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叙事文化学视域下的王勃故事研究》孟玉洁
发起人:千山冷月  回复数:0  浏览数:7378  最后更新:2019/2/27 15:35:01 by rainning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19/2/23 12:43:46
千山冷月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5
注册时间:2018/8/16
《中国叙事文化学视域下的王勃故事研究》孟玉洁

[align=center]
[size=12.0pt]中国叙事文化学视域下的王勃故事研究



[/align][size=12.0pt]摘要:王勃身为“初唐四杰”之一,不但其诗歌为读者所熟知,而且也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后世流传的王勃故事主要是根据晚唐文人罗隐《中元传》、五代文人王定保《唐摭言》中的王勃作《滕王阁序》事敷演,内容上增加了鬼神与仙道成分,形式上涉及传奇,杂剧,拟话本小说等,本文采用叙事文化学的方法,通过对王勃故事的文本梳理及分析,试图探索故事流变过程中的文化含义。





[size=12.0pt]关键词:王勃故事
文本演变
文化分析






[size=12.0pt]王勃曾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句,《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而被历代诗文批评家所推崇,更因为他英年早逝,所以激发了人们对这位初唐俊杰的无限遐想。《滕王阁序》自古被称为神来之笔,《唐摭言》中已经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过程,晚唐文人罗隐有诗和传奇记录此事,宋以后出现了大量的小说,杂剧,传奇,话本敷演王勃事,笔者对王勃故事材料进行了竭泽而渔式的收集,贯穿叙事文化学的方法,揭示文本演变的内在理路及文化分析,兼及不同文学样式对同一故事的改造方法分析。





[align=center][size=12.0pt]一、


[size=12.0pt]王勃故事的本事及文本流变



[/align][size=12.0pt]王勃创作《滕王阁序》一事流传甚广,但因记录此事的文献太少,且关于此事的实录文献少之又少,所以出现了以王勃这一故事为核心的文学性描写,增加了“神风相送”,“海上登仙”等很多的离奇情节,逐渐形成了“年少不羁—

神风相送—

文惊四座—

海上登仙”的故事模式,这些文本从晚唐五代延续到明清。





[align=center][size=12.0pt](一)、晚唐五代时期的王勃故事文本



[/align][size=12.0pt]王勃创作《滕王阁序》一事的本事谭正璧先生在《三言二拍资料》中认为当出自王定保的《唐摭言》,商务印书馆影印宋人委心子所编《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第三《王勃不贵》条显示出自晚唐文人罗隐,今通行的潘慧惠校注的《罗隐集校注》收了罗隐《广陵妖乱志》,却没有收入《中元传》,但是根据李剑国先生辑校的《唐五代传奇集》卷四三记有罗隐《中元传》一篇,“罗隐曾数游江州,作有诗篇。其《上江州陈员外》诗,据《唐刺史考全编》,乾符三年陈辇刺江。又有《赠无相禅师》诗,提及马当山。疑王勃事即闻于江州而作此传,姑定于乾符中。”

[size=12.0pt][1]

[size=12.0pt]2478

[size=12.0pt]李剑国先生认为《中元传》出自罗隐手是确定无疑的,并且推断出《中元传》作于唐僖宗乾符年间,按王定保的生卒年为公元870-954

,罗隐创作出《中元传》的时候王定保还没有十岁,那么王定保编《唐摭言》是在他暮年的时候,所以王氏很有可能见到过罗隐的《中元传》,但是能否见到《中元传》的全貌我们不得而知,但《唐摭言》所记王勃故事粗陈梗概,没有马当神风相送这一情节,可能是出于《唐摭言》一书的性质考虑,学者认为《唐摭言》一书记载了大量的唐代科举,文人的史料,内容翔实可靠,所以王定保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删去了《中元传》中“马当神风相送”这一环节。





