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科举制度最值得“申遗”
发起人:lily  回复数:1  浏览数:12937  最后更新:2010/11/22 21:10:03 by linhan1998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10/11/12 11:51:02
lily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168
注册时间:2010/2/25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科举制度最值得“申遗”
在小说中,范进连考了二十多次,在科举中押上了全部的青春岁月乃至身家性命!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在范进的视线里,没发现科举有什么猫腻儿。是科举制度本身跟范进签订了一纸无形的契约,保证他只要按照要求砥砺自己的学问,科举的大门永远朝他敞开着!

  事实也证明,科举在范进身上明白无误地体现了它的公平公正。作为一介平民,范进始终挣扎在饥饿线上,无力用金钱为自己铺路;从政治背景看,范进没有任何有势力的“后门”关系为他撑腰,他唯一“有头有脸”的亲戚,是个市井屠户!在范进的生活圈子里,没有人能提携他、引荐他、为他叩响富贵之门。正是这么个无钱无势的平民文士,几乎完全凭借个人的不懈努力,最终登上权力之阶!他不但入学(即获得秀才资格)、中举,后来还中了进士,当上御史。由此看来,范进又哪里是什么科举的“牺牲品”,分明是科举的“幸运儿”!

  科举制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为统治阶层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具有很高人文素质的政权管理人才。它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垄断,限制了皇帝、宰臣的权力,极大地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投身政治的积极性。——说来奇怪,最讲等级也最重出身的封建社会,居然能产生出这样一种美好的制度来,比之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四大发明”,中国人的这一发明对人类文明贡献更大!就连欧美国家,也对中国科举制产生了极大兴趣。据考证,十九世纪英法等国实行的文官制度,便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

  这本来是最有分量的“申遗”材料啊!可惜我们把自家的宝贝当破烂儿扔出门,贬了又贬,批了又批!——不错,传统科举是有不少弊病,尤其是考试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八股文,过于束缚人的思想。作为千锤百炼的考试形式,科举制是科学的,蕴含着民主、法制的因子,杜绝了任人唯亲乃至世袭垄断的弊病,很值得我们再度审视。

  侯会(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本文摘自其新浪博客)

2010/11/22 21:10:04
linhan1998





角  色:超级版主
发 帖 数:365
注册时间:2010/2/24
科举制度是中国人多么伟大的的发明!在制度上不问出身,一视同仁!领先世界多少年!现在的高考不也是在这种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么?公务员考试制度也是如此啊!就因为考的内容不同,就全部抹杀!否定祖宗这么伟大的发明,中国人真是不孝!

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