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史期末作业 韦静怡
发起人:weijingyi  回复数:0  浏览数:4424  最后更新:2019/2/27 15:35:01 by rainning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18/9/20 23:13:43
weijingyi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3
注册时间:2018/9/18
小说史期末作业 韦静怡

[align=center]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期末作业



[/align]

[align=center]《唐前志怪小说史》读书笔记



[/align]

[align=center][size=10.5pt]韦静怡

[size=10.5pt] 2120171500 中国古代文学

[size=10.5pt]

[/align][size=10.5pt]李剑国先生的著作《唐前志怪小说史》研究的是唐前志怪小说的历史,因此结构上是以时间为序,把唐前志怪小说的发展历史分为先秦的准志怪小说阶段,两汉时期的萌芽发展阶段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成型成熟阶段,结构上依照史的体例,纵线展开,以描述唐前志怪小说的发展历程。整个结构和架构是非常清晰,展现了志怪小说发展的脉络,这个脉络基于一个原则:志怪小说是反映各个历史时期关于非现实世界的观念与想像的产物,伴随着社会的变化以及人们关于非自然世界的观念的变化,志怪也一并发展。

[size=10.5pt]



[size=10.5pt]一、先秦时期

[size=10.5pt]



[size=10.5pt]志怪小说大体上可以说起源于原始宗教、神话传说,志怪故事和片段起初并非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而被记录,而是作为“史”从民间、从口耳相传的形式进入书面文学的世界,其过程和机制与采诗献诗的过程很有可能是一并进行的。

[size=10.5pt]



[size=10.5pt]要理解小说是史乘分流这一点,要注意怎么理解这个“史”,不应理解为狭义的史,而是广义的“史”。《隋书

[size=10.5pt]·经籍志

[size=10.5pt]》史部正史类小序:“……国史以纪言行。后世多务,其道弥繁。夏殷以上,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史官既立,经籍于是兴焉。”这里的史并不是现代学科分类中的历史的概念,而是指古代的史官对社会上一切事情的记录,包括事件、人物的言行,“后世多务,其道弥繁”是说刚开始的确是只记录言和行,后来因为事情太多,变成什么都记,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志怪小说会是史乘之分流,对于先秦的人们来说,他们所记载的并不是迷信荒诞之事。

[size=10.5pt]



[size=10.5pt]研究志怪小说的思想土壤,就要了解古代社会关于非现实世界的知识体系,夏商周三代宗教迷信都很兴盛,但是又有所不同,商代巫术大兴,巫的地位极高,看重卜筮、星算、祭祀等活动,周代相对重人事。殷商时巫觋是宗教神权的最高代表,而周代则下降为春官宗伯的一个属官,书中有大量材料描述三代的宗教迷信情况,西周春秋战国,巫教并未形成完整的宗教体系,始终是半宗教半世俗的形态,周以后,从巫演变到了史,巫下降到了民间,阴阳五行学开始出现。阴阳五行学的流行和发展经历几个节点,《国语》中有记载,西周末年开始有人把天灾与阴阳五星联系起来,春秋末年开始流行五行相胜说以及五行配合说,比如礼记把五行和十二月、二十八宿、天干地支等对应起来,战国中期,邹衍创立五德终始说,实现了阴阳五行说的最后完成。当时的思想观念、知识体系决定了先秦准志怪小说的形态和特点,内容是关于鬼神显灵、卜筮占梦、灾瑞符命,迷信书的成分较大,里面的鬼神与人对立,充满了人的敬畏,这与后世的志怪小说大为不同。

[size=10.5pt]



[size=10.5pt]志怪小说在类型上可以分为地理博物体志怪、杂史杂传志怪和杂记志怪,地理博物体志怪的源头是地理学和博物学,所以志怪小说的源头不仅仅是原始宗教和神话传说。地理博物学又被志怪化,转变为地理博物传说,这个过程被论述得很清楚:“战国之前,学在官府,地理博物学掌握在史官手中,史官虽采异闻,但更重实录,特别是地理山川等,因而地理博物学尚未志怪化,战国文化下移,诸子百家竞骋奇说,并且民间巫风正炽,方士初兴。”从文献上看,《禹贡》到《山海经》就反映了从实录到语怪的演化,有人认为《禹贡》实录,《山海经》怪诞,是初民幼稚的意识形态的反映,所以《山海经》早于《禹贡》,但此书认为正好相反,《山海经》的怪诞是地理博物志怪化的结果,时间在《禹贡》之后。从内容反映的知识体系和思想观念来判断成书时代是此书中频繁使用的方法,《山海经》中的空间观念、地理想像极为广阔,与邹衍、《庄子》的地理观念相似,以此也可以说明《山海经》的年代问题。