[size=12.0pt]罗隐《中元传》看似为中元水府之神立传,但全篇都是围绕着王勃事展开描写,文中写王勃少年时就具有英才,六岁能文,年十三时,侍父宦游江左,舟停马当,王勃登岸闲步时,遇中元水君,中元水君告知他重九之日,南昌都督命客作《滕王阁序》,而勃念距南昌还有七百余里,恐不能如愿,中元水君以神风相送,一夜便到南昌,然后在府帅阎公的宴席上作《滕王阁序》,得到阎公的大加赞赏,公婿吴子章随后又以陈文为由为难王勃,王勃又作滕王阁诗以自辩。后又遇中元水君,王勃求问命格,言说不贵云云。在全文的最后,罗隐还有一诗记此事,诗曰:“江神有意怜才子,欻忽威灵助去程。一席清风雷电疾,满碑佳句雪冰清。焕然丽藻传千古,赫尔英名动两京。若非幽冥祐词客,至今佳景绝无声。”

[size=12.0pt][2]

[size=12.0pt]2482

[size=12.0pt]罗隐半生未遇,前半生过的穷困潦倒,对于王勃这样少年得志之人,心中多少是存有敬佩的,铺演出这样的故事也不稀奇。《中元传》中人物情节具备,特别是中元水君这一人物,年高貌古,骨秀神清,能施法术,能够预知将来,神通广大。“中元”又写作“中源”,李剑国先生考证中元水府虽有三处,但实为一神。





[size=12.0pt]《旧唐书》《新唐书》文苑传中均有记王勃事,但却又相差很大,《旧唐书》卷一九十上《文苑传》记王勃六岁善嘱文,词情英迈,与王勔、王剧并称为王氏三珠树。后因作《檄英王鸡文》见弃于高宗,后补虢州参军。又因杀官奴曹达险些被诛,同时牵连了他的父亲王福畴,被贬为交趾令。全文不提王勃作《滕王阁序》事,唯有在最后记:“上元三年,勃往交趾省父,道出江中,为《采莲赋》以见意,其辞甚美。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

[size=12.0pt][3]5005

[size=12.0pt]《旧唐书》舍弃罗隐《中元传》、王定保《唐摭言》中的描写,可见正史对于王勃故事的态度。

[size=12.0pt]



[align=center][size=12.0pt](二)、宋元时代的

[size=12.0pt]的王勃故事文本



[/align][size=12.0pt]《太平广记》成书于太平兴国三年,保存了很多前代的笔记、小说作品,卷一七五《王勃》:王勃字子安,六岁能属文,清才浚发,构思无滞。年十三,省其父。至江西,会府帅宴于滕王阁。时府帅有婿善为文章,帅欲夸之宾友,乃宿构《滕王阁序》,俟宾合而出之,为若即席而就者。既会,帅果笺诸客,诸客辞。次至勃,勃辄受。帅既拂其意,怒其不让,乃使人伺其下笔。初报曰:“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帅曰:“此亦老生常谈耳。”次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帅沉吟移晷。又曰:“落霞与孤鹜奇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帅曰:“斯不朽矣!

[size=12.0pt][4]1044

[size=12.0pt]《太平广记》所记与《唐摭言》的基本情节出入不大,在细节方面,王勃其年十三,出发的原因是要去看望他的父亲,宴会的主人公是府帅,没有交待姓名,其婿也未交待姓名。陶绍清在《王勃

[size=12.0pt]<

[size=12.0pt]滕王阁序>

的本事书写


[size=12.0pt]》一文中指出:“唐人或多喜称军界人物为‘帅’或带衔之‘元帅’,而地方首脑多以‘公’敬称。宋人则多以‘帅’称地方官,而常以字或谥称‘公’,这里将‘阎公’换成了‘帅’,更合于宋人口吻。《广记》的语气比《中元传》和《言》都平缓滞重许多,叙述写实的成分要远多于描写夸张的成分,戏剧性大大降低,差不多可以看作是对《唐摭言》内容的结构完整的朴实版改写了。”

[size=12.0pt][5]38

[size=12.0pt]中国文言小说发展到宋代出现了新变,浪漫色彩退去,提倡平缓质实,删去了容易引起争议的人名,在使人传报府帅时也删去了描写神态的词汇,由《唐摭言》中的跌宕起伏变为《太平广记》中的平实舒缓,多了几分显示的色彩。

