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故事与泰山
发起人:lily  回复数:2  浏览数:17573  最后更新:2010/10/8 14:17:53 by linhan1998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10/9/6 12:02:38
lily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168
注册时间:2010/2/25
孟姜女故事与泰山
周郢


“孟姜女,哭长城,千古绝唱谁人听”——被列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孟姜女故事,曾引起历代学者的浓厚兴趣。许多研究者发现:在全国孟姜女故事遗迹分布中,泰山地区占有突出的位置——这一带不仅有传说中的姜女故里,在境内的百里齐长城沿线,还有为数众多的姜女祠。所以顾颉刚先生把“山东省中部——淄水至泰山”地带,称作是“一个孟姜女故事的区域”。这一悲剧故事是如何与泰山地域发生联系的呢?这一联系隐含着何种史实?这显然是孟姜女故事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笔者有幸在史传与泰山文献中觅得多条材料(这些资料,均不见于顾颉刚先生之《孟姜女故事材料目录》),似可藉以揭示姜女故事与泰山的久远渊源及历史背景。




一、泰山唐碑中记杞梁妻哭齐长城




在后世流传的孟姜女故事中,最感人肺腑无过于哭崩万里长城的情节了。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认为:最早传说中杞梁妻所哭之城,乃是齐长城,尔后传说演变,变易为秦长城。如清人吴震方《读书质疑》卷一云:“杞梁妻哭而崩者,乃齐之长城,孟姜女即杞梁妻也。世传附会,承袭讹言,以为杞梁死于秦筑长城之役。”(《丛书集成续编》第92册、页397,上海书店.1994)近人魏建功先生更力主此说,认为姜女故事中的“长城”是由齐而牵连于秦(见所作《杞梁姓名的递变与哭崩之城的递变》,载《孟姜女故事论文集》页44,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当代徐北文、张华松等学者均赞同此说。



但对此顾颉刚先生不能认同,他先在《杞梁妻哭崩的城》辩称:“哭崩齐长城之说是怎样来的?是学者们想:杞梁妻不该哭倒秦国长城的;然而她是齐国人,齐国也是有长城,安知她哭崩的不是齐之长城呢?于是而倒果为因了,于是而杞梁妻哭倒的长城便真搬家了。”(《孟姜女故事论文集》页38)继之又在《孟姜女故事研究》中纵论:“(清代学者)肯信哭崩长城之说了,但因在维持孟姜女是春秋时的齐人之故,所以说这个长城是齐的长城而不是秦的长城。……其实若被她哭崩的城确是齐长城,何以哭崩秦长城的话未起时只听到崩杞城、崩莒城之说而听不到崩齐长城之说呢?”(同上页64)因此顾先生把哭齐长城之说认定是出自后世“学者的审定”,而不是民间传说的沿变。



现笔者发现的一则新史料,可为孟姜女与齐长城的关系补一新证、进一新解。这一史料,见于泰山以西陶山(今属山东肥城市湖屯镇)幽栖寺之《优婆夷阿刘造石浮图铭》中,原文云:




窃以法流湛寂,窥之者莫知;妙道凝玄,仰之者无尽。启津梁之大路,火宅销炎;静尘界之妖氛,烦河息毒。有清信优婆夷阿刘,为亡过夫、亡过男,在禅院内敬造七级浮图一所。前瞻古堞,梁妻大哭之城;却背孝堂,郭巨埋金之地。西临驲驿,共飞云而竞远;东望天孙,耸崇岩而切汉。罄喉中之玉粒,市石荆山;尽箧里之琼囗,遴工郢邑。彫囗已毕,镂刻方成;涓日差时,树之胜地。晃晃明明,浮空直上,囗丹霞而暵仙掌;岧岧峣峣,独出干霄,入紫囗而拂星桥。其颂曰:巍巍宝刹,高余海碣。嶷嶷攒空,独秀园中。金轮照日,玉铎吟风。云衢翳鸟,天路留虹。丹青克妙,态巧无穷。(其一)嗟乎亡者,福田斯擅;托生上品,超然西国。法起四缘,尘消六贼。长辞欲海,永归弥勒。(其二)




此石今已不存,但铭文见于光绪《肥城县志》卷二《古迹志》著录,志书附跋云:“《优婆夷阿刘造石浮图铭》:在陶山幽栖寺后,无年月,疑是宋以前制,姑附于此。”清人陆心源考定为唐文,辑入《唐文续拾》卷十三,并缀附按云:“此铭见《肥城县志》,无年月,谓是宋以前物。玩其文意,当为唐末人作。”然据笔者查证,此碑实有年月可考,清杨守敬《三续寰宇访碑录》卷三著录云:“《优婆夷阿刘造石浮图记》:正书。年月在侧:开元八年二月。山东肥城。”(《杨守敬集》第八册,页第694,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又清缪荃孙《艺风堂金石文字目》卷五亦云:“《优婆夷阿刘造石浮图记》:正书,年月在侧:开元八年岁次庚申二月甲申朔八日辛卯。在山东肥城幽栖寺韦驮殿。” (《历代碑志丛书》第24册、页267,江苏古籍出版社版社.1998)得此二证,可知此石盖镌立于唐开元八年(720)。




