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剔骨故事流变及其文化内涵
发起人:yijinliangsi  回复数:0  浏览数:4867  最后更新:2019/4/27 21:30:01 by rainning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19/4/27 0:06:55
yijinliangsi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1
注册时间:2019/3/1
哪吒剔骨故事流变及其文化内涵

[align=center]2020171499

王欣怡



[/align]

[align=center]

[/align]摘要:

哪吒割肉剔骨的故事原本记载于佛教典籍中,体现出佛教对于修行的思想。哪吒形象进入世俗领域后,由于佛教的修行思想与中国传统观念有所矛盾,这一情节也开始发生演化,于是哪吒割肉剔骨成为父子矛盾的体现。《封神演义》中这一行为又被演绎为舍身救亲的孝行,但其后的思维逻辑却仍然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

:哪吒;割肉剔骨;佛教思想;世俗化








哪吒是我国传统神魔小说中的人物,关于哪吒身世中“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后以莲花化身复生的桥段更是家喻户晓,这一故事情节也经历了一定的演化过程。本文即以这一故事情节为研究对象,梳理其文本演变并探究其中的文化内涵。








一、佛教思维下的哪吒故事:抛去外物,明心见性








哪吒这一人物形象最初源自佛经,“哪吒”一名本为梵文音译。在现存文献中,关于哪吒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北朝,古印度马鸣著,北凉昙无谶译《佛所行赞》中写道:“今王生太子,设众具亦然。毘沙门天王,生那罗鸠婆。一切诸天众,皆悉大欢喜。”[size=10.5pt][①]







指出哪吒为毗沙门天王之子。此处“哪吒”即是“那罗鸠婆”的音译。唐朝不空所译《毘沙门仪轨》中也有“天王第三子哪吒太子,捧塔常随天王”[size=10.5pt][②]







的记述。





哪吒割肉剔骨的故事目前最早见于北宋释道原所撰《景德传灯录》:“那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于莲华上为父母说法,未审如何是太子身?”[size=10.5pt][③]







南宋《五灯会元》也有记载:“哪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现本身,运大神力,为父母说法。”[size=10.5pt][④]







这两条记述都十分简略,仅提及哪吒剔除骨肉后由人成圣,脱离凡俗。但同时也能看到,哪吒在剔骨前后发生了身份的转变,“为父母说法”“运大神力”都说明哪吒在剔骨之后有了更进一步的修为,在与父母的关系上,哪吒由父母之子转化为可以为其说法的导师,即“剔骨”是由人成圣的关键环节。《景德传灯录》与《五灯会元》都是佛教典籍,而这一故事体现的也是佛教的修行思想。





佛教有苦行、舍生等观念,认为身体是获得解脱的巨大阻碍。如《

大庄严论经》中就有

“此身不清净,九孔恒流汗,臭秽甚可恶,乃是众苦器”[size=10.5pt][⑤]







的说法。《法苑珠林》卷二四引《弥勒菩萨所问本原经》中也说道:“佛告阿难,我以十事,致最正觉,何等为十?一所有一切无所爱惜,二妻妾,三儿子,四头目,五手足,六国土,七珍宝财物,八髓脑,九血肉,十不惜身命,我以十事,疾得佛道。”[size=10.5pt][⑥]







佛教将外物包括身体看作虚妄与羁绊,因此想要修成正果就需要摆脱身体这一外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南北朝到唐宋,多有佛教徒舍身修行的记载,或为焚身供养,或为割肉布施。如《法苑珠林》卷八一引《四分律》:“王问言:慧灯教汝行十恶邪?答言实尔。王复问言:可有方便行十善不?答言有,问言:何者是邪?彼答言:若能生食其肉,饮其血,乃得行十善。时王慧灯……即取利刀自割股肉,以器盛血,授与彼人。”可见身体是可以随时舍弃的。哪吒故事中