[size=12.0pt]



[size=12.0pt]宋欧阳修,宋祁等人所编的《新唐书》信息量明显比《旧唐书》要大,除王勃的基本信息外增加了他作《滕王阁序》轰动一时事,至沛王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从长安曹元学习秘术,作《周易发挥》,《唐家千岁历》。其中所增作《滕王阁序》一事值得注意,书中记:“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汎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豁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size=12.0pt][6]5739

[size=12.0pt]此段所记与

[size=12.0pt]五代文人王定保所作的《唐摭言》相似,《唐摭言》卷五《切磋》:“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异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异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size=12.0pt][7]116

[size=12.0pt]《新唐书》中的另一段文字也应该值得重视,文曰:“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饮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文字不多,但却勾勒出王勃的人物形象,洒脱不羁,嗜酒,喜醉时作文,一气呵成,文不加点。对于《旧唐书》舍弃的材料,《新唐书》则加以利用,文中所记王勃事是否属实,又或者是出自欧阳修个人的文学性创作。据赵翼《

[size=12.0pt]廿二史札记





[size=12.0pt]·

[size=12.0pt]新唐书》载

[size=12.0pt]:"

[size=12.0pt]观《新唐书

[size=12.0pt]·

[size=12.0pt]艺文志》所载唐

[size=12.0pt]代史事,无虑百数十种,皆五代





修唐书时所未尝见者。据以参考,自得为详。又宋初绩学之士,各据所见闻,别有撰述。”赵翼肯定了《新唐书》的材料丰富,但也有学者对于《新唐书》大量采用笔记、小说、野史颇有微词,《直斋书录解题》卷四批评《新唐书》“拾取小说私记,则皆附著无弃”,“徒繁无补。”[8]66王观国





学林





》卷五“霓裳羽衣曲”说:“盖《国史补》虽唐人小说,然其记事多不实,修唐史者一概取而分缀入诸列传,曾不核其是否,故舛误


[size=12.0pt]类如此也。”

[size=12.0pt][9]169

[size=12.0pt]从这些材料中也可以看出《新唐书》中所记的王勃故事的文学性是非常强的。

[size=12.0pt]



[size=12.0pt]北宋曾慥所编的《类说》记王勃故事有两处,一处是改写自《唐摭言》,内容上与《唐摭言》大体相似,突出主要情节,另一处是改自罗隐《中元传》,内容相对粗糙,逻辑上也有不同的地方。南宋祝穆编《古今事文类聚》记王勃故事与《中元传》相似,但在具体的描写上又集合了《唐摭言》、《新唐书》、《类说》,简洁而又生动,“这一段故事,既有史实依据,又有前人的情节培育,王勃又是初唐名闻遐迩的少年天才‘四杰’之首,特别符合普通民众的兴趣和口味,可以很容易地编入引人入胜的戏剧小说中”,正如学者所论,后世的话本创作确实把王勃事引进了入话部分。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十五《记滕阁》整个故事框架还是未脱《中元传》,人物方面把府帅和阎公合并为一人,统称府帅阎公,公婿名叫吴子章,文中说到中元水君“言毕,冉冉没于水际”,笔者认为这一描写已经具有非常浓厚的神话色彩,很有可能增加了民间传说的色彩,在篇章的末尾还有一首《倾杯序》叙此事。

[size=12.0pt]



[size=12.0pt]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传》:“父福畴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又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别,帅赠百缣,即举帆去。至炎方,舟入洋海,溺死,时年二十九。勃属文绮丽,请者甚多,金帛盈积。心织而衣,笔耕而食,然不甚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人谓之“腹稿。”

[size=12.0pt][10]14

[size=12.0pt]辛文房融合了两《唐书》中对于王勃的描写,既有《旧唐书》的真实朴质,又有《新唐书》的生动文采,值得注意的是王勃作完《滕王阁序》后渡海而亡,明显是对“十三岁作《滕王阁》”的否定,且不是王勃在众人面前张扬文才,而是阎公主动邀请他完成的,在“腹稿”的描写上依据的是《新唐书》,辛文房对于王勃的故事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对于民间传说不予采纳,只说王勃当时遇到异人,而不是中原水君之类的神明。元代的杂剧作品有阙名的《滕王阁序》,“元明间无名氏撰。作者姓名,今无可考。元明以来各家戏曲书目,从无著录。此剧正名不详。此剧不见传本,《永乐大典》卷二〇七四‘杂剧四’,原收此剧”

