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搜索
|
返回网站首页
传统文化与文学
→
教学园地
→
研究生之家
→
(旧贴子)朱熹的的学术选择及其学术地位——刘靓(研一)
(旧贴子)朱熹的的学术选择及其学术地位——刘靓(研一)
发起人:liujing 回复数:
13
浏览数:
14459
最后更新:2010/9/11 14:09:28 by liujing
简洁模式
完整模式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从旧到新
从新到旧
2010/5/27 1:03:46
[
只看该作者
]
#1
Vincent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29
注册时间:2010/3/28
回复
编辑
删除
呵呵,回了这么多啊。古代的学术的确以追求善美、“教人向上”为目标和特色,求真为次,换句话说,以人的伦理修养为主,以宇宙论本体论为辅助,宇宙论本体论是为了给伦理学以理论支持。但我们首先要注意,所谓的真善美的区分本身就是西方的一个东西,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比如康德的三大批判分别兼真善美三者。而在中国古人那里,似乎没有这样的区分,孔子说过尽善尽美的话,但好象没有真善美这种说法。那么这也就是说真善美三者在古人那里并不是互相对立的,古人觉得“善”也是“真”,如宋代的道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行为规则当然首先是伦理学,是“善”的行为,但同时也是一种“天理”,也就是说是真理,也是“真”了。中国的伦理学理想往往是顺随天理,让人去顺随天,放弃个人的意志,让渡给天的意志,让“善”和“真”联系起来,又“善”又“真”。而西方的伦理学是基于人的自由意志的,不是追求人和天的合一,天和人分开,这样伦理学的“善”就和本体论的“真”分开了,善是善而真是真。
另外,话说回来,中国的古代学术又何尝没有求真的意志呢。比如清代的朴学。
其实,你的回答和我的也没有矛盾。因为不管是真还是善还是美,都是广义上的“真理”啊。所以你的回答同样没有否认追求真理。其实我的上个帖子的意思主要是反对将古代学人的学术都归结到政治权力和话语霸权的纷争上去,而按你这个帖子的意思也似乎没有强调古人的政治热情了,所以和我的并不矛盾了。呵呵,希望不要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