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中国叙事文化学——西学中用的全新研究方法
发起人:rainning  回复数:0  浏览数:9178  最后更新:2013/4/10 1:28:50 by rainning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13/4/10 1:28:35
rainning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186
注册时间:2009/12/25
刘杰:中国叙事文化学——西学中用的全新研究方法
西学东渐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有效地将西方学术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一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新型学术范式,宁稼雨先生所倡导的中国叙事文化学正是在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中国叙事文化学直接而重要的理论源泉是西方的主题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主题学发轫于19世纪德国学者格林兄弟在民俗领域的研究,主要探讨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发展变异。在中国,顾颉刚、钱南扬等学者也曾采用过类似的方法研究本土的故事传说。
  主题学要取得长足发展,无疑需要在理论深度和个案探索等方面继续努力,有感于此,宁稼雨先生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主题学的中国化研究与实践,并首倡中国叙事文化学一说,他认为:中国叙事文化学是借鉴主题学又有别于主题学的一种新型的研究方法,以中为体的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目标既不是母题情节类型,也不是完整的一部作品,而是具体的单元故事,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方法和角度上的变化。以传统的历史考据学方法再结合西方实证主义来解读切入中国叙事文学故事主题,显得十分清晰和明快,应当成为我们以中为体的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范本和楷模。
  不难看出,中国叙事文化学最为本质的特征包括两个相辅相成的层面,一方面,它是对西方已有研究理论的借鉴和吸收,另一方面,它又是对中国传统学术方法的继承和发扬。两者的相互融合,则是推动该理论前行的核心动力。
  中国叙事文化学由几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第一,编制中国叙事文学故事主题类型索引。第二,对各个故事类型进行个案梳理和研究。第三,相关理论的总结与归纳。在宁稼雨先生的倡导下,有很多学人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来,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先唐叙事文学故事主题类型索引》一书。这部凝聚了宁稼雨先生十几年心血的著作,运用主题学方法对中国先唐叙事文学故事主题的流传演变情况作了一次总体整合研究,全书参照国际民间文学领域通用的“AT分类法”,将先唐叙事文学的主题故事分为天地、神怪、人物、器物、动物、事件六大类,清晰地展现了同一主题在各种文体形态中的流变情况。该书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次将叙事文学的文本文献纳入考察视野,从而区别于以往主题学以民俗文学为主要编写对象的惯例。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以中学为体的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故事主题类型索引编制的开山之作。类型索引的编写,也为之后的个案研究提供了分类原则和备选范围。
  其次,以宁稼雨先生及其研究生为主,对相关的故事主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个案研究。博士论文涉及人神之恋主题、嫦娥后羿神话、恶神故事、东坡故事、济公故事、汉武帝故事、大禹故事、唐明皇故事、武则天故事、隋炀帝故事、张良故事等;硕士论文包括步非烟故事、风尘三侠故事、关盼盼故事、红叶传书故事、黄粱梦故事、红线女故事、柳毅传书故事、刘晨阮肇故事、柳永故事、李慧娘故事、绿珠故事、孟光故事、木兰故事、弄玉故事、聂隐娘故事、秋胡戏妻故事、苏小小故事、谢小娥故事、西施故事、卓文君故事等。这些研究,或是以人物为中心,或是以事件为中心,首先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一次涸泽而渔式的爬梳整理,完全体现了该研究方法对校勘、辨伪等中国传统文献学的继承和发扬,在此基础上,研究者选择与此相关的一些文化现象进行探讨,体现了一种宏观的学术视野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以说,正是有这些鲜活的个案研究,才形成中国叙事文化学领域万花竞艳、共同繁荣的局面,这些研究还在参阅主题类型索引基础上,将具体的故事主题进行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有益探讨。