[size=12.0pt][11]344

[size=12.0pt]但原文已经散佚,内容如何,不得而知。

[size=12.0pt]



[align=center][size=12.0pt](三)、明清时期的王勃故事文本

[size=12.0pt]

[/align][size=12.0pt]明清是中国叙事文学的鼎盛时代,大量的拟话本作品问世,王勃其人其事引起了话本创作者的注意。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卷末即《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篇幅较长,人物形象丰满,对于王勃的设定是“幼有大才,通贯九经,诗书满腹。时年一十三岁,常隋母舅游于江湖”,这一点与以前的王勃故事差别不大,冯梦龙笔下的王勃个性鲜明,当“风涛乱滚,,碧波际天,云阴罩野,水响翻空”之际,“满船之人,死在须臾,今郎君全无惧色,却是为何?”王勃笑道:“我命在天,岂在龙神”,“生死在天,有何可避。”

[size=12.0pt][12]

[size=12.0pt]可见王勃是个乐知天命的人,而不是《中元传》里当他听到中元水君说自己命格不好时,心存不悦;另外阎府君举行宴会时很多次要角色都拥有了确定的名字;阎公在等待王勃作文时有一大段心理描写使得情节更加跌宕起伏;另外在场面描写上,群鸦乱飞的惊骇场面令人读后恐惧;海上降仙的场景,充满了魔幻色彩,值得一提的是当吴彩鸾的仙史降于海上邀请王勃登仙时,王勃一开始竟然是拒绝的,认为人仙不同道,最后答应倒是有几分无奈之感。

[size=12.0pt]



[size=12.0pt]其他的话本作品有周清源所著《西湖二集》卷三《巧书生金銮》引用了王勃的故事作为入话;明代存阙名《滕王阁》传奇;《曲海总目提要》卷四十五记明代郑瑜撰《滕王阁》杂剧,杂以骆宾王事,情节相对复杂;清佚名有《滕王阁》传奇。

[size=12.0pt]



[align=center][size=12.0pt]二、中国神童文化背景下的王勃故事演变

[size=12.0pt]

[/align][size=12.0pt]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很多少年成名之人,同时也有“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说法。战国策士甘罗十二岁游走在各诸侯国之间,《世说新语》里的王戎一见便知李子酸的故事,三国时期的曹冲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秤象故事,这些“神童”故事为后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创作灵感。

[size=12.0pt]



[size=12.0pt]唐宋时期开童子举,一些著名的文人就是出身“神童举”,如唐代诗人杨炯,宋代词人政治家晏殊等。唐代文人辈出,少年成名者更是数不胜数,而王勃就是其中一位,“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王勃六岁就能作文,可见也可以被称为神童,至于《滕王阁》时王勃的年龄依然是个迷,清人俞正燮在其《癸巳存稿》中已经讨论了“二十八岁”、“二十九”岁之说,未有定论,但大多数学者认为王勃《滕王阁序》不太可能作于“十三岁”的,但在罗隐《中元传》,《唐摭言》,直到明代的《醒世恒言》里都认为王勃在十三岁或者十四岁时创作出了《滕王阁序》,并且拥有途遇神人传奇人生,不管是早夭还是成仙,他的这一生都是非常的不平凡。

[size=12.0pt]



[size=12.0pt]唐宋时期,科举大兴,一时俊杰英豪,人们津津乐道于各类才子故事,王勃作为初唐诗人,又出身世家,年少凭借才华,放荡不羁,创作出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后又渡海而亡,单是从这些真实信息来看,就充满了传奇色彩。罗隐创作《中元传》时以王勃的故事为主,穿插他传奇的一生,把他短暂的一生归因于命格的不好,同时对于王勃的生平,罗隐加入了怪力乱神,使得王勃的身世更加离奇,六岁能文,王家三珠树之一,自然也是能在十三岁时创作出《滕王阁序》的,文学创作者出于“神童”的理解,自然是对王勃进行一番再加工,于是就形成了“

