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部 曾晓娟 | |
![]() |
发起人:palemars 回复数:0 浏览数:2283 最后更新:2010/3/4 12:46:46 by palemars |
发表新帖 | 帖子排序: |
palemars 发表于 2010/3/4 12:46:47
|
经部 曾晓娟 [align=center][size=10.5pt]经部 [size=10.5pt] [align=center][size=10.5pt]一、易类 [size=10.5pt] [align=center][size=10.5pt]二、书类、诗类 [size=10.5pt] [align=center][size=10.5pt]三、礼类 [size=10.5pt] [size=10.5pt]在此类中还值得注意的是《汉志》中的《军礼司马法》一书,存在《汉志·六艺略》中礼经略中,而《隋志》中将其放入了子部的兵家,名称也变为《司马兵法》三卷。自此,《新唐书》亦将其放入兵书类,为《田穰苴司马法》三卷。到了四库时期,《司马法》一卷依旧放入兵家,不再将其列入礼经类。章学诚在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归类,自《汉书艺文志》之后,后人在编纂书目时将“司马法”之前的“军礼”二字抹掉,才造成了一种误解,认为这是一部兵书。 [size=10.5pt] [align=center][size=10.5pt]四、春秋 [size=10.5pt] [size=10.5pt]四库认为“《易》包众理,事事可通,《春秋》具列事实,亦人人可解。”这也再次证明了在古人心里易经的哲学地位。依旧列入了三传之一的《左传》,而不是将它看成史书。 [size=10.5pt] [align=center][size=10.5pt]五、孝经类 [size=10.5pt] [align=center][size=10.5pt]六、五经总义类 [size=10.5pt] [align=center][size=10.5pt]七、四书类 [size=10.5pt] [size=10.5pt]再来看看《孟子》一书的情况。孟子从《汉志》开始就列入儒家,并未列入经部,《汉志》中也仅有《孟子》十一篇,并无其他注疏。这说明,虽然从汉代开始,中国就独尊儒术,但《孟子》一书并不受重视,与从《汉志》开始就列入六艺略的《论语》相较,这种情况更是十分明显。 [size=10.5pt]《隋志》中有《孟子》三种,分别是《孟子》十一卷,赵岐注;《孟子》七卷,郑玄注;《孟子》七卷,刘熙注。并提到梁代有《孟子》九卷,綦毋邃撰,亡。 [size=10.5pt]《新唐书》也为以上三种,并且出现亡佚的綦毋遂所传的《孟子》九卷。 [size=10.5pt]这说明至少在隋唐之前,虽说也有人注疏《孟子》,并且不乏郑玄这种大家,但《孟子》本身也并未得到广泛关注。但是从韩愈的一些文章可以看出,孟子的“知言养气”等思想对于当时士人还是有所影响的。 [size=10.5pt]从《宋志》开始,情况发生变化,其中与《孟子》相关的著作约为26 种,是所见书目中最多的,但已无前几种书中所录的那几种,多为时人所作。由此可见,《孟子》的盛行主要是在宋代。 [size=10.5pt]到了四库时期,《孟子》进入了经部,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align=center][size=10.5pt]八、乐经 [size=10.5pt] [size=10.5pt]由此可见,每个时期对“乐”的理解有所不同,四库馆臣也认为之前的乐经类中书籍划分并不准确。但是虽然乐经于汉代就失传,但从汉志到四库都有乐经类的一席之地,由此也可看出“六经”概念的根深蒂固,并从中窥探出中国文化的根基。 [size=10.5pt] [align=center][size=10.5pt]九、小学类 [size=10.5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