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人类学教程》出版
发起人:chpd1919  回复数:3  浏览数:17901  最后更新:2010/10/11 20:09:48 by linhan1998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10/9/26 19:01:11
chpd1919





角  色:版主
发 帖 数:271
注册时间:2010/2/23
《文学人类学教程》出版
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作为我国新时期以来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已经获得长足发展,积累了相当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在当今的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创新作用。目前,已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台湾中兴大学等等二十余所高校设有文学人类学专业。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的会长、理事和会员们不断培养出大量文学人类学专业的硕士、博士、博士后走向各高校讲台和研究机构从事研究。经过三十余年的学科发展,如何总结与开拓文学人类学的教学工作呢?在众人的盼望期待中,我国第一部文学人类学教材——《文学人类学教程》终于问世。

《文学人类学教程》由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会长叶舒宪教授撰写,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重点教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我们将本书【目录】及【序言】(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撰写)刊登如下,供读者雅鉴。





《文学人类学教程》序



乐黛云



在2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领域孕育出的文学人类学一派,是当代人文学术发展中引人注目的创新群体。我一直是这门学科的热烈拥护者和爱好者,常常忍不住在各种场合想要谈谈自己的感想。这大概就是我敢于为这门学科的第一部研究生教材作序的唯一理由罢。记得1988年随杨周翰、王佐良教授赴美参加第二届中美比较文学双边会议,萧兵教授的一篇有关在世界神话语境中探讨中国太阳神的报告,在普林斯顿、印第安那、洛杉矶各大学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我当即清醒地感到这就是中国比较文学的重要特色和面向世界的重要前景。

此后20年来,文学人类学在中国有了长足的进展。1996年在长春召开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五届年会上成立了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2004年四川大学率先确认文学人类学为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而在这个方向下培养硕士生的单位则有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南科技大学和兰州大学等;在这一学科领域内选作博士论文、硕士论文的学生就更是不计其数。经过20年的锤炼打磨,叶舒宪教授的《文学人类学教程》作为第一部研究生教材,在此时出现,正是“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展示出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文学人类学教程》在深厚的材料积累和全球性广泛的当代理论参照下,从比较文学、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业范围出发,继“语言学转向”之后,勾勒出20世纪“人类学转向”,对人文学科,特别是文学研究带来的变化线索和发展态势。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从中国实际出发,立足于跨文化、跨学科的视阈,从族群、民俗、神话、宗教信仰等多重角度拓展了比较文学的范式和发展空间,深入阐释和反思本土文学与文化现象,其学术成就和实践不但为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生长点,而且也为文化学、民族学、宗教学等多方面构建了新的平台。

教程极有说服力地批判了一个世纪以来,西方学院式文学专业教育遮蔽和压抑了本土知识的发展,形成了文本中心主义、大汉族主义、中原中心主义三大流弊,提出应更加重视文学人类学提出的活态文学,多元族群互动文学和口传文学,充分发挥其融合故事、讲唱、表演、信仰、仪式、道具、唐卡、图像、医疗、出神、狂欢、礼俗等的文化整合功能,逐步完成从仅仅局限于文学性和文学内部研究的范式,走向文学的文化语境还原性研究范式的演化,重建文学人类学的本土文学观。这种文学观的更新将大大扩展我们对本土遗产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独特性的认识。教材根据中国文化内部多样性与多源性的构成的特征,根据中原汉民族的建构过程离不开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迁移、传播与融合运动的事实,力求突破划分多数与少数、主流和支流、正统和附属、主导和补充的二元对立窠臼,提出重建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中国文学观,倡导从族群关系的互动及其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入手,在中原王朝叙事的历史观之外,寻找重新进入历史和文学史的新途径和新材料。

最后还必须提到教程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深入发掘了本土文化传统及每一族群的生存经验,大大扩展了文学方面的生态写作和生态批评之理论资源和文化借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文化研究的四重证据法:即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人类学的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像、实物和仪式的叙事,使文学和文化研究的范围远远超出于文字的遮蔽与书本的束缚。这不仅大大启发了本土文化的自觉,引导了本土文化资源的再认识,而且以学术研究与现实承担并重的精神,阐明了这些资源作为反叛现代性的文学和思想资源,如何具有护卫人性完整和改变个体生命的力量,充分估定了其在后现代语境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

总之,这部教材无疑具有极其值得重视的前瞻性和创造性,可以跻身于世界学术前沿而无愧色。尤其是由于作者认为大学制度,特别是研究院归根结底是要培养自由思考的知识人,而不仅是要培养有某一方面知识技能的社会就业者,因此特别重视教材的启发性和诱导性,这更是许多其他教材所难于企及的。



