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形象演变探微
发起人:lily  回复数:3  浏览数:19292  最后更新:2010/7/5 20:40:25 by wlim88com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10/6/23 10:27:31
lily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168
注册时间:2010/2/25
刘三姐形象演变探微
刘三姐形象演变探微

纳西族 杨宁宁

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中,壮族的刘三姐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人物,她不仅享誉全国,而且蜚声海外。有关刘三姐的民间传说、故事、山歌、戏剧、电影、诗歌、小说问世的不下百种,在这些有关刘三姐的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几乎没有两个刘三姐形象是相同的,相似的也很少,有差别的倒是很多。显然在流传的过程中,其形象发生了演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演变呢?

刘三姐,又叫刘三妹、刘三娘,这是不同辈份和年岁的人对她的不同称呼。有关刘三姐传说的文献史料最早的当数广东阳春县春湾铜石岩(又名通真岩)内石刻“乾化乙亥重阳日,刘仙三姐歌台”[1]。乾化乙亥为五代十国后梁乾化五年,即公元915年,距今已一千多年。从流传的地域看,有关三姐的传说及山歌响遍两广、云贵、湖南、江西及台、港。

笔者将几十及上百个作品的刘三姐进行归类、分析、比较,认为其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以建国前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为主。在这些传说中,刘三姐留给人们的形象是出身贫寒,心地善良,聪明过人,又能歌善唱,而且勤劳能干。传说有三个秀才,带着几船歌书要与三姐对歌,结果唱了三天三夜,始终唱不过三姐,最后他们一气之下,把所有歌书翻到河里。[2]三姐是个非常勤劳能干的农家女,无论插秧种地,还是打柴挑水,她都远远胜过哥哥和其他人[3]。三姐为人心地善良,对贫穷弱小者极力相帮。她解救被恶霸欺侮的姐妹[4]。她嫉恶如仇,不爱金钱富贵。她用山歌骂得财主恶少吐血,骂得他们落荒而逃[5]。她与劳动青年凤哥相爱,并愿与他结亲[6]。民间传说中刘三姐,是个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仙人、神人。她会遁形,懂法术,她有时将脚放进炉灶里当柴烧,她能将石头煎成软糍粑。她能唤来飞禽走兽为她干活[7]。她唱山歌遭到哥哥的反对,禁止不成,哥哥几次加害她[8]。第一类的刘三姐形象质朴无华,纯真开朗,浑身散发着山野的气息,毫无雕凿痕迹。

第二类的刘三姐以南宋至晚清的文献史料为主。在许多地方志、风物志及笔记小说中,刘三姐留给人们的形象是通经史,解音律,才思敏捷,能歌善唱、守礼教、具有贤淑风范的大家闺秀。明代(?)孙芳桂在《歌仙刘三妹传》中说三妹“甫七岁即好笔墨,聪明敏捷,时呼为女神童。”[9]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盛赞刘三妹“年十二,淹通经史,善为歌,千里内闻歌名而来者,或一日或二三日,卒不能酬和而去。”[10]清代张尔翮在《古今图书集成》里对三姐的描写就更让人感到可笑,三姐是“年十五,其父受聘于林氏,和歌者仍终日填门,无一较胜。至其貌之羞花掩月,光彩动人,见之者无不神怡意荡,但授受之礼甚严,终不可犯”,三姐始终“礼尊宾主,言谈举止,皆以歌为节。”[11]在封建文人的丰富想象中,在他们的“妙笔”渲染下,刘三姐从一个农家女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博古通今,谈吐文雅,举止稳重,格守礼法的大家闺秀,与她婚配的也不再是劳动青年,而是博学多才的秀才书生。这第二类的刘三姐矫揉造作,散发着一股学究气,迂腐气,与第一类刘三姐简直大相径庭。

第三类的刘三姐是以建国后整理、面世的民间传说、戏剧、电影、诗歌、小说为主,在这一类的刘三姐作品中,收集改编者们摒除了封建文人强加给三姐的文雅博学、装腔作势又华而不实的糟粕,继承吸收了民间传说中的精华,在三姐朴实善良、勤劳能干、能歌善唱的基础上,赋予她很高的阶级觉悟,强烈的反抗斗争精神。这一类的刘三姐留给人们的形象是在能歌善唱的同时,具有顽强不屈的反抗斗争精神,并能带领组织群众一起反抗财主的剥削压迫。像今人所创编之歌舞剧第二场,当恶霸财主莫海人带领打手强占茶山时,三姐号召乡亲们唱道“众人天,众人地,众人河川众人山,众人茶山众人管,与他莫家不相干”。[12]当乡亲们耽心“莫家财多势大,和官府常来常往,你怎能斗得过他”时,三姐鼓动乡亲们“一根木柴难起火,柴多火苗高过天,只要穷人同心意,不怕莫家霸茶山”。[13]“上山有棍打得蛇,下水有网捉得鳖,有理敢把皇帝骂,管你老爷不老爷”[14]。在侬易天的长篇叙事诗《刘三妹》里,对于土官的欺压凌辱,三妹与情人“板汤英雄特江”进行了不屈的反抗和斗争,他们不仅用山歌,还用弓箭和拳头作武器。音乐故事影片中的刘三姐,更是勇敢中见机智,大胆中显泼辣,幽默中有嘲讽,具有强烈鲜明的个性。

尽管三种类型的刘三姐形象差异极大,但是万变不离根本,最能代表刘三姐本质特点的能歌善唱和聪明智慧,在每一种类的刘三姐形象中都占据主要位置。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的改变,最终导致了刘三姐形象发生演变。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些情节、主题和形象的演变呢?

