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游迹 > 详细内容
故游忆:走进桂林象鼻山
发布时间:2010/1/2  阅读次数:1489  字体大小: 【】 【】【

2007年5月25日,我乘飞机抵达桂林。航班为早晨6:00,到达桂林才八点多。一天的时间不能浪费,承蒙师弟莫道才教授盛情美意,安排学生把我从机场接到宾馆,然后陪同我在桂林市内观光一天。

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天下闻名,作为桂林市标志风景的象鼻山。


象鼻山秀色

“象鼻山”名称从何而来?
象鼻山,简称“象山”,位于漓江与桃花江(旧称阳江)汇流处,因其山形酷似一只站在漓江边伸长鼻子饱饮江水的大象而得名,而且在眼部正好有一个对穿的岩洞,叫“象眼岩”。山呈东北走向,长约180米,宽约100米,相对高度50米,海拔约200米。
象鼻山因在漓江之滨,原名“漓山”。唐会昌年间(841—846年),唐代诗人、桂管观察使元晦以“漓山”之名与陕西临潼的“骊山”音同,为避其误会,又取风景宜人之意,更名“宜山”。后又将“宜山”写作“仪山”,因古文“宜”与“仪”通,音也一样。唐代莫休符在《桂林风土记》中说,漓山“一名沉水山,以其在水中,遂名之。”沉水山之名在历史上文人士大夫之中很少见,估计是民间的俗称。
明朝孔镛也曾在广东、山西、贵州等地任职。他有一首著名的《象鼻山》诗,对象鼻山作了生动的描绘:
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
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
  
人们常常把象鼻山作为桂林山水的代表,象鼻山已成为桂林城的象征与城徽。象鼻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在国内外盛名远扬,是游人到桂的必游之地。
  

象鼻山留影
  
神秘的水月洞
  

象山水月
(1)水月洞的形成
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形成一个卷篷式的半圆大洞,每当月明之夜,与江中的倒影,正好合成一个大圆形,如一轮明月静浮水上,故称“水月洞”。
水月洞长17米,高约12米,宽达10米。唐代文学家元结在象鼻岩用篆书刻有“水月洞”三个字,也许是水月洞较早的称谓。
桂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在远古时代,桂林地下河很多。水月洞的形成是大自然造就的,大约三亿六千万年前,象鼻山未曾露出地表之时,地下河水对象山进行冲刷侵蚀,日积月累,岩层被冲刷成一个大圆洞,当地壳运动使象山露出地表时,就成为今日的“水月洞”。
  

水月之间
(2)水月洞诗文及碑刻
水月洞吸引了天下游客,古今文人墨客,触景生情,诗兴大发,留下了众多赞扬象山水月洞奇景的名篇佳作。宋代有位叫蓟北处士的游客,以《水月洞和韵》为题,写下了一首五言绝句:
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
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这首诗刻于水月洞内。前两句诗中所写的“明月”,前者指水月洞倒影,后者指水月洞。后两句诗中所写的“月”,前者指水月洞及其倒影,后者实指空中明月。该诗生动地描绘了“天上月”、“水上月”、“水底月”,融汇一起,争相辉映的神韵。“象山水月”是古代桂林的八景之一。
  

象山水月
  
清光绪九年(1883年),清代广西巡抚倪文蔚 (wèi) 刻在洞外临江东壁悬崖上的《皇清中兴圣德颂》,是一件桂林形制最大的摩崖石刻,为清朝统治者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歌功颂德。
在象山东面的崖壁上,刻有清代广西布政使黄国材书题的“放生池”三个大字。他擅写大型榜书,在桂林独秀峰东北侧崖壁上也刻有他书题的摩崖大榜书“南天一柱”。
  

放生池
诸多石刻
  
水月洞有石刻50多件,多数属于宋人题刻。刊刻在水月洞内陆游的书札,堪称桂林石刻中的精品。行文为龙飞凤舞、飘逸而又雄劲的行草书,共四幅。陆游并未到过桂林,刻在水月洞崖壁上的诗和信札,是他写给在桂友人杜思恭的。杜思恭当时为昭州(今广西平乐)太守,与陆游是同乡好友。他到广西为官后,仍与陆游保持密切的书信往来。杜思恭去信向他索诗,他便于庆元三年(1197年)正月二十四日复信,并附上七首诗,这些诗后来都收录在《剑南诗稿》中。杜思恭如获至宝,于是在当年的四月,命工匠把陆游的诗札刻于水月洞崖壁上,并在跋记中赞它“语精而墨妙。”当时,陆游已是73岁的古稀老人,穷居家乡,体弱多病。然而在他的诗里洋溢着拳拳爱国之心,强烈的爱国热情溢于言表。
  
