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部作业修改版
发起人:周蕾  回复数:0  浏览数:4357  最后更新:2020/2/13 15:13:24 by rainning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20/2/13 14:15:04
周蕾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17
注册时间:2019/10/20
史部作业修改版
              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size=large]史部演变看学术思想变迁



  本文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三部类书作为研究对象,从基础文献入手比较,整理和归纳,从整体和细节两个方面来研究史部的学术发展脉络,由以史附经到史部的独立,再到史部独立后内容的甄选和分类,都体现着目录学的发展和学术思想史的内容。

     

                   一,从以史附经到史部独立看学科分类与构建的自觉

    本文主要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三部类[size=large]书作为研究对象,因汉志承袭刘歆《七略》的六分法,所以也将其作为研究对象。

[size=large]现将上述书籍的史部情况概述如下:



  《七略》    [size=large]无史部     

[size=large]辑略、六艺、诸子、诗赋、数术、方技、兵书



[size=large]《汉书·艺文志》

[size=large]无史部     

[size=large]史书著作被分散归入经部和子部各类,其以春秋类为主要录史门类。



[size=large]《隋书·经籍志》

[size=large]有史部     

[size=large]开史部为十三种,有正史类,古史类,杂史类,霸史类,起居注类,旧事类,职官类,仪注                                类,刑法类,杂传类,地理类,谱系类,簿录类。



[size=large]《四库全书总目》

[size=large]有史部   

[size=large]列史部为十五种,有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                              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



[size=large]    根据表格可以进行整体比较,《七略》没有史部,刘歆在整理典籍时,并没有史

[size=large]学的概念,主要采用“尚书记言,春秋记事”的录史体例,而尚书和春秋又都属

[size=large]于经部,所以以史附经。到班固编修《汉书·艺文志》时,也没有单设史部,史

籍主要归于经部春秋类中,《汉书·艺文志》经部中春秋类录有公羊外传、谷梁[size=large]外传等传记史;录入太史公百三十篇,国语二十一篇等正史;录入太古以来年纪

[size=large]两篇,汉大年纪五篇等纪年;且有冯商所续太史公七篇、左氏微、张氏微等对他

人史书的阐释补续;另有记载了秦时大臣的奏事和一些石刻山文奏事二十篇,公[size=large]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战国策三十三篇等诏令奏议;也有相当于后世起居注一类

[size=large]的汉著记百九十卷和世本十五篇等职官史籍。由此可以看出,春秋类不仅是记事,

[size=large]其它的如诏令,奏议,纪年,职官谱系,起居注等也皆入春秋。春秋俨然可以称

[size=large]为艺文志的史部,但又并不局限于春秋类中,《艺文志》经部书类中有周书七十

[size=large]篇,议奏四十二篇。经部礼类中有议奏三十八篇,封禅议对十九篇,以及记载明

[size=large]堂遗事的明堂阴阳三十三篇,经部小学类里面有史籀十五篇。而且,史籍不仅限

[size=large]于经部,在艺文志的子部儒家类当中列周史六韬六篇,周法九篇,周政六篇,记

[size=large]载周朝的制度史法,另有高祖传十三篇,孝文传十三篇等记录皇帝与大臣所论的

[size=large]诏令政策,还录有刘向所序六十七篇,杨雄所序三十八篇,此二书中含列女传、

[size=large]世说、说苑、颂图等。由此可知,汉志中的史籍主要分散于经部和儒家类中,所

[size=large]以以史附经的“经”并不单纯指经部,而应是经学,史学最初附属于经学而存在。

[size=large]从刘歆《七略》到班固《汉志》,都是以史附经的一种学术状态,这不无史书典



籍数量少的原因,加之以儒家经典占据主导地位的经学为主的学术思想下,并没[size=large]有治史的学术思想,而且某一学科体系的自觉与建构往往与学术现象不同步,需

