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游迹 > 详细内容
涿州历史文化考察:涿州古城墙遗址感受颛顼战胜蚩尤的胜利豪情
发布时间:2021/12/27  阅读次数:610  字体大小: 【】 【】【

离开辽代双塔,我们师生一行又来到号称“天下第一州”涿州传说建造于颛顼时代的古城墙。感受当年颛顼战胜蚩尤之后建造此城的胜利豪情。





涿州古城遗址,位于河北省涿州市城区范阳路以北、北关华阳公园以南、城西北街东侧。现存城墙为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涿州知州李勋重修。涿州市文保所于2005年7月对古城墙的详细调查数据表明,现存古城墙总长为1038.5米,宽0.3米至21.4米,高0.5米至12.7米。其中,现华阳公园南侧的北城墙,自西向东由107国道至小顶街附近残存152米;西城墙现存两段,自北向南由华阳公园至华阳路段残存长786.5米;商业机械厂段残存长100米。我们主要参观的就是华阳公园的那一段。
据《涿县志》记载:传“涿城筑自颛顼”。原为土城,明景泰初年(1450)知州黄衡始加以砖砌。垣高四十尺,基之广倍之。方各有门,门有楼:南曰“迎恩”,北曰“通济”,东曰“进德”,西曰“积庆”。城之中有夹城,如人之束带。中有券门,名曰“通会”,上有重楼三楹,左钟右鼓,以启晨而警夜,明嘉靖乙巳 ,知州何镔所修。至清康熙六年(1667年)知州李勋重修涿州城。其周围、高、厚皆仍其旧,东、西、南三门名亦如旧,唯北门改“通济”为“拱极”。涿州地处平原,东经115°42'12″至116°14'35″之间,北纬39°35'25″至39°36'05″之间。海拔22—65米。西临太行北依燕山,与北京市交界,清代乾隆年间曾御封“天下第一州”之美称。涿州旧城因东北内折,西南凸出,当地俗称“凹”字城。涿州城鸟瞰图形近似一卧牛,故又称之为“卧牛城”。城西150米处有北拒马河支流由南向北流过,至城北1公里处折而向东。残存城墙总长约1600米。
颛顼,大约生活的年代在公元前2342到公元前2245年,据说在位78年。
颛顼为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五帝的名称在《战国策》《吕氏春秋》《资治通鉴》中略有差异,但颛顼皆列入其中。后来《尚书序》中列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尚书》被列为经典,之后的文籍便承用此说。
共工氏是与颛顼同时期的部落首领,是炎帝的后代,提倡筑堤蓄水,对土地高挖低填,以扩大耕地面积。颛顼部不同意这种做法,在治水和治土理念冲突背后是对统治权的争夺。
在斗争中颛顼胜出,但共工氏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失败后有怒撞不周山的传说,方有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江河东向而入海。共工氏死后被人们奉为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被奉为社神,即土地,人们在结拜时常说皇天后土,后土即共工氏的儿子。
黄帝时代统一中原,但各民族真正统一是在颛顼时代。统一后确定了中国的九州区划,开始有了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九州的名称和分辖区域。颛顼统领的疆域北到辽宁一带,南到广东、广西、越南一带,西到甘肃一带,东至东海。从以上看,涿州当时建城,且城周九里还是有依据的。
那涿州古城形如凹字,又从何而来呢?
据说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蚩尤战败,被黄帝车裂而死,其中有一部分尸骨被弃于涿州,更多的说法是蚩尤的头颅被葬于此。
蚩尤冢就在107国道东侧,城墙的外侧。修建古城时,为了避免蚩尤之恶,故此城墙拐弯、西门凹入。之后的历代重修,对此都没有改变。春秋战国时期,应有重修,但未见记载。从易县的燕下都故城的考古发现来看,燕下都古城墙东西长8000米,南北长4000米。在《盐铁论》中说,当时的蓟、涿富冠海内,为天下名都。根据燕下都的情况,大略可以想见当时涿州城池的规模。
明景泰初年,知州事黄衡主持修建城墙事宜,1450年开始,历时8年。原来涿州的城墙为土城,此次修建开始辅以砖石,周长九里三十丈,高十尺,宽二丈四尺。护城河河深七尺,宽约三丈,南北各有一桥。各方皆设门楼,南曰迎恩,北曰通济,东曰进德,西曰积庆。明代多设迎恩门,一般为迎接京城来使方向的城门,但1420年明成祖朱棣已迁都北京,猜测为沿用旧名。通济,取往来通济之意。进德有进德修业,增进道德之意。东方表春、表木,万物生发,欣欣向荣。西方表秋,肃杀兵戈之意,过去行刑都在西门外,取名积庆,或有劝人行善之意。各门处又有瓮城,城之中有夹城。涿州城东北方向内折,西南凸出,俯视全城,如面向西卧之牛,双塔形似犄角,故又被称为“卧牛城”。
康熙六年(1667),知州李勋对城墙进行了重修,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风貌和旧称。只将北门的名称由原来的“通济”改为'拱 扱”。拱极的本意是,众星以北辰为中心,环而拱之。城门以拱极命名,有涿州为星,拱卫京都之意。清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为涿州北门作联:日边冲要无双地,天下繁难第一州。
1927年,傅作义部与奉军在涿州发生激战,晋军固守涿州,遭奉军炮攻,6次进攻,为傅作义部击退。奉军炮兵不仅将南塔顶层东侧击毁,更将东、南、西三城楼击毁,仅余北城楼。为何会剩下北城楼,猜测是因为奉军炮轰将南塔击中,双塔为佛教建筑,对此奉军是心存一份敬畏的,故而不再对北门进行攻击。
50年代,城墙的砖石部分被拆除,城墙大部分被铲平。
1949年前,护城河南北门的吊桥还在,现在护城河已被填平,吊桥成为历史的记忆。现在残存的城墙约1600米。仅剩下西北一段。
1975年,作为过去城市象征,城市的重要建筑物通会楼被拆除。
1978年,将涿州名胜宝庆寺、行宫、药王庙售于驻涿铁道兵,有古殿11座被拆,古柏46株被伐。后被省政府责令收回。当年河北日报曾发表评论员文章,《无知的教训》,县委书记也因此被处分并调离。
城墙作为文明的要素之一,见证了涿州城的盛衰与延续。当今,城墙的军事作用早已淡去,但它的历史和文化的作用仍在。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