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搜索
|
返回网站首页
传统文化与文学
→
文化园地
→
思想之花
→
“人文研究需从阻碍中解放出来”
“人文研究需从阻碍中解放出来”
发起人:chpd1919 回复数:
2
浏览数:
16795
最后更新:2010/6/2 23:15:07 by lily
简洁模式
完整模式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从旧到新
从新到旧
2010/5/31 20:31:23
[
只看该作者
]
#1
chpd1919
角 色:版主
发 帖 数:271
注册时间:2010/2/23
回复
编辑
删除
“人文研究需从阻碍中解放出来”
“人文研究需从阻碍中解放出来”
陈菁霞
--------------------------------------------------------------------------------
“中文世界关于人文研究的种种,呈现着十分混杂的现象。原因很多,单从中国学术发展的内部来看:‘五四’以来,中国学术界流行着实证主义与科学主义,以致在人文研究领域之中的许多人都认为应该把人文研究变成他们所‘了解’的科学研究,人文学科变成人文科学”。
近日,在北
京大学、中华青年精英基金会主办,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承办的首届“北京大学博雅论坛”上,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林毓生就“在中西对话的脉络中如何推展中国的人文研究”做了主题演讲。其中,林毓生综合柏拉图、康德、儒学传统、以及20世纪中的韦伯、怀海德以及博兰尼的一部分理念,分析所谈问题:如何在人文研究领域发挥理性的生命力——包括如何建立有资源的问题意识以及如何进行有成果的反思。
林毓生认为,要在一定程度之内达到这样目的,首先必需从实证主义与科学主义所产生的阻碍中解放出来,然后再从认识理性的性质中成长。林毓生以柏拉图《对话录》里关于米诺和苏格拉底谈论的“德行”问题为例,指出苏格拉底所使用的诗的语言的涵义是很显明的:人性具有神圣的成份,人需要根据人性中的正面资源来找寻、来认识宇宙、人生的意义(包括“什么是德行”?)。这种看法与儒学传统中“天人合一”、“尽心、知性、知天”的理念是相通的,也与希伯来传统中“上帝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人”相通。换言之,希腊、中国与希伯来传统有一个共识:人性与超越有内在的联系。人是万物之灵,这种灵性(包括人的自觉意识、反思能力所蕴涵的理性)本身是不假外求的价值的载体。它有客体的一面,也有主体的一面。当我们想找寻人生的意义的时候,这找寻的本身已经相当地蕴涵了人生的意义。“假若上述观点正确的话,则‘人文学科’所关心的问题,基本上是无法用‘科学方法’以及一般人所理解的‘社会科学’来解答的;虽然社会科学的成果可以作为‘人文学科’研究人员的参考”。
在林毓生看来,与社会科学关心人类活动的“功能”与“功效”不同,人文学科是追寻人生意义的创造性活动;肯定人的价值,客体与主体创造性的整合,是人文研究的最大特征。林毓生援引王国维的境界说和庞加莱的学术发现四阶段理论,论证推进学术研究的外在条件是“在制度上和文化氛围中提供给研究者不受外界打扰的时间和空间”。而在内在条件方面,林毓生强调,要超越实证主义与科学主义的人文研究,树立问题意识,避免“错置具体感的谬误”。对此,北大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先生在“西化阴影下的儒学创新”的演讲中表达了同感。
秉承自由主义的林毓生先生与当代新儒学的代表杜维明先生同台演讲对话,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思潮在五四新文化新思想运动发源地的再汇聚与再出发。通过这场“高端、高知、高见”的学术盛宴,为中国崛起挖掘文化命脉,为中华民族复兴注入文化的新鲜血液。
原载:《中华读书报》2010-05-26
2010/5/31 23:55:32
[
只看该作者
]
#2
wlim88com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154
注册时间:2010/2/23
回复
编辑
删除
2010/6/2 23:15:11
[
只看该作者
]
#3
lily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168
注册时间:2010/2/25
回复
编辑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