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方法作业(上)
发起人:周蕾  回复数:0  浏览数:4279  最后更新:2019/12/16 16:32:58 by rainning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19/12/16 16:28:13
周蕾





角  色:普通会员
发 帖 数:17
注册时间:2019/10/20
学术研究方法作业(上)
中国古代文学学术研究方法之我见

                                                            一, 学术研究方法的内涵与意义

  什么是学术研究方法,为什么要重视学术研究方法,中国古代文学学术研究方法论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这是该节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本节的核心。

  《墨子·天志(中)》说:”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朱子语类》卷一一七中说:“伯丰有才气,为学精苦,守官治事,皆有方法。” 唐代诗人张籍《书怀》诗中有“别从仙客求方法,时到僧家问苦空”两句。

  由此可以看出在古代,学者就已经对方法一词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定义,有的认为其是一种测量体例,有的认为是一种方术,还有的认为是一种制度体例,朱熹对于方法的理解与现代人通常的认知类似,现在我们所说的方法往往是指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和方式。总之,从古到今,方法无论涉及到哪个方面,都具有工具、途径、方式的内涵,方法论也就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理论系统。方法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大到治国理政,都有方法的运用。医药的研究需要方法,天体物理的观察需要方法,文学的研究中同样也闪烁着方法的智慧,例如《汉书·艺文志》按照七略的方法梳理典籍,《隋书·经籍志》按照经史子集的四部法来归纳分类,这是两种不同的学术分类方法,但是古人在使用这些学术方法治学得时候,是一种不自觉的被动状态,虽然不是有意识的主动地使用和创新学术方法,探索其发展规律和脉络,但是学术研究方法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从不缺失。《孟子》卷九《万章章句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及知人论世之说,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文学研究方法,到之后的《文心雕龙》《诗品》等文学批评作品,再到东西汉的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当中都包含着相当的文学学术研究方法,但当时的学术研究方法处在一个附属的地位,是一种不自觉地使用。文学研究方法的自觉可以追溯到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再到王国维提出:“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

意思是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典籍记载相互印证,即二重证据法,成为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学术方法。经过王国维、胡适、陈寅恪等人的努力,中国文学研究方法在20世纪逐渐走向自觉独立,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拥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领域,逐步构建起完整的学科系统。

  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篇中说的:“变则其久,通则不乏”,时移事异,伴随着社会和历史前行的轨辙,文学也在发生着诸多变化,在面对新的学术现象,新的学术问题时,依然用旧有的研究方法来解决,则往往落入窠臼,迷失方向,无法揭开问题的本质。所以只有学术研究方法进步,才能在横向上推动学科向前发展,纵向上深挖出学科的内涵与意义。正如《文学研究新方法论》一书中提到的“没有方法的进步,就没有科学的发展。”但是学术研究方法的进步与创新并不与学术创作一直同步,一旦方法落后于学术发展,就会出现混乱,所以怎样在现有的学术稳定中创新学术方法,以方法来作为牵引动力,推动学术的发展,避免研究方法的落后停滞,是极为重要的。

二,中国古代文学学术研究方法


(一)经学衍生出的学术研究方法

  《庄子·天运》篇中说:“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可以看出,“经”在当时已有了专指儒家经典的定义。但是为何将其命名为“经”,则莫衷一是,有的认为“经”为“常”的意思,也有的认为经为纲常天道,正如范文澜所说的“为什么叫经,是无法说清楚的。”

  “经学”一词最早载于《汉书·儿宽传》:“宽见上,语经学,上说之。”一般认为经学是以经书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就是对经书加以注解,阐发和论说的学术。经学不是一门啃古书的死学问,它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的更新而相应变化,经学也往往和哲学、思想密切关联,一定程度上,经学是某个特定时期士人们的思想反映。例如清代的朴学,虽然是考据义理的学问,但这背后反映的是在失去文化话语权的高压态势下,文人们对理学权威的一种挑战,也是补心学弊端的一种表现。所以经学在与哲学和思想紧密联系的表象下,是为政治服务的本质。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经学典籍浩如烟海,各学派之争也从未消歇,每个时代也各有特点,如汉代经学、宋代经学、清代经学等皆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经学内容也发生着变化:

