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游迹 > 详细内容
桂湖之美
发布时间:2010/1/1  阅读次数:1625  字体大小: 【】 【】【

成都的朋友告诉我,去新都应该去桂湖。我本来对桂湖无所闻,但听说这里是杨慎的故居,立即增加了几分向往。

从读硕士起,杨慎的大名一直环乎左右。如今来到他的故乡、他的故居,亲切之感油然而生。然而好像好事总要多磨。4月22日,当天旅行社安排的旅行计划只有三星堆和宝光寺两个景点。在恳求无望的情况下,我只好减少了宝光寺的游览时间,私自抽空去看了心中渴望的桂湖。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郭沫若题写桂湖

新都位于成都北郊,距成都20公里。新都在周时属古蜀国地,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蜀王开明氏自郫邑迁都境内的军屯乡,新都作为蜀国的都城悄然崛起,始称“新都”。汉高祖6 年(公元前201年)新都正式设县。人们提起新都,就会想起满城的桂花、荷花,仿佛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芬芳。清人姚仙槎曾有诗描摹:“秋色艳湖滨,桂花香满城。香风吹不断。冷雨听无声;扑面心先醉,当头月更明。芙蓉千万朵,临水笑相迎”,香城之名不胫而走。但最令人难忘的还是杨升庵的《桂湖曲》:

               君来桂湖上,湖水生清风。清风如君怀,洒然秋期同。

  君去桂湖上,湖水映明月。明月如君怀,怅然何时辍。

  湖风向客清,湖月照人明。别离俱有忆,风月重含情。

  含情重含情,攀留桂枝树。珍重一技才,留连千里句。

               明年桂花开,君在雨花台。陇禽传语去,江鲤寄书来。

桂湖位于新都城内西南隅,是四川著名的古典园林,号称“天府第一湖”。三春杨柳,夏日荷花,金秋桂子,四季花卉,把桂湖装点成“满湖荷桂”、“毓秀分香”的香世界。每当荷香未罢桂子吐芳的季节,满湖清翠碧绿的甸甸园叶,托着千百朵有红有白的莲花争艳斗妍;而湖畔的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竞相卉放,满城生香。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桂湖如画


  桂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当时的桂湖还是一个天然湖泊,所在位置属于汉时的一个基层行政单位“亭”。隋开皇十八年,新都县城由古蜀国旧都迁到现址,桂湖正处于城区之南,遂名“南亭”。最迟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南亭”已形成园林景观。初唐宰相张说在此为郭元振等送别,写下了《新都南亭别郭元振、卢崇道》诗:“竹径女萝深,莲洲文石堤。静深俗人断,寻玩往不进。碧谭透初月,素林惊夕栖”。南亭在宋代又改名为“新都驿”,桂湖就成了南来北往过客“暂时相赏莫相违”的佳景。直到明代,因为新都状元杨升庵的一阙《桂湖曲》,桂湖名扬天下,“桂湖” 才成定名。明末战乱,烽火连天,桂湖园林荒圯,至清初乃废湖为田。出于对杨升庵的缅怀,嘉庆十七年(1812),知县杨道南重修桂湖。道光十九年(1839),新都知县张奉书,博采各地园林之所长,并以“湖山奇丽”的绍兴鉴湖为蓝本,重建桂湖园林,并在湖上建升庵祠,“凡台榭亭宇、花木竹石靡不经其匠心独运”。从此,桂湖以其崭新的风貌,重新跻身“西蜀名园”。因为杨升庵爱桂湖、爱桂花,人们便陆续在湖边新植桂树数千,并扩大湖面,在湖中广种莲荷,“荷花开罢桂花香”,寄寓着对乡贤名人的怀念和景仰。

