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搜索
|
返回网站首页
传统文化与文学
→
教学园地
→
研究生之家
→
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 金美玲
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 金美玲
发起人:meiling 回复数:
0
浏览数:
3902
最后更新:2016/12/18 18:04:07 by rainning
简洁模式
完整模式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从旧到新
从新到旧
2016/12/18 17:10:06
[
只看该作者
]
#1
meiling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7
注册时间:2016/10/9
回复
编辑
删除
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 金美玲
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 1120166009 金美玲
学术研究方法
1. 古代 — 义理、考据、辞章方法
中国古代的学术研究方法分三种,义理、考据、辞章是桐城派三位一体的论学论文术语。简单解释为,义理则以微言大义的方式对文本进行多层次的解读,更为重视思想层面;
考据则以文本为基础强调文献的实证;辞章则是对学科的方法研究。义理与考据的方法古已有之,辞章之法则为后起之秀。姚鼐在《述庵文钞序》表示:“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辞章也。”。
二. 随着社会的开放与发展,方法已经由过去的单一趋向想在的多元化、并引进西方理论
1. 考据学
考据学是一种治学方法,又称考证学或朴学,主要对古籍加以整理、注疏、辑佚等。对于考据学,梁启超在“概论”中有几句扼要的话:其治学之根本方法,在“实事求是”,“无证不信”。
其研究范围,以经学为中心,而衍及小学、音韵、史学、等等。清人非常重视考据学的方法,并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其与时代的变革有关。明末清初的爱国志士,
他们的学术研究是反对宋明理学的空谈心性而起;在清初的高压之下,政治梦想也只能依托于识字读经。
考据学是20世纪初,古代文典文学研究中的主要方法之一。起源于王国维把这种方法应用于宋元戏曲的研究当中。然而胡适则把这一方法向前发展的人物。胡适在“五四”
运动初期倡导文学革命,并确立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归纳的理论、历史的眼光和进化的观念”,并应用到自己的研究实践当中,写作《白话文学史》。另外对历来不被重视的
白话诗人及其诗歌进行考证和评价。并对《红楼梦》作者的考证,从作者的生活经验等方面去看作家和作品关系,也对研究这部著作很大的启示。以进化论的观点和考据学的方法来
研究古典文学,在此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辩》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以原因在于一是“五四”时期,受到当时反封建文化思潮的影响;二是把传统的考据学法和进化伦等
现代理论结合起来用于古史研究。从而可以看出,其研究方法,一旦和时代的革命运动与进步思潮结合起来,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成就。
2. 二重证据法
二重证据法指的是,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的方法。1925年,由王国维提倡,“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
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意思是运用“地下之新材料”
与古文献记载相量印证,以考古代历史文化,成了一种公认科学的学术正流。王国维还有陈垣、胡适是20世纪中国新历史考证学的奠基人和出色代表人物。
3.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源于20世纪初的现代语言学,通过不同的发展线索和阶段,成为人类学、社会学、符号学、文学、文化研究等学科的理论范式和20世纪最有影响的方法论。
结构主义在中国的引进,始与对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介绍,其经历了漫长的时期。随着西方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持续引进,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在一步步的深入,
对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及叙事学理论具有很大的影响。结构主义采用形式主义“模式分析”方法外,还形成了是个文本阐释理论、叙事分析理论和符号学理论。
4. 叙事学
叙事学是受结构主义的影响而产生。源于20世纪60年代法国,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90年代便更兴起,吸引了各界学者的研究与运用。叙事学对复调现象的把握、
对叙事时间的考察、对叙事策略的重视上引起了中国学者对文本艺术建构的重视,同时也开启了中国文学批评家的视野,改变了考察作品的传统视角、扩展了文学批评的
关注对象,并促使中国文艺理论家们注重对文学叙事的跨学科研究,深化了文学的人本研究,由此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学理论,为中国文艺理论、中国文学批评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与我们研究直接关联的是,对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的领域,提供了以往中国学者不曾涉及的观察视角,与传统的小说戏曲研究有所不同,有效地描述中国小说戏曲的内在特性,
且便于操作运用。较早将叙事学理论应用于中国小说研究,有陈平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运用叙事学理论深入阐释中国小说从古典形态到