“析肉还母,析骨还父”就是为了抛却身体幻象,以求明心见性得证果业。








二、世俗理解的哪吒故事:父子冲突,奋怒而为








宋元时,哪吒的形象开始出现在杂剧中。现存有元杂剧《二郎神醉射锁魔镜》《猛烈哪吒三变化》,另有《哪吒神力擒巡使》《哪吒太子眼睛记》仅存题目。杂剧主要聚焦于哪吒除妖故事,并未提及哪吒剔骨还父一事。至明初成书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这一故事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这时哪吒已经有了一个从出世到成神的完整故事,剔骨还父一事也与哪吒闹海、莲花化身的著名情节相连。《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哪吒”一条中写道:








哪吒本是玉皇大帝驾下大罗仙……因世间多魔王,玉帝命降凡,以故托胎于托塔天王李靖。……生五日,化身浴于东海,脚踏水精殿,翻身直上宝塔宫。龙王以塔殿故,怒而索战。帅时七日,即能战,杀九龙。老龙无奈何而哀帝,帅知之,截战于天门之下,而龙死焉。不间时上帝坛,手搭如来弓箭射死石记娘娘之子,而石记兴兵,帅取父坛降魔杵,西战而戮之。父以石记为诸魔之领袖,怒其杀之以惹诸魔之兵也。帅遂割肉刻骨还父,而抱真灵求全于世尊之侧。世尊亦以其能降魔故,遂折荷菱为骨,藕为肉,系为胫,叶为衣而生之,授以法轮密旨……[size=10.5pt][⑦]
















这关文字完整叙述了哪吒闹海、射杀石矶之子、割肉还父又以莲花复生的过程。其身世原本为玉皇大帝驾下神仙,因下界除妖而投生于李靖家,这就为其后来“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埋下了伏笔。随后哪吒闹海并射杀石矶之子则是这一矛盾的导火索。李靖因哪吒闯下大祸而发怒,哪吒割肉剔骨躲到世尊之侧则是为了“求全”。这一情节就将原本佛教故事中哪吒舍身得成正果的修行意味完全消解,而将哪吒割肉剔骨置入父子矛盾这一环节之中。《西游记》中关于哪吒身世的情节与其大致相同:








这太子三朝儿就下海净身闯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要抽筋为绦子。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奋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一点灵魂,径到西方极乐世界告佛。佛正与众菩萨讲经,只闻得幢幡宝盖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将碧藕为骨,荷叶为衣,念动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运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size=10.5pt][⑧]
















这里哪吒与其父的矛盾冲突更加激烈,李靖因哪吒闯下大祸,“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愤怒之下才割肉剔骨,向佛祖求救。





在儒家的世俗观念中,无故毁伤身体是不被理解的。《孝经·开宗明义章》即写道:“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size=10.5pt][⑨]








出家修行的理由显然不够充分。脱离了佛教语境,普通百姓无法理解为何修成正果需要抛弃身体,如果要使这一情节合理化,那就只好解释为哪吒与父亲之间产生了矛盾,将哪吒的修行之举转化为父子间的针锋相对。哪吒割肉剔骨,是在父亲盛怒之下被逼无奈的愤怒之举,还于父母,便是要斩断这一层血缘关系。哪吒与其父的矛盾关系在佛经故事中并没有提及,应是哪吒故事传入中国后的衍生。关于这一关系的记述最早出现在宋朝,苏辙曾在《哪吒诗》中写道:“北方天王有狂子,只知拜佛不拜父。佛知其愚难教语,宝塔令父左手举。儿来见佛头辄俯,且与拜佛略相似。”[size=10.5pt][⑩]







可以推测,或许正是哪吒形象进入世俗文学领域后,人们无法理解其割肉剔骨的行为,才演绎出哪吒与天王产生矛盾的情节来解释这一做法。





另外,值得注意的还有哪吒身份上的两个变化。为了使哪吒故事脱离佛教思维走向世俗化,哪吒的身份也渐渐有所调整。首先,哪吒不再是佛教人物,而成为了道教神仙。《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写其本是“玉皇大帝驾下大罗仙”;在《西游记》中,哪吒也在天庭为将,听奉玉帝差遣。这应是隋唐三教并行以来佛道相争的结果,却也消解了“析肉还母,析骨还父”这一情节的佛教意蕴。由此哪吒的出身摇身一变,转而倾向于本土产生的道教。此外,哪吒形象由成人变为孩童。哪吒的孩童形象也使得这一情节更加容易被人接受。在早期的佛教文献以及元杂剧中,哪吒一直都是一个威风凛凛的将神形象,却并未显示其孩童身份。而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与《西游记》中,都指出哪吒割肉剔骨一事发生在他出生不久,一说“生五日”,一说“三朝儿”,哪吒在《西游记》中的穿着打扮也全然是童子的形象。相对于一个成年的将神而言,孩童在负气之下做出这种在人们看来“不理智”的过激行为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三、矛盾消除后的佛教逻辑:毁身救亲,不失为孝








