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游迹 > 详细内容
中原壮游·汉魏西晋北魏名士频繁活动的汉魏洛阳故城遗址
发布时间:2022/2/7  阅读次数:1043  字体大小: 【】 【】【
离开二里头故城考古遗址,驱车赶到曾经在《世说新语》等书本上多次见过汉魏西晋名士频繁活动的四朝都城,西晋客家人南迁出发地汉魏洛阳古城遗址。






汉魏洛阳城遗址(又称“汉魏洛阳故城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第一批33处遗产点中汉魏洛阳城遗址赫然在列。
汉魏洛阳城曾经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代王朝的都城,而北魏又曾在东汉、魏晋时期的宫城、内城基础上建有外廓城,但外廓城城垣如今皆在地表以下,因此严格地说,现在能看到残存城垣的是“汉晋洛阳城遗址”或“北魏洛阳城内城遗址”。
汉魏洛阳城遗址在洛阳市区以东15公里处,地处洛阳市郊区与孟津、偃师二县(市)的结合部,南临洛河,北倚邙山。其中宫城遗址中心西南距白马寺约两公里。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后隶属社会科学院)组建汉魏洛阳故城工作队,开始对遗址进行科学、系统地调查、发掘。考古工作除“文革”期间有过中断外,至今一直持续进行,并取得一系列成果。目前有内城东北城墙、金墉城、宫城、永宁寺、灵台等几处遗址拟对外开放。
建春门,汉称上东门,为汉魏洛阳城东垣北数第一座城门。1985年冬,汉魏故城工作队对北魏建春门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发掘报告表明:
门址南北长30米,东西宽12.5米,为一门三道,中间门道残存缺口宽约8米,南北二门道各宽6米,门道之间的隔墙宽4~5米,城门为靠夯土隔墙和大排叉柱支撑的大型过梁式建筑。东汉、曹魏、晋、北魏四代一直沿用此门。
说到建春门,《水经注·穀水》和《洛阳伽蓝记》里都提到了袁绍、嵇康和阮籍三位古人。《三国演义》使袁绍挺身而出对董卓妄行废立痛加斥责,悬节东门而去的故事广为传播。但《三国志》里只说:“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绍既出,遂亡奔冀州。”只是到了《后汉书》袁绍本传里才出现“悬节上东门”的情节。二者孰为历史,孰为“故事”,还是由读者自己评判了。
竹林七贤是最具魏晋风度的一批名士,在阮籍存世的八十余首《咏怀》诗中有一首提到了上东门(即建春门):
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
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
当魏晋禅代之际,朝政腐败混乱,嵇康、阮籍洁身自好,不甘同流合污。二人初则颓放隐遁,逮司马氏篡形已成,政治环境愈发险恶,阮籍“口不臧否人物”,同司马氏虚与委蛇,得以保全性命;而嵇康秉性“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严辞拒绝司马氏的拉拢,终罹杀身之祸。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于斯信矣。按《洛阳伽蓝记》,嵇康就义的刑场在建春门东一里馀的洛阳马市,算来就在韩旗村这段残墙以东两三百米的地方。
汉魏洛阳城遗址内城东北城墙是汉魏洛阳城城墙保存最完好的一段,遗址总长约900米,大部分高出地面5至7米,最高9米。东垣宽约14米,墙垣上一排排版筑夹棍眼仍清晰可见。