[size=large]要时间的积累与考验。



  到《隋志》编修时,史籍数量大量增加,学者对于史学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隋志单列史部,开史部为十三种,有正史类,古史类,杂史类,霸史类,起居注类,旧事类,职官类,仪注类,刑法类,杂传类,地理类,谱系类,簿录类。自此不仅经史子集的四分法图书分类方法最终确定了下来,史部也自此独立,无论私修还是官修类书,自此均增设史部,学者在一定的学术现象的基础上,学术思想逐步成熟,关于学科的建构也逐步成熟。但同时,《隋书·经籍志》中史部列出了古史一类,其中多为纪年类史籍的录入,如纪年十二卷,汉纪三十卷,后汉纪三十卷等,之所以单列古史一类,是因为这些史籍是按照《春秋经》记事载史之法,像春秋一样以编年为次,魏徵认为这样尊春秋经的史书是不应被湮灭的,所以单列出古史一类,这说明虽然史部受到重视,但是经学对于史部的影响依然很重要,史部的构建和分类在很大程度上都以经学为依据。到了纂修《四库全书总目》时,列史部为十五种,有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不仅史部分类更加科学精细,而且学术批评也兴盛起来,论史,评史也遵循其一定的原则,学术体系日渐完善。

  上述就是史部从无到有的一个演变发展过程,透射出的不仅是目录学的成熟发展,更是经学史学学术思想逐步发展,学科体系自觉建构并且逐步完善的一个过程。

       

  

                      二,从史部内容及分类等细节看不同时期学术思想的演变




                                  (一) 皇权文化与尊帝王的学术思想

    学术思想与政治密切相关,史部的内容及其分类显示着皇权文化的影响。

[size=large] 《隋书经籍志》 

[size=large]起居注类   

[size=large]起居注是记载帝王言行举止活动的史籍



[size=large]                  杂史类     

[size=large]所谓杂史,魏徵在总论中提及为:“又自后汉以来,学者多抄撮旧史,自为一书,或起自人                                皇,或断之近代,亦各其志,而体制不经,又有尾巷之说,迂怪妄诞,真虚莫测。然其大抵                                皆帝王之事,通人君子,必博彩广览,以酌其要。”由此可知,经籍志单列杂史类是为了记                                载帝王之事和人皇本纪。

[size=large]该类录有山阳公载记十卷、魏武本纪四卷、汉灵献二帝纪三卷、帝                                王世纪十卷,帝王本纪十卷、梁帝纪七卷等单篇个人纪年类;还有梁太清録八卷、梁皇帝实                                录三卷等实录类;另有拾遗类,此四类被归入杂史。



[size=large]                  霸史类     

[size=large]列出的霸史类有二十七部,三百三十五卷。主要记载割据政权,异族蛮邦等国史政事。

[size=large]录有                                南燕录,西河记,凉书等



  《隋书·经籍志》开史部为十三类,其中列出了起居注类和杂史类,《总目》中的起居注类被归入到了编年类中。霸史类的出现,表面上是政权割据,朝代更迭的产物,实质上是帝王文化在学术上的一种反映。割据政权林立,都推正自身为天授神权,为加强巩固统治寻求源流和名号,所以注重修史,往上可以追本溯源,往下可以增强认同感,且流传后世。是帝王文化在学术思想上的表现。另外,越是割据政权林,更朝换代频繁,越需要强调忠君节义的思想,所以注重修史是增强归属感,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种文化统治。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产生了霸史类。从上述可以看出,起居注类和杂史类以及霸史类的出现是对皇权的一种尊崇,是帝王文化对学术思想影响的体现。

  《四库全书总目》认为《经籍志》将诸多皇帝实录,如梁皇帝实录三卷等收录到杂史类是不妥帖的,所以另立别史一类。别史处于中间状态,上不至于正史,下不至于杂史,稍稍区别于正史。将皇帝实录类,玉牒类,还有一些本应列入正史但有疑问的史籍列入到别史类。例如《后汉书补逸二十一卷》《续后汉书九卷》《东都事略一百三十卷》等本应列入正史,但因书在当时所存不完全,所以列入别史类,以补于正史。另收录《天潢玉牒一卷》记录明太祖历代世系,虽以编年为次且应归入谱系类,但谱牒传本较少,不足以自立一类,所以将该书归入别史类。由此可知,皇帝实录和玉牒类在史部地位的提升,正是皇权稳固,帝王文化为主宰的一种学术思想体现。




                            (二) 士大夫阶层文化、学术、思想崛起的时代

  本文的三部类书研究对象中单列史部的《隋志》和《总目》在内容和分类上有如下概况:

[size=large]隋书·经籍志       

[size=large]杂传类     

[size=large]先贤传、忠臣传、高士传、高僧传、孝子传、列女传、名士传等,再有个人传记如东方                                    朔传八卷、法显传等。另有王朗王肃家传一卷等家传家训



