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游迹 > 详细内容
浙江行·余姚近千年古建筑双璧通济桥与舜江楼
发布时间:2018/3/20  阅读次数:912  字体大小: 【】 【】【

2017年2月28日下午,从余姚龙泉山下来,移步到百米之遥,余姚市保存完好的两座古建筑——通济桥与舜江楼。



通济桥与舜江楼是余姚市区保存完好的两座古建筑,桥毗楼,楼邻桥,依依相伴,可谓家喻户晓。“遥见虹桥灯火影,双城似吕是姚州。”诗句中所说的虹桥指的是舜江楼前横跨于姚江之上的那座通济桥,又名舜江桥,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江桥,它如长虹卧波,气势雄伟;这里的双城即江南、江北,两城似“吕”字,旧时交通南北两城往来的唯一通道就是这座通济桥了。

  据史料所述,通济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原系木质桥,名唤德惠桥,后改名为虹桥,曾屡建屡毁。到了元朝,有个叫惠兴的和尚,动足脑筋发起筑石桥,可是工程还没有进行到一半,他便去世了。好在后来有位道士叫李道宁的主持继续造桥,到元至顺三年(1332年)终于将桥建成,定名为通济桥,并在桥旁立了一块石碑,上刻:“海舶过而风帆不解”八个大字,由此可见其高大雄伟之势。现存的桥是清代雍正七年至九年(1729—1731年)重建的,用木桩2100根,花4万工,全长约90米,共有石级106级,至今此桥已有280余年高龄。它古朴而稳健,秀丽并端庄,无怪乎余姚人自豪地称之为“浙东第一桥”。

  通济桥是一座陡拱三孔两墩石桥,桥面中心宽5.61米,主孔净跨14.2米,拱矢高8.40米;北孔净跨8.70米,拱矢高4.95米;南孔净跨7.60米,拱矢高4.90米。可谓两墩擎天地,三孔映日月。桥侧有石制栏板22块。桥顶栏板里侧刻着对称的莲枝浮雕花纹,线条流畅,24根望柱上都刻着石雕作品,其中桥顶4根望柱上雕刻着狮首石像,精致秀丽,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桥之南、北两坡的望柱顶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莲花。在主拱圈两侧的边墙上,分别刻有桥联,朝东联为:“千里遥听沧海月,万年独砥大江流”;朝西联为:“一曲蕙兰飞彩鹢,双城烟雨卧长虹”。看上去,整座桥彰显稳重、雄伟,远远望去,确如长虹中跨,体势泰然。

传说通济桥的建成贯通,使余姚这座山水古城大占风水,所以在明朝年间,余姚人官运亨通,出了许多大官,仕气高照。传说当时与严嵩同党的慈溪人赵文华与余姚泗门谢迁阁老不和,赵文华千方百计想破坏余姚风水,就向皇帝进谗状告,于是,皇帝下旨命赵文华去拆除姚江上的通济桥。谢阁老得知这一消息后,与余姚知县定下一计,在通济桥东西十里搭起遮天帐篷,谢阁老亲赴“接官亭”,迎接赵文华,与其一同在船中下棋取乐,故意分散赵文华的注意力,使其延误时间,过了通济桥。等赵文华反应过来,官船已越过通济桥千余米,为时已晚。于是,谢阁老对赵文华说:“只有奉圣旨拆江桥,绝没有回圣旨拆江桥的呀!”赵文华无法执行皇帝圣旨,最后保住了通济桥。

  在十里南雷路(旧称江南直街)的靠北一端,跨过通济桥,即是古老的舜江楼。舜江楼临姚江,姚江又名舜水,楼之命名也由此而得。舜江楼高约8米,广5间,深3间,四周有走廊环楼,重檐两层歇山顶,飞檐翘角,若鹏展翅,正脊两端高耸,中央嵌有一面金光灿灿的大铜镜。明代陶安有诗云:“与客闲片时,登楼爱奇观。凭栏出树杪,振衣在天半。诸峰绕城邑,万室夹江岸……”写出舜江楼的无限风光。

  据记载,舜江楼初建于元朝元年,由余姚当时州判叶恒设计。楼上置有用水滴来计时的刻漏。每当下雨之时,水滴刻漏会发出“咚咚”之声,故又被称之为鼓楼。到了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多次侵扰余姚,舜江楼就成为控倭西进的制高点。余姚军民用强弩利箭射杀倭寇,并经常与倭船交战于通济桥两侧的江面上。有一次,舜江楼被倭贼占领,倭贼纵火烧掉了舜江楼。万历年间,为阻挡倭寇西进,又重新建造了舜江楼,并在楼上添置了大铜钟、大皮鼓和云板,一遇倭寇来犯,即刻敲响铜钟,发兵出击,擂鼓助战,得胜后即敲动云板奏得胜令。现存的舜江楼,建造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属重建。楼上置有铜钟作火灾报警和报时之用。1985年又大修一次,由书法家沙孟海题了“舜江楼”匾额。一座楼,承载了余姚之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历史事件,同时也凝聚了民众的智慧和汗水。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