  再次,相关的理论探讨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年刊发的系列论文尤其引人注目,其中包括宁稼雨先生的《主题学与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建构》(《中州学刊》2007年第1期)、《木斋〈古诗十九首〉研究与古代叙事文学研究的更新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2期)、《故事主题类型研究与学术视角换代——关于构建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学术设想》(《山西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刘杰的《主题学对中国叙事文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借鉴意义》(《东方论坛》2011年第5期)等。《天中学刊》2012年第3期和第4期“中国叙事文化学”专栏还刊出了郭英德、陈文新、张国风和宁稼雨几位教授的文章——《构建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学理依据》、《叙事文化学有助于拓展中西会通之路》、《中国小说、戏曲研究新视角——简评宁稼雨中国叙事文化学理论》、《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为何要“以中为体,以西为用”?——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丛谈之一》,以上文章不但从理论源泉、系统建构、学术价值等方面对中国叙事文化学进行了学理探讨,还对当下中国叙事文化学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中肯的意见。
  另外,中国叙事文化学还引起了一些学术期刊的关注,有些刊物甚至开辟专栏,介绍相关的研究成果。如《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和第2期刊发了牛景丽《中国古代时差故事源流探析——兼论古代道教相对时空观》、梁晓萍《艳遇西施故事的流变及其深层文化心理》、李冬梅《红线女故事演变及其文化意蕴》、夏习英《绿珠故事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李春燕《燕子楼故事的演变与思慕美人情结》、李波《“红叶题诗”故事演变及其文化意蕴浅析》。《九江学院学报》“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栏目2012年第2期特别推出“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专栏,刊发了李冬梅《朱买臣故事演变及其文化意蕴》、夏习英《绿珠故事的演变与美女祸水论》、李春燕《“人面桃花”故事的演变与文化内涵》、雷航《太白金星形象演变及文化意蕴》。《天中学刊》则专门开设“中国叙事文化学”专栏,2012年第3期和第4期刊发了刘杰《目连故事在中国的演变及其文化分析》、李春燕《燕子意象与燕子楼故事的文化意蕴》、任正君《韩湘子故事的演变与道教修炼思想》、孙国江《大禹治水传说的历史地域化演变》、韩林《武则天故事中唐太宗形象的文本演变及文化内涵》、詹凌菲《李师师故事的演变与古代青楼文化》等文章。以上专栏,一方面为中国叙事文化学取得的已有成果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园地,另一方面也成为学界深入了解中国叙事文化学的重要窗口。
  作为一种新型的研究方法,中国叙事文化学对中国文学尤其是叙事文学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打破了文体和作品之间的界限。以文体为界限、以作品为基点的研究作为一种被普遍接纳的研究方法,无疑有着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然而,过度强调文体差异和作品风格往往也导致研究者存在固守一隅、各自为政的不足。和传统文学研究不同,中国叙事文化学关注故事主题的发展演变情况,故事主题类型属性的最大特点就是对于文体和单篇作品范围界限的突破和超越,它的视野不再仅仅局限于小说、戏曲、诗歌、散文这些文体樊笼和单个作品的单元壁垒,而是把故事主题相关的各种文体、不同作品中的相关要素重新整合为一个新的研究个案。
  其次是弥补了人为分割文学发展史带来的一些不足。我国文学发展史是一条绵延不断的长河,为了研究方便,学者往往把这一未曾断绝的过程人为分割成不同的阶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学史分期问题。文学史的分期方法种类繁多,最为常见的是按朝代更迭分割法,这些分割方法固然反映文学与外部环境尤其是政治因素的关系,然而,文学的发展步伐是否与外在环境完全同步,文学的发展历程是否完全取决于外在因素,这些恐怕都是目前一些常见文学历史分期方法不可能完全解决的问题。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中国叙事文化学探讨故事主题发展演变时,打破了以朝代更迭来衡量文学发展阶段的惯例,注重某一故事主题发展演变的延续性和传承性,这样,文学发展史的参照系由外部因素变为文学本身,这无疑为文学史的探讨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另外,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出现,势必还会对文学观念、文学史书写、文化视野等问题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民政协网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