[size=large]                    传记类       

[size=large]圣贤名人传记,烈妇贞女事迹等



[size=large]                    谱系类       

[size=large]士族阶层的家谱族系归入史部



[size=large]                    职官类       

[size=large]有职官类二十七部,三百三十六卷,录有晋新定仪注十四卷,梁尚书职制仪注四十一                                      卷,两种仪注列入职官类






[size=large]四库全书总目       

[size=large]传记类       

[size=large]《四库全书总目》开史部为十五类,其中有传记一类,与经籍志收录内容大致相同,有圣贤,名人,总录(如列女传),杂录,别录(录叛乱之人,如安禄山)等。另有个人游记,如宋人陆游的《入蜀记》、宋人范成大的《骖鸾录》、明代陈诚的《使西域记一卷》记录了出使西域,历经十七国的奇闻异事



[size=large]                  职官类         

[size=large]分为官制和官箴两大类,记录职官体系职责等



  

    从上述表格可知,两部目录书的史部皆列传记类,收录名人贤士,一方面是儒家讲仁义、礼孝思想在学术上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士人阶层崛起,受到重视的表现,士族与皇权逐步走向了对等面。职官类,谱系类等的出现也都是士大夫阶层崛起在学术思想方面产生影响的体现。无论是皇权还是士族阶层的崛起。都作为政治因素对学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从史评类看学术批评的发展

    中国的文学批评或者说学术批评较于外国学术批评,在学科的自觉构建和发展上落后,研究《汉志》《隋志》和《四库全书总目》三部类书中史评类的出现和发展,可以窥探中国学术批评的部分情况。

          《七略》          [size=large]无史部       

[size=large]无史评类



[size=large]      《汉书·艺文志》     

[size=large]无史部       

[size=large]无史评类



[size=large]      《隋书·经籍志》     

[size=large]有史部       

[size=large]无史评类   

[size=large]有评史,论史典籍



      《四库全书总目》      [size=large]有史部       

[size=large]有史评类   

[size=large]有评史,论史典籍



  由上述表格可知,史评类的学科构建是晚于学术现象出现的,并不是一种自觉建构,随着学术史的发展,学术典籍的日益增多,学术现象的更加清晰,部类的构建才更加精细准确,学术批评才日益充实,得以独立形成一门学科。虽然仅从三部类书中无法进行精确研究推论,但我们也可知,文学批评与史学批评也是由最初的混杂走向区分,从而学术批评这个学科内部分类也更加清晰。




                 (四)清代朴学学术思想的兴盛

  清代朴学中审订文献、辨别真伪、校勘谬误、注疏诠释等治学思想在《总目》与《经籍志》《艺文志》的史部比较下有集中体现。

    《经籍志》的正史类除收录史记、汉书、后汉书、晋书、宋书、梁书等正史外,还录入有关史书的音义、音训、集解、注疏等,其中还夹杂着史评类,如收录了论三国志九卷、三国志评三卷,可以看出史与史解和史论是不分的。而《总目》开史部为十五种,其中正史类除收录正史典籍外,还将有关于正史的年表、补遗、勘误、索引、辨误等皆入正史,对宋辽金元四史译语也进行了纠误,即正史类小序中所说到的“两汉勘误补遗之类,新唐书纠谬之类,补后汉书年表之类,史记索引之类皆入正史类。”另外金石在《隋书·经籍志》中归入小学,而在《总目》中归入史部的目录类,且与经籍并列。宋志将金石附在目录类,《总目》进行了更为具体的细化分类,将金石中辑录的古刻归入目录类,其它内容的依旧录入小学类。《总目》史部传记类中将割据之雄入载记,征讨削平之事入杂史,人物传记与史实分开归类另外,《总目》还将史论著作单独析出,增立史评类。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清代朴学重视校勘谬误,正本清源,条列清晰的学术思想。

  《总目》史部编年类中分为起居注类、纪年类、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主要内容。在纂修四库时,存世的起居注有穆天子传六卷,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隋书经籍志》将穆天子传归入编年类,但《总目》考其源流,认为穆天子传虽编排年次,但类似于小说传记,不足信为史,所以不录。只将温大雅和大唐创业起居注入编年。另外《总目》史部杂史类中录《库克图汗》一书,此书为外蕃所作,本应列入载记类,但书中所述多为元朝帝王之事,所以列入杂史类。又如《明宝训》四十卷本应入正史,但是因其从实录中撮出,体例似贞观政要,所以入杂史。两本目录书对于《穆天子传》这一典籍的归类态度和杂史中所录诸典籍,可以看出清代文人治学之严谨,尽显朴学审定文献,正本清源的学术思想。