六经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与六经

《诗》《书》《礼》《易》《乐》《春秋》

五经

汉代,汉武帝时设立五经博士

《诗》《书》《礼》《易》《春秋》乐经不传

七经

汉以孝治天下,设孝经,论语

《诗》《书》《礼》《易》《孝经》《论语》《春秋》

九经

 唐设九经,并以九经取士

《诗》《书》《仪礼》《周礼》《礼记》《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十二经


 唐文宗时期,刻十二经

《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


十三经


 宋代将《孟子》入经

《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序中说:“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夫汉学具有根柢,讲学者以浅陋轻之,不足服汉儒也。宋学具有精微,读书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释经的内容观点不同,必然会带来派系之争,从大的方面来看,四库将经学分为汉学和宋学两派,而有的学者将经学分为三派,即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宋学,有的则将其按照朝代顺序分为四派,即两汉为一派、三国至隋唐为一派、宋元明为一派、清为一派,不同的派系在研究方面存在着诸多分歧,因而带来的也有学术研究方法的不同。


1,汉代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汉代《六经》有两个出处,一是口耳相传,用当时通用的隶书进行记录,称为今文经,另一种是从地下或孔子宅壁中挖掘出来的,是用先秦时期的古文写成的,称为古文经。相应地学术上也出现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个派别,他们门户有别,看法各异,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很大不同。今文经学家认为孔子是政治家,以六经为孔子的政治学教,偏重于微言大义,具有功利性得特征,在学术方法上更加强调的是与时政相关联,主观判断和诠释。古文经学尊孔子为史学家,认为六经是孔子整理的古代史料,“信儿好古,述而不作”,偏重于训诂辑录,具有考证的特点,因而在学术研究中,更加注重的是以文献材料为基础,进行考证,训诂的学术研究方法。所以当西汉的今文经学家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喜好,将经与阴阳五行相互联系,讲灾异和谶纬时,古文经学则嗤之以鼻,更加讲求实学,从文字、音韵、训诂入手,阐明经义,为后人研究语言文字学、文献学等奠定了基础。因而今古文经学之争,带来的也是两种不同的学术研究方法之争。到东汉时郑玄杂糅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观点,综合两派学说和方法,自成一家,笔者认为这种取道“中庸”的综合性研究也可看作是一种学术研究的方法,亦或说策略,往往这一种治学方法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更容易被接受。

  魏晋时期的郑学和王学之争,本质上依然是今古两派之争,西晋永嘉之乱后,今文经学几乎全部散佚,只有古文经学还存在。到了南北朝时期,经学又分裂为南学和北学,唐代大一统后,为稳定统治,将各派学说相互杂糅,进行统一,尊《五经正义》。

2,宋学:

  宋儒与汉唐时期儒者治经不同,宋儒从经本身来寻找阐释的根基,将研究对象转变为理欲和心性之争,所以宋学又可成为理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又分化成两派,即以朱熹等为代表的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三纲五常先天已定,另一派以陆九渊、王阳明等为代表,称为心学,认为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心即理也。宋儒具有的开拓创新意识和疑经、改经的特点,使宋学成为了经学研究中的重要派别。

3,清代朴学:

  清代是古文经学的复兴时期,当中又以乾隆、嘉庆时期作为全盛时期,道光之后衰落,继之而起的是今文经学。乾嘉学派可以分为以惠栋为首的吴派和以戴震为首的皖派,吴派尊汉信古,皖派致实用,考订文字训诂,虽有细枝末节上的差异,但是总而观之,其都是古文经学一派,使用的是文献史料基础上的考据,训诂等学术研究方法。


    因此,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自汉代以来,虽盛衰不定,但一直延绵不绝,与时代变迁相互呼应,当中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的义理考据的研究方法和以主观判断诠释为主的研究方法也逐渐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两种重要学术研究方法,影响着文学的方方面面,汉学与宋学的“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的不同方法论正是其表现。