碑铭为习见之造塔像刻记,无甚新意,但记文在叙述造塔环境时插入的“前瞻古堞,梁妻大哭之城”一语,却对探究孟姜女故事极有价值。此语是说陶山附近的古代城堞,乃是杞梁妻痛哭之所在。考陶山附近之古城,即齐长城之遗存,据光绪《肥城县志》卷二《古迹志》云:“长城:县北二十里,俗名长城岭。《战国策》所谓‘齐有长城钜防’者也。……城因山为之,起于县之广里东十余里,入长清县界,又东入县境,又东北二十余里入泰安县界。沿泰山北岭蜿蜒而东,至胶州大珠山讫焉。”碑铭中所云“前瞻古堞”,当是指这段齐长城址而言。



而次一语:“梁妻大哭之城”,则明确将杞梁妻痛哭之所,指定为泰山附近之齐长城。——这是目前最早将杞梁妻与齐长城联系在一起的文字,表明至迟在唐代,已有杞梁妻哭齐长城的传闻出现。而且载录这段传闻的传者,是一位为民间释教信女阿刘代笔的村儒(从其文辞近于俗套,推知作者绝非博学鸿儒),因而碑文中表述的这一内容只能是时人习闻的俗说,而绝无可能是出自学者的推考。这便证明了杞梁妻哭齐长城之说系起于民间,由来甚久;而并非如顾颉刚先生所论,是后世学者的联想附会。泰山阿刘碑铭镌于唐开元八年,时间上早于抄存于天宝六年(747)《同贤记》小说及唐末贯休、周朴诗中的哭“秦长城”说,无疑是孟姜女研究的重要文献。



二、杞梁姓族与古杞地




不仅孟姜女(杞梁妻)哭城故事与泰山大有关联,而且其历史原型也与泰山地区颇具渊源。因近年泰山杞器的出土及杞文化研讨的开展,使人们对杞梁姓族与其里籍问题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历史上的杞梁,为齐之大夫,其姓杞氏,亦有源可溯。据《元和姓纂》卷六“杞”云:“姒姓,夏禹之后。周武王封东楼公于杞,后为楚所灭,子孙氏焉。(望出)齐郡。齐有杞殖,字梁。今齐州有杞氏。”又《通志》卷二六《氏族略·以国为氏》:“杞氏,姒姓,夏禹之后。成汤放桀,其后稍绝;武王克纣,求禹后,得东楼公,而封之于杞,……子孙以国为氏。”顾颉刚先生《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中称:“杞梁只是姓杞,并非杞君。”(《孟姜女故事论文集》页16)但从姓氏源流上考索,杞梁系出于杞国公室。春秋时杞国为齐之附庸,国人多求仕于齐(如齐相鲍叔牙亦为杞君之后)。杞梁仕齐为大夫,当因此故。



杞梁姓族早已引起研究者之注意,但目光往往只锁定在传为杞国所在的河南杞县或山东昌乐两处地点上,故顿感处处凿枘、种种不合。如顾颉刚先生云:“杞国在今河南开封道中间的杞县,莒国在今山东济宁道东北的莒县,两处相去千里,何以会杞梁战死于莒国而其妻哭倒了杞城?”(《孟姜女故事论文集》页16)而今杞器的出土与杞国故都的考定,遂使此项疑窦顿解,障翳一清——自清道光以来,在新泰市境出土一批有关杞国的青铜器,其铭辞皆有“杞伯”之文,于是开始引起学界重视,有学者认为此为杞国曾东迁新泰之证。至20世纪80年代新泰又相继出土了与杞关系密切的“淳于”等戈,湮没千年的杞史渐次浮出水面。1999年中国先秦史学会在新泰召开“全国首届杞文化学术研讨会”,对杞国史进行集中探讨。最后“与会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最晚至春秋时起,杞国就迁于今山东新泰定都,新泰作为两千多年前的杞国古都的地位是有据可查。”(中国先秦史学会等编《杞文化与新泰》页535,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借助这一杞国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我们可以对孟姜女故事的地域变迁产生新的思路。杞梁姓出杞国,则杞国故地自应为其家族故地所在。可为此说提供旁证的是:在最初流行的杞梁妻故事中,杞妻大哭之城都被认定是杞城,这在汉人王充《论衡·变动篇》、邯郸淳《曹娥碑》及晋人崔豹《古今注》等书上所记全然相同。杞妻哭夫于丈夫故家,合乎人伦事理,故事中这一地点的设置,正暗示了杞梁与杞城的密切联系。



以上我对杞梁姓族地望的一番推考,不期又在泰山地区方志上获得印证。泰山以南宁阳县境之石碣集,相传古有“范七郎庙”,附近有“范郎石”等遗迹,咸丰《宁阳县志》卷十《古迹》云:




范郎石:《旧志》云:“在石碣社,俗传范郎筑长城经憩于此,亦不知何许人。”按《琴操》云:“范杞梁妻者,齐邑范梁殖之妻所作也。”世传秦筑长城,有范郎之妻孟姜送寒衣于城下,闻夫死,一哭而长城为之崩。乃系因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附会者。今以此石属之筑长城之范郎,何耶?