[size=10.5pt]



[size=10.5pt]二、两汉时期

[size=10.5pt]



[size=10.5pt]两汉时期需要注意的是阴阳五行进一步发展出谶纬、神仙方术,道教的出现和流行,地理博物体志怪小说进一步发展,代表作有《十洲记》、《洞冥记》等,以及杂史杂传志怪的发达和分化,《汉武故事》、《汉武内传》、《列仙传》等是为代表。

[size=10.5pt]



[size=10.5pt]两汉时期谶纬方术之兴不必赘述,需要明确的是“仙”的观念的出现,从神到仙,意味着非现实世界进入人世,没有了初民出于意识形态初期幼稚的敬畏,鬼怪精灵才能够表现得像人一样,拥有被书写的空间。汉代史学兴盛,杂史杂传也随之发展起来。《隋志》杂传类序说:“古之史官,必广其记,非独人君之举。……是以穷居侧陋之士,言行必达,皆有史传。”“汉初,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善恶之事,靡不毕集。司马迁、班固撰而成之。股肱辅弻之臣,扶义俶傥之士,皆有记录。”,杂传杂史在汉初是记优秀的士大夫阶层代表,后来演变为记录具有神异色彩的奇人以及社会上的名人,“又汉时(按:应为秦时),阮仓作《列仙图》,刘向点校经籍,始作《列仙》、《列士》、《列女》之传。皆因其志尚,率尔而作,不在正史。”到了这个时候,写作目的已“不在正史”,到了魏晋时期则继续沿着虚诞的方向发展,“魏文帝又作《列异》,以序鬼物奇怪之事……因其事类相聚,而作者甚众。名目转广,而又杂以虚诞怪妄之说。”这是可想而知的,杂史杂传多采传闻,出于猎奇的潜在社会心理,不尚实录而尚新奇,以“杂”为主,而当时的社会又迷信大盛,当时人们没有现代人的唯物主义精神,分不清楚真实和虚诞怪妄,所以杂传杂史自然向虚幻的方向转变,在汉代来说,《列仙传》《汉武故事》和《蜀王本纪》就是其产物。

[size=10.5pt]



[size=10.5pt]此书以时间和类型双线交叉中,中间也注重类型化的研究,比如在讨论汉代杂传杂史志怪小说时就将西王母的形象演变拎出来,《穆天子传》中西王母是母系社会中的异国君主,《山海经》中西王母由人变半人半兽的神,正好对应了前文所论的《山海经》的产生背景,论述逻辑得以自洽,《山海经》是战国时期,被民间巫术文化志怪化的地理博物学的产物,既是出于巫教之手,就会被神秘化恐怖化,而到了汉代,神仙方术就将西王母神仙化,纳入神仙体系,《汉武故事》《十洲记》《汉武内传》反映的是秦汉以来正统神仙家的观念,讲求修炼成仙,在这里已经出现了审美的因素,按照美的形象来塑造西王母。

[size=10.5pt]



[size=10.5pt]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size=10.5pt]



[size=10.5pt]这个时期志怪小说有巨大的发展和成就,因此它繁荣的原因就格外值得注意,道教和佛教的昌炽、文学创作的流行、社会的黑暗动荡自不必赘述,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是谈风的盛行,一直以来,对于清谈讨论得比较多,但是戏谈的情况就没有那么了解,《抱朴子·疾谬篇》中说:

[size=10.5pt]



