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游迹 > 详细内容
美国行·参观大屠杀纪念馆
发布时间:2010/1/4  阅读次数:1080  字体大小: 【】 【】【

朋友告诉我们,圣彼得斯堡有座“大屠杀纪念馆”,很值得一去。这里是全美最大的大屠杀纪念馆,为纪念二战期间遭到德国纳粹种族灭绝式屠杀的犹太人而建。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大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醒目的标题:唤醒你的良知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难以尽数的人间惨剧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纪念馆侧墙

  外观上看,大屠杀博物馆是座白色的三层小楼。一进门,馆方就要求我们关闭所有的摄像摄影设备。想想也对,这里不像普通的博物馆只需考虑闪光灯对展品的损坏问题。那些曾经饱受折磨的人,不应用闪光去打扰他们的长眠。

  一脸严肃的警卫把一张不干胶纸贴到了我们衣服上,代替了门票。漫步走进去,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冷气袭上身来。展厅呈“回”字形,服务处有英文导游机供大家自取。

  导游机看起来有点像早年的大哥大手机,上面是塑胶按键。每件展品上都有个编号。走到展品旁边,按照编号在导游机上按键,就会传出讲述面前展品来龙去脉的解说声。没有博物馆里常见的撕扯着嗓子的导游,来参观的人即使交谈也都是轻声细语,唯恐惊扰了亡灵的平静。

  资料厅正在循环播放着当年纳粹大屠杀的纪录片。片子不长,涉及内容却很广,从当年一战后德国经济的衰退谈到希特勒的上台,再从大屠杀谈到美国现今的种族歧视。里面发言的人有专家,也有在校的学生。论点只有一个:大屠杀是人类的灾难。

  出了展厅,旁边有的资料柜上有个按钮,一按下去就可以听到当年希特勒的讲演。那个小个子男人说话的腔调有种天然的煽动性,伴随着背景音里欢呼的声音,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那种群众浪潮的蛊惑和诱惑力,穿越半个多世纪的烽烟,仍能使人从中依稀感觉到当年的狂热。

  循着回廊走下去,是以时间为序的史料陈列。从二战前的欧洲经济政治形式,到二战过程中的集中营大屠杀,再到盟军攻克柏林。有几个沙盘,是按照当年集中营的样子复原的。壕沟、铁丝网环绕着一群厂房和宿舍,在里面是挣扎的犹太人。他们手无寸铁,每日都要在车间里辛苦劳作。死亡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惩罚,更是一种命运。

  在回廊的尽头,是件特殊的展品:一列当年运送犹太人到集中营的波兰小火车。据说,当年运送一车犹太人的价格是39.95美元。

  39.95美元,这就是从生到死的价格。

  环绕着这辆火车的,是一面由老照片拼合而成的照片墙。墙上的人都在微笑着。是的,他们在微笑。没有恶形恶状,也没有义愤填膺。他们只是领着孩子,陪着爱人,在蓝天白云下嬉戏,在书桌边沉思。他们每个人都在笑,因为他们的生活原本如此甜蜜。无需责骂,历史自然会评说那段黑色岁月。

  他们笑着,面对那辆把他们载往地狱的火车。

  在纪念馆的二层门口,放着一些宣传用的小卡片。卡片上画了一个砖砌的焚尸炉,门大开着,火焰在里面像绸子一样燃烧。但就在这炉门口,却是一只垂着的手臂。整张卡片给人一种极端恐怖和压抑感。焦黑的手臂、鲜红的火苗,还有凝固的火焰……叠加在一起,凝固成了永恒的控诉。

  卡片的制作者是位以色列女艺术家,墙壁上面是她手工织成的挂毯。她说,她愿意用一个犹太人的眼光,用艺术的笔触,去描写和感悟那不堪回首的往事。

  匆匆离开纪念馆,站在阳光下,冰冷的压抑感被骄阳缓缓融化。

  从纪念馆离开之前,我们看到了刻在柱子上的一行文字:

  什么是种族灭绝?

  以完全或部分地消灭一个国家的、种族的、人种的或宗教的人群所犯下的以下一个或多个罪行:

  杀死这个人群的成员;

  严重摧残这个人群的成员的身心健康;

  以完全或部分消灭这个人群为目的,蓄意对这个人群强加的生活环境;

  强制的禁止生育;

  强制让另一个人群来抚养这个人群的儿童。

  ——联合国第260号决议《防止和惩罚种族灭绝罪行的决议》,1948年12月9日

  

希望这人间惨剧不再重演……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