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博览 > 详细内容
大学古代文学教育如何自处
发布时间:2009/12/29  阅读次数:2019  字体大小: 【】 【】【

大学古代文学教育如何自处

           [会议综述]   回顾百年来中国传统文章之学乃至整个文史之学的遭际,总是让人感慨万千。幸好,数番沧桑,古老的学问终未失传,它仍然存在着,发展着,融入了现代化的学校教育,在高校中,它以“中国古代文学”的新名字曲折发展着。进入二十一世纪已经六年,这门从甲骨文金文时代就已存在的古老学问如何适应数字化时代?中文学科教育怎样继续发挥它知识传授与人格培养的功能?有识之士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点:通识教育。阳春三月的江南,繁花似锦,柳絮因风,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办、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承办并诚挚邀请,近50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出版机构、权威学术刊物的中国古代文学专家学者齐集申城,召开“中文学科通识教育改革——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研讨会”,共问路在何方。


○ 从事古典文学教研是我们的信念

           董乃斌(上海大学文学院):在现代化、全球化的浪潮下,古典文学还有什么用?大学的古典文学教学和研究,将如何自处?这是一个具有安身立命意义的大问题。如果我们还想在全球化狂风的吹撼下挺立于世,如果我们在物质生活富裕起来的同时,希望拥有富含中华文化底蕴的精神世界,如果我们还想争取和缔造一个美好未来,那么,我们就不能不要我们的中华文化,不能不要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作为一个文化的宝库,一个思想、艺术和语言文字的宝库,若论到对它的继承和弘扬,责任最重大的,当然是我们中国人。所以,我一直以为,从事古典文学教学和科研,既是我们的工作和职业,也是我们的信念、事业和理想。


○培养古代文学人才需要通识教育

           郁贤皓(南京师范大学):对本科生尤其是研究生的教学,需要用广博的知识实现贯通,必须运用训诂学、音韵学、有关典章制度、年代学、避讳学、古代天文学、地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正确而彻底地阐明作品内容、时代思潮和作家思想,避免常识性错误。关于古代、近代、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科研的贯通,要有一个过程,有些地方可先行。如现代文学讲“五四”时期批判“选学妖孽,桐城谬种”,既讲当时的时代需要,又可讲“文选学”在唐代的重要作用,清代桐城学派文章在当时的地位。教学和科研可互相促进,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可作为研究课题;新的研究成果又可指导教学。

           陈伯海(上海社会科学院):我国高等教育现行的基本是专科教育,即侧重于某种专门技能的教育,但现在社会需要的是通识型人才。在这样的形式下,培养通才很重要。要培养通才,就要有通识。就文史哲的会通而言,今天倡导的会通,并不是完全不分科,而是要考虑将提高学生整个人文修养与传授各门人文学科具体知识技能融合起来。文史哲的会通,可以目录学为途径。目录学宛如一张地图,掌握了目录学就清楚中国典籍的基本情况,就对传统典籍有了一个全面的大致的认识。目录学的教学可采用《四库全书总目》作教材,再联系目录学史,这样对培养通识有好处。

           叶志明(上海大学):谈到通识教育,我首先想到钱伟长校长的经历。他当年考入清华时,理工科成绩加起来还不到一百分,而文科却是满分。然而“九·一八”事变之后,钱校长怀着科学救国的宏愿,克服重重困难,毅然走上了漫长的科学研究之路。钱校长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在很早就提出了通识教育的观点,他曾说:“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钱伟长校长的这一办学理念将不断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探索。

           刘扬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打通”不是不务正业,它在学科建设和培养新型人才上都有重要意义。在文学各分支学科之间、人文学科几大领域内,都要打通。就文学分支学科间的打通而言,有四个方面。一是文学史和文学理论打通。研究文学史也需要有理论指导;二是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打通。古代文学研究者要关心现今文学发展动态和文化建设;三是古代文学内部各小分支间打通。以词学研究为例,不与其它学问打通,是出不了好成果的;四是研究和创作打通。钱钟书先生曾言:“成为各门学科的专家,虽然在主观上看来是很得意的事,但客观上是不得已的事。”真正博通的人不多,我身虽不至,心向往之。

           张国风 (中国人民大学):目前中文学科的教育存在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隔膜,教师“一相情愿”,按学者的方向培养学生,而学生到底在想什么?教师没多想。在校学生有这样三种,一种戏称为“社会活动家”,一种是玩的,一种是考研的,但考研的人也不是做学问,他们只看考研书。但三种人的共同点就是不看作品,一问到具体作品就什么都不知道,弄得提问者自己都不好意思。搞学问,跟风不太好。现在从学生到老师都浮躁,有种种利益的驱使。我仰慕前人“十年磨一剑”的境界,当今却偏偏是一年磨几剑的时代。


