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游迹 > 详细内容
故游忆 · 畅游峨嵋
发布时间:2020/9/29  阅读次数:981  字体大小: 【】 【】【

经过一夜的休整,4月16日一大早,我们登上了前往峨眉山的观光车……



刚刚进入山门,立刻就被蜂拥而来的抬滑杆的老乡包围。小时候见过蒋介石进峨眉山坐滑杆进山的照片,还一直以为这是腐朽贵族的专利。原来峨眉山山路崎岖漫长,行人往往体力不支。如今寻常百姓,也可以花上几十元钱坐上去,尝尝当年蒋介石曾经尝过的滋味了。

本来我也想尝试一下,一来体会一下那种感觉,二来也可以节省一点体力。可是我们旅行团年轻人多半身强力壮,不肯牺牲这远足的机会;而那几位上年纪的老人,则是视钱如命,不肯破费。于是,我也只好从众徒步了。

漫步峨嵋山中,发现徒步也有其妙处。一来可以尽情呼吸这天然氧吧的新鲜空气,二来可以饱览沿途风光,三来可以脚踏实地,与大地贴紧。沿途那民居、那竹林,真是美不胜收。

峨眉山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峨眉山旅游资源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被人们称之为“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唐代诗人李白诗曰:“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明代诗人周洪谟赞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当代文豪郭沫若题书峨眉山为“天下名山”。古往今来,峨眉山就是人们礼佛朝拜、游览观光、科学考察和休闲疗养的胜地。峨眉山千百年来香火旺盛、游人不绝,永葆魅力。峨眉山千百年来香火旺盛、游人不绝,永葆魅力。其主要特色为:  
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清代诗人谭钟岳将峨眉山佳景概为十景:“金顶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种”。现在人们又不断发现和创造了许多新景观,如红珠拥翠、虎溪听泉、龙江栈道、龙门飞瀑、雷洞烟云、接引飞虹、卧云浮舟、冷杉幽林等,无不引人入胜。进入山中,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峰回路转,云断桥连。涧深谷幽,天光一线。万壑飞流,水声潺潺。仙雀鸣唱,彩蝶翩翩;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登临金顶极目远望,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观日出、云海、佛光、晚霞,令你心旷神怡;西眺皑皑雪峰、贡嘎山、瓦屋山,山连天际;南望万佛顶,云涛滚滚,气势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铺锦绣,大渡河、青衣江尽收眼底。置身峨眉之巅,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慨。

