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首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简述:解读“原生态文化”
发起人:chpd1919  回复数:2  浏览数:14865  最后更新:2010/11/22 21:02:56 by linhan1998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10/8/18 21:30:53
chpd1919





角  色:版主
发 帖 数:271
注册时间:2010/2/23
第九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首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简述:解读“原生态文化”
第九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首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简述:解读“原生态文化”
叶荫茵


2010年6月23至24日,由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和凯里学院主办的“人类学与原生态文化:第九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首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 (以下简称“原生态论坛”),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首府的凯里学院及有“苗疆腹地”之称的台江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台湾交通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和光明日报等30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8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论坛,会议共收到论文120余篇。

为期三天的人类学高级论坛由主题演讲、分论坛专题讨论、青年论坛、学术委员会会议、海峡两岸圆桌会议等几部分构成。论坛的主题围绕“人类学与原生态文化”展开,涉及原生态文化的理论梳理、个案研究、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原生态文化保护、经济社会发展与原生态文化开发和保护等多方面内容,视野开阔,争论激烈。以下就本次论坛的主要议题进行简要梳理。



一、关于“人类学视野中的原生态”的理论阐释

近年来流行词汇之一的“原生态”如何从人类学的学理范畴进行界定,是本次论坛的中心议题,与会专家的主题发言大多围绕此展开。中国社科院的翁乃群教授首先作了“被‘原生态’文化的人类学思考”的发言。他认为原生态是指在现代消费主义、文化产业化背景下民俗民间艺术文化活动或物品被贴上的“标签”,是主流强势话语对非主流事物的客位评判。原生态一词与人类学的学术概念和学理背,只是文化产业营销者基于消费者的欲望需求所创造的广告词。中国社科院的叶舒宪教授在“想象的‘原生态’”发言中同样质疑了这一概念的学术性。他认为现代社会在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都在以反原生态的模式进行,而所谓的原生态话语只是人类精神层面的自我安慰,是一种虚幻的想象。

针对原生态这一概念是否存在的问题,也有学者发表了不同的观点。厦门大学的彭兆荣教授在“论‘原生态’的原生形貌”的发言中,指出了在人类学的理论关照中和原生态相关或交错的八个概念,如强调时间维度原初性的“原始的”、强调事物发生客观性的“原生的”、强调历史变迁关联性的“原生性”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原生态进行了概念界定,即“原生态是一个特指的历史和文化存续体,一个特殊的地方知识和民间智慧,一个特定族群的认知和认同依据,一个特别的文化表述类型和范式,一个特色的艺术系统和技术魅力”。广西民族大学的徐杰舜教授以“建构人类学视野中的‘原生态文化’”为题,对不存在原生态文化一说提出了反批评。他认为原生态的学科定位应归属人类学,并以客位和主位研究、地方性知识、符号论等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最后回归到人类学视野,认为原生态文化是“文化相对论他者视角中的地方性知识。”

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的发言关注“历史之维和生命之维:‘原生态文化’的双重视野”。他认为对原生态这一概念的争论不能仅限于比喻式的定位和现象的描述,而应该深入到对由其引发的诸多问题的思考和回应中。因此他提出了双重维度的观点。以历史维度作为关照,原生态凸显了一种时间坐标和历史类型的相对性,即“通过与外在‘他者’的比较,突出其本有的自在与恒常,同时强调与外界无涉的独有特质和边界”。而从生命本原的维度看,原生态可视为一种与“礼”相对的“野”,其意义在于体现人与自然相关联的原初性、本真性和自在性。



