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游迹 > 详细内容
巴蜀游· 令人赞叹震撼的道教圣地老君洞暨明代石刻
发布时间:2020/7/9  阅读次数:1153  字体大小: 【】 【】【
2019年11月27日早上,从事先的功课中得知,在重庆南山黄桷垭老街尽头不远,就是近2000年历史的道教名观“老君洞”。全国道教名观看过不少,但看到这里的老君洞,还是被深深震撼了。窃以为,老君洞的价值和它的知名度完全不相匹配,我个人甚至认为,老君洞的历史文化价值当居重庆所有文物之首!遗憾的是它的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到。甚至,从黄桷垭老街到老君洞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完全是泥泞小路。也没有个路标,要靠导航加嘴巴才找到这个令人赞叹不已的道教圣地!





《巴县志》记载:“老君山在县东南七里,有石洞,即《华阳国志》所谓涂洞是也。”这“涂洞”的俗称,就是老君洞。
        东汉末年,张陵建政权于汉中,其徒众散入西南地区,称为天师道。巴人信奉天师道者尤众,老君洞当时即为道场之一。在唐代,由于唐皇室尊奉道祖李耳,便在老君山建道观为太清宫,万历九年(1581)改为太极宫,更名老君洞。另据曹汴碑记,此地为夏后涂山氏神庙,于明万历甲戌(1574)冬月所建,明末战乱后始为道长住持。此后不断培修、扩建,逐渐形成今日之规模。
        老君洞道观现为道教全真龙门派十方丛林,也是重庆道教的重要道场,历来以景、文、德三胜,享誉大西南。
        老君山背靠涂山湖,北邻真武山。在青翠的松柏阴翳中,沿古川黔大道拾级而上,即可抵达老君洞道观。林荫古树之间,老君洞道观居高临下,极目四望,一边是满山翠竹密茂,岩峰重叠,藤萝攀附,山间流泉与林中鸣鸟相呼应,别具情趣;一边是数十里渝城景色尽收眼底:三水环城(嘉陵江正由此汇入长江),林立高楼,川流人群,隔江相望,皆在足下,荡胸豁目,可称壮观。
        除此自然形胜,老君洞道观的建筑也很奇特:所有的庙宇建筑、神像塑造,都是根据石岩的自然条件,凿壁成像,依山盘旋而上,整个老君洞道观建筑呈“玄”字形。
        从明代所建的西山门而入,在月台处有高耸的石碑坊,正中额龛托出太极图和“太极宫”三字。左右镌刻“紫府”、“丹台”,象征此处是一座神仙洞府。首先是灵官殿,供奉道教护法王灵官,又称王元帅。因为是护法神,自然是威风凛凛,显示出镇妖降魔的威严。两旁各有厢廊一列,左厢底署为“云中白鹤”,塑有南极仙翁骑白鹤,右厢底署为“函谷青牛”,塑有李老君骑青牛。两厢侧各有台阶,可以上达正殿——三清殿。
        三清殿始建于明代,现存的殿堂则是清乾隆四年(1739)重建,石木结构。殿内供奉的造像,中为太上老君,左右分别为南极长生大帝和北极紫微大帝。三清殿的两侧有客堂、回廊、钟楼,均为木结构建筑。
  由钟楼右侧上山,是明代石刻殿,殿左右分别是五路财神和魁星,是人们求财与求学上进的地方;殿前方是一个空坝,延伸过去便是道长们修行悟道的丹房。
      拾级而上,就到了真武祖师殿。祖师殿是以洞为殿,原为古涂洞,后扩凿成宫殿式。古涂洞是老君洞道观最古老的洞室之一,最初祀奉治水英雄大禹,后祀奉太上老君,清代改祀真武祖师。因真武祖师位在北方,北方主水,殿内有一口井,井水又称药王水,据说饮之疗疾,并能给人带来幸福吉祥,前来朝拜的香客皆喜取水治疾和祈福。
        再向上便是玉皇楼。玉皇楼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后完全毁坏,现存楼宇为现代重建的三楼一底的仿古建筑,飞檐翘角,巍峨壮观。登上顶楼,山城风光尽收眼底。玉皇楼边有一石洞,传说是李老君看南北二斗下棋处。
        出玉皇楼便是南天门,此为传说中人仙分界之处。下天梯则至黄鹤亭,依次是吕祖殿、财神殿、慈航殿。而具有老君洞道观特色的洞室散布于山中,有老君洞、三丰洞、纯阳洞、涂洞、石猴洞、仙源洞、三圣洞、燃灯洞、骊山老母洞等9座。其中老君洞位于慈航殿左侧上方,洞在峭岩中间,上下俱隔数丈,葛萝塞径,松针蔽途,只有在晴天时才能用长梯攀登。而游石猴洞,初是一片漆黑,摩壁接踵前进,渐露微光,转弯后才豁然开朗……
        游人于此,既沉醉于老君山美妙的自然景观,又惊叹于老君洞道观匠心独具的人文建筑,两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共同构成老君洞道观的“景胜”。
老君洞道观的家规是很著名的。
        清乾隆四年(1739),北京白云观朱一品道长云游至此,见老君洞道观颓废不堪,于是留在此地住持,以德聚徒,为全真龙门派在重庆地区的传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咸丰六年(1856),李复昆为巴县道门领袖,苦心募化多年,即使在大兵临境之时,也矢志坚守,老君洞道观从此由废而兴。