经过二十分钟的跋涉,终于来到作为佛教四大名山标志性文化遗址:万年寺所在地。

万年寺为峨嵋山八大寺庙之一,与金顶一样建有登山观光索道,很多游客都把万年寺作为自下而上正式登山的起点;另外一些游客则把这里作游山结束的终点。  
万年寺始建于晋,原称普贤寺;唐时更名为白水寺;宋时又更名为白水普贤寺。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神宗皇帝为给太后祝贺70大寿,赐名为圣寿万年寺。  
无梁砖殿后侧有著名的“行愿楼”,内供万年寺三宝:佛牙、贝叶经和御印。佛牙为明代国外友人所赠,据科学家鉴定,为古代剑齿象化石。贝叶经为明代暹罗(今泰国)国王所赠,上书梵文(古印度文)《法华经》。御印为明神宗朱翊爻赐建无梁砖殿时所赐。  
万年寺在息心岭下,海拔1020米处。这天成的白水池在寺门左侧平坦坦的山坳之上,至今水清如镜。山影月色常常映入池中,水天一色,又名明月池,是唐诗人李白游鉴峨眉,长留寺中,与寺里的高僧广僧文浚抚琴和诗的地方。池边原有“唐李白听广浚禅师弹琴处”碑。  
以白水池为中心的四野秋色,用绚丽多彩来形容是远远不够的。息心岭下,狮子岩边,钵盂山前,玉笋峰林之中,真是“秋色胜春潮“。枫叶、岩桑色红如醉;银杏的金色叶片,犹如蹁跹的蝴蝶飞舞在翠柏林中;合抱大的古楠,百株=千株蓊郁成林,在严冬将临的季节,高擎着绿色的华盖,捧护着人间的春意;还有一种水白蜡树集成的灌木林丛,在黛绿的林海边缘,盛开着繁星似的小白花,带着莹莹的雾露,伴随着习习秋风,在苍茫的重翠衬在东西两厢;蓝天白云,红墙绿瓦,丹檐碧柱点缀其中,可谓彩幻如梦。每当夜幕徐降临到白水池畔,池中琴蛙(学名仙琴水蛙)成双成对,恰像年少和美的夫妻,“夫唱妇随”地合秦起1351……和谐悦耳的乐曲,播向祥和的人间。这乐曲伴和着万年寺中点点暮鼓和声声梵唱,能不令人想起李白和广浚的诗声琴韵?这三丈见方的山泉,却包罗着日月星辰,山川草木和许许多多的人世沧桑。  
白水池边丹桂成林,一到秋高气爽的季节,金黄色的串串花珠,沉甸甸地挂满了枝头,散发出阵阵清醇的花香,飘过密密的林丛,飘过香烟缭绕的绋堂,此刻成为介导博爱众生的佛陀莲台前的供品。这里虽然闻不到佛海里的“七宝”之香,也看不见倚云而栽的“七重宝树”,但给人们带去的却是衣袖里的馥郁的丹桂馨香。  
寺中建筑历经风雨,多为毁损后所重建,唯寺内高处的无梁砖殿(公元1601年建成)至今尚存。砖殿仿印度佛寺形式上为半球形屋顶,下面为正方形殿堂,暗合“天圆地方”之意。全殿用砖砌成,通体无梁,全靠拱顶受力。400余年来,历经5-7.9级地震多次,至今纤毫未损,被称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砖殿内顶饰有飞天藻井图案;殿内四周为环形佛龛,供奉小铁佛307尊。殿中供奉的普贤骑象铜像,为公元980年由茂真禅师奉诏在成都铸造成,其时耗费黄金三千两。铜像比例匀称,铸工精良,为国家一级文物。一千多年前,这尊重达62吨的铜像在铸造成之后,依靠什么托运工具和技术手段运到山上安放,令人十分费解。

离开万年寺,步行十几分钟,来到清音阁。

清音阁,又称卧云寺,以晋人左思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诗意而取名“清音阁”。它位于峨眉山牛心岭下黑白二水汇流处,海拔为710米。该处是唐僖宗年间慧通禅师修建,供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大师之像。  
深夜听清音,是最好的黄金时段。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就大有人在了。唐代初年的高僧继业三藏,从印度研经归来,常信在大峨寺后的呼应庵中。夜听清音,已成了他多的癖好,每每必至,往返六十多里,风雨无阴。还留下了一段美好的传说:在一个月明星衡的秋夜,他喜孜孜的情着“清音”返回庵中。在黑白二水汇流处,高兴地拾得一枚奇石,竟如人面,眉清目秀,活生生的呼之个人成分出,以为至宝,供奉前,见石之处,后名“宝现溪”。而今,虽然人面宝石不见了,但“宝现溪”这个地名是无法磨灭的,至今还泛起人们听清音的兴头。  
在清音阁,可看到山光水色,闻到花草芬芳,听到流泉清音,触摸到亭台碑石。它集中了视觉美、听觉美、嗅觉美,使游者获得峨眉风光总体的审美感受。古今游人多称誉为“峨眉山第一风景”。