按志书中所说之范郎石,在今宁阳县葛石镇石碣集村正南(毛、建、钱三家林之间),据村民建玉法(71岁)、周永成(67岁)讲述:石为古陨石,重千余斤,长1米,高80公分,圆形,色红。上世纪80年代被人分解运走。石紧靠南北大路,传说范喜良修长城时,曾经过此地,憩于石下,故名范郎石。附近旧有范七郎庙,久毁。(2007年3月8日调查)



按孟姜女庙分布甚广,而范郎庙则殊不经见,目前所知仅有二处,一在河南杞县,另一则在宁阳。考今宁阳境春秋时为成邑,一度为杞国辖地(《杞文化与新泰》页198)。范郎庙在宁阳出现,极可能是缘于杞梁与杞国的家世渊源。



综上所考:泰山附近,实为历史上杞梁之家族故地;后世传说故事中杞梁妻与泰山发生联系,其源头均应于此。——这正是泰山成为“孟姜女故事区域”的史实背景。




三、杞梁妻故事中的淄水、梁山之地望




早期流传的杞梁妻故事中出现的淄水、梁山两处地点,也与泰山一带地域有关。



先说淄水:汉代刘向《列女传》卷四《贞顺传》称杞梁妻哭城之后,“遂赴淄水而死”。蔡邕《琴操》亦称梁妻“曲终遂自投淄水而死”。顾颉刚先生曾认为“淄水离杞城较远”(《孟姜女故事论文集》页35),崩杞城与投淄水在地点上不甚吻合。显然顾氏是将故事中的淄水,认定为齐都临淄之淄水了。



但淄水本有数条,所谓有“鲁之淄”,有“齐之淄”(光绪《宁阳县志》卷六《山川》)。其中一条流经今新泰境内,《水经注》卷二十四云:“淄水,水出泰山梁父县东,西南流迳菟裘城北,……又迳梁父县故城南,……又西南迳柴县故城北,……世谓之柴汶矣。”这条入汶之淄的流域正在古杞国封疆(今新泰境)。故事中杞梁妻哭崩杞城之后,投身于淄水,是非常切合这一带地理环境的。只是由于杞之淄水声名不著,读者往往误以为齐之淄水,顿感于地理上错谬不合,至晋崔豹《古今注》述梁妻事,遂把“投淄水”改易为“投水”而终。但早期文本中保留下的“淄水”地名,却再次显示了其故事与泰山的内在联系.



再说梁山:杞梁妻故事传至汉末,于“崩城”之外,又开始出现“崩山”之说,在三国曹植诗文中屡有“杞妻哭死夫,梁山为之倾”及“杞妻哭梁,山为之崩”之咏。顾颉刚先生《杞梁妻的哭崩梁山》对此曾予考证:“梁山在什么地方?班固《汉书·地理志》云‘夏阳,故少梁,《禹贡》梁山在西北。’是以梁山在黄河之西,今陕西省关中道韩城县地。”(《孟姜女故事论文集》页26)顾先生之梁山在晋陕说,自可作一解。然而史籍中泰山附近自有一座梁山,《琴操》中云:“曾子耕泰山下,……思其父母,作《梁山歌》。”后人多认定此泰山下之梁山即梁父山,故《梁山歌》亦称作《梁父吟》。梁父山为徂徕山之东峰,今属新泰市,正在古杞之域。杞梁妻哭崩梁山为杞地之山,从故事发生的地域来看,自较远在晋陕的梁山更为合理。



关于梁山之崩,顾先生认为是指“春秋成公五年夏(晋国)梁山崩的事”,其事“先于杞梁战死三十七年”。但,春秋时的晋国山崩,何以会在八百年后的汉末产生反响而被融入杞梁妻故事之中?顾先生对此却未能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那么不妨提出另一种假设,即杞梁妻故事中新起的“梁山崩”情节导源于汉末泰山附近的一次山崩。检《后汉书·桓帝纪》:延熹四年(161)六月,“岱山及博尤来山并颓裂”。又《五行志》:“四年六月庚子,泰山、博尤来山判解。”史中之尤来山,即徂徕山之别名,梁父山为其支阜,故此次山体崩颓,亦可称之为“梁(父)山崩”。这次山崩载入正史,足见于当时影响之大。由于杞梁妻故事其时正盛传于这一区域,因此人们便自然将其同梁父山的灾异进行联想,进而由传说中的“崩城”演变为“崩山”。——这或者便是汉魏之际出现的“哭崩梁山”异闻之由来吧。