(二)比较研究法

  翻阅比较文学研究的相关书籍,我们可以看到诸如这样的论述:

《比较文学概论》:“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体关系为研究对象”。“我国文学,丰富含蓄,但对于研究文学的方法,却缺乏系统性,缺乏既能深探本源又平实可辨的理论,故晚近受西方文学训练的中国学者,回顾研究中国古典或近代文学时,即援用西方的理论与方法,以开发中国文学的宝藏。由于这援用西方的理论与方法,即涉及西方文学,而其援用亦往往加以调整,即对原理与方法作一考验,作一修正,故此种文学研究亦可目之为比较文学。”

  所以我们通常认为中国的比较文学是从近现代才开始的,随着外国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外国的文学思潮如洪水般倾泻而下,冲击着国人的思维神经,梁启超、胡适、王国维等将中西文学的诸多方面进行比较,这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微,其学科理论尚未成熟。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下一个这样的结论:中国古代没有比较文学,那么也就意味着没有比较的文学研究方法。从现在所构建的比较文学的概念和内涵来看,中国古代确实没有比较文学,但是却有比较思想和比较的学术研究方法。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将善比喻为水,亦或说喻为水的柔,表面上看是一种比喻的手法,实际上在这一手法运用的背后,首先是一种比较思维,通过比较找到共性然后归纳总结,屈原《离骚》中纫秋兰以为配,制芰荷以为衣,以香草美人喻君子的高尚节操,这都体现着比喻背后的比较思维,这种比较思维在文学中的运用,在《庄子》中蔚为大观,《庄子》通过寓言、重言、卮言向我们阐释哲理,实际上,比较的思维方式在当中运用广泛,开篇《逍遥游》中的鲲鹏与蟪蛄的比较,大年与小年的比较等等,《齐物论》中宇宙四方的比较,天籁、地籁、人籁的比较等都是体现,再到后来刘勰的《文心雕龙》将不同时期的文学风格和流派进行比较,批评优劣,李清照的《论词》则是专门就词这一文体来比较各家的词作风格,另外诗话中品评各家,这当中都是一种比较研究方法,通过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比较出现时,往往依附于它者,如跟比喻相关联,再如《文心雕龙》、诗话、词论等都是一种文学批评,但不管怎样,比较的思维方式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从未缺失,既有跨文体比较,如诗词体裁的比较,也有跨学科比较,如文与史的关系,更有不同文学流派,不同文学风格等的比较,但其发展不够成熟,体系散乱,不足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这种比较思维和比较的研究方法是一直存在于中国的古代文学之中的。正因如此,对于比较文学的概念与内涵便存在着分歧,例如美国学者厄尔·迈纳在《比较诗学·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论上的几个课题》一文中所说的: 

  那种认为比较研究只能限定在两种文学(或两国语言)以上的范围内的看法只是一种约定成俗的偏见,不是合乎逻辑的科学推论。例如,我们没有理由把中世纪英国文学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文学的影响排斥在比较研究之外;又例如,中国文学历史悠久,崇尚古风,也完全可以在本身范围内找到许多比较研究的理想课题。

  如果以现在的比较文学的概念和其所具有的内涵来关照中国古代文学的话,佛教与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是值得引起注意的,因为佛教与文学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佛教又是来自于海外,于是这两者之间的比较就具有了比较文学的内涵。但实际上,中国文学发展传统和理念,就是“化”,佛教传入中国后,在思想上儒家思想将其融纳吸收,化为理学心学,在文学上则援佛入诗,援佛入小说,如以禅入诗,以禅论诗,《西游记》等,中国的“化育“传统思想使其并没有产生对立,所以其并没有推动比较文学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直到清朝末年,西方文学思潮席卷中国,比较文学才有了明确的发展道路,但这并不代表它在中国古代没有“根”。