笔者认为,导致刘三姐形象发生演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有这么几点:

1、 民间文学的自身特点是形象变化的第一个因素。

有关刘三姐这个人物和故事,最早来自壮族的民间传说。民间文学的基本特点是它的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而“民间文学作品由于采用集体的、口头的创作和传播方式,便直接决定了它本身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状态之中”[15]。民间文学的创作者们是以劳动人民和民间艺人为主。他们大多数不会书写认字,没有多少文化,这使得他们的文学创作必然是集体的、口头的。“劳动人民总是根据多方面的生活需要,对原作品进行不间断的加工、润色和增删、改动,使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较之最初的形态更为完美,使它社会作用也更加扩大”[16]。刘三姐民间传说的口头创作和口头传播的方式,决定了这些作品从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到人物形象的变化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这些民间传说的传播主要依赖于口头,而口头传播者往往就成了再创作者,他的再创作总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根据自己的审美意识,根据群众的需要和好恶去进行的。这种改动性的再创作,常常是不自觉的,但却“是按照民间文学艺术传统的规律自然而然地变动,并非故意改动的”[17]。所以在各种传说中刘三姐的形象千差万别,就不足为奇了。而故事情节、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的不同,正说明了干百年来,刘三姐在口头流传中不断地被劳动人民进行增删、润色,使每一个刘三姐更具有了那一地区、那一时代的特点,更符合当时当地的具体情景、风俗习惯了。有的刘三姐传说与当地的风物景致联系在一起,象柳州鱼峰山鲤鱼岩的传说,贵县(今贵港)伏船山的传说,肇庆七星岩钟鼓洞的传说等。有的三姐传说和山歌掺杂着当地的方言俗语和民族语言,更显出浓郁的乡土气息。象贵县的三姐传说描写三姐劳动的歌谣:“刘三姐,本实贤,插尽南山九垌田。九个田头企九企(站),禾根直直行连连”[18]。再有三姐嘲笑秀才的山歌“一巴掌二闭犁}(拍掌叹息的样子),放你巍巍哭去归,回句歌词回不出,枉兄你吔(怎么)为歌师”[19]。

2、 收集改编者审美意识的差异是形象演变的又一因素。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无论民间文学还是作家文学的创作者,在从事文学艺术的创作时,总是自然而然地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社会的认识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作品的人物中。由于每一个创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阶级地位不同,文化背景和世界观不同。所以,在他们的作品里会体现出不同的思想认识和审美意识,那怕是对同一人物同一主题的处理,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像第二类刘三姐的创作者们多是生活于封建时代的文人,他们在接受了传统的儒家教育,饱读经书之后,思想认识和审美心理接受了封建礼教的一套,因此他们完全抛弃了民间传说中充满野性的刘三姐,而以自己的审美意识来塑造他们心目中的刘三姐。在他们看来,刘三姐如此聪明智慧,一定是才学超群、品貌出众的,一定是精通经史,饱读诗书的;刘三姐善唱山歌,出口成章,能击败无数个前来对歌的秀才、书生,她一定深谙音律,能解妙音,比一般秀才更博学多才。这样一个备受众人赞扬喜爱的女子,在封建时代一定是一个悟守礼教,具有贤淑风范的大家闺秀。这样的刘三姐,才是符合封建礼教的道德规范的,才是美的,才是有才学的,令人敬佩的。而在民间传说的创作者——壮族劳动人民看来,勤劳能干,样样农活拿第一;能歌善唱,对歌百问难不倒;朴实善良,具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社会经验,就是聪明智慧,就是实实在在的美,就是他们敬佩的英雄。在这样审美意识的认同下,便有了第一类的刘三姐的民间传说。虽然两种类型的刘三姐大相径庭,但却符合每一类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和逻辑思维,符合他们各自的世界观、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