《封神演义》基本融合了《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与《西游记》中关于哪吒出身的故事情节,却将哪吒割肉剔骨这一情节中与父亲之间的矛盾意味大大消解。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与《西游记》中,哪吒割肉剔骨尚且是在“父欲杀子”这种矛盾下的“奋怒”之举,在《封神演义》中,哪吒的这一行为则全是出于孝道:








真人忙叫:“哪咤,你快去!四海龙君奏准玉帝,来拿你父母了。”哪咤听得此言,满眼垂泪,恳求真人曰:“望师父慈悲弟子一双父母!子作灾殃,遗累父母,其心何安。”道罢,放声大哭。真人见哪咤如此,乃附耳曰:“……如此如此。可救你父母之厄。”哪咤叩谢,借土遁往陈塘关来。……且说哪咤飞奔陈塘关来,只见帅府前人声扰攘。众家将见公子来了,忙报李靖曰:“公子回来了。”四海龙王敖光、敖顺、敖明、敖吉正看间,只见哪咤厉声叫曰:“‘一人行事一人当’,我打死敖丙、李艮,我当偿命,岂有子连累父母之理!”乃对敖光曰:“我一身非轻,乃灵珠子是也。奉玉虚符命,应运下世。我今日剖腹、剜肠、剔骨肉,还于父母,不累双亲。你们意下如何?如若不肯,我同你齐到灵霄殿见天王,我自有话说。”敖光听见此言:“也罢!你既如此,救你父母,也有孝名。”四海龙王便放了李靖夫妇。哪咤便右手提剑,先去一臂膊,后自剖其腹,剜肠剔骨,散了七魂三魄,一命归泉。四龙王据哪咤之言回旨。[size=10.5pt][11]
















可见哪吒割肉剔骨一事先是出于保护父母的孝心,后是源于太乙真人的计策。对于哪吒这样一个人物来说,因为与父亲的矛盾而毁伤身体或许并不符合当时人们对于一个完美英雄的期待,而“救父母之厄”的理由则显然更加正当。故此在《封神演义》中,哪吒的这一举动便被描写成为救父母主动而为,被赋予了一层浓郁的“孝”的色彩。在许许多多毁伤身体的理由中,为父母尽孝显然是当时最能够被世人所接受,并且值得受到褒扬的。自隋唐以来,关于“割股奉亲”“割股疗亲”等事件的记载不绝于史。《全唐文

·卷九一五·隋司徒陈公舍宅造寺碑

》:“公讳杲仁,字世威。……事亲后,亲病须肉,时属禁屠,肉不可致,公乃割股以充羹。”[size=10.5pt][12]







《新唐书·王友贞传》:“王友贞怀州河内人……母病,医言得人肉啖良已,友贞剔股以进,母疾愈,诏旌表其门。”[size=10.5pt][13]







据《新唐书·孝友传》,当时多有此类事,并且都受到了朝廷的褒奖。这一行为从隋唐一直延续到明清,甚至在明清的许多戏曲作品中被常常演绎,如《节孝记》《三割股》《董孝》等等。探究《封神演义》中哪吒割肉剔骨以救亲行孝的内在逻辑,其实与此类“割肉奉亲”的思维模式是相同的,虽然毁伤身体在传统的价值观中被视作不孝的行为,但如果是为了救治父母,那也可以被视作孝行。





但是这一关于孝道理解的思想根源其实也与佛教有关。在佛教传统的舍身故事中,割肉奉养的对象十分广泛,舍身的范围并不仅仅包括供佛祈福,渡善感化,还有供养父母。如《大方便佛报恩经》中就记载了须阇提太子在逃难路上无粮,

