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叙事文化学作业 仙客无双故事的文本流变及其文化分析 | |
发起人:千山冷月 回复数:0 浏览数:7147 最后更新:2019/2/27 15:35:01 by rainning |
发表新帖 | 帖子排序: |
千山冷月 发表于 2019/2/23 12:39:16
|
期末叙事文化学作业 仙客无双故事的文本流变及其文化分析 [align=center] [align=center] [size=12.0pt]关键词:王仙客 无双 文本梳理 文化分析 [size=12.0pt]学术界对于王仙客、无双故事的研究围绕《无双传》展开,其研究重点落在明清戏曲对于《无双传》的改编上,特别是《无双传》和《明珠记》的对比性研究,就目前的研究性文章约有十数篇。经过笔者分析,这些文章的主要研究分别侧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无双传》到《明珠记》的主题变化,代表性文章有王珂珂《论元明清戏曲对唐宋传奇的改编》、丁赟《< 无双传> 与< 明珠记> 主题比较研究》。其次,研究《无双传》文本演变中的人物形象(主要和《明珠记》对比),代表性文章有丁赟《< 无双传> 与< 明珠记> 中王仙客人物形象比较研究》,杜文明《< 六十种曲> 中的侠义形象研究》、王俊《陆采戏曲创作心态研究》、顾周禄《陆采戏曲作品研究》、杨敬民《唐代小说与明清相关题材戏曲比较研究》。第三,是对《无双传》文本在演变过程中的文学艺术性研究(与明清传奇作品对比),包括语言,结构等方面,最后,综合各研究后,分析《无双传》改编成明清传奇作品后,其主题变化的原因,如苏丹《唐传奇< 无双传> 在明清的戏曲改编研究》,此文较为全面分析了改编后的文本情况,兼及分析了不同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对于在《无双传》改编成明清戏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此外,在研究中提及《无双传》的著作有程国赋《唐代小说嬗变研究》、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秦华生、刘文峰《清代戏曲发展史》、王春晓《乾隆时期戏曲研究:以清代中叶戏曲发展的嬗变为核心》,另外有研究《无双传》中的报恩思想的文章,如王福叶《从< 无双传> 管窥古代侠士的恩义观》、周承铭《唐人小说< 无双传> 思想价值重估》跳出爱情研究模式,对《无双传》的思想价值重估,值得注意。以上研究各有各的特点,但也有不足的地方,首先针对《无双传》这样具有动态变化的文本,并没有对涉及到的文献进行竭泽而渔式的收集,仅就著名的作品《明珠记》、《双仙传》拿来与《无双传》对比,并且这种对比存在割裂性,而非动态的连贯性;其次《无双传》故事篇幅不算太长,但信息量极大,就文化分析而言,以上研究过于单薄,片面。综合这些研究中的问题,运用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对于王仙客、无双故事给予全方面的研究,以求尽善尽美。 [align=center][size=12.0pt]一、 [size=12.0pt]王仙客,无双故事最早见于《太平广记》,《广记》卷四八六《杂传记三》题薛调撰,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明人陆采改编的《明珠记》,同样是敷演仙客、无双故事,但在人物改造,故事结构,故事结局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到了清代,以《双仙记》为代表的改编作品在思想内容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仙客、无双故事始终围绕“两小无猜——少年离散——兵戈倾城——押衙相助——仙双团圆”的模式发展,涉及这一故事的文献如下: [size=12.0pt](一)、宋元时期 [size=12.0pt]宋元时期仙客、无双的故事流传已经非常广泛,不仅被收入类书,而且进入了文人创作的诗词,成为被不断引用的典故。除《太平广记》卷四六八所引之外,随着仙客、无双故事的经典化,一些故事中的元素往往被文人拿来书写,比如王仙客被岳母戏呼为王郎子一事,古押衙已成为侠义的代名词等。曾慥《类说》卷二十九引《丽情集》所载《无双仙客》;(宋)祝穆撰《事文类聚》后集卷十四人伦部“义士还妻”条记仙客无双故事,注明出自《太平广记》;宋谢维新编《事类备要》前集卷二十八亲属門记无双仙客事;宋佚名《锦绣万花谷》卷十四,卷十六记无双事,所记亦是出自《太平广记》;宋佚名《古今类事》卷十七墓兆门有《无双遭变》一篇,所引出自《秘阁闲谈》(“《秘阁闲谈》是一部志怪性质的小说集,《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均已著录,入小说类。