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游迹 > 详细内容
云南行 · 600年历史汉彝古民居村落团山村
发布时间:2023/7/8  阅读次数:443  字体大小: 【】 【】【


元阳梯田是这次滇东南环线行的最南端。在多依树看过梯田日出,用过早餐,就启程前往此次行程又一处重要人文景观——建水古城。第一站先来到建水城外具有600年历史的团山古村民居。

  

  

团山民居位于建水古城以西13公里处,历史上是彝族的居住地,彝语称“突舍尔”,意为“藏金埋银之地”。村庄建在一坡地之上,背依青山,面临肥沃的西庄坝子、泸江河、个碧石铁路、鸡石高速公路东西向穿越村前,交通十分便利,并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这是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西庄镇的一个古村落——团山村,村落建成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上是彝族聚集的村落。现如今依然保留着19世纪云南的乡村风貌,吹过百年的风雨,到处留下古朴厚重的历史感。

团山村是一个生态古朴、环境自然的村落。发黄的墙体,脱落的泥土,龙凤雕花的民居,诸多的古建筑,跨过几代人的沉木门槛,这些都散发着古朴雅致的韵味。团山民居依山而建,四周有寨门,自成一体,和谐安全。村落里的传统民居一律坐西朝东,屋面为青瓦,白灰粉饰外墙,青砖作墙裙,每座房屋都以天井为核心,包揽了云南传统民居中“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马转角楼”等主要形式。它们面向新生的太阳,布局和装饰与江南民居有相似之处。走在里面,步移景异, 除了青瓦传统民居外,团山村还有一部分汉彝结合民居--瓦檐土掌房。
在这个古村里面保留有20多栋清代建筑,每一栋古建筑都显得精美古朴,它们并没有因为历史的久远而变得衰败起来,有些甚至如今也有人居住。从斑驳的墙壁、长满杂草的门头、磨的光滑的石板、门口、户枢就可以看出年代久远。如将军第,已有116年历史,房屋建造非常讲究,四合院、屏风、窗花、屋檐精雕细刻。这些精美的木雕屏门和木窗雕刻寓意深远也很有时代感,漫步古旧家园,流连幽静宅院,在这儿仿佛穿越了时光,一切是那么的诗意迷离。
还有建于清朝的庄园式大宅“张家花园”,那建筑上的各种木雕和彩绘工艺精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简直堪称艺术品,喜欢古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人一定不能错过。 除了建筑上令人称赞以外,还有让人感触最深的是张氏家族的文化传承。说起张家,还真有书香传世的历史,村里很多古建筑或遗址都能体现出这一点。在离朝廷千万里的滇南一隅,本分人事、耕读传家,皇恩浩荡、天下归一的文化,竟然也能如此传承有序,令人赞叹。比如张家世代遵循的“百忍家风”:“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就颇有文化底蕴和处事哲理。张家宗祠里篆刻的张家古训也朴实厚道:“莫言人短、莫道己长,施恩勿讲、受恩不忘。”
正是因为张氏家族来自外省,才有了前面所说的本地传统和外来文化相结合的建筑风格,既有汉族、彝族传统的建筑,也有汉彝融合的建筑,如前面所说的的将军府,还有皇恩府、秀才府、保统府、土掌房,都是滇南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作。当地气候干燥,加上团山地势高不潮湿,才使得具有600年历史的古建筑,较为完整地保留至今。
在团山村居住的都是当地民居,以张姓为主。村子里的人们至今保留着一种简单、纯朴的生活方式。没有机械、没有车马,这里的人们只用勤劳的双手打造自己的家园,耕耘自己的幸福。走在静谧的乡村小巷子里,干农活的当地村民,坐在树底下乘凉的老人家,一幅岁月静好的模样,也有当地居民制作蒲扇、蒲团和编制竹篮子,做点游客的小生意,价格比较实在。
作为云南汉彝风格融合建筑的代表,团山村也有着自身的特色,古老的建筑、简朴的民宅、弯曲的村路、家族文化符号等等。 来这里走走看看,体验民俗,感受清净,倒也别有情趣。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