  《总目》增立别史一类,别史处于中间状态,上不至于正史,下不至于杂史,稍稍区别于正史。当中收录的《后汉书补逸二十一卷》《续后汉书九卷》《东都事略一百三十卷》等本应列入正史,但因书在当时所存不完整,所以列入别史类,以补正史。邓元锡著《明书》四十五卷也本应归入正史,但因为怀疑其为私人传本,或者是当时被淘汰下来的本子,所以入别史,以补正史。由此可以看出清代朴学辨别真伪,审慎存真的考据学术思想。




                                (五)史部其它细节比较研究

  1,地理类:《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九州地形地势和城郭瓦舍布局的地理书籍,入山海经十三篇,宫宅地形二十卷等入数术类。《经籍志》史部开设地理类,将涉及地理地域和记载异域邦国风土的书籍归入其中。如录有张骞出关志一卷,外国传五卷,诸蕃风俗记两卷,突厥所出风俗事一卷,诸蕃国记十七卷等。《总目》的史部中也设地理类,除了包括上述两书中的主要内容外,如东西洋考、职方外纪、真腊风土记、岛夷志略、朝鲜志两卷等。还增加了个人游记类中主要记叙地理风土内容的典籍,如庐山记,洛阳伽蓝记,徐霞客游记,大唐西域记十二卷等。

  2,诏令奏议类:《汉书·艺文志》中经部礼类录有“议奏三十九篇”,春秋类中有“奏事二十篇”,书类中有议奏四十二篇,奏议被同时列入经部《书》《礼》《春秋》三类中。究其原因,首先在于奏议文的特点,其既为记言又涉记事,所以记言入《书》记事入《春秋》。另外奏议是君臣之间对话的一种形式,有着特定的体式规范,所以具备礼的属性,从学术思想方面,则是文史不分的一种学术理念。诏令奏议典籍在《隋书经籍志》中被归入史部的旧事一类中,在《总目》被归入史部诏令奏议一类中。这一由经部入史部的变化,说明了治经开始文史分离。

  3,时令类:《总目》史部中设时令类,追溯渊源,则是艺文志子部和经籍志子部中的农家。子部农家类中既录有农业书籍也录有时节典籍,如经籍志中录有《齐民要术》十卷,四人月令一卷等。《总目》史部之所以单列时令一类,主要是认为此不仅为民政之事,更是帝王关切之事。时令类主要辑纂时节气候诸书,区别于农家的巷闾风俗和农耕日用,分类更为细致。

  4,在《汉书·艺文志》中,《国语》《战国策》《楚汉春秋》与《史记》是一样的性质,都归于经部春秋类。在《隋书·经籍志》中《战国策》《楚汉春秋》被归入史部杂史类。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国语》《战国策》是归入史部杂史类中。这是因为在经籍志中没有单列以记事为主的史部门类,所以将其入杂史,而在总目中,杂史类的归类依据为“但具一事之始末,非一代之全编。或但述一时之见闻,只一家之私记,要期遗闻旧事足以存掌故,资考证……”所以国语和战国策符合该要求,与贞观政要十卷,明政要二十卷,出使平叛类,东观奏记三卷,咸淳遗事二卷,汝南遗事四卷等录入此类。

  

  综上所述,《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三部书中史部的独立演化体现着古代学术思想史的变迁,史部由以史附经到独立,是学科体系构建由束缚到自觉的体现,也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经学占据学术主导地位的反映。同时学术与政治也密切相关,从尊帝王文化下的学术思想,到士人阶层文化崛起带来的学术潮流,以及评史论史等学术批评思潮,共同构成了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重要特质,也再现了其发展脉络。

  

  

参考文献:

[1]《汉书·艺文志》,班固著,中华书局,1997年.

[2]《隋书·经籍志》, 魏徵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丛书.

[3]《四库全书总目》,永瑢等著,中华书局,1965年.

[4]古籍目录史部学术源流与古代史学嬗变的历史路向,赵涛,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5]《由史部目录的流变看经学与史学的互动——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为考察对象》,李万营,南昌航空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5年6月,第2期.

[6]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