现代形态的变迁,令人耳目一新。为此,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的叙事研究很快成为一个学术热点,并出版了一批相关的研究专著,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但随着时间的变化,
逐渐对中国小说戏曲的叙事研究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在此,宁稼雨老师首倡的中国叙事文化学借鉴吸收了叙事学、主题学的理论和方法。一方面,吸收叙事学理论、方法中的合理、有效成分,避免其机械化、简单化弊端,
着力探讨故事讲述背后的演变轨迹与社会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借鉴主题学的研究方法,将其从民间文学引入到文人创作的研究中,为叙事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5. 系统论
系统论是作为一种科学主义思潮出现,前苏联的文艺理论家鲍列夫、波斯彼洛夫等较早把这一理论和方法论引用在文艺领域当中,1984年前后就作为一种方法论引入到中国文学研究领域,
并形成了一种文艺学方法,首先体现出文学与科学的连接。系统论是把对象作为整体、系统来研究的方法论。分析构成客观事物的各个因素及其层次,从各因素的相互联系、功能、
历史发展及与外界的相互联系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在文学研究中引进系统论,就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将大至一代文学,小至一篇作品等对象,分别视为一个系统,从文学的整体性出发加以把握。
这将即便对一篇作品也就不会模式化地评论其背影、主题、形象、结构等,不会孤立地抓住某个细节或某句对话即对之作出结论,而能把握其总倾向,从作品系统的组成部分的互相依存,
互相作用上研究其思想和艺术,从作品系统的全部效用和功能上来评论其客观效果和审美价值。
6. 比较文学与跨学科的研究
比较文学虽然一直在研究的侧重点上和概念的定位上有所分歧,但也都是立足一种文学主题来审视其他的文学主题,这里的主体的划分可以依据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即跨民族、跨语言、
跨文化、跨科学,从而更好地研究文学的本质特征。比较文学是文学自身的超越,打破了传统的文学分界,是文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80 年代随着科技整合理论的进一步提出与
交叉边缘学科研究的崛起,至今追寻文学与艺术、哲学、宗教、心理学等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所交叉的共同规律,成为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一种方法论。由此跨学科研究大大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
7. 当代科学统计法与数字化研究方法
文学研究的数字化方法是将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法,引入文艺研究领域而成。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判断研究对象的多种因素和内容,进行定量化的描述,以深入文艺活动和审美活动的内部结构,
获得比较精确的数据、资料、对作者进行系统分析,在实践中检验和深化对客体本质性的认识。数化方法有着传统方法缺乏的概括和科学性,也有助于用系统论等来推动文学研究。
其中,计算机为资料的搜索、处理、研究及版本、作品与作品间的综合比较等提供了现代化的有效手段。
8.考证方法
研究最基本的考证方法既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个科学思维过程。其实此方法方法包扩及概括的上诉的研究方法。我们进行考证时,因面临的诸种复杂的学术问题,由此需要采用具体的方法。
一是,文献学方法。传统的文献学包括目录学、版本学和校勘学。凡考据涉及文本源流、真伪、时代、异文等问题都须用此方法。二是,科学方法。这是引用自然科学方法,或称实验方法。
顾颉刚理解的科学方法是:“我先把世界上的事物看成许多散乱的材料,再用这些零碎的科学方法实施于各种散乱的材料上,就喜欢分析、分类、比较、试验,寻求因果,
更敢于作归纳,在假设、搜集证成假设的证据而发表新主张。”三是,史学方法。胡适称之为“祖孙的方法”。他解释说:“他从来不把一个制度或学说看作一个孤立的东西,
总把他看做一个中段,一头是他所发生的原因,一头是他自己发生的结果。……指出他们的历史背景,故能了解他在历史上占有的地位与价值,故不致有过分的苛责。”在考证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时,
通常绝不可能采用单一的方法,往往是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遵循科学思维的过程,形成一个具有个性的、合理的、内在诸多因素统一的逻辑结构,体现出细密的窄而深的研究精神。
四、研究古代文学的我们将具备的姿态
以上的研究方法之外从事古代文学研究,需要有广博而深厚的知识结构。一是,以目录学为学术的指引,以便检寻到所需的文献资料,懂得版本、校勘、文字、音韵、训诂的基本知识,
它们皆是文学必不可少的工具。二是,中国文学史知识。这包括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文学家、文学作品等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以便判断所面临的问题在文学史上的学术地位与价值。
三是,专业知识。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部分,按时代和文体可分为若干专业的研究方向。只有对本专业相当熟悉,对某个作者、某种文集或某种文学现象有深入的认识时,才可能发生疑问,
引起兴趣,设立假说,进行考证及研究。
参考文献:
1.赵敏俐,文学研究方法论讲义,学范出版社,2011。
2.王立民,系统论、比较文学和文学,新世纪论丛,2006。
3.戴冠青,西方叙事文学理论对中国文学批评的影响,江西社会科学,2009。
4.谢桃坊,略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考证方法,古典文学知识,2008。
5.苗怀明,建立民族本位的中国叙事文化学,天中学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