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游迹 > 详细内容
浙江行·集中代表余姚历史文化精粹的龙泉山
发布时间:2018/3/17  阅读次数:1232  字体大小: 【】 【】【

2017年2月28日中午,Z君带领我们在余姚用过午餐(印象深刻的鲜美大碗面),登临集中代表余姚历史文化精粹的名山龙泉山。



龙泉山又称灵绪山、屿山,现已辟为公园。位于余姚市中心偏西,姚江北岸。虽然高度不到200米,但登山顶眺望,全城景色仍可尽收眼底。山腰有泉,泉水不大,但终年不涸,名龙泉,因该泉号称天下第一泉,故名龙泉山。姚江从山脚潺潺流过任然然,形成“龙山舜水”一大景观。龙泉山不仅以景美境幽取胜,而且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延续了1700余年。

相传宋高宗曾登临此山饮水,觉泉水甘洌,取小甏汲水而去,并谓泉好风景更好。因建“更好亭”。迈入龙泉山公园南大门,拾级而上,在半山腰可见清书法家翁庆龙所书“文献名邦”巨匾,再往前走,便到了“四先贤故里碑”,这是后人为纪念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黄梨洲四位余姚先贤而建的。位于南山腰的中天阁,建于五代,曾为王守仁(王阳明)先生讲学处,故亦称阳明书院,取唐诗人方干诗中“中天气爽星河近”之意而命名,现为梨洲文献馆。

山上另有龙泉井、龙泉惠室、子陵亭、阳明亭、舜水亭、梨洲亭、止仰亭、知乐池、文昌阁,诸多乡贤词、纪念馆(碑)等,始建于北宋的通济桥和元代的舜江楼,在龙泉山麓,构成了“长虹卧波,飞阁镇流”的景观。在饱览大自然风光的同时,可增长知识,熏陶情操。
传说远古时这里是一片汪洋,龙泉山是露出水面的一个小岛屿,这是屿山之名的由来。山上有一石井,即使天旱少雨,仍井水清盈,常年不枯,且因水面常呈现两条游龙波纹,如双龙戏水,故称“龙泉”。大约从东晋时起,山亦因此泉而改名为龙泉山。
龙泉井在北宋时声名远播。苏东坡曾赞扬 “龙泉石井甘胜乳”。时任鄞县县令的王安石,应余姚县令谢景初的邀请,多次登临龙泉山,题有《石井》诗两首,其中一首道:“山腰石井千年润,海眼泉无一日干。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南宋初,高宗赵构为躲避金兵的追索,逃经余姚时亦登龙泉山,饮了龙泉之水,感到甘甜爽口。他返回临安(今临安)后,曾专程派人来余姚,取此泉之水饮用。
古代的龙泉山古柏森森,苍松入云,山上深藏野鹿。后来逐渐开发,先后建起龙泉寺、严子陵祠、二王(王华、王阳明)祠、文昌阁等十多座乡贤专祠和寺院。五十年代后,在山上绿化植被、砌坎铺路、建亭挖池,将古迹一一修葺。1957年开辟为龙山公园,逐年整修,恢复古迹祭忠台、四先贤故里碑、中天阁、龙泉井;新建子陵亭、阳明亭、舜水亭、梨洲亭、滑寿亭,由书法家舒同、郭绍虞、周而复、沈定庵书写亭匾。在山的中腰西坡设置园中园,园内建有天风楼,古色古香,别有风姿,并有苗圃、盆景园等,名贵花木盆景竞艳,楼台亭阁呈彩。1982年,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和日本朱舜水纪念会在西山坡舜水亭前建立了朱舜水纪念碑,以纪念这位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
   登上龙泉山俯瞰,全城景色历历在目:姚江蜿蜒东去,波光粼粼;南面四明山层峦叠嶂,云山万重;城郊碧野平畴,令人心旷神怡;山上奇石如云,林木苍郁,楼亭参差,古迹众多,使人流连忘返。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