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搜索
|
返回网站首页
传统文化与文学
→
教学园地
→
研究生之家
→
(旧贴子)朱熹的的学术选择及其学术地位——刘靓(研一)
(旧贴子)朱熹的的学术选择及其学术地位——刘靓(研一)
发起人:liujing 回复数:
13
浏览数:
14447
最后更新:2010/9/11 14:09:28 by liujing
简洁模式
完整模式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从旧到新
从新到旧
2010/5/26 23:06:12
[
只看该作者
]
#1
Vincent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29
注册时间:2010/3/28
回复
编辑
删除
写的很快。文中说:“中国学术是一种建构自己学说的学术,而不是一种探究真理的学术。”以及“
理学的学术建构目标就是要将儒家伦理学提升到宇宙本体论高度,以形而上的理论来发展完善传统儒家,给传统儒学注入新的生命力,以对抗佛老,坚固儒学权威地位。”好像是说宋代的新儒家们专门为了对付佛老的势力而拼凑出了一个理学出来,是为了争夺学术上的话语霸权。我不知道用这样的心来度宋儒的腹,是不是委屈和冤枉了宋人。宋儒是不是就真的没有追求真理的用心了?当他们做哲学的时候就一点儿也不觉得自己在追求真理吗?的确,宋儒的学说在客观上是借鉴了佛老的东西,也最终起到了提高儒学理论水平已抗衡佛老的效果,但是这种抗衡只是一种客观上的结果,未必是宋儒起初立说时候主观上的用心罢了。现代有些人总喜欢把古代的学术和政治权力和话语权力的争夺联系在一起,好像古人就一点儿追求真理的精神也没有似的。此种争夺诚然有,如汉代经学各家之间为了立学官之间的遵守家法和互相排斥,但未必适用于整个中国思想学术史。文中说这种观点“学术界早有共识”,那么学术界到底有什么实在的证据呢?还是只是心理上的“想当然尔”?呵呵 ,只是有点儿疑问,大家怎么看。
2010/5/27 1:03:46
[
只看该作者
]
#2
Vincent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29
注册时间:2010/3/28
回复
编辑
删除
呵呵,回了这么多啊。古代的学术的确以追求善美、“教人向上”为目标和特色,求真为次,换句话说,以人的伦理修养为主,以宇宙论本体论为辅助,宇宙论本体论是为了给伦理学以理论支持。但我们首先要注意,所谓的真善美的区分本身就是西方的一个东西,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比如康德的三大批判分别兼真善美三者。而在中国古人那里,似乎没有这样的区分,孔子说过尽善尽美的话,但好象没有真善美这种说法。那么这也就是说真善美三者在古人那里并不是互相对立的,古人觉得“善”也是“真”,如宋代的道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行为规则当然首先是伦理学,是“善”的行为,但同时也是一种“天理”,也就是说是真理,也是“真”了。中国的伦理学理想往往是顺随天理,让人去顺随天,放弃个人的意志,让渡给天的意志,让“善”和“真”联系起来,又“善”又“真”。而西方的伦理学是基于人的自由意志的,不是追求人和天的合一,天和人分开,这样伦理学的“善”就和本体论的“真”分开了,善是善而真是真。
另外,话说回来,中国的古代学术又何尝没有求真的意志呢。比如清代的朴学。
其实,你的回答和我的也没有矛盾。因为不管是真还是善还是美,都是广义上的“真理”啊。所以你的回答同样没有否认追求真理。其实我的上个帖子的意思主要是反对将古代学人的学术都归结到政治权力和话语霸权的纷争上去,而按你这个帖子的意思也似乎没有强调古人的政治热情了,所以和我的并不矛盾了。呵呵,希望不要误会。。。。
2010/5/27 9:02:44
[
只看该作者
]
#3
Vincent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29
注册时间:2010/3/28
回复
编辑
删除
好吧,算我没有完全读懂你的意思。。。但是你的用的词什么“解释建构”,其实不大容易让人明白,这个似乎是牟宗三的用词吧,那些新儒家们好多普通话不好,总是说得半通不通的。。。另外可能是我对于那种混淆政治和学术的做法太反感了,所以一触即发,其实也不是针对你,说你委屈了宋儒,而是主要针对那些混淆政治和学术的人。。。
呵呵,老师说了大家讨论要热烈嘛,顺便也帮你顶了下。。。。真人是说我吗,我怎么是真人了呢。。。
2010/5/27 9:30:08
[
只看该作者
]
#4
Vincent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29
注册时间:2010/3/28
回复
编辑
删除
哦 ,呵呵 我明白了,是说我突然冒了出来是吧,恩 ,昨天睡得比较晚。。。看的出来你写的比较匆忙,所以有点儿散,论点有点不太明显,不过写的挺好的。。。恩,给我自己找个理由。。。。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