3、 作品鲜明的时代特性是形象变化的第三个因素。

生活在每一个时代的文学作者,他的思想无不受着这一时代的影响,而他创作的每一部作品无不体现出这一时代的鲜明特性,不可能超前,也不可能滞后。这是文学创作的普遍规律,即使是对民间文学和历史文学的改编也不例外。刘三姐形象的演变正是在流传和改编过程中,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1958年,在毛泽东同志倡议下,全国掀起了一个搜集民间文学,抢救民族文化遗产的采风运动。同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会上提出了“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大力推广,加强研究”[20]的民间文学工作方针。一个群众性的民间文学搜集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广西各地有关刘三姐的传说再次被收集整理出来,象萧甘牛发表于《新观察》的《刘三姐》故事,及各县收录于《广西壮族文学资料》中的几则刘三姐传说等(《壮族文学史》编辑室1960年编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了彩调剧和歌舞剧的《刘三姐》,诞生了侬易天的长篇叙事诗《刘三妹》及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音乐故事片《刘三姐》。80年代中诞生了李文光的章回小说《刘三姐传奇》,90年代初诞生了柯炽的长篇小说《刘三姐》。这些便是第三类刘三姐的代表作。第三类刘三姐形象产生于建国之后。新中国的建立,人民当家作主,扫除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荡涤着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一方面,文化工作者们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接受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熏陶,思想觉悟大大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依靠武装斗争,依靠发动人民群众夺取政权的,这一事实己被中国革命的胜利所证实。因此,弘扬无产阶级正气,歌颂党的领导,表现劳苦大众的反抗斗争,成为当时文艺创作的主旋律。这种时代精神同样被贯穿于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改编创作中。五六十年代收集整理出版的刘三姐传说,及改编创作的戏剧电影,与建国前的传说最大的不同是突出了刘三姐与统治者的反抗斗争。这种斗争一是通过禁歌与反禁歌的斗争来表现,过去传说禁歌主要来自刘三姐的哥哥,现在改为财主禁歌。财主禁歌的理由是三姐唱歌蛊惑人心,聚众闹事。这样就由三姐和哥哥的矛盾斗争改为三姐与财主的矛盾斗争,矛盾的性质就由人民内部矛盾变为阶级矛盾。二是通过三姐拒绝财主求婚,愿和一个会唱歌的劳动青年结亲,并大胆地对财主揶揄嘲笑,来表现与财主的斗争。一些整理改编的作者,在改造这些情节和人物形象时,各自谈了想法和认识。像收录于《壮族民间故事》的“宜山县刘三姐的传说”的收集者邓建业,说过:“一般人都认为三姐的死,是她哥哥亲手迫害的。而现在我所整理的这篇采自宜山老人韦丙兴的说法(三姐受胡员外儿子欺负),我觉得这种说法更为合情理些。因为刘家是贫苦农民,当然刘正夫也是忠诚老实的农民,无论恶势力如何迫害,他都不忍心害自己心爱的妹妹。”[21]叙事诗《刘三妹》的作者侬易天,在长诗后附有《关于“刘三妹”原传说及其写作》一文,在文中谈到创作刘三妹形象构思时说:“我觉得刘三妹只作为一位聪明善唱,勤劳能干的人来塑造是不够的,她还应该是一位富有反抗斗争性格的人物”[22]。因此他根据传说中三姐反抗胡员外儿子欺压的线索,将这一情节扩大,用五章篇幅来表现三妹的勇敢不屈的反抗性格。歌舞剧和电影《刘三姐》的创作,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上,在剧情创作中“着眼于写阶级斗争”,[23]“把刘三姐塑造为劳动人民的喉舌,让她和封建统治者面对面地进行斗争”[24],使她具有勇敢、乐观、聪明善唱、倔强不屈的个性。把刘三姐写成了一个以歌为武器,敢于向反动统治阶级正面挑战的叛逆女性,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力量和气概完全压倒了剥削阶级。客观地说,刘三姐的阶级觉悟和斗争力量,在这里多少有些被夸大和拔高了。象歌舞剧“脱险”一场有群众唱道“唱到皇帝倒龙位,唱到穷人掌乾坤。”显然,封建社会的农民很难有这样高的阶级觉悟和思想认识,这是已经解放了十余年的劳动人民的心境和精神状态的体现,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的。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刘三姐形象在千百年间发生多次演变,这既是民间文学自身特点发展的必然结果,又与时代收集改编者的思想觉悟和审美意识有密切联系。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学习和研究各民族的民间文学是有益的。

注释:
[1][2][3][4][5][6][7][8][9][18][19][21]覃桂清《探索歌仙千古之谜:刘三姐纵横》,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10][11]《“刘三姐”资料汇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12]
[13][14][25]歌舞剧《刘三姐》剧本,广西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15][16]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
[17]
[20]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
[22]侬易天:《刘三妹•后记》,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
[23][24]贾芝:《民间传说刘三姐的新形象》,载《文学评论》,1960年第5期。

2010/6/23 22:13:30
linhan1998





角  色:超级版主
发 帖 数:365
注册时间:2010/2/24

2010/6/24 16:13:30
chpd1919





角  色:版主
发 帖 数:271
注册时间:2010/2/23

2010/7/5 20:40:26
wlim88com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154
注册时间:2010/2/23
这个视角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