水月洞名之争
在南宋,有两位名人围绕改水月洞名和复水月洞名而引出一段笔墨轶事,这就是历史上曾发生过水月洞的洞名之争。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任静江知府提点刑狱的张维(字仲钦),常来水月洞游宴,到晚不归。当时,有位住在象鼻山寺庙里叫了元的僧人,知张维心意,便逢迎他的爱好,在水月洞旁建了座亭子,供他赏景。
张孝祥于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来到桂林,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兼静江知府。乾道二年(1166年)张孝祥离任归乡的前夕,接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的张维邀请张孝祥等同宴于新亭子,以为饯别。张维请张孝祥给新亭子命名。张维与张孝祥不久前同在建康(今南京)做官,相交很好,张维曾请张孝祥为他在南京新落成的亭子命名为“朝阳亭”并题诗。张孝祥对眼前新建的亭子思量一番,看见亭子向东,沐浴着晨曦,于是也将此亭命名为“朝阳亭”,并将水月洞改为“朝阳洞”,此举得到同游者赞成。张孝祥书写了“朝阳洞”三个大字,刻在水月洞内。同时作诗二首,并写了《朝阳亭诗序》,说明命名的由来,刻于水月洞东壁。
七年后,即南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南宋杰出诗人、学者范成大来桂林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他游朝阳洞时,了解到朝阳洞原称水月洞,是张孝祥所更名。范成大认为张孝祥这样随便改名,做法不妥:一是“水月洞”这个名字很形象,名副其实;二是以一己一时的感情来更名,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三是桂林西山的隐山六洞已有“朝阳洞”,不应该重复。为此,范成大写下了《复水月洞铭并序》,刻于水月洞内西壁,要人们“百世之后,尚无改也”。这则碑文文辞清丽典雅,并有疏淡闲适的书法艺术。
  

范成大《复水月洞铭并序》
  
  
訾洲烟雨
水月洞不仅自身奇绝,而且周围环境也很优美。出水月洞,象山东面的漓江之中,有一个长约数里的沙洲,这便是訾家洲,简称“訾洲”。洲上翠竹成林,果树葱茏,四季常绿,林荫里可见人家村舍,秀美雅致。
  

訾洲竹林
  

竹林留影

相传,从前洲上均是訾姓人家居住,因此得名。訾洲在唐代曾广辟苑庄,为宴游之地。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任桂管观察使的裴行立,就在訾洲上兴建了富丽堂皇的亭台搂宇。当时,被贬柳州任刺使的柳宗元,应裴行立的邀请,来桂游览訾洲,并为他建的“燕亭”、“崇轩”写一篇记,这便是有名的《訾家洲亭记》。这篇记称赞了桂林山水,并对訾洲的风物景色,作了详细的描绘。唐代的訾洲曾盛极一时,至宋代已荒芜,到南宋时訾洲亭和柳宗元的亭记碑刻,只剩下断碑残墙了。
訾洲最迷人的时候,是在细雨润物,烟雨空朦,大雾锁江之时。訾洲像披上一层美丽的轻纱,掩映在云山雾海之中,若隐若现,景色绝佳。在元代时就被赞誉为“訾洲烟雨”,在清代是桂林的八景之一。
  