宋人吴淑所著” [size=12.0pt]另外,有很多文献涉及到无双仙客这一故事的某些元素,宋人钱易《南部新书》甲卷记有:“古押牙者富平居,有游侠之才,多奇计,往往通于宫禁。” [size=12.0pt](二)、明清时期 [size=12.0pt]明清时期是无双仙客故事的改编期,出现了很多篇幅较长,艺术水平较高的作品,如明人陆采所作的《明珠记》,共四十三出,内容描写上极尽悲欢离合之致 [size=12.0pt]梁辰鱼有《无双传补》,乃是在《明珠记》第二十出增加采蘋和仙客叙旧之事,约有五百言。小说方面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九《莽儿郎惊散新莺燕,诌梅香认合玉蟾蜍》一篇将无双和仙客的故事做了入话;清崔应阶《双仙记》;清杨豆村有《无双传》传奇,可惜已经亡佚,无法看到其内容;近代有京剧《无双》,蒲剧《明珠记》,评剧《无双》。 [size=12.0pt]除了文人的再创作外,明清很多的小说作品选也收录了无双仙客故事,汤显祖《虞初志》卷五,王世贞《艳异编》卷十,《五朝小说 [size=12.0pt]二、王仙客、无双故事文本演变轨迹 [size=12.0pt]仙客无双故事创作于唐代,新变于明清,由唐代的“奇”,发展到宋代的“实”,再到明清的“俗”和“杂”,是非常具有典型性的故事类型。 [align=center][size=12.0pt](一)、唐代——刀光剑影里的传奇豪侠爱情 [size=12.0pt]薛调《无双传》叙仙客解救无双一事,以忠贞不渝的爱情为核心,以历史上的泾原兵变为背景,以古押衙出手相救为点缀,叙写了唐代版“倾城之恋”。在薛调笔下,仙客早年丧父,随母亲到舅舅刘震家居住,关于王仙客的家事与家世薛调没有交待。长期居住在舅舅家的仙客对表妹无双产生了情愫,仙客母病中为仙客求娶无双,刘震婉言拒之曰:“姊宜安静自颐养,无以他事自扰。” [size=12.0pt]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追求“奇”,奇人奇事,明人胡应麟读完故事后惊叹不已云:“《王仙客》亦唐人小说,事大奇而不情,盖润饰之过,或乌有、无是类不可知。” [size=12.0pt](二)、宋代——宋人笔下的洗去奇幻平实抒写 [size=12.0pt]宋代对于仙客无双故事的再创作不多,但是在很多文人编的集子里收录的《无双传》,在收入的时候,对故事多有改写。前文提到的 [size=12.0pt]( [size=12.0pt]明清是仙客无双故事新变的时期,这种新变不仅体现在故事体裁上,而且还体现在审美倾向、故事内容、人物形象、文化意蕴等各方面。代表作品为明人陆采的传奇《明珠记》,清崔应阶、吴恒宣合作传奇《双仙记》,由小说到传奇,体裁的不同,也是故事新变的一个原因。 [size=12.0pt]明代推崇个性解放,尚“情”,尚“俗”,在传奇的创作方面“十部传奇九相思”,多是才子佳人故事,才子与佳人之间是爱情至上,仙客无双故事也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明珠记》为陆采所作,题为《明珠记》是因为在故事中以一颗明珠作为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的连接点,作用如同《桃花扇》里的桃花扇,《长生殿》里的金钗钿盒。故事的主要情节主要沿着《无双传》展开来,但增加了忠奸斗争的描写,具有时代特色。王仙客在《明珠记》里是先朝谏议大夫王公之子,在家世上与无双门当户对,他风流多情,爱慕无双,在唐传奇中简单的一句窥门户,在明传奇里则是大胆的偷窥无双的窗户:“未遂东床志,先窥绮阁人。小生为亲事而来,争奈舅舅全然不提起,未知成否若何,小姐又不能够厮见,好生纳闷,今日打听得小姐卧房在画阁儿下,只做不知,一直撞入去,饱看一回,多少是好。” [size=12.0pt]清代的仙客无双故事主要是在叙事文学技巧的发展鼎盛期和封建王朝的太平时节里,有出于情节考虑改编仙客无双故事的,如李渔,有宣传忠孝节义的,如崔应阶、吴恒轩《双仙记》,《双仙记》开篇即讲“刘尚书尽忠遭陷狱,古押衙仗义救倾城。王仙客孝遵遗命约,无双女节守再生盟。”由传奇豪侠到才子佳人爱情再到忠孝节义,无双仙客故事逐渐成为宣扬封建教化的工具。在人物改写上,一步步净化,仙客变成了敦厚的彬彬君子,不再窗外偷窥,而是花园偶遇,无双守节,至孝,刘振一身正气,为国为家,古押衙一身向道,品行高古,整部作品的人物设定近乎完美。从叙事上看,《双仙记》的叙事艺术更为高超,运用“巧合”把《无双传》,《明珠记》中逻辑断裂的地方缝补,整个叙事堪称完美,《双仙记》的成书也可以看出戏曲艺术的发展进步。关于文本分析,不一一赘述。 [size=12.0pt]三、王仙客、无双故事的文化内涵分析 [size=12.0pt]刘勰《文心雕龙 [size=12.0pt](一)、王仙客、无双故事演变与士人心态 [size=12.0pt]“ [size=12.0pt]明代是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时期,“好货”、“好色”、“个性解放”是研究明代文化的三个重要主题,市民文化与士人文化的融合,给传统审美趣味注入了新鲜感,明代中后期提倡思想解放,王阳明心学的宣扬,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重自我,表现人性之真,表现人性中最为真实的感情世界的文学思潮,也反映到戏曲创作与戏曲批评上来,” [size=12.0pt](二)、 [size=12.0pt]王福叶在其《从< [size=12.0pt]《明珠记》里的古押衙神秘性几乎不存,对于报恩有了几分功利色彩,他先是索要无双赠给仙客的明珠,进而要求仙客搬去村中与他同住,不管是出于考验还是其他目的,这样的有条件报恩已经和唐传奇相差甚远,剧中还写了古押衙救无双时的内心纠结,俨然一个世俗中的人,而不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侠客,后来古押衙受到朝廷封赏,他下山领赏,也体现了报恩的世俗化。