城墙脚下是一条经过硬化处理的土路,路边是修剪整齐的绿化带。城墙剖面展室稍北是一条登城的木栈道,我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三步并作两步登上城墙,城墙顶宽大约有七八米,上面蒿草及膝,能一直走到几百米之外的北墙,但因时间不宽裕只向四面遥望。向东俯瞰,城外的地势明显比城内高,考古专家的解释是,汉魏洛阳城废弃千余年来,受邙山水土流失的影响,城东地面逐年升高。如在当时(1988年)建春门遗址一带,城外地面即高出城内约半米左右。由于城门处低佳,每当夏秋多雨时节,那里便成了天然水口,常有雨水及山洪经其灌人城内,造成对遗址的严重破坏。
北墙明显比这边高,蔚为壮观,给人“壁垒森严”的震撼。雨后的天雾蒙蒙的,更远处仿佛还有一道城墙,但那应该是邙山。按汉魏故城工作队北魏外廓城勘查报告,外廓城北城垣位于金村以北千余米的邙山南坡最高处,东西蜿蜒,1963年发现残存长度1300米,局部高出现地表土约2米,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复查时,受自然侵蚀和农业耕作的破坏,已经从地面消失了。
西面1公里开外就是金村,村舍向北延伸到城墙以外。按平面图,金村位于城墙以内的部分东西横跨北魏大夏门与广莫门之间,南邻宫城遗址,正是北魏皇家禁苑华林园的所在。芳林园建于东汉,曹魏增修,因避齐王曹芳之讳改称华林园,西晋因之,北魏又有复建。北魏郦道元对当年胜景有精彩描写,读之有如身临其境:
“(穀水)又迳瑶华宫南,历景阳山北,山有都亭,堂上结方湖,湖中起御坐石也。御坐前建蓬莱山,曲池接筵,飞沼拂席,南面射侯,夹席武峙。背山堂上,则石路崎岖,岩嶂峻险,云台风观,缨峦带阜,游观者升降阿阁,出入虹陛,望之状凫没鸾举矣。其中引水飞皋,倾澜瀑布,或枉渚声溜,潺潺不断,竹柏荫于层石,绣薄丛于泉侧,微飚暂拂,则芳溢于六空,实为神居矣。”
可叹一千五百余年时空变换,仙境消失,此刻唯见农田村舍,袅袅炊烟。
据说,1928年夏秋之际,大雨,金村东面的汉魏洛阳城东北隅一处地面塌陷,发现一座积石积炭木椁墓,继而引发盗掘。1929年以后,所出文物流入市场。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下,随后四五年间金村相继又有7座大墓被盗掘,上千件随葬品多数流失海外。1930~1931年间,青铜器□(“厂”下加“驫”,biāo)氏编钟出现,金村古墓引起中外人士的关注。其间,开封圣公会主教加拿大人怀履光(William Charles White)闻讯后,经朋友介绍,全程参与墓葬发掘的各个阶段,并从随葬品中获得大量标本,于1934年出版了Tombs of old Lo-yang(《洛阳故城古墓考》)一书,记载金村古墓的发掘情况,涉及墓葬结构、内容及各种随葬品的形态。
据怀履光描述,金村八座大墓南北分列两行,都为单墓道“甲”字形墓,墓道在南,其中的3座在墓道两侧各有车马坑。1946年以后,国内学者就金村古墓为东周墓达成共识。
国内目前流行的说法认为怀履光是金村古墓盗掘的幕后推手,姑且不论历史真相是否如此,但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实为地方政府监管不力,少数乡民唯利是图,从而给外人以可乘之机。怨诽他人的同时,如果不思亡羊补牢,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历史就会不可避免地重演。诚然当年的国民政府颟顸无能,可是1949年以后,尤其近年以来,内外勾结盗窃文物走私出境的事情还少吗?