普贤塔                                              
“普贤塔”之名
象鼻山东、西麓都有石级可通山顶,山顶平展,树木成荫。山上有一座建于明代的喇嘛式三层实心砖塔,高13.6米,由塔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塔座为双层八角形,从底座往上幅圈逐渐外扩,其后再作收紧,呈现宝瓶状,故有“宝瓶塔”之称。塔顶是圆形伞盖,有相轮两圈。由于塔身第二层基座北面嵌有一块青石平雕的“南无普贤菩萨像”,故名“普贤塔”。南无,梵文Namas 的音译,念“那谟”(ná mó),意为“致敬”等意思,是佛教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表示对佛、菩萨及佛法的尊敬和虔诚。
  传说,漓江当时常常洪水泛滥,是因为有个妖象在作怪,菩贤菩萨亲自到来降伏妖象,最后使妖象皈依佛法,并化作石象,屹立在漓江西岸。为了永远镇住妖象,便在象山顶上修建此塔。因塔像宝瓶,故有“宝象升瓶”之意,显示太平盛世。
“剑柄塔”及其传说
此外,该塔又像一柄插在象背上的剑,所以又叫“剑柄塔”,这里还有一段神话传说。
相传,象山原是天上的一匹神象,它下到人间游览,来到桂林,为美丽的桂林山水所吸引,
流连忘返。天帝下令召它返回天庭,神象抗旨不归。天帝大怒,亲率天兵天将来战神象,大战三天三夜,未能收伏。神象又饥又渴,走到漓江边去饮水。天帝趁神象不备,在象背猛插一剑,直插到剑柄。神象虽中剑身亡,但屹立不倒,化成了一座山峰,象背上的剑柄,化成如今所见的宝塔。
塔的起源
       据说,释迦牟尼涅槃(圆寂)火化后,得到成珠状的结晶体,通常是白、黑、红三种颜色的舍(shè)利(梵文Sarira),意译为“身骨”。古印度人称小米为舍利,佛的舍利状若米粒,故以舍利为身骨之名,也称“舍利子”。白色为骨舍利,黑色为发舍利,红色为血肉舍利。舍利坚固如钢,千年不变形,形态各异,色彩缤纷,在放大镜下还会发出璀璨的金光。后来也指德行较高的和尚圆寂后火化所得的骨灰。
当时许多国王都争着得到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用来供奉,差点引起大动干戈的战争。最后谈判达成协议,将舍利平均分为八份,分给了八个国王,建塔供养,使战争得以平息。释迦牟尼圆寂后二百年,至公元三世纪,古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国君阿育王(Asoka)广布佛法,取出舍利,分送全印度各地,特修建八万四千座塔来专门供奉其舍利,表示对其的尊重和敬意,从此佛教大兴。
最早的塔,梵文叫“Stupa”,按音译作“窣(sū 音粛)堵波”、“浮图”,意思是“方坟”、“圆冢”或“灵庙”。过去有句老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后来逐渐成为信徒门供奉佛舍利的专门建筑物,实际上就是埋葬尸骨的坟冢,汉字中的“舍利塔”就是这个含义。
到元代,“窣堵波”从尼泊尔传入我国,因为喇嘛教建塔常用这种形式,所以又称为“喇嘛塔”。明代时期,这种塔成了高僧、喇嘛死后墓塔的主要形式,人称“和尚坟”。
以后,塔又与中国的建筑结构形式和艺术造型相结合,逐渐演变成各式各样的塔。如阁楼式塔(像建筑中的阁楼)、密檐式塔(因塔的外檐层数多)、亭阁式塔(塔身为单层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亭子)、金刚宝座塔(在一个高台上,即宝座上建五个小塔)等。
  
象山藏酒洞
象山的腹部,有一个近3000平方米的藏酒岩洞,可藏千缸、达两千吨的“桂林三花酒”。象鼻山的岩洞藏酒,已有悠久的历史,自北宋以来就成为官府酒坊的酒窖。三花酒制成后,一般要装入陶瓷大缸内,存放在石山岩洞中。过一、二年,让它加速酯化、陈酿,使酒更加醇和、芳香,然后才可包装出厂。因为岩洞长年恒温在摄氏20度左右,且湿度保持在80—100%。在这样的条件下,十分有利于酒的酯化。在藏酒洞里所藏的酒,一般有20年的时间,有的甚至30年以上,最好的酒已藏50年。
  

象山酒窖
桂林三花酒是用桂北优质大米,甘甜而无杂味的漓江水(特别是象山水月洞旁深潭里的水),和市郊香草药酒麯酿造而成。桂林三花酒与桂林辣椒酱、桂林豆腐乳,并称为“桂林三宝”。桂林三花酒之名,椐传始于清代。当时酒的酿制要蒸熬三次,故称“三熬酒”。因为酒质纯,装入瓶中,用手轻摇,酒面上会泛起泡花;如果把酒筛进酒杯,酒面上也会激起堆积的细小酒花,经久不散,因此人们把它称为“三熬堆花酒”,简称“三花酒”。
中国白酒分外酱香(茅台)、浓香(五粮液等)、清香(汾酒)和米香四种型态。桂林三花酒为全国米香型白酒的代表,具有“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洌、回味怡畅”的特点。
  
云峰寺
云峰寺历史沿革
云峰寺位于象山西南麓,初建于唐代,后屡有修葺。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建后为尼姑所居住。现存寺宇,为解放后所建。1978年,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参照原建制改建这座寺院,寺内有太平天国历史文物陈列室,对外开放。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军,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爆发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并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4月,太平天国起义军北上时,2万余人攻打桂林,从东、南、西三面包围了桂林城,以云峰寺为攻城指挥部。以象鼻山为前沿阵地,在山顶架起火炮轰城,炮弹飞入城中,将抚台衙门大堂的前檐打塌了一角。清兵恐惧,闭城死守,相持了三十多天。后因战略上的需要,太平军决定继续北上,主动撤离了桂林。临走的晚上,在象鼻山顶扎放草人,留下地铳(chōng音充,俗称冲天炮),点燃火索。太平军虽然走了,但山头的“火炮”仍连续轰鸣,以迷惑敌人,掩护太平军安全转移,这给美丽的桂林留下一段历史佳话。
云峰寺后面的山麓,宋代嘉定时已有附近寺僧建筑的一个无名小轩(xuān音宣,一种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屋)。嘉定七年(1214年),宋代诗人、曾任广西转运判官兼提点刑狱的方信孺捐资修建,并摘南宋诗人陆游“窗外对云崖”的诗句,题“云崖”两字作匾悬于轩上,故名为“云崖轩”。山麓石壁上刻有方信孺和他的朋友张自明的唱和诗。
  