[size=12.0pt]年少不羁—

神风相送—

文惊四座”的叙事模式。在这一模式中缺少“海上登仙”这一环节,到明清时,王勃才完成了“海上登仙”。王勃故事总体上来讲呈现出一种静态变化,基本情节不变,人物也没有出现复杂的变化。





[size=12.0pt]直到明代,王勃的个人命运出现了变化,也许“渡海而亡”的结局不属于一个神童该有的命格,“从来才子是神仙,风送南昌岂偶然!

赋就滕王高阁句,便随仙仗伴中源。”这是冯梦龙书中诗赞,也能证明他改写王勃命运的原因,“从来才子是神仙”,才子是神仙,而不是普通的凡人,自然不会像凡人那样渡海而亡,要有奇人白日飞升的经历,例如李白与采石矶的传说,在这些传说中有李白醉而采月,后溺水而亡,有李白于采石矶乘鲸而去之说,王勃海上登仙也是合乎情理的一种改造。在王勃的性格描写上,一改他对于生命之长短抱有的悲观态度,相信命运自有天定,面对大风大浪时也不足畏惧,这使得王勃的“神童”形象更为丰满,可以说是接近完美的一种人格,完美之人定非凡人,海上登仙的经历呼应了王勃“六岁能文”的传奇人生。清代郑瑜所撰的《滕王阁》杂剧中,几经离合,最后团圆,“神童”王勃的结局不是成仙,而是继续在人间做一个世俗之人,曹锡黼《宴滕王子安检韵》如今已经散佚,无法看到其真实的面貌。





[align=center][size=12.0pt]三、由实录到虚构背景下的王勃故事演变



[/align][size=12.0pt]从唐宋至明清王勃故事经历了主体上的变化,由附着《中元传》到野史笔记里简单勾勒的“神童”,再到明清叙事文学中,王勃故事作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断的被加工再创造。





[size=12.0pt]唐传奇以想象丰富著称,人物描写细腻,情节跌宕起伏,兼具诗才史笔,在注重主观创作描写上,又选取人近皆知的人物,如《霍小玉传》中的李益,给人一种接近实录的假象。罗隐创作的《中元传》是距王勃生活时代最近的作品,作于唐僖宗乾符年间,中唐是唐传奇创作的鼎峰时代,晚唐时期,优秀的单部作品不多,但却出现大量的传奇集,《中元传》的艺术成就和中唐的几部作品相比是稍逊一筹的,故事情节相对简单,文中也没有太多的矛盾冲突,心里描写几乎没有,在《唐摭言》里,王勃少年能文,作《滕王阁序》一文,震惊众人,在没有多余的叙述。宋代尚理,文学中的浪漫色彩减少,这一点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然其文平实简率,既失六朝志怪之古质,复无唐人传奇之缠绵,当宋之初,志怪又欲以‘可信’见长,而此道于是不复振也,”

[size=12.0pt][14]57

[size=12.0pt]“宋一代文人之为志怪,既平实而乏文采,其传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文,拟古且远不逮,更无独创可言矣。”

[size=12.0pt][15]63

[size=12.0pt]鲁迅这两段文字虽说论及宋代的传奇和志怪作品,但大体上是可以解释《太平广记》里王勃的故事叙事平缓质实,缓缓道来,不惊不恐,另外在宋代很多杂书里也收集了很多的王勃故事,或者直接摘录前代,或者稍加创造,总体上来看是比较保守的。这种创作态度在元代的一些资料里也可以看道。只是元人杂剧《滕王阁》今已不传,无法看到故事内容。