四、史籍中最早的姜女祠:“贞女山祠”




孟姜女(杞梁妻)庙最早建于何处?顾颉刚先生《孟姜女故事研究》考证:“北宋祥符中(1008—1016)王梦徵作安肃的姜女庙记……,这是我们知道的孟姜女庙的最早的一个。”(《孟姜女故事论文集》页59~60)但据我所见之史料,泰山附近的孟姜女(杞梁妻)庙祀,至迟在北魏时已经出现,远早于安肃之庙。



据《魏书》卷一O六《地形志》二云:




泰山郡,领县六:……梁父:二。汉晋属。有莬裘泽、徂徕山在北,梁父城、龟山、羊续碑、贞女山祠、云母山。




按北魏时之梁父县,约当今泰安市岱岳区之东南部与新泰市之西北部。《魏书》梁父县下所列古迹“贞女山祠”,窃以为即是杞梁妻庙,理由如下:



一、自先秦以迄北朝,泰山地域除去与杞梁妻有涉外,别无“贞女”事迹,故赫然出现于正史中之“贞女山祠”,不可能别祀他人。二、因汉人刘向所作《列女传》书杞梁妻于《贞顺传》中,故杞梁妻向有“贞女”或“贞妇”之称(如唐人贯休《杞梁妻》诗云:“杞梁贞妇啼呜呜”)。三、因第二点,杞梁妻(孟姜女)祠又多被称为“贞女祠”——如明万历间山海关尹张栋所建孟姜女祠,即名“贞女祠”;泰山附近的姜女庙也多冠此名,如明嘉靖时边贡有《贞女祠》诗云:“长城在秦那在齐?齐山古寺春草萋。千载哭夫能变俗,至今犹说杞梁妻。”诗中出现“齐山”,显然是题咏泰山附近杞梁妻庙之作。据此而推,“贞女山祠”所祀也应为杞梁之妻(或因祠近徂徕、梁父之山,故称山祠)。



还有一点,便是“贞女山祠”在后世被称之为“怨女城”。明弘治《泰安州志》卷二《古迹》云:“怨女城:故址在州东四十里。”又嘉靖《山东通志》卷二十二云:“怨女城:在泰安州城东四十里。”清人叶圭绶考其地即贞女山祠,所著《续山东考古录》卷二十七《杂考·泰安县》云:“怨女城:一作燕语城,县东六十里。或曰:红山之北麓有似城形,非城也。考《魏志》:梁父有贞女山祠。同年密云路于其地得古砖。又同年新泰王青藜云:其地甚似古庙址,当即贞女祠也。”“怨女”应是“贞女”的另一称谓,此女既“贞”且“怨”,自非杞梁妻而莫属。



基于以上四点,我认定《魏书》中的“贞女山祠”,便是杞梁妻祠。而中国最早的孟姜女祠出现在泰山脚下,无疑显现了姜女故事与泰山一地的深厚渊源。



——附带说明,贞女山祠(怨女城)的遗址,至今犹有迹可觅,在今泰安市岱岳区崅峪镇城前村北有高台地,传为怨女城址。《泰安市志·文物》称遗址南北长500米,东西宽200米,文化层堆积厚达4.5米。地面遗物有汉代的布纹瓦、豆、盆、罐的残口沿及小筒瓦、太阳纹砖等,剖面有灰坑、红烧土及夯土痕迹。这一遗址是否就是北魏贞女山祠的确切所在?可留待考古专家作进一步追寻。



综合以上考论,可以获知,孟姜女故事之与泰山发生联系,有着真实的历史背景:由于齐大夫杞梁族出杞国,故里在今泰山附近,因而在此后的杞梁妻故事中衍生出哭杞城、投淄水、崩梁山等发生在泰山地域内的情节;而最早奉祀杞梁妻之祠—―“贞女山祠”在泰山出现,也与这番因缘有关。笔者新发现的泰山唐碑中“梁妻大哭之城”的文字,则表明至迟在唐代,在民间俗说中,杞妻所哭之城已被指实为齐国长城。基于诸端,我们遂可进一步认定:泰山地区,正是传唱千年、流布全国的孟姜女故事的发源地之一。




(原文刊于《文史知识》2008年第6期)







2010/9/7 19:30:47
chpd1919





角  色:版主
发 帖 数:271
注册时间:2010/2/23

2010/10/8 14:17:55
linhan1998





角  色:超级版主
发 帖 数:365
注册时间:20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