,你给我准备祭神的酒肉吧!”他的妻子信以为真,就为他备好了上供的酒肉,请他发誓。刘伶跪在地下祝告说:“天生我刘伶,就靠喝酒出名,一喝就是一斛,五斗也能解酒病。女人的话呀,怎么也不能听!”祝告完,就起来喝酒吃肉,一会儿便又醉倒了。
周处是晋朝吴郡义兴(今江苏宜兴)人,年轻的时候态度粗暴,行为恶劣,本地人就把他和义兴水里的长蛟,山上的白额虎和在一起,算作三大害,可是周处起初并不了解这种情况。由于他平日勇敢而好胜,就有人劝告他去杀虎斩蛟。那条蛟很厉害,在水里时沉时没,出没无常。周处追着蛟,连续斗了三天三夜,不分胜负。大家看见周处下水以后一直没有上岸,认为他已经死了,就互相庆贺。后来周处斩了蛟上岸,听说人们在庆贺,才知道自己也是被人认为祸害的,觉得又惭愧又悔恨;就从义兴到吴县(今江苏苏州)去向当时的名士陆机、陆云兄弟请教。陆机不在家,陆云接待了他。他把自己的情况告诉陆云,并表示有意改过,只怕年岁大了,将会一事无成。陆云鼓励他说:“早上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即使晚上死了也没有什么可遗恨的了,何况你还很有希望呢!只要能下决心,就不愁得不到好名誉。”周处感到这话很有道理,于是立志从新做人,终于有了成就。
除了这类写历史人物言行片断的内容外,魏晋南北朝小说中,还有一些幽默的小故事。这里再举一例:汉朝有一个没有儿女的老人,家境富足,但却非常吝啬。每天都起早睡晚地经营产业,积聚钱财,可是总舍不得用,自己吃的穿的都很坏。有一天,一个穷人向他请求帮助,他不得已进去拿了十个钱,准备给那个人。当他从屋里向外走的时候,走两步就减去一个钱,等到了门口,已经减得只剩五个钱了。钱这么少,他还是感到心疼,就闭着眼递给那个人;呆了一会,又嘱咐人家说:“我倾家荡产来帮助你,你可千万不要告诉旁人,以免旁人也跟你一样来找我。”事后不久,这个老人就死了,他的土地、房子和财务,结果都充了公。
你看,这不是对剥削阶级的尖锐讽刺么?
故事就说到这里为止。现在交代一下他们的出处:《干将莫邪》一节,出于晋干宝的《搜神记》;《白水素女》一节(即《螺姑娘》),出于旧题为晋陶潜撰的《搜神后记》;《刘伶》、《周处》两节,都出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吝啬老》一节,出于魏邯郸淳的《笑林》。大致说来,魏晋南北朝小说所写的就是这些内容。至于我们对这些故事应该怎样认识,什么事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精华与糟粕等等,则留在后文中论述。

  

志怪小说与轶事小说
我们所说的魏晋南北朝小说,是指从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分立,经西晋、东晋到南北朝对峙局面的结束,这一历史阶段(公元220~589年)内产生的小说作品。虽然我们谈到这一阶段的小说,总是并称“魏晋南北朝小说”,但实际可考的魏时著作寥寥无几,主要的还是晋代和南北朝人的作品。至于现存的汉人小说,只有《燕丹子》一部,比较可靠;其他如题为东方朔撰的《神异经》、《十洲记》,题为班固撰的《汉武故事》、《汉武帝内传》,题为伶玄撰的《飞燕外传》等;也都出于魏晋南北朝人的依托。因此,除去先秦著述中所保存的古代神话传说之外,中国的古代小说,得算魏晋人作品是最早的了。
“小说”这一名称的概念,古今是有很大差异的,这里也要简单地交代一下。今天我们所谓的小说,是专指常与散文、诗歌、戏剧并举的一种以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形式。古人对小说的解释,就不这样单纯。“小说”两个字,最早见于先秦哲学家庄周的《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而第一个把小说当作一种著作而列在书目录中的是东汉的史学家班固。他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内,列有小说十五家。庄周把“小说”和“大达”并举,是指他认为远离大道的浅薄言论,与后来的小说毫不相干。班固所谓的“小说”,也并非指具有特点的文学形式,仅仅为列入九流十家之末的一家,是被他当作“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的价值不高的一类作品。他所列的十五种小说,有象子书的,象史书的,讲礼制的以及一些巫医、术数的著述,内容相当杂乱。后来的封建文人,大都承袭班固对小说的看法,把琐闻、杂说、考订等等零星琐碎和无类可归的笔记,一律称为小说。直到宋朝,小说才有了较清楚地范围,不再把那种一点没有故事性的杂著包含在内。由于古代小说内容和形式的复杂,后人就有了把3他们分类的种种尝试。明朝胡应麟在他所著的《少室山房笔丛》内,把小说分为“志怪”、“传寄”、“杂录”、“丛谈”、“辩订”、“箴规”六种,是较为简要的分法。但其中的“传寄”,产生于唐朝,后三种又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小说无关。只有“志怪”、“杂录”两体,可以作为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类别的概括。象前面所提到的记载《干将莫邪》、《白水素女》故事的《搜神记》和《搜神后记》二书,就是“志怪”小说一类的作品;记载《刘伶》、《周处》故事的《世说新语》,是由史传?杂录演变而成的一体,我们管它叫作“轶事”小说(或“清言”小说);记载《吝啬老》故事的《笑林》,则属于“轶事”小说的支流“笑话”一类的作品。
本书论述的即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志怪”、“轶事”两种作品;“笑话”也要附带谈到。