到了清代崔应阶,吴宣恒的笔下,报恩则是与忠君爱国,忠孝节义联系在一起,原本出于个人原因的行为,上升到了家国的层面,甚至还要有正统性,与那种一心报恩,忽略国家机器,社会次序的方式有别,古押衙的形象既是豪侠,又是有儒家君子的影子,但从整个作品的艺术性看,从唐传奇到明清传奇,古押衙的个性特征是一点一点被削减的,同时报恩的文化含义少了几分性情,多了几分教化意味。 [size=12.0pt]关于报恩,士人心态往往又与政治文化联系在一起,但政治文化已经是无双仙客故事流变中研究的热点,此文不再探究。
[size=12.0pt]仙客、无双故事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纽结了多种文化要素,体裁上的变化也给故事注入了新鲜活力,但故事的整体模式未变,以中国叙事学的研究方法,才能在动态中把握静止的内核,在静态中关照动态的外延。 [size=12.0pt]参考文献: [1] 郭英德编著. 明清传奇综录(上册)[size=12.0pt][M] .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年07 月第1 版 [size=12.0pt][3]. 宋钱易 复生撰. 尚成 李梦生校点. 历代笔记小说大观. 南部新书,茅亭客话[size=12.0pt][M]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11 月第一版 [size=12.0pt][4]. [size=12.0pt]李剑国 [size=12.0pt]. [size=12.0pt]唐五代传奇集 [size=12.0pt][M]. [size=12.0pt]中华书局 [size=12.0pt].2017 [size=12.0pt]年 [size=12.0pt]08 [size=12.0pt]月第 [size=12.0pt]3 [size=12.0pt]版 [size=12.0pt] [size=12.0pt][7]. 明胡應麟著, 少室山房笔丛[size=12.0pt][M] . 上海书店.2009.04 [size=12.0pt][8]. [size=12.0pt]鲁迅著 [size=12.0pt]. [size=12.0pt]中国小说史略 [size=12.0pt]. [size=12.0pt]山西古籍出版社 [size=12.0pt][M] [size=12.0pt].2001 [size=12.0pt]年 [size=12.0pt]08 [size=12.0pt]月第 [size=12.0pt]1 [size=12.0pt]版 [size=12.0pt]. [size=12.0pt]第 [size=12.0pt]63 [size=12.0pt]页 [size=12.0pt] [size=12.0pt][9].[10] 明陆采. 《明珠记》. 明毛晋编《六十种曲》第三册[size=12.0pt][M] . 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版 [size=12.0pt][11]. 南朝梁刘勰著 王运熙 周锋撰. 文心雕龙译注[size=12.0pt][M]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04 月第1 版 [size=12.0pt][12]. 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size=12.0pt][M] . 中华书局,1999 [size=12.0pt][14]. 罗宗强. 明代文学思想史[size=12.0pt][M] . 中华书局,2015 年1 月 [size=12.0pt][15]. [size=12.0pt]王福叶. 《从< 无双传> 管窥古代侠士的恩义观》 [size=12.0pt][J] [size=12.0pt]. [size=12.0pt]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size=12.0pt][16].[17]. 安旗. 李白全集编年注释(上册)[size=12.0pt][M] . 巴蜀书社.1990 年12 月第1 版 [size=12.0pt][ 18]. 褚荣昌,《唐代游侠小说简评》[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 年第3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