[size=12.0pt]明清时期叙事艺术逐渐走向高峰,文人摘取历代故事进行加工再创作,极尽曲折之能事,融合诗词,民间传说,文人的再加工创造,只取历史上有姓名者,再取本事,在此基础上加工创造,以求迎合观众和读者的阅读心理。明清出现了关于叙事文学的理论,论及人物如何生动,情节如何跌宕,追求“奇”和“趣”,冯梦龙的《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就是在这样的接受心理背景下产生的,尽管基本情节未脱野史笔记,实录正史,但奇幻色彩浓厚,情节紧凑,不愧是《醒世恒言》篇尾的压卷之作。仅就细节描写方面来说,就增加了很大的篇幅,使得原来只有几十字的故事,变而为几千字,人物也增加的很多,环境描写与人物生平变化相结合。文中当王勃行至马当山时,“王勃舟至马当,忽然风涛乱滚,碧波际天,云阴罩野,水响翻空。那船将次倾覆,满船的人尽皆恐惧,虔诚祷告江神,许愿保护。惟有王勃端坐船上,毫无惧色,朗朗读书。”波涛翻滚的外部环境,预示着王勃不平静的生活,正史中王勃年少成名,得遇贵族,但后因作《檄英王鸡》被贬,接着经历一系列人生起伏,冯梦龙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充分的描写外界环境,以衬托王勃的遭遇;中元水君的居住地也带有几分仙气,“只见当道路边,青松影里,绿桧阴中,见一古庙。”轻松绿影暗示出老叟的仙家身份,与之前的水君“冉冉没于水际”不同,冯梦龙笔下则是“老叟即化清风而去”,玄幻色彩更加浓厚。当王勃受托于水君替他还长芦之神的薄债,舟行至长芦,“船至长芦,正思神叟所嘱,化财还债之言,忽然寒风大作,雪浪翻空,群鸦绕船,噪声不绝。其鸦或歇桅橹,或落船头,船不能进。满船人莫不惊骇畏惧。”这样的描写生动立体,仿佛让人如临其境。王勃行至海上,“船开数日,至大洋深波之中,忽然狂风怒吼,怪浪波番,其舟在水,飘飘如一叶,似欲倾覆。舟人皆大恐”,这是降仙前的描写,降仙时,“水上仙乐飘然而至,五色祥云从天降下,浮于水面,看看来到王勃船边。众人皆惊。只见祥云影里,幢幡宝盖,绛节旌旗,锦衣对对,绣袄攒攒,花帽双双,朱衣簇簇,两行摆开。前面有数十人,皆仙娥玉女,仙衣灼灼玉瑕珊珊。”画面的描写极具层次感,且具有浓厚的道教气息,仙女童子,宛如一帧生动的道教壁画。像这样的环境描写在之前的王勃故事描写中不经常见的,这要得益于虚构艺术使得想象空间不断拓展,原本简单的故事也可以跌宕起伏,吸引读者。而人物塑造方面也是得益于作家大胆的虚构再创造。














[align=center][size=12.0pt]结语



[/align][size=12.0pt]王勃故事产生于唐代,直到明清仍有作品,故事核心围绕“神童”、“才子”、“命运”展开描写,再现了一代才子的人生轨迹,溺亡,成仙,大团圆,这些结局都是不同作者对于王勃故事的不同理解,通过文本的梳理比较,贯穿叙事文化学的研究方法,也许是王勃故事研究的一个新思路,才子命短,但其蕴涵的文化精神,历久弥新。








[size=12.0pt]参考文献:





[size=12.0pt][1].[2]

[size=12.0pt]李剑国

[size=12.0pt].

[size=12.0pt]唐五代传奇集

[size=12.0pt][M]

[size=12.0pt].

[size=12.0pt]中华书局

[size=12.0pt].2017

[size=12.0pt]年

[size=12.0pt]08

[size=12.0pt]月第

[size=12.0pt]3

[size=12.0pt]版

[size=12.0pt]



[size=12.0pt][3].

[size=12.0pt]后晋

[size=12.0pt].

[size=12.0pt]刘煦等

[size=12.0pt][M].

[size=12.0pt]旧唐书,中华书局,

[size=12.0pt]2012

[size=12.0pt]年

[size=12.0pt]01

[size=12.0pt]月第

[size=12.0pt]10

[size=12.0pt]版

[size=12.0pt]



[size=12.0pt][4].