  

【评介】
刘叶秋(1917~1988),男,原名桐良,字叶秋,号峄莘,因文章均署名“刘叶秋”,故以字行。1917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文学系,后在天津《民国日报》任副刊主编,并在天津工商学院女子文学院兼课。建国后在天津津沽大学、北京政法学院等校任教。1958年被调到商务印书馆参加《辞源》的修订工作。对于《辞源》的编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80年被聘为南开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1988年6月在北京病逝。刘先生是国内外学术界少数几位较早从事文言笔记小说系统专门研究的学者之一。“文革”以前,他就先后出版过《魏晋南北朝小说》、《古典小说论丛》等专门关于文言笔记小说研究的专著。新时期,他又出版了《历代笔记概述》、《古典小说笔记论丛》等著作。这些著作在当时都具有开拓性的意义。所撰的《中国的字典》、《中国古代的字典》和《常用字书十讲》,是我国最早的字典学专著。其他著作,尚有《魏晋南北朝小说》、《类书简说》、《孔尚任诗与〈桃花扇〉》及《编辑的语文修养》等多部。
《魏晋南北朝小说》是中华书局1961年出版的《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中的一本,《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是一套知识性的通俗读物。丛书的内容大致包括下列五个方面:一、介招我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和作品,二、介绍各种重要的古典文学体裁及其发展的简史三、介绍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重要的文学运动或文学流派,四、介绍各体韵文的基础知识,五、介绍有关古典文学的一般理论知识。让读者更加立体地了解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发展演变过程。《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出版目的在于向具有中学文化水平的工农干部和—般青年,介绍一些祖国文学遗产的基本知识,引起他们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吸取有益的营养。鉴于这样一个原因,为了符合读者对象的需要,《魏晋南北朝小说》文字力求浅显通俗。
《魏晋南北朝小说》共六章内容如下:一、内容与类型:神仙、鬼怪的故事和人物的言行片断志怪小说与轶事小说;二、生长的土壤:社会面貌——政治和经济——思想潮流——宗教与清谈;三、来龙去脉:神话、传说、寓言的继承和演变,史传的支流;四、作者都是哪些人?五、吸取精华: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搜神记》及其他,轶事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及其他,六、影响与作用:给唐传奇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开导了笔记小说的先路,为后代的文学作品提供了题材,创造了优美的文学语言,具有多方面的参考价值。
《魏晋南北朝小说》系统地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内容与类型、生长的土壤、并论述了这一时期的小说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清晰地梳理了魏晋南北朝小说的来龙去脉,并重点分析了在魏晋南北朝小说史上具有典范意义的作品。对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搜神记》、轶事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重点加以详细介绍,包括作者、内容、影响;必要时还引述一两段原文,给读者增加一些感性知识。
刘叶秋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小说》虽然是为具有中学文化水平的工农干部和—般青年写的通俗普及读物。但是作为研究古代小说的专家,刘叶秋先生力求写出当代科研的新水平,反映他们研究的新资抖、新观点和新成就。就六朝小说形成的文体渊源而言,刘叶秋先生从神话、传说、寓言、史传文学等文章样式上寻根溯源。在论及魏晋南北朝小说对神话传说与寓言的继承方面,刘叶秋先生总结了以下四点:一、继先秦古籍之后,收集了一些神话传说。二、承袭神话传说的创作精神,在现实的土壤中驰骋想象,创造故事或润色民间传说。三、模仿古代神话书的体例,或利用旧题材演化新故事。四、排除寓言中的哲理成分,而继承其讽刺的精神和夸张的手法,用来嘲笑人物,衍化出《笑林》之类的笑话集一体。刘叶秋先生有关小说文体生成的真知灼见,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虽然《魏晋南北朝小说》一书限于篇幅有限,未能作更深入的探讨,但是就中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这一非常时期而言,由于历史等原因,这个时期小说史的编撰与研究几乎到了断层的地步。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除北大、南开三本小说史之外,几乎没有专门的小说史专著。魏晋南北朝小说、历代笔记一直没有专著论述,而《魏晋南北朝小说》一书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地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是较早对魏晋南北朝小说进行的较为系统的全面研究的专著,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研究奠定了基础,填补了魏晋南北朝小说研究方面的空白,推动了魏晋小说研究的发展。

  

刘叶秋六朝小说研究主要论著
《魏晋南北朝小说》,中华书局1961年版。
《历代笔记概述》,中华书局1980年版。
《古典小说笔记论丛》,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主编《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夏习英)
  

(节选自宁稼雨主编《六朝小说学术档案》第一部分,武汉大学2011年版)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