  桂湖公园与升庵桂湖仅有一座城墙相隔,实际上是升庵桂湖的扩大和延伸,是一座自成体系的新建仿古园林。而所仿的“古”则完全脱胎于升庵桂湖。因为那段来历不凡的古城墙,二园才没有“合二为一”: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杨升庵高中状元,明蜀王及四川总督给杨家送来贺银,资助建造彰显“一门七进士,三代二福相”的旌表牌坊。杨升庵的祖父杨春再三推辞不掉,高情难却,便用这笔钱为新都修筑城墙。城墙高6米,长约5000米,至今残存在桂湖的850米城墙,俨然成了杨家“不事炫耀”家风的丰碑。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升庵祠


  新都人为桂湖冠上杨升庵的名字,因为桂湖是杨升庵的故居,因为杨升庵是桂湖的创建人,因为杨升庵是桂湖的骄傲,还因为杨升庵一生坎坷而百折不挠。杨升庵(1488-1559),名慎,字用修,新都人,出身在于“一门七进士”的官宦家庭:父亲杨廷和位居宰相,祖父及兄弟子侄五人均为进士,这样的书香门第在我国历史上也属少有,但杨升庵却不是那种锦衣玉食、饫甘餍肥的纨绔子弟,“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便是他的名言。杨升庵少年时即是当地有名的神童,十岁能诗,十三岁时随父入京师,沿途写有《过渭城送别诗》、《霜叶赋》、咏《马嵬坡》诗等,其《黄叶诗》,轰动京华。当时茶陵诗派的首领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并称之为“小友”。十九岁应四川乡试考中举人,正德六年(1511年),殿试第一,成为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时年二十四岁。授职翰林修撰后,杨慎忠君体国,为人正直,不畏权势,敢于犯颜直谏。无奈遇到的是嘉靖这样的刚愎暴虐的昏君,那份近于迂腐的忠诚便成了罪不可绾的执拗和狂妄。终于在明嘉靖三年(1524),因议“大礼事”触怒皇帝,二次廷杖,尔后发配充军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一去便是三十七年,直到72岁时老死戍所。杨升庵身处逆境而报国之志不衰,拯溺扶困之心不减,把仕途失意后的愤懑转化为动力,孜孜不倦地从事写作和研究,深入边地,游历考察,讲学授徒,使当时文化落后的云南学风大开。升庵一生博学多闻,著述达四百余种。《明史·杨慎传》称“明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慎为第一”。这些著述除文学、史学、哲学外,还有天文、地理、医学、生物、金石、书画、音乐、戏剧、宗教、民俗等方面。他不愧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和多种学科的学者。因为他敢于为民请命,办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妇人孺子,多识其姓名;野老村夫,言及升庵辄相咨嗟惋惜慨叹不置。”在昆明、保山等杨升庵行迹所到的地方,当地人都为他建祠立碑。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杨慎塑像


  桂湖是杨升庵的故居,杨升庵在这里度过了20多个春秋。花径石路洒下过他的童年欢笑,池塘春草留下了他的朗朗书声。中秋明月,他和女诗人黄峨新婚燕尔的海誓山盟,三春花柳,系留着他们流连荷堤桂下的吟诗唱和。因为这些,杨升庵深爱桂湖,莳花种草,构楼建阁,把无边风月融入了一湖清粼中,桂湖创始人之称当之无愧。尽管唐朝宰相张惠新都南亭诗中描绘过桂湖前身“碧潭初秀月,素林惊夕栖”的景致,但那毕竟是驿中所见,终究不成气候。只是到了明代,这座园苑成为杨氏家庭的花园,《县志》才有杨升庵“沿堤遍栽桂树”、把花园修得绮丽典雅的记载。杨升庵自己也有《桂林一枝》一诗记述:“宝树林中碧玉凉,秋风又送木樨黄;摘来金粟枝枝艳,插上乌云朵朵香”。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杨慎手书“桂林”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荷塘月色