    因而,比较思想和比较的文学研究方法一直存在于中国古代文学中。如果我们只是将西方文艺思潮席卷中国看作一个契机,看作比较文学概念的引入,而不是将其当作发展的初始,从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以引入的概念来重新关照比较文学,循其根,也许会对比较文学的发展有所助益。


(三)文学批评研究法


  文学批评一方面是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与文学观念、文学思想密切关联,另一方面,文学批评又是一门鉴赏的艺术,此时的批评是被拆分的,批更多的是一种批点,评则是评论,批判的意味减少,更多的是一种赏析。但无论哪一方面,都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中国的文学批评学科和文学批评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来进行自觉构建同样是受到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中国文学批评史则要始于20世纪30年代陈锺凡《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出版。但在中国古代文学体系中,文学批评的学术研究方法不胜枚举,虽体系不完整,较为散乱,但不可否认其发挥的重要作用与影响。正是由于这种文学批评方法,文学自身才不断的自省创新,向前发展,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才能不断的革去因陈,发展成熟,而这也为文学批评成为一门自觉的独立学科奠定了基础。

  张伯伟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一书中指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具有综合性,即文史哲的结合,文学与艺术的结合。他以诗歌作为研究主题,将批评方法分为:                                                     

1, 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以意逆志法                                     

2, 受学术传统影响的推源溯流法                                   

3, 受庄禅思想影响的意象批评法                                   

  “以意逆志”注重作品与作者还有社会环境,创作背景等的联系,推源溯流法则注重作品与作品之间关系,意象批评法则主要讨论作品本身,研究其流派与风格的形成过程。这三种批评方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有选本,摘句,诗格论,论诗诗格,诗话论,评点论。将这三种方法作为支柱,构成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体系框架。但这些都是建构在诗歌这一文学体裁基础上的阐释,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方法触及到的是文学的各类体裁,诗歌、词曲、小说、杂剧无所不包,而且文学批评这一学术研究方法在不同的体裁、流派、风格研究中各有特点,并非千篇一律。仅列几例以析:

  诗歌方面:中国古代文学中诗话著作浩如烟海,有的以派系来评论,有的以风格来批评,就拿严羽的《沧浪诗话》来说,以气象雄浑作为诗歌批评的准则之一,认为诗歌应雄浑壮阔但不锋芒毕露,含蓄深妙但不奥僻,因而那些描写田园风光的闲情之作,严羽认为其格调风力不够雄浑。

  词作方面:李清照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主张,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限,认为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要婉约雅致。以这样的观点为原则,李清照批评苏轼的词过于直接,批评柳永的词词语尘下,这都是以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来关照文学创作。

  小说方面:如李卓吾批评水浒传,提出了同而不同,叙事养题,逆法离法等多种小说批评理论。

  因此,虽然文学批评作为一门自觉地独立学科来构建不是我们的专利,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文学批评这一学术研究方法却被广泛使用,这正是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构建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生长土壤。

  综上(一)(二)(三)节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伴随着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学术研究方法也不断向前发展,由经学产生的两种学术方法也成为了治学的两大基本方法,另外由西方引进的比较文学,文学批评等学科,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也能找到其踪迹。

三,中国近现代学术研究方法


  文艺思潮的兴起发展往往会带来学术研究方法的革新,二者相辅相成,所以不了解某个时期的文艺思潮,则无法深入理解那个时期的学术研究方法的特点。因此在归纳方法之前,对文艺思潮概况的了解是有必要的。


(一) 中国近代文艺思潮

  中国的近代历史有着破茧成蝶的痛楚,在面对着封建王朝的倒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发展,对外面对着丧权辱国和尖锐的民族矛盾,在种种激荡下,文艺思潮迎来了新生。

  中国近代的文艺思潮有如下几类(以下归纳参考陈伯海《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

1, 经世致用思潮(文学救国论):

