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搜索
|
返回网站首页
传统文化与文学
→
教学园地
→
研究生之家
→
文学与政治之关系(提纲)
文学与政治之关系(提纲)
发起人:lily 回复数:
3
浏览数:
5689
最后更新:2010/5/12 21:10:23 by xushan
简洁模式
完整模式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从旧到新
从新到旧
2010/4/24 10:10:33
[
只看该作者
]
#1
lily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168
注册时间:2010/2/25
回复
编辑
删除
文学与政治之关系(提纲)
文学与政治之关系(提纲)
文学与政治本来有哲密切关系,但由于文革时期,将其绝对化,把文学当作政治的传声筒,使得文学发展受到重创。文革十年浩劫,文学创作遭受灭顶之灾。即使公认的经典小说如《水浒传》,也被忽视了真正的艺术价值,仅仅从政治角度加以认识,从反对“投降”角度加以解读,使得文革时期的小说评论艺术上集体失语,走上泛政治化的途径。文学成为政治的附庸。八十年代,反思文学兴起,文学从政治从属地位解脱出来,真正走向独立自由。女权主义批评、文化批评、语言学批评都得到新的发展。可见,文学要发展,必须摆脱政治的束缚。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与政治之间没有关联,恰恰相反,文学与政治存在必然联系。政治指的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政治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在中国古代,《尚书•毕命》“道洽政治,泽润生民”,政、治二字合用,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则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如此看来,只要文学作品还是以人为主体,还是服务于人群的,那么就不能完全丧失政治性。
中国知识分子本来就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责任感,任何一个有思想、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不能也无法回避社会政治。真空环境是不存在的。政治倾向、政治观点在作品中总会以某种或明显或隐蔽的方式表达出来。政治清明时,他们不遗余力地赞扬执政者;官场腐败,政治黑暗时,他们又奋不顾身的为天下先。文学是某种政治下的文学,政治是文学作品重要的表现内容。
一、政治对文学的影响
1.政治环境对文学作品创作的影响。如历代文祸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元代科举制度的废除对文人心态、创作的影响。唐代的政治环境对文人自豪感,自信心的提升等等。宋代对知识分子的态度,元代对知识分子的态度,影响了两个时代作家从题材到内容的创作差异。
2.上层好尚对文学作品的影响。明太祖对戏剧的引导,造成明初道德教化剧,神仙道化剧风行一时的局面。宋代统治者对话本小说的喜好,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种文体的发展。
3.某种程度上决定文学作品的流传命运。统治者可以直接以行政命令方式禁止某部作品的流传。
二、文学对政治的作用
先秦,诸子以通俗易懂的寓言故事方式传达治国观念,游说执政者,屈原“美政”的向往,直到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文学作品一直未曾远离政治。
1.文学作品真实的纪录重大政治事件,并真实地反映那个时代人的政治观点。“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桃花扇》记载的就是一个政治事件,也表达了作者的政治观点。
2.部分文学作品甚至能够影响政治局面。如《征播奏捷传》,农民起义军以《三国》、《水浒》等为指导排兵布阵。
3.对接受者起到移风易俗的政治作用。在包括冯梦龙在内的众多小说家看来,小说是治理百姓的政治工具,伦理教化的重要手段。劝人向善,因果报应的观念在小说中多有体现。
三、总结:文学与政治彼此影响,但毕竟不能等同。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文学政治化并非乐事,但完全脱离于政治的文学也是不存在的。
2010/4/24 12:53:04
[
只看该作者
]
#2
wlim88com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154
注册时间:2010/2/23
回复
编辑
删除
2010/4/24 15:02:40
[
只看该作者
]
#3
linhan1998
角 色:超级版主
发 帖 数:365
注册时间:2010/2/24
回复
编辑
删除
2010/5/12 21:10:20
[
只看该作者
]
#4
xushan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16
注册时间:2010/4/7
回复
编辑
删除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