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三、大禹传说研究的相关问题探讨
[5] 刘毓庆. 鲧禹神话考[J]. 中州学刊,1990(1). [size=9.0pt]
[6] 叶舒宪. 冬眠之熊与鲧、禹、启神话通解[J]. 长江大学学报,2007(4)[size=9.0pt]
[7] 李得贤. 夏禹传说与大夏地理[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4). [size=9.0pt]
[8] 陈剩勇. 大禹出生地考实[J]. 浙江学刊,1995(4). [size=9.0pt]
[9] 张泽洪. 岷江上游羌族的大禹崇拜[J]. 黑龙江民族学刊,2003(4). [size=9.0pt]
[10] 周延良. 鲧禹治水神话的文化结构[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8(6). [size=9.0pt]
[11] 马小龙. 从“鲧、禹治水”看儒家思想中礼乐精神的形成[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6). [size=9.0pt]
[12] 欧阳健. 《有夏志传》与《山海经》之双向探考[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6). [size=9.0pt]
[13] 刘宗迪. 禹步•商羊舞•焚巫尪——兼论大禹治水神话的文化原型[J]. 民族艺术,1997(4)[size=9.0pt]
[14] 李剑国,张玉莲. 禹步考论[J]. 求是学刊,2006(9). [size=9.0pt]
[15] 王晖. 禹为巫祝宗主之谜与名字巫术论[J]. 人文杂志,2007(4). [size=9.0pt]
[16] 常金仓. 由鲧、禹故事演变引出的启示[J]. 齐鲁学刊,1999(6). [size=9.0pt]
[17] 宁稼雨.故事主题类型研究与学术视角换代——关于构建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学术设想[J]. 山西大学学报,2012(3). [size=9.0pt]
[18] 宁稼雨. 文本研究类型与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关联作用[J].天中学刊,2013(6).[size=9.0pt]
[19] 宁稼雨. 中国叙事文化学与中国学术体系重建[J].天中学刊,2013(4).[size=9.0pt]
[align=right][size=9.0pt]〔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