○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通识教育的重要方面

           黄霖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固然很好,那么怎样做到通而不杂、杂而不浅、通而有专?不能只是应付教育部门,一阵风,什么都搞。如果只是课时压缩,上课没有作品选,这样,很多学生连基础知识都不熟悉,文学史知识都很成问题。还有管理问题,例如开选修课是好事,但有些对研究古代文学很重要的选修课由于达不到教务处规定的选课人数下限,就不能开设。这样,想学的也学不了。这可能因为目前的教改处于初级阶段,这种办法难以达到真正打通的目的,不能为要求继续深入钻研的学生奠定基础。因此,希望大家关注和探讨如何开展中文学科通识教育。

           韩泉欣 (浙江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做法是大势所趋,年轻人要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必须具备比较全面的素质和能力。那么怎样推行通识教育呢?我的想法是将侧重点放到培养学生能力上,教育方法和教育体系要更新,强调学生自学,制订高质量的教材,开列科学的参考书目,多开设选修课。教学方法上要求任课教师在所教领域要有一定成果,这样才能将学生引导到学科前沿。另外,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作业形式要灵活,读书报告、参加研究项目等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宁稼雨 (南开大学):研究生教学虽然仍以传授知识为主,但这种传授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所以科研意识的灌输和渗透应该是研究生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方面。我在多年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关注和尝试:首先,在观念上反复向研究生强调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性质差别;其次,课程内容上注意传授有助于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第三,把教师的科研项目引入课程和教学,启发学生的学术思路和学术实践。

           高克勤(上海古籍出版社):作为中文系本科生,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应主要围绕着“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门课而展开;有条件的话,应多开一些选修课。本科生的研究应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专题或个案的研究进行,也可以名家研究方法作主范。对于本科生来说,入门要正,懂得正确研究比莽撞研究重要得多。对于研究生来说,不要先确定一个研究题目,而是确定一个研究方向或研究范围,在广泛的学习中发现问题,然后把这个问题当作研究题目,着手解决问题。目前研究生普遍存在着知识面窄而课题偏深的问题,因此一定要眼界开阔。

           董国炎(扬州大学):当前,博士生的研究兴趣还勉强过得去,而在硕士生中间,确实已经出现问题,从就业上讲,硕士毕业后一般是到重点中学、考公务员,考博的大概不到一半。在这种新形势下,如果还要培养硕士生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与以前的办法要有怎样的不同?我结合课堂教学,具体谈谈讨论课的作用。我们曾有一门文学思潮的讨论课,在上课一个月之后就布置给学生,要求准备规范的讨论稿,经过一个半月的准备,在课堂实际讨论时效果还不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产生了兴趣,其中一个组在课程结束后还继续讨论 “大众俗文化对伪精英文化的冲击”。这里已经出现了一种打通的趋势。

           张剑 (《文学遗产》杂志社):信息时代改变着人的思维方式,我们对教学与科研的思考也应体现出时代特点。教学上要由教授知识转向启迪智慧。教师首先要不为教参所限,不断丰富更新知识结构,才有可能理解和鼓励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时代,已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那种“一本教参吃一生”的教师迟早会被时代淘汰的。科研上要由检索转向分析。学者可以利用计算机提供的各种检索手段,但更重要的是让计算机具有分析功能,即计算机能够根据一个用户长期使用该知识库系统的情况,确定用户身份,分析用户的需求,主动发出“指令”,提醒人去“执行”。

           姚蓉(上海大学):为了配合通识教育的开展,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中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方式已不太适应形势的需要,培养学生学习思考能力的最佳方式是加强古代文学技能训练。为此,上海大学文学院为本科生增设了《古代文学技能训练》课程,力图使古代文学在通识教育发挥更有效的作用。这一课程包括以下几方面训练内容:1.阅读能力。通过认读繁体字、标点古文、为古文作注释等训练方式,清除学生古文阅读上的障碍。2.鉴赏能力。通过对大量古文模本的分析、综合、归纳、总结,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3.学术能力。通过写作课程如小论文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学术思维能力的培养。4.写作能力。通过对对联、写作古诗词、写作文言文等方式,加强学生运用文言文的能力。


○ 通识教育要分层次进行

           崔铭 (同济大学):通识教育的真谛是发展人的智慧。智慧也包括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学承载着中国人丰富的心灵世界,它本身就与通识教育直接相关。但当前的事实是这门具有深厚人文精神内涵的课程也存在着工具化、实用化倾向。其原因可从教师自身人文精神、教学方法、教学风格、课时安排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尤其应该倡导一种知性与感性相结合的教学风格。过于理性的教学风格,显然会使充满性灵与情趣的文学作品黯然失色,从而只剩下干巴巴的外在形式,学生由此承传到的文学也会少了许多灵魂的内核。

           林建福(上海大学):窃以为中国古代文学通识教育宜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教育。这一点关乎学生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确立,既能使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不致误入歧途,也能使其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和研究建立在科学的思想理论基础之上;二是中国历史和传统思想文化的教育。这可使学生具有较为宏观的视野,从而能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下,正确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轨迹;三是中国古代文学本体的教学。前两方面的教育均应服务于这一本体,要避免在教学和研究中“外围”上用力过多而对本体关注不够的倾向,建议在课程设置上加大作品的分量。