从美丽的双桥清音,来到享誉中外的峨眉山猕猴出没地带——洗象池。

洗象池山路盘旋,云雾时起,古树夹道,偶有猴群出,向人索取食物,游人行至其间,常有意外的发现。雷洞坪至洗象池之间的猴群常结队出没,老猴居前,态度不卑不亢,游客行经此路段时最好先备好食物和竹杖(两手准备),即可取得通行资格。  
洗象池地热独特,古寺一面依山,三面下临深谷,云层常在保间浮动。此地海拔2070米,是绝佳的赏月胜地。寺名得自于佛门的传说,相传普贤菩萨曾经在这里的水池中汲水洗浴所乘的象。游客可将这里作为上下金顶的老一个食宿点,洗象池客房数量较多。如果正适农历的月中,游客不妨专程到此小住,欣赏天清气爽、月色如玉的绝美夜景。  
概貌:洗象池海拔2070米,四周白云缥缈,古木参天,若清秋朗月高照,万籁俱寂,清光无限,仰望星际,飘飘欲仙。"象池夜月"即是这里的著名景色。入夜,皓月当空,月光映入池中,水天一色,景色幽美。  
登上1800多级陡峭如壁的钻天坡,就是象鼻岩下的金刚嘴上。此处海拔2070米。这坡又高又散,“拂衣白云散,仰面青霄逼”。钻天坡这个命名太恰当不过了。坡上有寺名“天花禅院”,公元1600年开建。寺侧有一天然水池,传说当年普贤大士骑象登山曾在池中汲水洗象,所以名叫洗象池。在这高冈之上,地下水源枯竭的地方,有此清泉一泓,确是难得。池的地理位置也十分奇妙,月明之夜,月光映入池中,西落东升,均能得见。“象池夜月”,确确实实有着许多不同凡俗之处。  
在海拔两知多米以上的高冈赏月,云雾常在月光之下。这云雾不但遮掩不了月光,反而成了鲜明的衬托。月色更显得清丽皎洁。无论你望着天上的月,还是腑瞰着池中的月,似乎看得见嫦娥婀娜的舞姿,闻得见吴刚的酒香,牵动着你“婵娟与共”、“天涯此时”的眷恋和遥想。  
这儿,前有横亘百里的弓背山,后有高出云表的“峨眉山峰”千佛顶、金顶、万佛顶,下有华严顶和九老峰,四山环合,俨如绵延万里的长城。月明之夜,有着“山围玉城月如霜”的直感。往往使人联想到辽海的边月,守边疆的亲人。在如霜的寒意中,又散发出缕缕的温馨。依依恋恋,萦思遐远,不愿离去。  
这儿的月色,披戴着枝干挺拓矫健的冷杉林丛,和挂在西湖柳梢上的月亮,大不一样。月本属阴,在这儿却展示出儿分阳刚之美。能使你举起杯来,吟唱出“明月九时有?把酒问表天”的豪情。  
蓝天的明月,在这儿竟浸在杯泉似的象池之中,最能惹起人们哼唱出;“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思恋家乡亲太的曲儿,正是谭钟岳先生诗中的“月明池静寄幽思”。  
这儿常有猴群出没,也有上千年的历史。它们已经和人混得够熟了。见人不惊,与人不惊,与人相亲,儇依在人们的身旁,共赏“象池夜月”,不时高兴地发出嘘唏之声。“猿啸月明”,成了象池一绝。  
如果遇上如眉的新月,如钩的残月,月光虽然暗淡,正好又是一番景况。从石笋峰下随着气流鱼贯而出徐徐升起的“圣灯”,星星点点,闪闪烁烁,百点、千点、万点……洒满了洗象池周围的山山岭岭,天上的星光和地上的灯光联成一片,使人感到“此身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  
洗象池下边有一天然洞穴,传说三国时曾醉戏曹操的左慈隐居在这里,每当月明之夜挥舞着宝剑长啸抒怀。他将象池夜月称为精灵之光,还用宝剑在洞口深深地刻上了“岩谷灵光”四字,至今清晰可见。  
池月共赏,却又各抒其情。清初诗人顾炎武婉婉约约地吟唱出:“洗象池边秋夜半,常留明月照寒林”。清代诗人黄云鹄却在诗中写道:“木羊岩上餐霞久,香象池边洗月来”。笃信佛法的诗人梁叔子,在诗中又是这么写的:“片石孤云突窥色相,象池皓月映禅心“。  
总的说来,“象池夜月”有着丰富的文化含量,这和青城山月,西昌月,秦准月,西湖月,洞庭月,月落乌啼满天的苏州月,气吞乱云的长城月……都是各领风骚的。  

离开洗象池,在返回停车场途中,又领略了峨眉山秀美风光。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