                                              乐黛云

                                        于北京大学 朗润园

                                            2009-8-7



《文学人类学教程》目录



叶舒宪  著



序言                                            乐黛云



第一编    史与论



第一章  民族文学  比较文学  文学人类学

            ——文学三范式与批评史三阶段

第一节 从民族文学到比较文学

一、国学中“比较”的由来: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

二、西学中“比较”之由来:发现“东方”与发现“原始”

第二节  人类学想象

第三节 人类学与20世纪思想史转型

一、人类学的三大发现与思想史转型

二、人类学自身的转型与“后学”的兴起

第四节  从比较文学到文学人类学

第五节  文学人类学研究之始

——弗雷泽的造人神话分析

第六节  总结:文学人类学的发生谱系



第二章  20世纪文学学科的“人类学转向 ”

第一节  引论:“语言学转向”与“人类学转向”

第二节  学科本位与“知识 / 权力”的宰制

第三节  人类学的知识全球化:文学学科开放与更新的动力

第四节  人类学与比较文学的学科相关性及互动

第五节  从人类学到文学:问题群的移植与对应

第六节  什么是文学?——朝向“文学人类学”新认识

第七节  从“叙事治疗”看文学人类学的应用



第三章  本土文化自觉与文学、文学史观反思

——西方知识范式对中国本土的创新与误导

第一节  引论:本土文化自觉与知识的合法性

第二节  反思现代性的文学学科与知识范式合法性

第三节  西方“文学”“文学史”观对本土知识的误导

第四节  重建文学人类学的本土文学观



第四章  中国文化的构成与民族文学


  第一节  反思“中国”和“少数民族”

第二节  文化人类学与后现代知识重构

第三节  学科体制的散碎与僵化阻碍知识创新

第四节  整合视野:多族群互动与中国文明发生

第五节  中国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

第六节  文化并置与反观

第七节  总结:文学人类学的中国文学观

               

第二编  文学发生



第五章      惚恍与迷狂

          ——灵感的民族志关照

第一节  缪斯神话与诗人迷狂

第二节  迷狂真相:巫师苏格拉底与凭灵萨满

第三节  福柯的发难:谁惧怕“狂”

第四节  灵感民族志:《格萨尔》通神艺人

第五节  互为“民族志”:老子惚恍说与史威登堡通灵说

第六节  萨满:迷狂叙事的多元呈现

——从民族志到文学志

  第七节  总结:迷狂何为?



第六章      神圣言说

——汉语文学发生考

第一节  告与诰

第二节  各与格、格人与哲人

第三节  格与假、嘏:表演之始

第四节  “格”的神话:登假与升天

第五节  隹(唯)与若(诺)

第六节  总结:汉语文学的口头发生谱系



                 

    第三编  文学功能



第七章  文学治疗

第一节 现代性的祛魅:文化失忆与集体遗忘

第二节 后现代的巫术还原与神话治疗

第三节 文学治疗的民族志

第四节 神圣治疗

第五节 “文学—医学—文学”的循环回归及启示

第六节  文学史中“受伤的治疗者”

第七节  总结:文学何为:人类精神的自我救援



第八章  文学禳灾

第一节  屠龙何为?——苏美尔文学的启示

第二节  屠龙禳灾:赫梯文学的旁证

第三节  傈僳族的《祭龙神调》

第四节  《魯邦大旱》和《柬大王泊旱》

第五节  污染-灾祸与祓禳:端午、上巳、傩

第六节      禳灾叙事与U型建构:《咏受难的正直人的诗》

第七节      希腊禳灾仪式剧:《俄狄浦斯王》

第八节      中国禳灾仪式戏:《窦娥冤》

第九节      不惧灾祸惩罚:日本文学的乱伦主题

第十节      禳灾避邪与汉藏年节习俗

第十一节  从文学救灾传统看华夏文明



第四编  研究方法



第九章  文学人类学与国学方法更新

——从一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

第一节  赋诗为证的稽古传统:书证的起源

第二节  书证作为一重证据:仓颉、图提的不同待遇

第三节  书证伪证说与物证的探寻

第四节  三重证据法的理论建构及反思

第五节  四重证据法的提出与应用

第六节  总结:从证据法学、符号学看四重证据





第十章      四重证据法的立体释古

          ——黄帝有熊与大禹熊旗之谜通解

第一节  一重证据:鲧禹启三代的化熊与熊化

第二节  二重证据:夏朝国旗:大禹中央熊旗考

第三节  三重证据:黄帝号有熊之谜

第四节  四重证据:欧亚大陆熊图腾传承

第五节  总结:立体释古的整合性认知



后记



2010/9/28 12:01:16
lily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168
注册时间:2010/2/25

2010/10/8 22:03:26
wlim88com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154
注册时间:2010/2/23
好消息......

2010/10/11 20:09:49
linhan1998





角  色:超级版主
发 帖 数:365
注册时间:20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