[size=10.5pt]“俦类饮会,或蹲或踞。暑夏之月,露首袒体,盛务唯在樗蒲弹棋,所论极于声色之间。举足不离绮繻纨袴之侧,游步不去势利酒客之门。不闻清谈讲道之言,专以丑辞嘲弄为先。以如此者为高远,以不尔者为騃野。于是驰逐之庸民,偶俗之近人,慕之者犹宵虫之赴明烛,学之者犹轻毛之应飙风。嘲戏之谈,或上及祖考,或下逮妇女。往者务其必深焉,报者恐其不重焉”

[size=10.5pt]



[size=10.5pt]这类嘲戏之谈“专以丑辞嘲弄为先”,“上及祖考,下逮妇女”吸引的尽是市井村野之徒,谈的都是些浅俗委巷之语,可以想见,这样的场合将成为奇闻怪谈、民间轶事的聚集和再创作之地,“其有才思者之为之也,犹善于依因机会,准拟体例,引古喻今,言微理举,雅而可笑……”有文化的人也会参与戏谈,并且成为谈会上众人瞩目的人物,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有文化的人不排斥怪力乱神,他们甚至对虚诞怪异之事津津乐道,并予以加工。《抱朴子·疾谬篇》又说:“不才之子也,若问以坟索之微言,鬼神之情状,万物之变化,殊方之奇怪,朝廷宗庙之大礼,郊祀禘祫之仪品,三正四始之原本,阴阳律历之道度,军国社稷之典式,古今因革之异同,则恍悸自失,暗呜俯仰,蒙蒙焉,莫莫焉,虽心觉面墙之困,而外护其短乏之病,不肯谧己,强张大谈,曰:‘杂碎故事,盖是穷巷诸生、章句之士吟咏而向枯简,匍匐以守黄巷所宜识,不足以问吾徒也。’”这段话是说“不才之士”不懂坟索之微言,鬼神之情状,万物之变化,殊方之奇怪等等,反而要说“杂碎故事”他们这样的人不需要懂,这是在讽刺所谓的不才之士,可见在当时,一些有文化的博闻之士是以懂得很多杂碎故事为傲的,正与戏谈的风气盛行相印证。

[size=10.5pt]



[size=10.5pt]“对小说的创作来说,最有意义的是大量故事集中到文人那里,文人的剧谈风气恰正提供了有利条件。各种传说和故事得到迅速流布、扩散,同时也造成了它们在某一范围的集中,文人就有可能较快地和较多地把它们汇集成书。六朝小说不是文人自己的创作,主要靠传闻。”李剑国先生的论述和总结,比较清楚地解释了戏谈风气何以促使了志怪小说在魏晋南北朝大量出现。

[size=10.5pt]



[size=10.5pt]关于第三个时期志怪小说发展的论述又分为魏、晋、南朝和北朝。南朝的志怪小说有一个特点值得注意,宋齐梁陈一共一百六十九年,志怪之作约三十多种,时间比魏晋少三十一年,作品却多了一半以上,南朝志怪兴盛,宋梁二代尤其,南朝志怪在又内容上有一个不同,那就是多“释氏辅教之书”,南朝佛教非常繁荣兴盛,反映在志怪上,思想观念上多谈因果报应,小说中出现“地狱”等佛教文化相关题材。《幽明录》中的鬼故事有了佛家观念,“赵泰”条中对地狱有详细描写,《宣验记》则是第一部专为宣明因果应验的佛家观念的志怪,可见志怪中的地狱书写和因果报应观念是从南朝开始,被佛教的传入所塑造的。

[size=10.5pt]



[size=10.5pt]李建国先生的这本著作对于唐前志怪小说发展的脉络梳理得非常清楚,厘清了我以前一些模糊的观念,对于三个时期社会的思想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除此之外,书中对每一时期的代表志怪小说都作了考证,魏晋杂史杂传体志怪代表有《列异传》《神仙传》、《拾遗记》,地理博物志怪体有《博物志》、《玄中记》、杂记体有《搜神记》等等,南朝志怪小说介绍了《搜神后记》《幽明录》《宣验记》《异苑》《齐谐记》《述异记》《冥验记》《续齐谐记》,北朝志怪介绍了《冤魂志》、《集灵记》、《穷怪录》,这些都有详细的典型故事介绍和年代作者考释,可以时常翻阅,对学习和研究都有很大助益。

[size=10.5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