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明代时期,貂蝉故事最终定型,表现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对貂蝉形象作了改写,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的创作原则,巧妙地吸收了杂剧和《平话》的情节主干,而对人物关系作了创造性的改造:首先彻底改变了貂婵与吕布的夫妻关系“其女自幼选入府中,教以歌舞,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允以亲女待之。” ② 在这里,貂蝉与吕布本不相识,也不再是夫妻关系,貂蝉仅是王允府中的歌伎,除了美若天仙还擅长歌舞,“色伎俱佳”。其次,增加了许多新的情节,故事性更强。如由被动接受“美人计”变成了主动参与,是一位深明大义、忧国忧民、知恩图报、有勇有谋的智慧形象。貂蝉的形象不再是为了和吕布夫妻团圆的一己之愿,而是为了分担王允的忧愁,报答王允的恩情,最后甘愿为匡扶社稷挺身而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变成了勇与义的化身,形象更加生动,栩栩如生,感染力更强。值得一提的是 明王济的传奇《连环记》中貂蝉形象基本延续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貂蝉的描写,同样也把貂蝉被动接受美人连环计的情节改为主动策划者进行描写,突出了她的自觉主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