为了不使父母饿死而割肉供养;也记载了忍辱太子为治疗父亲之疾挖眼而死之事。这便为佛教对于孝道的阐释提供了依据。《法苑珠林》中有一段对话阐释了毁伤发肤与忠孝之间的关系:“邪惑问曰:‘夫父母之体不可毁伤,何故沙门剃发去髭,反先王之道,失忠孝之义耶?方外对曰:‘若夫事君亲而尽节,虽杀身而称仁;亏忠孝而偷存,徒全肤而非义。论美见危而致命,礼防临难而苟免,何得一槊而避死伤,雷同而顾肤发。……”[size=10.5pt][14]








这是一种佛教思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世俗观念相调和的产物,指出毁伤身体并非违反忠孝之义,若为侍奉君亲,即便身死也可称忠孝;如果苟且偷生,即便保全也是违反道义。这便将佛教舍身思维置入了中国传统的伦理框架之下。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中,舍身供佛与割肉奉亲相比,显然后者更能令人接受,故此才能史不绝书。





《封神演义》为了化解哪吒与父亲的矛盾,将这一情节演化为哪吒为了救父母之命割肉剔骨,无疑便是处于这种思维模式之中。在哪吒故事的流传过程里,其身上的佛教特征被一点点去除,《封神演义》里帮助哪吒以莲花化身复生的甚至也不再是世尊如来而是道教神仙太乙真人。至此,从表面来看,哪吒已经彻底完成了本土化,变成了一个道教人物。但是从割肉剔骨这一情节的思想内核来看,仍然无法根除佛教对于这一角色的影响,这一情节的演变也反映出了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不断碰撞融合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



]

吴承恩著:《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版





[2]

[



]

许仲琳编:《封神演义》,中华书局,

2002

年版





[3]

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4]

刘荫柏编:《西游记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版





[5]

付方彦

.

哪吒形象流变研究

[D].

长沙理工大学

,2014.



[6]

吕昂

.

从《大方便佛报恩经》看佛教中国化

[D].

南京大学

,2014.



[7]

刘文刚

.

哪吒神形象演化考论

[J].

宗教学研究

,2009(03):178-183.



[8]

金宝祥

.

和印度佛教寓言有关的兩件唐代風俗

[J].

西北师大学报

(

社会科学版

),1958(01):34-44.




[size=9.0pt][

[size=9.0pt]①

[size=9.0pt]]








《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四)》,中华书局,

2012

年,第

192

页。







[size=9.0pt][

[size=9.0pt]②

[size=9.0pt]]








刘荫柏编:《西游记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350

页。







[size=9.0pt][

[size=9.0pt]③

[size=9.0pt]]







[



]

道原著,顾宏义泽注:《景德传灯录译注(

4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1943

页。







[size=9.0pt][

[size=9.0pt]④

[size=9.0pt]]








刘荫柏编:《西游记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364

页。







[size=9.0pt][

[size=9.0pt]⑤

[size=9.0pt]]







[



]

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第二册),中华书局,

2003

年版,第

729

页。







[size=9.0pt][

[size=9.0pt]⑥

[size=9.0pt]]








同上,第

531

页。







[size=9.0pt][

[size=9.0pt]⑦

[size=9.0pt]]








刘荫柏编:《西游记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371

页。







[size=9.0pt][

[size=9.0pt]⑧

[size=9.0pt]]







[



]

吴承恩著:《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1004

页。







[size=9.0pt][

[size=9.0pt]⑨

[size=9.0pt]]







[



]

李隆基注,

[



]

邢昺疏,金良年校点:《孝经》,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5

页。







[size=9.0pt][

[size=9.0pt]⑩

[size=9.0pt]]







[



]

苏辙著:《苏辙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21

页。







[size=9.0pt][11]







[



]

许仲琳编:《封神演义》,中华书局,

2002

年版,第

100

页。







[size=9.0pt][12]







[



]

董皓编:《全唐文》,中华书局,

1983

年版,第

9531

页。







[size=9.0pt][13]







[



]

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

1975

年版,第

5600

页。







[size=9.0pt][14]







[



]

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第四册),中华书局,

2003

年版,第

165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