        老君洞道观现存一部清代家规,从中可以了解当时老君洞道观对戒律的要求。家规说:“近因庙宇颓败,常住淡泊,蒙十方善士集腋成裘,焕然一新。而殿宇重叠、名扬乃执”,所以“立我后学常守家规”。正是由于善信的支持,宫观得以复兴,所以道门中人建立严格的规约,以“涵养性天,变化气质”为要务,用此德行回馈信众。这种家风延续至今,形成老君洞道观“德胜”的特色。

老君洞道观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有很多极具价值的文物题刻。
  三清殿左壁的木刻家规,是清咸丰十年(1860)所刻,距今已150年,仍完好无损。三清殿前的“五龙捧圣”浮雕,为明代留存。五龙蜷曲祥云之中,活灵活现,内含道教五龙治山岳之义。镂刻细致,雕工精湛,是极为珍贵的文物。
  而各种石刻的楹联、题字,更是将老君洞道观的“文胜”体现出来。这些石刻把景色和道教的玄妙,以及各种轶事、佳话等融为一体。如近代的浮雕“老君说法图”、“八仙祝寿”、“老君八十一化”,那是写实;明代石刻殿右侧的石刻草书“犹龙”二字,是孔子问礼于老子时的赞词,字体遒劲,倒影池中,水波荡漾,仿佛真龙游动。往南天门一带的石壁上,有道光年间的“有仙则名”,同治年间的“涂山古洞”、“紫气东来”、“涂洞参天”,光绪年间的佛教六字真言、“福地洞天”、“笑傲烟霞”、 “玄关一窍”等摩崖石刻,或遒劲挺拔,或娟秀典雅,莫不是书法、刻工俱佳的珍品。
此外,在吕洞宾太湖悟道石刻神像旁镌有诗偈“洞中清静好修行,看看不远功果成。你若就此下山去,走尽天涯枉费心”;真武祖师赠剑石刻神像旁有诗偈“深山绝顶静无人,忽遇老叟谈名经。赐我龙泉助道法,功成不忘赠剑恩”,词意书法,均称绝妙。而玉皇楼边岩壁上还有1925年题记的“国民!国民!汝忘英敌之惨杀同胞乎”石刻一方,是记述英帝国主义入侵,唤醒国人速起的碑刻,颇有暮鼓晨钟、发人觉醒之势。

        1989年,老君洞道观重新正式对外开放,中断20年的宗教活动恢复,道教信徒重新聚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