经世致用并不是到了近代才创造出的名词,明末清初之时便涌现出了诸如顾炎武的经世致用之人,主张学术与政治相关联,关注社会现实,这也有救的思想在里面,但是这里的救是一种忠君的思想和一种狭窄的民族观。鸦片战争以后,经世致用思潮的崛起本质上是一种以文学来救国的思想和实践,面对内忧外患,以及西方著作的传入,文学创作被要求能够反映社会现实,能够反映政治和国家。

2, 学习西方文学思潮(美学,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象征主义,

唯美主义,表现主义)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形同虚设,随着中国的国门进一步被打开,西方的思想,宗教信仰,文学观念等传入中国,诸多的文学作品被翻译传入,国人面对残破的山河和无力的统治,也开始主动接受西方的思想,学习西方的文学体制来救国。所以学习西方成为了一股思潮。朱光潜在康德,克罗齐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上发散,形成了自己的美学认知理论。郭沫若的《女神》充分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诸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西方文艺思潮在当时被广发接受并付诸实践,详细论述将在本文下一章中西比较与借鉴一节中展开。

  3,人文精神文学思潮

人文精神文学思潮在中国的古代也存在,但是因为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一直使其压抑,当封建专制制度倒塌,在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人文精神文学思潮便大放光彩,诸如女性在文学创作中地位的提高,平等观念在小说中的表现,对自由的追求,对民主科学的向往等都是其表现。

4,文学通俗化思潮

在传播方面,报刊使文学更加通俗化,受众群体范围扩大;在创作方面,新资产阶级文人,爱国志士等都加入了文学创作当中;在语言方面,白话文得到广泛的接受和普及;在文学体裁方面,小说的地位明显提高,古体诗则趋于衰亡。

5, 五四革命文学思潮

6, 左翼革命文学思潮

  综上,据笔者的观点,中国近代的文学思潮有两大特点,一是学习西方,二是变革。西方的文艺思潮传入中国只是一个基础,怎样在这个基础上中西融合,有所创新,并为社会的变革服务,才是最主要的。正是在这些与以往不同的学术思潮的影响下,学术研究方法才不一样。


(二) 中国近代学术研究方法

  中国的近代发展史总是伴随着屈辱与苦痛,列强在瓜分中国土地进行殖民的同时,也在向内输入着他们的思想和文化,这一进一出让饱受屈辱的国人面对着千疮百孔的残败山河,开始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既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也学习其思想文化,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论述到:

  第一,我自己和我的朋友,继续我们从前的奋斗,鼓吹政治革命,同时无择拣的输入外国学说,且力谋中国过去善良思想之复活,第二,章太炎,他本是考据学出身,又是浙人,受浙东派黄梨洲,全谢山等影响甚深,专提倡种族革命,同时也想把考证学引到新方向。第三,严又陵,他是欧洲留学生出身,本国文学亦优长,专翻译英国功利主义派书籍,成一家之言。第四,孙逸仙,他虽不是学者,但眼光极敏锐,提倡社会主义,以他为先……清代特产之考证学,虽依然有相当的部分进步,而学界活力之中枢,已经移到外来思想之吸收。

    从中我们可出晚清时期西学东渐的影响下,学术研究方法也在寻找了新的出路。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将近代在西方学术思潮影响下的学术研究方法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以下归纳与分析引用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一文,可参读):

(1) 科学实证方法:

  这是西方的科学实证主义与清代朴学相结合的产物。实证本是近代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属,后来逐渐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最先由法国哲学家孔德提出,其思维方式的特点是以实证为目标。最早系统介绍和倡导实证主义及其方法的当推严复,他着重介绍了赫青黎的进化论、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学说和钱会达尔文学说、穆勒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之后梁启超、王国维等都对实证主义进行了阐释,从二十世纪初到三四十年代,实证主义在中国进一步发展传播。实际上,西方科学主义的实证方法之所以与乾嘉朴学密切相关,是因为二者都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缜密的推论,都具有科学的方法内涵。