送子观音像
在象鼻山南麓云峰寺后的崖壁上,有明代“送子观音像”一龛,这也是桂林唯一有彩色的摩崖造像。更准确地说,这叫“诃利谛母像”。主像为诃(hē 音呵)利谛母,身着华服,头戴天冠,双手抱一小孩放膝上,端坐于莲台上,身后有圆形火焰身光及头光。主像两侧,各立女侍一人,头梳发髻,着宽袖长袍宫装。龛外左右两侧站立两小孩,双手拱揖。
据说,古印度王舍城有位美丽的牧牛姑娘,能歌善舞。一次在庆祝独觉佛出世而举行盛大集会时,赴会的五百个人明知牧牛女已身怀有孕,却偏偏要强迫她起舞。致使她的胎儿坠地而死,后来她又被丈夫遗弃。她满怀悲痛,发下毒誓,要在来世投生王舍城,吃尽城中幼儿,遂自杀身亡。后来她果然投生王舍城,为叉药神将婆乞多之女,名叫“诃利谛母”。她与魔鬼半子迦结婚,生了五百个儿子。诃利谛母原是个恶神——母夜叉,是五百鬼子之母,俗称“鬼子母”。她不忘誓言,每天定要去吃别人家的小孩,故又叫“暴恶母”。
此事惊动了释迦牟尼,为解救王舍城的无辜幼儿,决定以慈悲之心,教化鬼子母。释迦牟尼赶去劝她,但她根本听不进去,不愿改恶从善。释迦牟尼见劝化不成,心生一计,趁她外出去吃别人孩儿时,把她五百个儿子中最心爱的一个藏了起来。鬼子母回来后发现少了一个孩子,十分想念,整日痛心嚎泣。释迦牟尼乘机教育她说:“你要将心比心,你有五百个孩子,仅失去一个,就如此悲痛,你每天都去吃别人家的一个孩子,人家做父母的能受得了吗?”鬼子母如梦方醒,幡然悔悟,再也不吃别人家的小孩了。她从此改恶从善,还保护天下所有的小孩都长大成人。她后来皈依佛门,并作了护法神。人们非常敬重她能痛改前非,给她营建送子殿作记念。中国民间因其是个多产母亲,以鬼子母为守护幼儿的慈悲女神,便常将她作为“送子娘娘”或“送子观音”来礼拜。
  
十六尊者像
在云峰寺南侧立有新摹刻的十六罗汉像,又称十六尊者像。罗汉,是梵文译音“阿罗汉”(Arhat)的简称。佛教认为,一个人在修行时所取得的有高低之分的成就,叫做一个“果位”。“阿罗汉果”是小乘佛教修行达到的最高果位,在大乘佛教中则低于佛、菩萨,是第三等。获得这一果位,就可熄灭一切烦恼,圆满一切功德,永远不会再投胎转世受所谓“生死轮回”之苦。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佛在去世(圆寂)之前,曾嘱咐他们要在佛灭后守护佛法,常住世间,直到未来佛出世之后才能离开世间。因此他们没有追随佛入涅槃,而是在世间接受世人供养,为众生守护佛法。
十六尊者(佛教称谓,指僧人中德智兼备者)像的作者是唐末五代的高僧贯休(832—912年),俗名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今浙江兰溪人。他能诗擅画,尤擅长于画罗汉,书法造诣也相当精深,人称“姜体”。
十六尊者像原收藏在浙江杭州西湖孤山的圣因寺罗汉堂。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李宜民据圣因寺拓本摹刻于桂林隐山“华盖庵”,今改名“法藏禅寺”。原庵内墙壁上嵌有十六块石碑,每块石碑上都精镌罗汉像一尊,名为十六尊者像。为了更好地加以保护,现十六尊者像已移藏于桂海碑林博物馆中。在云峰寺南侧新立的十六尊者像共十六石,一石一像,每石高约1.16米,宽约0.49米。
李宜民原是江西临川人,他来桂林谋生,成为富商。他乐善好施,在他年近九旬时,捐资摹刻了十六尊者像。他有四个儿子,李氏一门子孙都出类拔萃。其中第四个儿子李秉绶,便是著名的画家,其八幅兰竹画,摹刻于桂林的叠彩山、伏波山、虞山和普陀山。
高僧贯休运用纯熟的艺术技巧,施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各种不同人物形象。线条遒劲圆润,毕肖传神。神态与手势诡奇异常,无一相重。
  

象山公园留影
  

竹韵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