  桂湖总面积四万八千平方米,湖面约占三分之一,形如一面横卧的琵琶。湖上南北参差的两条半堤和几座桥榭,将湖面隔为6个景区。娇艳荷花、馥郁桂花,玲珑桥亭,飘逸楼阁,将桂湖打扮得美丽动人。湖上建筑,以雄峙湖心的升庵祠为主体,沿湖建有杨柳楼、澄心阁、香世界、杭秋、绿漪亭等楼、台、亭、榭20余处,古朴曲雅,玲珑剔透,造型精美,色调柔和。或临水上,或依岸边,因地构屋,布局谨严,在有限的面积内构成了无限景观,主次分明,远近照应,有开有合,有动有静,形成了桂湖园林所独具的风格,张爱萍将军为此写下了“桂花香笔墨,湖水影碑林”的题吟。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桂湖留影


  古时有谚:“山河依旧,风景殊异”,世间的风景实在只是心情的映照。李清照曾经写过一阙《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任是旖旎妩媚的景色,到了伤心人眼里,尽是辛酸和感伤。桂湖曾经印记着许多欢乐和温馨,但明媚的春光只如昙花一现,而风摧雪虐却持续了三十七年!因为有了杨升庵的充军流放、杨升庵夫妻的生离死别,一亭一阁,一池一水,都成了后人挥洒同情的泪源。尽管杨升庵忠心体国,身处逆境依然忧国忧民,却致死也未不得赦免,戍衣布衾归葬新都杨氏祖茔(习称状元坟)。湖心的升庵祠乃是后人所建的纪念祠堂。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知县徐世经在城内西街状元府旧第重建杨状元祠;道光十九年(1839),知县张奉书在桂湖另建升庵祠,让泥塑彩绘的杨升庵穿上了三十多年未曾着身的官服让人祭拜,升庵泉下有知,定然欲哭无泪。升庵祠为单檐悬山顶木结构建筑,占地442平方米。祠前有空圹地坪,左侧立着郭沫若手书的“桂湖”石碑。杨升庵祠由4部分组成:前为升庵殿,后为会心堂,左为藏舟山馆,右为澄心水阁。升庵殿新塑了升庵像,殿中展柜陈列升庵的著述刻本, 100余种,4000多卷的浩繁巨著,让人惊叹又令人扼腕。

  沿湖西行,数丈之遥,但见杨柳婀娜,高楼突兀,楼为卷棚屋顶,飞檐翘角,雕刻精美,结构牢实。两端砌花墙、假山,气势雄伟;楼上置几、凳、匾、联,陈设雅致。凭栏远眺,本是眺望“画舫远汀迷柳树,一池明月浸荷花”的好地方,但却留下了“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何洲?今霄明月为谁留?团圆清影好,偏照别离愁。”这样催人泪下的凄楚情辞,后人怜之,套用折柳送别的习俗取名杨柳楼。桂湖之西有沉霞榭,前后濒临广阔的湖面,每当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彩霞映水,堪称奇观,故有沉霞之名。但因为主人公的凄凉身世,却承载了太多的万里相思。沉霞榭现已辟为杨升庵夫人黄峨著作陈列馆,内塑黄峨像,与升庵祠的升庵像隔水相望,咫尺天涯,万千愁肠。冷落寂寞的空庭中,似闻远隔万水千山的相思绝唱穿水而来:“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桌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 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河州。今宵明月为谁留,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雁飞曾不度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朝花柳妄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曰归曰归悲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青山隐隐遮,行人去也,羊肠鸟道几回折?雁声不到,马蹄又怯,恼人正是寒冬节。长空孤鸟灭,平芜远树接,倚楼人冷栏干热”,凄婉动人,比李清照的《声声慢》犹深三分。清人梁正麟因此撰写了“黄夫人祠”对联:“盼不到迁客来归,白象金鸡相思万里;莫便伤才人命薄,红榴丹桂各有千秋”,更是催人泪下!

这次桂湖游真是获益匪浅。以前只知道杨慎是个大学者,这次才知道他生活中的许多鲜活血性,实乃不虚此行……

上一篇:游宝光寺 下一篇:参观王建墓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