           李翰 (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的必修科目,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实际上包括两大块,一块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块为作品选,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以及不同阶段的教学对象,应各有侧重,在教材、教法上也应有所区别。作为非中文系选修课,以作品赏析为主。作为中文系本科生的必修课,以文学史讲习为主。作为研究生课程,以文学作品为主,通阅历代代表大家的重要作品,自己体会文学史的脉络。


○ 注重文学“元典”的教学与研究

           陶文鹏 (《文学遗产》杂志社):大学中文学科的教育应该以经典作品为主,在大学教育三个层次(本科、硕士、博士阶段),都是如此。通过经典阅读乃至背诵,培养学生在文学中陶冶感情的能力,阅读、写作和审美的能力。说到写作,港台的古代文学课中就有写作一门,而我们是欠缺的,其实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练习写作,可以减少我们在阅读和研究中与古人的隔阂。视其难易程度,在高等教育的几个阶段,可以让学生尝试写对联、绝句、律诗、慢词之类。

           曹虹(南京大学):陈寅恪先生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是公认的一部见解精深的学术名著。然而,陈先生在《叙论》中明言:“此书本为供初学读史者参考而作。”因此,陈先生在撰写此书时,寓有引导“初学者”习史的特别用心。这对现今的通识教育和专业训练,具有原则性的指导意义。本书体裁上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先详细排比有关史料,必要时加按语,最后作出结论。这种写法对于学术入门者而言,有着极大的好处。从陈先生究竟是怎样从什么史料中得出其结论的,不啻是在大师手下进行了一次史学研究的实际操作。这对于初学者步入学术研究正途,是很紧要的。这样的“度人金针”之作,不仅有传授知识的价值,更有培养专业人材研究素质的意义。

           周裕锴(四川大学):我就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学古典文学的人应该有一些古典情怀,没有古典情怀,就必然要浮躁。在教学中我非常强调三个阶段,原文阅读、经典模拟、现代阐释。阅读原典,要读繁体字的全本,繁体字承载着中国文化精神。经典模拟主要是诗词或文章写作的练习。通过这样的训练,对古代作家就会有一种同情的理解,同时也是情趣的陶冶。古典文学研究涉及的其实是古典作品的重新阐释问题,阐释的根基还是在原文阅读基础之上,但现代学子对文言相对隔膜。对此,我们在教学中也作了一些尝试,即选取从来没有学者整理注释过的文本来进行阐释。我们相信,通过这种原文阅读、古典模拟与现代阐释的结合,不仅能将古典文学优良的写作和研究传统延续下去,而且能使古典文学学科永远充满创造的生机。

           许建平(上海财经大学):我校中文系现有四个硕士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献学、现当代文学、语言学。我们在教研上进行了两个改革,砍掉外语和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专业的学习,但我们并没有在人文学院推行两年学制,就是为了让学生有充分时间,打下坚实基础。我们有两项举措,一个就是文史哲打通,其中一个硬措施就是名家经典导读,另一个就是中文研究生规定必读书。

           张寅彭 (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现状是课时少,无作品选读配套。教师只能举有限的例子,学生只学得一些结论和史的轮廓。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可采用以作品为“点”、以史串连的尝试性教法,还可以尝试新编教材,精选作品,或全部、或片断;入选各种撰写说明文字,交代上承下启的发展脉络。前者详,后者略,编成教材,供学生阅读和课堂分析之用。既不能求深而转狭,也要避免务广而得浅。

           邵炳军 张静 路艳艳(上海大学):文学元典性作品是指那些既有深刻而广阔的原创性意蕴,又在某一民族文明的历史上长期发挥精神支柱作用的书籍。元典类作品奠定了古典文学几千年来的文体、意象、思想内容和情感基调,也为我们民族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对元典类作品作更深入有力的注析、阐释和研究,应当是当今古典文学教学和研究中的重要任务。我们正在着手进行先秦历史散文元典作品系年注析的编撰工作。我们拟在前人辑录的基础上,力求以编年体例更加全面地辑录《尚书》、《逸周书》、《左传》、《国语》、《战国策》中所存各类散文作品,为春秋时期散文的全面辑录工作奉献力量。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现在的文学元典研究工作,能为青年学子指点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古典文学的门路,力扬厚重务实的学风。

           孙小力 (上海大学):在课时数全面压缩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文学史的学习而减少作品选的课时,是各高校所共有的现象。这使得原先就存在的重视文学史教学而轻视作品学习的倾向越发明显。很多教材也越俎代庖,从作家介绍到故事梗概、作品欣赏,面面俱到。与此同时,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是主观判断式的结论,而且这些结论大多也是教师从各种教材上“拿”来的。这样教学的弊病在于,学生对具体作品的阅读分析都省略了,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有时甚至令人无所适从。因此必须增加作品尤其是元典的学习,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接触学习更多的原著,以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原文载《社会科学报》2006.5.11.本版文稿由邱奎 谭俊洪整理)

(摘编:邬伟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