二、关于“原生态与地方实践”的个案研讨

在本次论坛中,也有很多学者运用自己的田野积累,通过个案形式来对原生态进行探讨。中山大学的孙九霞教授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文化原真性研究——以岜沙苗族旅游社区为例”的报告中,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各利益相关者对岜沙文化原真性的多重塑造。她指出,文化原真性的逻辑起点来源于专家学者,而政府机构则搭建了“舞台化”的岜沙“前台”,但游客对原真性的体验取决于游客类型及其不同标准体系。而作为社区居民则是基于对自身原有的和真实的文化对原真性予以评判。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兰林友在“原生文化符号盗用、表述真实与文化消费——以小黄山畲族风情村为例”的发言中,认为小黄山畲族风情村的兴起表现了原生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表达的渴求,就旅游目标和动机而言,潜在的旅游者是汉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汉族实际上是在消费汉族自身及其浪漫化了的少数民族印象,表述的真与假并非是重要话题,原生态从而成为了一种文化再造、甚至是文化拼盘。徐新建教授的发言也列举了黔东南的侗族大歌事例,并分析了其在国家化和都市化进程中如何从原型到变体的转型。

本次论坛的海峡两岸圆桌会议在次日从凯里移师台江举行。人类学高级论坛副秘书长、四川大学教授徐新建主持,台湾佛光大学的翁玲玲教授、台湾明新大学范增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翁乃群研究员、赣南师范学院罗勇教授和贵州安顺傩文化协会秦发忠先生等专家学者,结合黔东南个案,就经济社会发展与原生态文化开发和保护论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对话。此外,在分论坛及青年论坛中,参会学者及代表也围绕不同地域的田野个案,对原生态在地方实践层面上的运用进行了精彩的论述。



三、关于“原生态和传统”的学术论辩

此次论坛的学术委员会会议特别邀请到《光明日报﹒国学版》的主编梁枢先生。在他和广西民族大学徐杰舜教授的主持下,中国人民大学的郑杭生教授及彭兆荣、叶舒宪、徐新建等学者就“原生态文化和传统文化之关系”展开了激烈的争辩。

郑杭生教授首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传统是现代人通过对过去的重构或者新构的方式所构建起来的,对现在仍然起作用的那一部分过去。由此而言,原生态文化不存在绝对性,而是作为一种相对性的存在,是一种保留在现代人记忆、话语和行动当中的,仍然对现在起到作用的那一部分过去。它像一切传统一样,既包含有生命力的东西,也包含无生命力的东西,并且在现代生活中发挥诸如社会整合剂等重要作用。彭兆荣教授则认为“原生态”这个概念,其指向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反思。人们试图通过这个概念的隐喻,去追索,去怀旧,或者是去恢复某一种我们传统有的东西。因此原生态也好,国学也罢,都只是一种“象”的表达,我们更应该去追寻“象”背后的“脉”,它根植在每一个族群、每一个区域、每一个人跟自然的关系之间。叶舒宪教授则认为十万年的口传文化构成了大传统,而三千多年的书写文化则是小传统。儒家、道家都源于大传统,这既是国学背后的那个根脉,也是我们所要追寻的原生态。徐新建教授以《论语》为端,认为“学而时习之”强调了内与外以及知与行的双向统一,传统应有多个层面和多种表现形式。“原生态文化”一词常被假定为“传统”、“前现代”,这代表了一种对人类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单一维度和线性坐标的认可。而古人的历史观讲求“循环”而非单线,是一个共识性的概念。由此来看国学,“国”一个边界,“学”一种文本,若仅此而已,二者都会异化。国学作为一个符号,应是立体的诠释系统,包括智慧、身体力行的实践层面以及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应当包括心、性和见习等这样一种完整的知行合一形态。



小结

总之,与会专家学者在本次论坛上表现出积极的参与热情,不同观点间展开了争锋相对同时又良性互动的论争。各方积极合作,以简约高效的多样化模式、由人类学、社会学及史学等多学科的宏观视野出发,围绕原生态的理论和个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对话。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相关媒体(《光明日报》)的介入,将论坛的学术话语扩展到学界之外,从而使本限于行业的内部交流与外部的社会实践关联为一体,体现出理论思辨对现实的参与潜能。


2010/8/19 21:50:28
lily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168
注册时间:2010/2/25

2010/11/22 21:02:58
linhan1998





角  色:超级版主
发 帖 数:365
注册时间:20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