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游迹 > 详细内容
河南行·寻访“竹林七贤”隐居地百家岩
发布时间:2018/9/9  阅读次数:2130  字体大小: 【】 【】【

2017年11月6日,结束修武汉献帝禅陵游览后,主人新乡学院樊荣教授又兴致勃勃地带我去看作为研究魏晋风度学者非去不可的地方——“竹林七贤”隐居地百家岩。



百家岩位于焦作东30公里处,是云台山风景区景点之一。这里山清水秀,处处有流泉,步步有青竹,一派迷人风光。百家岩堪称中国山水园林文化从宫廷走向民间的发祥地。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曹丕逼迫刘协传位于,刘协被贬为山阳公。苟且于世的刘协经常来到云台山在此赏景游玩,消除心头落寞,留下了“避暑台”、“二乐台”遗址。

这里在历史上的活动主角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刘伶、向秀、阮咸、山涛、王戎,相与友善,在这里隐居活动达20多年。至今尚存“嵇康淬剑池”和“刘伶醒酒台”。历史上的著名寿星王烈和贤士孙登在此同游隐居,现存有“孙登啸台”、“王烈泉”等遗迹。因名人墨客络绎不绝,给这里留下的碑碣石刻,随处可见。

百家岩处有座小山头,古名秋山,今名嵇山。是清代有人为纪念“竹林七贤”、特别是为纪念嵇康而书写出的“嵇山”二字。

百家岩北有座山叫天门山,山下有天门谷,谷北有天险天门关。据说,宋朝的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就在此地。

“云台竹林百家言,文坛艺苑七巨星。承前尚存建安骨,启后初开盛唐风。王戎山涛论三玄,嵇琴阮啸醉刘伶。小阮琵琶山林醉,向秀望星测阴晴。仙人王烈今何在,心归故里思孙登。”这些是对竹林贤人的一种评说。

宋代竹林吟叟有一首《百家岩》:“明月池边酌玉罍,玉罍未倒玉山颓。秋风吹断华胥梦,卧看飞云过岭来。”

在百家岩上,“卧看飞云过岭来”,那是毫不夸张,飞云流曳,制造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群峰若隐若现,仿佛你置身在仙界。

康熙年间郭植材有诗《九日再过百家岩》:“十载天门道,重来入翠微。客临新梵宇,僧定旧禅扉。洞口黄花放,阶前红叶飞。名山堪卜隐,自叹寸心违。”诗作记述了百家岩的过去,反映出作者对百家岩的感受、印象和作者当时的心情。

古人有古人的意境,今人有今人的思绪,在百家岩上,每个人都感受自己心中的那份闲情逸致,“探古访贤寻仙地;清静闲适自在乡。”

【天门赤壁】悬崖绝壁,通体透红。高约180米,东西横跨1000多米,上有银瀑高挂,蔚为壮观。

【天门瀑布】瀑布落差180米,水量充沛,自天而降,恍若“银河”直落“九天”。

【二乐台】相传汉献帝曾与曹皇后来此游玩,后人为纪念此事,方立此石,名曰“二乐”。

【嵇康似淬剑石】巨石长约6米,宽3米,高10米,其与山岩深涧极为相配,是攀登观赏的佳处。

【刘伶醒酒台】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相传他嗜酒如命,常常大醉,常酒醉后睡卧于此台之上。

【王烈泉】相传三国时期得道高人王烈饮此泉水而至338岁依然容关焕发。

【孙登啸台】相传三国音乐家孙登曾于此台放声高歌。

【汉献帝避暑台】台距地面40余米,台下有宋代无名氏题的“汉献帝避暑台”字样。此台也是因为汉献帝与曹皇后在此避暑得名。

【孝女塔】始建于唐代,重修于宋代,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相传唐代孝女为救其母而在此跳崖,为了纪念这位孝女,方修此塔。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