(2)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方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特点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1919年《新青年》设立马克思主义专栏,以李达陈独秀,李大钊等为首的一批拥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纷纷开始介绍引进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观。辩证的思想观念在中国古代并不缺少,虽然哲学这一词语和概念以及哲学学科体系都是从西方传入的,但是思辩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直存在且影响深远,例如《老子》《庄子》《周易》等都是代表。

(3) 分析主义方法:

  分析作为得出结论的前提,是一个必要的意义重大的环节,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分析论证,是是否能得出正确结论关键。在中国文学史上,并不缺少分析的方法,几乎每一句史论、词话、小说评点都是分析的结果。只是随着西方学术思潮的涌进,分析具有了特定的时代特征。

(4) 义理阐释方法

  顾名思义,义理阐释方法既包括着义理又包括着阐释,义理即中国传统的治学方法,阐释即西方的诠释学,因而该学术方法同样是中西合璧的产物。诠释学强调的是对于文本本身及文本意义的研究。中国古代虽没有诠释学这一学科,但是诠释学的特点却存在于中国的古代文学发展中,诸如孟子的知人论世说,以及春秋笔法等都是其代表。中国传统的训诂、音韵等对于语言文字的义理考据正好与西方的诠释学相契合。

(5) 直觉体悟方法:

  《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一文中指出:“直觉作为特殊的思维形式,自然具有其独特的特征。相对逻辑思维所具有的实证性、连续性、科学性、精确性、抽象性、演绎性、分割性、可析性的特点,直觉思维具有领悟性、跳跃性、模糊性、混沌性、形象性、模拟性、整体性、有机性的特点,可见,直觉思维区别于逻辑思维的重要特征,在于它那种直接把握的思维方式.在直觉思维过程中,跳过了许多中间步骤,作出了许多省略,它是从总体上进行识别和猜想,一下子得出结论。”直觉感悟其实本质上说的是一种具象思维,某种程度上与唯心主义相契合,宋代的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可以说是最好的代表,另外在中国文学中的诗歌创作与鉴赏中,也可处处发现这样的一种具象直觉感悟思维。

  另外诸如美学,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等在中西比较一节中详细论述。


  (三)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方法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科体系理论构建的成熟,学术研究方法和方法论越来越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的特征,陈辽在《文学评论和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一文中总结概括了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诸多方法,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文学评论、研究中主要运用的是这样一些方法论:

 (1)归纳演绎的方法论(2)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论(3)历史和逻辑的方法论

 (4)社会学的方法论(文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文艺的社会根源,文艺与社会心理的联系等角度来阐释研究)

 (5)类型学的方法论(如对文学的不同体裁,风格,潮流,创作方法等研究,对内容和形式,思想和主题,结构及情节,以及文学语言等的研究)

 (6)系统论(用系统论的方法来评论作品,作家,文学现象,将一个作品中的各个部分相互关联,相互联系,统一于一个系统当中,不能孤立地根据作品中的某个细节或者某一句话便下定结论)

 (7)信息论(以信息作为主导,来分析处理问题,注重信息的传递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的信息接收状况,这种方法是随着社会技术的变革进步而出现的,例如同一题材由于不同作家的处理方法而风格各异,传递出来的信息就不同,而读者因为个体的文学素养各异,理解作品的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对于作品的审美体验不同,对于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的理解程度不同,这是一种对信息的接受的反映)

 (8)控制论:运用控制论来研究作家的创作过程和作品的修改加工过程,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接受来自于生活中的信息,然后再改变,以便朝着有利于深化作品主题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对创作过程的控制,因此有很多文学研究者来研究作家的手稿,提纲等,来揭示出作家的创作思维。

 (9)层次论  (10)比较研究方法

 (11)心理学研究方法: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作家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因此可以以心理学来反推文学作品的特征。

 (12)语义学和符号学的方法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通过文字符号来传递的,因此语义学和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可以用来研究文学作品中的风格特点,诗歌的语言象征意义等。 


    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的学术研究方法蔚为大观,不仅数量多,而且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都与不同时期兴起的文艺思潮相关,而文艺思潮的盛衰又与社会的发展变革相关联。