1962年汉魏故城工作队在勘探内城东北隅时,曾发现南北相邻的两组大型建筑遗址。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在北侧一组建筑的东西两院落之间,发现一座叠压在汉代层下的大型东周墓,有墓室和墓道,墓道在南。按发掘报告公布的测量数据,两组建筑就应该排列在我所站位置——登城栈道的下面,对照怀履光所绘金村古墓平面图,这座大墓疑似其中的Ⅰ号墓。按怀履光所述,因为所需人工巨大,八座大墓只有Ⅴ号完全挖开,其它几座只挖竖井至墓门再进入墓中,“这就意味着许多大件的墓中用具,如硕大厚重的铜鼎不易从墓中移出,某些情况下被无情地砸碎,以便分件带出。”又说:“这七座墓很可能仍然残存相当可观的内容,希望有一天它们能够得到认真的科学发掘。”  
1949年之后,汉魏洛阳城研究由以往的侧重古代文献、金石资料的考证进入到考古学实证与文献研究并重的阶段。1984年,汉魏故城工作队对城垣遗迹进行了解剖发掘,1998年公布了结果:
在汉至晋代的洛阳城址上(引者注:即汉晋洛阳城或北魏洛阳城内城),至少有三个规模不同、时代早晚有异的古城叠压在一起,而且每一时代较晚的城都是在沿用前代城的基础上,向北或向南扩大而建筑新城。时代最早的城址位于汉晋洛阳城址中部,为西周时期所筑。其具体范围大约北到自东墙建春门(汉上东门)至西墙阊阖门(汉上西门)的东西一线……南到东墙青阳门(汉望京门)和西墙西明门(汉广阳门)北侧各自的城墙小转折处的东西一线。……时代稍晚的城址位于汉至晋代洛阳城的中部和北部,约为春秋晚期筑造。这时期的城址除北部为新扩部分外,南部则沿用西周时期所筑之城,并且略有修补或增筑。时代最晚的城址系沿用西周、东周城址并向南扩大而成。其筑造年代约晚于东周,早于汉代。东周时期使用的城址在此时期仍被沿用并有所修补。
简而言之,即汉魏洛阳城先有中部的西周城址,东周拓其北,秦展其南,西汉至北魏皆沿用之。  
北魏宫城遗址的发掘始于1962年,迄今仍在继续。宫城遗迹是一座由夯土城垣围成的小城(引者注:残存城垣在现地表以下),位于内城北中部而稍偏西,地当西阳门——东阳门大道以北、承明门内大道以南,阊阖门——建春门大道正好从其中部穿过。宫城南北长约1398 、东西宽约660米,面积约为大城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史载,东汉洛阳城的宫城呈南、北宫对峙格局。考古发掘表明,北魏宫城为单一宫城,宫城正门阊阖门的始建和基本平面布置皆形成于魏晋时期,宫中正殿太极殿的殿基也包含有早于北魏的夯土遗迹。专家学者结合文献记载与考古勘察,普遍认为北魏宫城与曹魏时期规划营造的洛阳宫为同一座单一个体的宫城,其位置范围大体相同,布局形制大致接近,而曹魏宫城是在汉代北宫故地上重新营建的。
宫城遗址很快就到了,首先在东侧的围栏外驻足向内观望,围栏距皇宫所在“白房子”有二三百米,所谓“白房子”原来是由南到北分布的一大片铁棚,棚顶是白色苫布,下面是考古发掘的作业面。围栏内的面积约有1平方公里,除铁棚外到处开满油菜花,将遗址装点得清新明丽。  
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九月庚午(10月18日),孝文帝幸洛阳,周巡故宫基趾。“帝顾谓侍臣曰:‘晋德不修,早倾宗祀,荒毁至此,用伤朕怀。’遂咏《黍离》之诗,为之流涕。”
据《晋书》记载,晋武帝司马炎灭吴之后,广充掖庭,妃嫔宫人殆将万人。勋臣贵戚也以淫奢相竞。何曾“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石崇与王恺斗富,以蜡代薪,涂屋以椒,又作锦布障五十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北魏迁都洛阳以后,王公贵族的穷奢极欲与他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河间王元琛多所受纳,贪惏之极,最为豪首,常对人说:“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
西晋有“八王之乱”,北魏在迁都洛阳后的短短四十馀年间,除孝文帝、宣武帝外,有4位皇帝因政变被杀。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第二年,东魏使尚书右仆射高隆之发十万夫撤洛阳宫殿,运其材入邺(今河北临漳)。洛阳宫城重新成为废墟,十三年后,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杨衒之因行役重览洛阳,在他的《洛阳伽蓝记》里描述了当时的凄惨景象:
“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野兽穴于荒阶,山鸟巢于庭树。游儿牧竖踯躅于九逵,农夫耕老艺黍于双阙。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是一切专制政权都逃脱不了的宿命。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