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8日 0:41:02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类型 > 雅雨游迹 > 详细内容
游都江堰
发布时间:2010/1/1  阅读次数:1466  字体大小: 【】 【】【

也许是惯性的作用,由于对于“都江堰”这个名字太熟太熟了,心想这不过是个水利工程,会有什么好看的?于是最初的计划中险些把这个名字抹掉。不想出发时赴机场的路上,旅游公司的杨经理热情洋溢地向我推荐都江堰,说实在太感人了。来到成都后,也有人提醒如果不去都江堰,等于没有到成都。本来我不大听人“忽悠”,有时甚至还会有点逆反心理,但这次还是从众,把都江堰列入计划了。

2007年4月21日,在领略了金沙遗址古蜀国的风采之后,我又来到向往已久的都江堰。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都江堰留影

首先来到通往主堰的第一个景点——秦堰楼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秦堰楼留影

走下秦堰楼,来到通往堰坝的索桥——安澜索桥。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全长240多米,飞架岷江南北,是古代四川西部与阿坝之间的商业要道,是藏、汉、羌族人民的联系纽带。该桥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缆横飞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现在的桥,下移100多米,将竹改为钢,承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混凝土桩。坐落于都江堰首鱼嘴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

  岷江滔滔恶浪,没有修建索桥前,民谣有“走遍天下路,难过岷江渡”之说。

  清嘉庆八年(1803)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鱼腹。如此惨状,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妇坐卧不安,他俩察看地形,翻阅建桥史料,请教当地水、木工人,报经官府,游说八方募集资金,清嘉庆九年五月带领四乡百姓动工建桥。桥尚未完工时,两个樵夫不所劝阻,顶风过桥,落水丧生。渡口“把头”买通官府,诬以草菅人命之罪。何先德先生含恨九泉。何妻强压悲愤,继承夫志,完成了索桥的修建。桥上横铺木板,竹缆为栏,行走平安,故名“安栏桥”,后改安澜桥,取不畏波澜,安然过江之意。人们为感激何先德夫妻的功德,又称“夫妻桥”。

过安澜桥,来到气势恢弘的都江堰主坝鱼嘴分水堤上。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鱼嘴分水堤

鱼嘴分水堤:“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鱼嘴分水堤旁边是飞沙堰溢洪道:“泄洪道”具有泄洪徘砂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 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飞沙堰流水

飞沙堰下来,便是“宝瓶口”。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宝瓶口

宝瓶口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宝瓶口宽度和底高都有极严格的控制,古人在岩壁上刻了几十条分划,取名“水则”,那是我国最早的水位标尺。

  内江水流进宝瓶口后,通过干渠经仰天窝节制闸,把江水一分为二。再经蒲柏、走江闸二分为四,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倾斜,一分再分,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及绵阳、射洪、简阳、资阳、仁寿、青神等市县近一万平方公里,一千余万亩农田。

走过宝瓶口,在走往二王庙的路上,看见正在隆重举行的放水仪式。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成都平原的生命线,因此每年春耕前的放水被当地居民视为神圣的节日。公元978年开始,每年农历三月的清明节都要举行隆重的放水大典,以纪念率众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成都平原的李冰父子,预祝当年农业丰收。届时,地方官员要亲自主持放水仪式,举行盛在的庆典活动。当地群众也自发地组织到二王庙拜祭李冰父子,举办二王庙庙会,又称清明会。
       古时,每到冬季,人们便用杩槎筑成临时围堰,使岷江水或入内江,或入外江,然后淘修河床,加固河堤,这就是岁修。到了清明时节,举行既隆重又热烈的仪式,祭祀李冰父子,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然后拆除杩槎,滚滚岷江水直入内江,灌溉成都平原千里阔野。1957年以后,都江堰渠道修建了外江节制闸,可以随时启闭,不再用杩槎断水,以往砍杩槎的放水仪式也不再举行。1990年起都江堰市恢复了清明放水节,举行模拟码杩槎放水仪式和传统的祭祀活动,还举办灯会、大型街头文艺表演、花卉和物资交流会活动
       近些年,都江堰市政府改民间传统的清明会为政府主办的放水节。届时由身着古装的水利官员、仪仗队伍表演放水节的全过程。此间有民间歌舞表演,引人入胜。

离开人声鼎沸的放水节仪式,来到二王庙。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二王庙留影

二王庙原名“崇德祠”,寓意李冰治水有功,人们推崇他的恩德。(公元494年)仅塑李冰石像一尊。 宋开宝五年(972),成都平原五谷丰登,人们怀念李冰疏江导水的恩德,增塑像李二郎石像一尊。宋、元两代,李冰父子先后敕封为王,故将崇德祠改为二王庙。从此,蜀人敬李冰如神明。   明朝末年(1644),二王庙毁于战乱,清同治、光绪年间(公元1862年至1908年),相继修复。20世纪三十年代二王庙主体建筑毁于火灾,再次重建。“十年浩劫”中,李冰父子塑像又遭劫难,经重塑金身,才为今日之所见。

看过都江堰,才能感受到何以去过的外地人受到震撼,何以本地人如此骄傲?今天的人们还在享用两千多年前的祖先的伟大工程,只凭此一点就足够了。中国儒家历来认为“天命难违”,但李冰父子却用其伟大的工程,向历史、向人类袒露不畏天命的雄心。这一点,难道还不值得震撼、值得骄傲吗!

  





  

        

  
上一篇:走进金沙遗址 下一篇:游青城山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宁稼雨的雅雨书屋  网址:http://www.yayusw.com/  备案序号:津ICP备10001115号

  雅雨书屋 版权所有 建站时间:2006年7月4日 网站管理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

站主其他网络园地:雅雨博客|爱思想网个人专栏| 中国学术论坛宁稼雨主页|南开文学院个人主页|中国古代小说网个人专栏|明清小说研究宁稼雨专栏|三国演义网站宁稼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