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闲情 > 详细内容
湖北行·湖北省博物馆四大镇馆之宝
发布时间:2018/12/27  阅读次数:4388  字体大小: 【】 【】【

2018年6月30日,在南开中文86级两位老学生周平和刘平安陪同下,参观渴望已久,藏有重器的湖北省博物馆,了却多年夙愿。



湖北省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0号,濒临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成立于1953年,馆名董必武题写。湖北省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23亩,建筑面积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

湖北省博物馆现有藏品23万多件,一级文物近千件,其中的郧县人头骨化石、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等4件文物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郧县人头骨化石

1989年出土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长26厘米,宽19厘米,高12厘米,保存较为完整,距今约80万年到100万年。根据头骨的特征属于“直立人”类型,定名为“郧县直立人”,简称“郧县人”,这是湖北省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人类从猿到人的发展历程,要从距今8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算起,“南方古猿”在250万年前进化成能够使用简单工具的“能人”,“能人”在200万年前进化成能够制造打制石器的“直立人”,“直立人”在25万年前进化成能够制造磨制石器的“智人”,而“智人”最终在5万年前进化成为现代人类的祖先。“郧县人”正是“直立人”的一种,虽然湖北“郧县人”的年代非常悠久,与陕西“蓝田人”(距今约70万年到115万年)的年代相当,但在化石上却显示出 “智人”的部分特征,这为研究“直立人”与“智人”的发展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郧县人”在人类进化史的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越王勾践青铜剑


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1965年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1号墓。剑身修长,装饰有黑色的菱形花纹,中脊起棱,剑刃极其锋利。剑格正反面由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制而成,剑柄用丝线缠绕,剑与剑鞘紧密结合。在剑身的正面刻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字的鸟篆铭文。1965年的冬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的一座楚国墓葬中出土了这柄越王勾践青铜剑,当剑拔出剑鞘时光鲜亮丽,没有任何的锈斑,而且锋利异常,稍一用力就能将16层的白纸瞬间划开。1977年复旦大学通过静电加速器实验室的科学测定,证明制作这柄越王勾践青铜剑的原料是铜、锡、铅、铁、镍、硫,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经过硫化处理,剑刃的精磨工艺可与现代精密机床的水准相媲美。据推测,越王勾践的女儿嫁给了楚昭王为妃子,所以这柄越王勾践青铜剑作为陪嫁品被带到了楚国,后来楚王把它赐给了楚国的某位贵族,此剑最终成为这位贵族的陪葬品。这柄越王勾践青铜剑做工精美,虽然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仍旧锋利无比,因此有“天下第一剑”的美誉。


曾侯乙青铜编钟


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全套编钟共65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其中最大的一件编钟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每件编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编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律是现在通行的C大调,能够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的音阶乐曲。曾侯乙,名字叫姬乙,是战国时期曾国的国君,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不详,曾国是西周初期分封的镇守南方的诸侯国之一,国都在随(今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编钟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行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这套曾侯乙青铜编钟的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其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证明了我国古代音律艺术的巨大成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辉煌历史的见证,被海内外学者赞誉为“稀世珍宝”,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2006年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明代郢靖王朱栋墓。造型呈小口,短颈,丰肩,腹部下收。通体绘青花纹饰,分成三组,肩部绘凤穿牡丹纹,底部绘莲瓣纹,腹部绘“四爱图”。所绘的“四爱图”分别是:王羲之爱兰,以幽谷兰花来比喻隐逸洒脱的君子;陶渊明爱菊,以傲霜菊花来比喻淡泊名利的君子;周敦颐爱莲,以水中清莲来比喻廉洁奉公的君子;林和靖爱梅,以雪中梅花来比喻高雅飘逸的君子。梅瓶因瓶口较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瓶体修长,俏丽挺秀,是盛酒用器。这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出土于明代郢靖王朱栋墓,朱栋(1388年-1414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个儿子,1391年晋封为郢王,娶朱元璋侍卫武定侯郭英之女为妻,封地在安陆(今湖北省钟祥市),死后的谥号为“靖”,意为“恭敬明礼”,故历史上称“郢靖王”。“郢”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国都,所以“郢”亦是楚国的代称,历史上分封为“郢王”的共有9位,朱栋是最后的一位。这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以后得到的战利品,赏赐给了朱栋,由于深得朱栋的喜爱,所以成为朱栋死后的陪葬品。这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造型秀美,线条流畅,色泽浓艳,是元青花中极其罕见的精品佳作,目前已知仅有2件,另一件现藏于武汉博物馆。

  不得不说的重器

湖北省地处江汉平原,因位于洞庭湖以北而得名,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里。湖北省人杰地灵,文化昌盛,历史悠久,黄鹤楼、武当山、赤壁等名胜古迹均位于湖北省境内。成立于1953年的湖北省博物馆收藏有23万多件文物,主要来自考古发掘,这些文物具有浓郁的湖北地方特色。


战国曾侯乙青铜尊盘


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底部有“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制作最为精美、最为复杂的青铜器。其中,青铜尊高33.1厘米,口径25厘米,重9公斤,装饰有28条蟠龙纹和32条蟠螭纹;青铜盘高24厘米,口径57.6厘米,重19.2公斤,装饰有56条蟠龙纹和48条蟠螭纹。出土时青铜尊和青铜盘是分开摆放的,青铜尊以34种零部件通过56处焊接连成一体。使用时需将青铜尊置于青铜盘之上,合成为一件器物,玲珑剔透的蟠龙纹、蟠螭纹和各种镂空的花纹,形似朵朵云彩,上下叠置,彼此独立,互不相连,参差错落,玲珑剔透,精美绝伦,令人不由得凝神屏息,叹为观止。青铜尊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青铜盘是古代的一种盛水器,使用时尊盘合一,虽然体积较小,却是曾国的国君祭祀祖先的礼器,是曾国的镇国之宝,通体的蟠龙纹和蟠螭纹象征着大大小小的诸侯,相传谁拥有此器谁就具有帝王之尊,可是当楚国消灭曾国后却始终找不到这件青铜尊盘,这也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1978年在湖北省随州市随县西北的擂鼓墩发现一座战国墓葬,面积约为220平方米,出土的陪葬品有15404件,其中仅青铜器就有6239件,而且保存完好,青铜器宛如刚放入地下,漆器鲜妍如新,竹简墨迹清晰,尤其是配套完整的青铜编钟、石质编磬等乐器更是世所罕见。在墓葬的主棺旁发现一柄刻有“曾侯乙之寝戈”铭文的青铜短戈,可以确定墓主是战国时期曾国的国君姬乙,这柄青铜短戈就是曾侯姬乙寝宫侍卫所用的武器。人们在曾侯乙墓中找到了这件青铜尊盘,原来它被曾侯姬乙带到了墓里,难怪楚国始终找不到它的踪影。这件战国曾侯乙青铜尊盘的制作精巧华丽,有鬼斧神工之妙,证明早在2000年前的战国时期我国青铜铸造技术就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