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
|
2023年6月,应山西大学邀请,参加“经学精神与中国文学传统高层论坛暨姚奠中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后再次参观三千年历史的周武王之子唐叔虞晋祠。
晋祠拥有近三千年历史,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的悬瓮山麓,恰处于悬瓮山与晋水的交汇之处。它最初被称为唐叔虞祠,旨在纪念唐叔虞及其母后邑姜。然而,关于这座祠堂的具体建造时间,历史记载并不详尽,只能确定它始建于北魏之前。
唐叔虞,姬姓,名虞,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那么,为何要在他逝世后于悬瓮山麓建立祠堂呢?这背后有一个深远的历史故事。在《史记·晋世家》中,记载了“剪桐封弟”的佳话。周成王尚且年幼时,唐国曾发生叛乱,幸得周公亲自率兵平定。某日,周成王与弟弟叔虞嬉戏,无意中捡起一片桐叶,剪成玉圭状,递给叔虞,戏言道:“以此封若。”意在封赏叔虞为诸侯。然而,史官却将此话记载下来,并请成王择日封赏。天子无戏言,周成王只好履行承诺,封叔虞为诸侯。后人为了缅怀他的功绩,便在悬瓮山麓建造了祠堂以供奉他。值得注意的是,唐叔虞死后,其子燮父将国号改为晋,追封父亲为晋王,因此,“唐叔虞祠”也随之更名为“晋王祠”。1953年,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参观晋王祠时,提出建议将“晋王祠”更名为“晋祠”,以摆脱“帝王将相”的标签。这一提议得到了广泛认同,于是晋王祠的名称便正式更改为晋祠。
晋祠背后,巍峨屹立着由三个山头环抱的悬瓮山,其远观之下,犹如一枚硕大的元宝熠熠生辉。而晋祠,恰似镶嵌在这“大元宝”之前的璀璨明珠。
献殿是晋祠中轴线上的重要一环。这座始建于1168年的献殿,虽结构简约却别具匠心,既体现了殿堂的庄重,又融入了亭子的轻盈。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使得整个献殿犹如一座殿、亭合璧的古代建筑瑰宝。其特殊的结构设计使得祭祀时供奉的祭品能长久保鲜,真可谓“天然冰箱”。
献殿后便是一座别具一格的桥梁——鱼沼飞梁。这座桥梁始建于1102年,巧妙地连接着献殿与圣母殿,其底部由34根柱子稳固支撑。桥下,泉水池中游弋着众多鱼儿,而从正面望去,整座桥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因此得名“鱼沼飞梁”,既生动又形象。桥梁整体呈现十字形,其设计独具匠心,两边通道逐渐降低,而中间部分则逐渐升高,形成了独特的层次感。梁思成先生曾对此桥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世界上最早的水陆立交桥,其历史地位不言而喻。
鱼沼飞梁之后便抵达了晋祠的主殿——圣母殿。这座殿宇坐落于中轴线的尽头,是为了纪念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以及周成王的母亲邑姜而矗立于此的。
圣母殿自1023年始建,历经1032年方完工,至1102年又经历重修。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殿宇还是中国古代唯一严格遵循《营造法式》中殿堂结构的建筑。正前方的八根廊柱,设计颇为讲究,它们以中间两根为基准,逐渐向两侧翘起,且每根柱子的高度都比上一根高出六公分,这种巧妙的设计被称为“柱升起”。同时,这八根廊柱还呈现出一种共同的侧角,即微微向内侧倾斜,这又被称为“柱侧角”。
这些精心设计的建筑元素不仅为殿堂增添了独特的美感,更巧妙地运用了三角形稳定性原理,从而显著提升了圣母殿的抗震能力。正因如此,圣母殿在历经千年的漫长岁月里,多次遭遇地震的侵袭,却始终屹立不倒。
殿内还陈列着圣母邑姜以及侍女宦官的彩色泥塑像,这些塑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历史场景。殿内共计陈列了43尊彩色泥塑像,其中主位是一尊圣母邑姜的塑像,她端坐在凤头椅上,神态慈祥,显得庄重而肃穆。
晋祠还有一处不可多得的历史遗迹——西周古柏,它见证了千年的风霜与变迁。这株古柏,虽历经沧桑,却依旧挺拔苍劲,仿佛在诉说着那些尘封的往事。
晋祠的幽深角落还有一块历经千年的匾额静静伫立的难老匾。这块匾额,虽然岁月痕迹斑驳,却依旧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庄重与沧桑。它默默地见证着历史的流转,承载着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其后还有一处引人入胜的景致——难老泉。据说,难老泉的名字源于一位贤德的妇人。她为了守护家乡,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她的精神感动了天地,于是便有了这源源不绝、永不枯竭的难老泉。
在难老泉的传说中,除了那动人的故事与古老的仪式,还有一处令人驻足的景致——水镜台。它静静地伫立在泉边,映照着千年的故事与人们的敬意。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