[size=12.0pt]宋李昉等编

[size=12.0pt].

[size=12.0pt]太平广记

[size=12.0pt][M].

[size=12.0pt]上海古籍出版社

[size=12.0pt].1990

[size=12.0pt]年

[size=12.0pt]12

[size=12.0pt]月第一版

[size=12.0pt]



[size=12.0pt][5].

[size=12.0pt]陶绍清

[size=12.0pt].

[size=12.0pt]王勃

[size=12.0pt]<

[size=12.0pt]滕王阁序》的本事书写

[size=12.0pt][J].

[size=12.0pt]古典文学知识

[size=12.0pt].2014

[size=12.0pt]年第

[size=12.0pt]5

[size=12.0pt]期

[size=12.0pt]



[size=12.0pt][6].

[size=12.0pt]宋欧阳修


[size=12.0pt]宋祁

[size=12.0pt].

[size=12.0pt]新唐书

[size=12.0pt]. [M].

[size=12.0pt]中华书局,

[size=12.0pt]1999



[size=12.0pt][7].

[size=12.0pt]五代王定保撰

[size=12.0pt].

[size=12.0pt]姜汉椿校注

[size=12.0pt].

[size=12.0pt]唐摭言校注

[size=12.0pt][M]

[size=12.0pt].

[size=12.0pt]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size=12.0pt].2003

[size=12.0pt]年

[size=12.0pt]01

[size=12.0pt]月第

[size=12.0pt]1

[size=12.0pt]版

[size=12.0pt]



[size=12.0pt][8].

[size=12.0pt]宋陈振孙撰

[size=12.0pt],

[size=12.0pt]四库家藏


[size=12.0pt]直斋书录解题

[size=12.0pt][M].

[size=12.0pt]山东画报出版社

[size=12.0pt],2004



[size=12.0pt][9].

[size=12.0pt]宋王观国著

[size=12.0pt].

[size=12.0pt]学林

[size=12.0pt][M].

[size=12.0pt]中华书局

[size=12.0pt].1988

[size=12.0pt]年

[size=12.0pt]01

[size=12.0pt]月第

[size=12.0pt]1

[size=12.0pt]版

[size=12.0pt]



[size=12.0pt][10].

[size=12.0pt]元辛文房

[size=12.0pt].

[size=12.0pt]唐才子传

[size=12.0pt][M].

[size=12.0pt]中州古籍出版社

[size=12.0pt].1987

[size=12.0pt]年

[size=12.0pt]07

[size=12.0pt]月第

[size=12.0pt]1

[size=12.0pt]版

[size=12.0pt].

[size=12.0pt]第

[size=12.0pt]14

[size=12.0pt]页

[size=12.0pt]



[size=12.0pt][11].

[size=12.0pt]傅惜华

[size=12.0pt].

[size=12.0pt]中国戏曲史资料丛刊

[size=12.0pt].

[size=12.0pt]中国古典戏曲总录之三

[size=12.0pt].

[size=12.0pt]元代杂剧全目

[size=12.0pt][M].

[size=12.0pt]作家出版社

[size=12.0pt].1957

[size=12.0pt]年

[size=12.0pt]12

[size=12.0pt]月第

[size=12.0pt]1

[size=12.0pt]版

[size=12.0pt]



[size=12.0pt][12].

[size=12.0pt]明冯梦龙著

[size=12.0pt],

[size=12.0pt]醒世恒言

[size=12.0pt][M],

[size=12.0pt]天津古籍出版社

[size=12.0pt],2004

[size=12.0pt]年

[size=12.0pt]03

[size=12.0pt]月第

[size=12.0pt]1

[size=12.0pt]版

[size=12.0pt]



[size=12.0pt][13].[14].

[size=12.0pt]鲁迅著

[size=12.0pt],

[size=12.0pt]中国小说史略

[size=12.0pt],

[size=12.0pt]山西古籍出版社

[size=12.0pt][M],2001

[size=12.0pt]年

[size=12.0pt]08

[size=12.0pt]月第

[size=12.0pt]1

[size=12.0pt]版

[size=12.0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